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20篇文言文原文词义译文可编辑WORD版本.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8508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66.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20篇文言文原文词义译文可编辑WORD版本.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中考20篇文言文原文词义译文可编辑WORD版本.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中考20篇文言文原文词义译文可编辑WORD版本.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中考20篇文言文原文词义译文可编辑WORD版本.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中考20篇文言文原文词义译文可编辑WORD版本.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20篇文言文原文词义译文可编辑WORD版本.docx

《中考20篇文言文原文词义译文可编辑WORD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20篇文言文原文词义译文可编辑WORD版本.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20篇文言文原文词义译文可编辑WORD版本.docx

中考20篇文言文原文词义译文可编辑WORD版本

一曹刿论战

原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注释:

1.选自《左传.庄公十年》。

《左传》使我国最糟一步记事详备,文辞优美的编年体史书。

《左传》作者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

2.[我]《左传》是据鲁史写的,“我”指鲁国。

3.[公]指鲁庄公。

4.[肉食者]指古代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高官(卿大夫)

5.[间(jian)]参与。

6.[鄙(bi)](见识)浅陋。

7.[何以战]即“以何战”,靠什么作战?

以,这里是“用,凭、靠”的意思

8.[衣食所安,弗敢专也]衣食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安,只安定民生。

弗,不。

专,专有。

9.[必以分人]即“必以(之)分人”,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10.[遍]同“遍”,普遍。

11.[从]听从

12.[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

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的牛、羊、猪等牲畜。

13.[加]超过实际情况,虚夸,所报不实。

14.[信]诚信,意思是对神说实话。

15.[小信未孚]小信不能得到(神灵的)信任。

孚,受到……信任。

16.[福]降福。

17.[狱]案件。

18.[察]明察,了解清楚。

19.[情]实情。

20.[忠之属也](这是)尽职,尽力的一类(事情)。

21.[可以一战]可凭借(这一条件)作战。

这句话就是“可以(之)一战”的省略。

22.[公与之乘]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

23.[长勺]鲁国地名。

24.[公将鼓之]鲁庄公将要击鼓进军齐军。

鼓,动词,击鼓,这里指击鼓进军。

之,语尾助词

25.[败绩](军队)溃败。

26.[驰之]驱车追赶齐军。

27.[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

28.[克]战胜

29.[夫战,勇气也]作战,(是靠)勇气的。

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

30.[一鼓作气]擂第一通鼓(士兵的)勇气振作。

一,第一次。

作,振作。

31[再]第二次。

32.[盈]充满。

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33.[难测]难于估计、推测。

34.[伏]埋伏、伏兵。

40.[靡(mi)]倒下。

译文:

十年春,齐师伐我。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进攻鲁国。

公将战。

曹刿请见。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

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他的同乡说:

“高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曹刿说:

“高官们(见识)浅陋,不能深谋远虑。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于是进宫去拜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

“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庄公说:

“衣食一类安定民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对曰: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曹刿)回答说:

“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公曰: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庄公说:

“祭祀用的牛、羊、玉器、丝织品,不敢(向神)虚夸数目,一定来(对神)说实

对曰: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曹刿)说:

“小信不能得到(神灵的)信任,神是不会降福的。

公曰: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庄公说: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要凭借实情处理。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曹刿)说:

“(这是)尽职、尽力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一条件)作战。

作战时就请允许(我)跟随您去。

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鲁庄公将要击鼓(进攻齐军),

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

“可矣。

曹刿说:

“不行。

”齐军击过三次战鼓。

曹刿说:

“可以(击鼓进军)。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

“未可。

齐军溃败。

庄公将要驱车追赶齐军。

曹刿说:

“不行。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

“可矣。

”遂逐齐师。

(曹刿)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说:

“可以(追赶齐军了)。

于是追赶齐军。

既克,公问其故。

战胜以后,鲁庄公询问曹刿(两次阻止)原因。

对曰:

“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回答:

