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9557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小学数学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包装盒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合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或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

2、

(1)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掌握长、正方体的特征,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生在观察、比较、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3、 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团结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的特征,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间的联系与区别   。

教学具准备:

  教师:

课件、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表格

学生:

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板书课题)

师:

请同学们来回忆:

我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类似于长方体或正方体?

二、引导探究,理解新知

(一)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等,同时结合电脑演示去初步感知。

(1)师:

看老师手里的这个图形,他是什么图形?

(长方体)你先看到的是什么?

(面)

请你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平平的)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

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

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

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

用手摸摸看。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

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数一数,量一量,想一想等活动,自主研究长方体的体征,并完成灰白单一。

温馨提示:

同学们,在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数目时,不要拿着长方体乱转,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不遗漏。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

(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棱可以分为几组?

每组有几条?

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生1:

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3组,每组4条,每一组棱的长度都相等。

生2:

我们分为4组,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为一组。

2、认识长、宽、高。

(1)师:

通过刚才的动手操作,我们把12条棱有分为了3组,每组4条,他们的长度相等;

有分为4组,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为一组,他们的长度不相等。

(2)师:

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习惯上,把面向我们水平的棱称为长,左右的棱称为宽,竖着的棱称为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四)探究正方体,发现它的特征

师:

想一想:

如果将长方体的长、宽、高调整,使长、宽、高相等,会得到什么形体呢?

(教师演示将长方体变成一个正方体)它也叫立方体。

它有什么特征呢?

(出示自学提纲):

1、正方体有几个面?

大小怎样?

2、正方体有几条棱?

长短有什么关系?

3、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自主研究正方体的体征,并完成汇报单二。

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正方体的特征。

(五)、引导辨析,掌握本质

1.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关系

多媒体动态演示,比较分析。

揭示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内在联系,得出: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电脑出示)

四、全班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知识、学法、兴趣)

5、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

长方体正方体

面6个6个

都是长方形(特殊都是正方形

时2个向对面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一样

向对面完全相同

棱12条12条

分为三组,每组长度12条棱长度都相等

都相等

顶点8个8个

学情分析 

一、 知识基础 

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对长方体、正方体有了初步认识,形成了初步的空间观念,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系统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

本节课学生借助具体的实物和模型,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二、 课前准备 

为了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课前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长方体、正方体的物品,例如牙膏盒、魔方、药盒子等。

学生通过搜集,形象具体的了解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框架,为上课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打好基础。

 

三、 难度分析 

在研究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时,为了让学生有序思考,降低学习难度,教师提前设计了统计表,让学生在统计表的指导下,分别研究长方体、正方体面有几个,相对的面有什么特点;棱一共有几条,相对的棱有什么特点;顶点一共有几个。

 方便学生总结出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名称

长方体

正方体

 

个数

()个

( )个

形状

每个面一般都是()形,(特殊时:

两个相对的面是()形),有()组相对的面,相对面的形状(),面积()。

都是( )形,

每个面的面积都(  )

条数

长度

()条棱,

有( )组相对的棱,相对棱长度( )

  ( )条棱,

  长度(  )。

顶点

个数

( )个

( )个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主要分三大部分:

一、是观察长方体,认识面、棱、顶点;

二、是动手操作,研究长方体、正方体面和棱的特征;

三、是完成相应的练习。

整节课上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观察、操作,通过自己的研究来发现长方体的一些特征,然后再组织学生交流,最后教师总结。

在教学中曾多次让学生运用数一数、看一看、量一量等方法发现长方体(正方体)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等的特征。

让学生多实践、多操作,在此基础上去感悟知识,主动获取知识。

在交流过程中,虽然学生的发现可能是零散的,并且交流时的语言也不够精炼,但交流仍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整理发现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互补、共享,使学生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能够到位。

“全员互动”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师引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真正动起来。

教材首先呈现了一些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然后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很多物品的形状都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为进一步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做准备。

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以前,可以先让学生回忆生活中那些物体类似于长方体或正方体,或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形状的物体让学生识别,说一说这些物体是什么形状的,并用多媒体从实物中抽象出长方体、正方体图形,说明这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教材然后指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然后研究长方体的特征。

教材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的物品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逐步抽象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指出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其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了解长方体的12条棱之间的关系。

让学生进一步进行抽象概括,从而引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概念。

“做一做”让学生用教材后的附页制作长方体模型,加深对长方体特征的认识,同时为以后学习表面积做准备。

1.填一填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长度(    )。

(3)长方体()棱长度相等,正方体()棱长度相等

2.

(1)墨盒的上面是什么形状?

与它相对的是哪个面?

(2)前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哪个面与它相同?

(3)哪个面的长是12厘米,宽是3厘米

3.说出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注重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了哪些知识。

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

...

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注重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关于长方体和正方体了解了哪些知识。

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组织教学。

2.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摸一摸,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在探究长方体特征时,我先和学生认识面,棱,顶点,然后把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应用长方体实物在小组里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发现长方体面,棱,顶点的特征。

3.新增了有两个面是正方体的特殊长方体。

5.在练习中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学生在操作上的时间比较紧张,没有让学生自己再数一数,摸一摸,虽然每个面都设计到了,但是教学还不够扎实,有些学生还不能全部理解,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须改进。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标分析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

“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

 

2、课标内容解读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过去初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学的。

这是学生比较深入地研究立体几何图形的开始。

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几何图形。

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