《围魏救赵》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50241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围魏救赵》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围魏救赵》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围魏救赵》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围魏救赵》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围魏救赵》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围魏救赵》教学设计.docx

《《围魏救赵》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围魏救赵》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围魏救赵》教学设计.docx

《围魏救赵》教学设计

西师版课标实验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下册

《围魏救赵》教学设计

四川省邻水县鼎屏镇第二小学包梅芳

教材教学简析:

《围魏救赵》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助。

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大军出征解救赵国。

孙膑因势利导,避实就虚,一方面派兵佯攻襄陵,一方面直逼魏国都城大梁,并在桂陵设下埋伏以逸待劳,最后打败魏军,解救了赵国。

故事分四个部分:

①赵国被围,向齐求救。

②田、孙商议,直取大梁。

③佯攻襄陵,围魏救赵。

④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故事赞扬了孙膑足智多谋,善于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主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工整、美观地书写。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老师的设疑和学生的相互讨论来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2、通过学生复述故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遇事要冷静,并要开动脑筋,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体会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教学难点:

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孙膑的资料。

老师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

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文有诗词歌赋、武有兵法韬略。

“三十六计”相信同学们并不陌生,在三十六种计谋中,你知道哪几种呢?

(生回答。

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计——围魏救赵。

(板书课题)

2、全班齐读课题,读后质疑。

(是谁围魏救赵?

他们又是怎样围魏救赵的?

围魏救赵的结果如何?

……)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结合学生平时课外阅读情况,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二、出示学习目标

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

(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学指导一:

①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注上记号,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②思考: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时间:

3分钟

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出示全文的生字、新词,开火车诵读,并把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2)词语:

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危在旦夕、胸有成竹、乘虚而入、以逸待劳、稳操胜券、丢盔齐甲、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3)分小组读课文,注意在评价中正音;

(4)识字与写字教学;

(5)理解课文中的部分词语。

(6)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助。

齐威王命田忌、孙膑率大军出征解救赵国。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再读课文,理清条理(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

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孙膑投状、齐军大胜。

时间:

6分钟。

2、生自学。

3、请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生回答,并指名起止段落。

(2)师归纳,总结

师:

了解了围魏救赵的经过,我相信同学一定会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

本环节在于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学生更深层次地感悟文章内涵打下基础。

五、当堂训练:

1、看大屏幕,读生字词语。

2、听写字词。

设计意图:

本环节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做到堂堂清。

六、回顾学习目标,教师总结。

七、课后作业:

熟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围魏救赵》,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膑善于分析,因势利导的聪明才智。

2、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词句意思,感受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课文第一部分和最后一部分,体会魏军前后变化。

(第一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1、2和13、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①齐国为什么要救赵?

结果如何?

②魏国军队前后有什么变化?

在文中找出前后描写魏军的句子,用“——”勾画出来,读一读。

学习方法:

读——思——画——悟

时间:

3分钟。

2、学生自读自悟,批注。

3、反馈、交流自学成果。

①齐国为什么要救赵?

结果如何?

②魏国军队开始怎么样?

出示句子:

这一年,魏国将军庞涓率领八万精兵出征赵国,一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很快就直抵赵国都城邯郸,把一个小小的邯郸城围得严严实实。

引导理解:

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反映了魏国强大的兵力。

指导朗读,读出魏军的强大。

③魏军后来被打得怎样?

出示句子:

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引导理解:

“措手不及、丢盔弃甲、溃不成军”写出了魏军大败时的惨状,反映了“围魏救赵”的成功。

过渡:

是谁把一个强大的魏军打得溃不成军的呢?

(孙膑)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

让学生边读书边批注边思考,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的读书习惯。

本环节通过魏军前后的对比,为后面体会孙膑的聪明才智做铺垫。

(二)品读课文3-8自然段,感悟孙膑计策的绝妙。

(第二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3——8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①面对强大的魏军,孙膑想出了一个什么计谋?

②从孙膑的计谋中你体会到他是个怎样的人?

学习方法:

读——思——画——悟

时间:

3分钟。

2、学生自读自悟,批注。

3、反馈、交流自学成果。

①、分角色朗读田、孙的对话。

引导回答:

面对强大的魏国,孙膑想出了一个什么计谋?

出示句子: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

“魏国集中全国的主力去打邯郸,自己的都城大梁却只剩下了一些老弱残兵,这不正是个大好机会吗?

我们现在去救邯郸,会跟魏国主力硬拼,伤亡一定很大。

倒不如乘虚而入,直取大梁。

魏国国都一旦危急,主力必定会回师自救。

我们在他们返回的路途做好准备,以逸待劳,岂不是稳操胜券!

从孙膑的这番话中,你了解了他的哪些作战策略?

(一是乘虚而入、直取大梁;二是中途设伏、以逸待劳。

从孙膑的分析中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善于分析、因势利导、足智多谋)

过渡:

知已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孙膑在正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之后,提出了“乘虚而入、直取大梁”的计谋。

那么,他的计谋是如何实施的呢?

设计意图:

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通过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并逐句分析,以体会句子的意思,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三)细读课文9——12自然段,感悟孙膑布局的周密。

(第三次先学后教)

1、出示自学指导三:

默读课文9——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①孙膑是怎么安排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②在齐军“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时,魏军士兵的心理发生了什么变化?

找出有关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并和同桌讨论讨论。

学习方法:

读——思——画——议

时间:

4分钟。

2、学生自读自悟,批注。

3、反馈、交流自学成果。

①齐读9——12自然段。

引导回答:

孙膑是怎样安排的?

他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佯攻襄陵、直逼大梁)

②在齐军“佯攻襄陵”“直奔大梁”之时,魏军士兵的心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得意、惊慌失措、人心惶惶、士气大落)

所以,当魏军进入伏击圈时,齐军一齐杀出。

魏军措手不及,被杀得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齐军大获全胜。

设计意图:

本环节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逐渐掌握语文的学习方法。

四、回顾全文,讲述故事。

1、再读课文。

2、抽学生讲一讲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复述,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语言,会用语言,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五、当堂训练:

1、填空:

赵国被围,向齐国求救→()→()→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2、你觉得孙膑是个怎样的人,请说一说。

六、升华、拓展: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相当精彩的一种智谋,它的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

历史上像孙膑这样足智多谋的人物还有很多,比如:

诸葛亮、蔺相如、田单、项羽、管仲……同学们课外多搜集与这些人物有关的故事来读一读。

 

附:

板书设计

30、围魏救赵孙膑

赵国被围向齐求救

善于分析

田、孙商议乘虚而入

因势利导

佯攻襄陵直逼大梁

足智多谋

孙膑设伏齐军大胜

整体设计意图:

《围魏救赵》是一篇精读课文,设计时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一种紧张的气氛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老师在整堂课中只是起到主导、点拨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以读促讲,以读促思,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得到独特的阅读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