“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

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就没有了。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敌方的勇气已尽而我方的勇气正旺盛,

所以战胜了他们,大国是难于估计的,恐怕有埋伏。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远看他们的旗子(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赶他们。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词义:

⑴[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⑵[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⑶[人和]作战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⑷[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⑸[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⑹[环]包围。

  

⑺[池]护城河。

  

⑻[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⑼[委]放弃;[去]离开。

  

⑽[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⑾[封疆]划定的疆界。

  

⑿[固]巩固。

  

⒀[山溪]地势;山河。

  

⒁[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次处特指君主下同。

  

⒂[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⒃[至]极点。

  

⒄[畔]通“叛”,背叛。

  

⒅[顺]归顺,服从 

⒆[故]所以。

译文:

天时不如地利,

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等自然条件,乃至政治形势等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

三里之城(城市),七里之郭,

周围三里的小城,方圆七里的外城,

环而攻之而不胜。

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是占有天时了;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可是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武器装备不是不坚硬锐利,粮食不是不多;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弃城而离去,这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

故曰:

域(使……居住)民不以封疆之界,

所以说:

使人民安居下来不迁往别国不依靠固定的边界,

固国不以山谿之险,

巩固国防不依靠山河的险要,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震慑天下不依靠武力的强大。

得道者多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

失道者寡助。

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寡助之至,亲戚畔(通“叛”,背叛。

)之;

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多助之至,

帮助支持他的人,多到了极点,

天下顺之。

天下人都会服从他。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凭借天下人都服从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君主,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原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注释:

选自《孟子告子》

1、[舜发于畎亩之中]指舜曾在历山耕田,后被尧启用,终继承尧的君位。

发,起,被任用。

畎亩,农田。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指傅说远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寻访他,用他为相。

举:

被举用。

版筑,筑墙时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使它坚实。

筑,夯土的杵。

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初贩卖鱼盐,西伯(周文王)把他推荐给纣王,后辅佐周武王。

4、[管夷吾举于士]士:

狱官。

举于士,指从狱官手中被释放并录用。

5、[市]:

市井之中

6、[饿其体肤]:

意思是使它经受饥饿,以致身体消瘦。

7、[空乏其身]:

意思是是他遭受贫困。

空乏,资财缺乏,这里作动词用。

8、[行拂乱其所为]:

意思是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

拂,不顺。

9、[动心忍性]:

使他的思想活跃起来,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

10、[曾益]:

增加。

曾,通“增”,增加。

11、[人恒过,然后能改]:

人总是犯了错误才能改正。

恒,常。

12、[衡于虑]:

思虑梗塞。

衡,通“横”,堵塞,不顺。

13、[作]:

奋起,有所作为。

14、[征于色]:

征验于脸色,意思是憔悴表现在脸色上。

16、[发于声]:

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17、[而后喻](看到脸色,听到声音)人们才能了解他。

16、[法家拂士]法家,有法度的世臣。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拂,通“弼”,辅弼。

译文: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舜从农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使他遭受贫困,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所行不顺,使所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这些)来使他的思想活跃起来,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人总是犯了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脸色憔悴表现在颜色上,叹息吟咏之气发于声音,(看到脸色,听到声音)人们才能了解(他)。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内部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知道,人(国家)在忧虑苦难中生存,而在安逸享乐中灭亡。

四鱼我所欲也

原文:

孟子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

选自《孟子.告子上》

1苟得:

苟且得到。

苟,苟且,随便。

2故患有所不避也:

所以有祸患也不逃避。

患:

祸患,指死。

不避,即不逃避死。

3甚于生:

指义

4甚于死:

指不义

5一箪食:

一篮子饭。

箪,古时盛饭的容器,多用竹制.

6一豆羹:

古时盛汤的容器,多用木质。

羹,用肉或菜调制的带汁食物。

7呼尔而与之:

吆喝着给他。

尔,语助词。

8行道之人:

路上来往的人

9蹴:

10万钟:

万钟俸禄。

11辩:

通“辨”,判别,区分

12得我:

感激我。

得,通”德”,感激

13乡:

同“向”,从前

14为之:

接受了它(指万钟之禄)

15是亦不可以已乎: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

已,止

译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说: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舍掉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时得到,(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也不逃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为什么不可用呢?

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那么,凡是可以逃避祸患的办法,为什么不可做呢?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按照这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却)不用;按照这种方法就可以躲避祸患,但有人不去做。

所以(人们)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义),(人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人能够不失掉(这种品德)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一篮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能够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死亡。

(可是如果你)吆喝着给别人(吃),路上来往的人(也)不肯接受;(如果你)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乎?

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这万钟的俸禄对我又有什么益处呢?

为了宫室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穷困贫苦的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吗?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从前宁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宫室的华美而接受了;从前宁死也不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了;从前宁死也不接受,现在却为了所认识的穷困的人感激自己的恩德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停止了吗?

(如果这样做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本性。

五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理(读音còu,皮肤表面的纹理),不治将恐深。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

“疾在腠理,汤熨(用药物热敷)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金属针和石针)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注释:

1有间:

一会儿。

2腠理:

中医指皮下肌肉间的空隙和皮肤的纹理。

3恐:

害怕,担心。

4寡人:

即寡德之人,古代帝王对自己的谦称。

5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医生喜欢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

6居:

停,过。

7肌肤:

肌肉和皮肤。

8益:

更加。

9不应:

不给予回应,不理睬。

10悦:

高兴。

11还走:

转身就跑。

还,通“旋”,回转。

走,小步快跑。

12故:

特意。

13汤(tàng)熨(wèi)之所及也:

汤熨(的力量)所能达到的。

汤通“烫”,用热水焐。

熨,用药物热敷。

14针石:

金属针和石针。

指针灸(jiǔ)。

15火齐(jì):

一种清火治肠胃病的汤药,称火齐汤。

齐,通“剂”。

16司命之所属:

司命神所掌管的事。

司命,传说中掌管生死的神。

17无奈何也:

没有办法了。

18臣是以无请也:

因此我就不再请求(给他治病)了。

意思是不再说话。

是以,以是,因此。

19索:

寻找。

20节选自《韩非子·喻老》。

《韩非子》,韩非著,为法家重要著作。

韩非,战国时代重要的思想家,先秦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翻译: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扁鹊拜见蔡桓公,站了一会儿,

扁鹊曰:

“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扁鹊说:

“您有病在皮肤表面,(如果)不治恐怕会深入(体内)。

桓侯曰:

“寡人无疾。

”扁鹊出,

桓侯说:

“我没有病。

”扁鹊出去了,

桓侯曰: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桓侯说:

“医生给没病(的人)治‘病’,以此显示自己的本领。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桓侯说:

“您的病在肌肤里了,(如果)不治恐怕会更深入(体内)。

桓侯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桓侯不理他。

扁鹊出去了,桓侯又(因为扁鹊而)不高兴。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

“君子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

过了十天,扁鹊又拜见桓侯说:

“您的病在肠胃里了,(如果)不治恐怕会更深入。

桓侯又不应。

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桓侯又不理他。

扁鹊出去了,桓侯又(因为扁鹊而)不高兴。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桓侯故使人问之,

过了十天,扁鹊望见桓侯转身就跑。

桓侯特地派人去问他(回避的原因),

扁鹊曰: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扁鹊说:

“病在皮肤表面的时候,用热水或药物热敷就可以治疗它;

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在肌肤里的时候,用银针和石针就可以治疗它;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在肠胃的时候,用清火治肠胃的汤药就可以治疗它;

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在骨髓的时候,那是司命神所管的事,就无可奈何了。

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现在(桓侯的病)在骨髓了,我所以就不再请求拜见的了。

居五日,桓公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

桓侯遂死。

过了五天,桓公身体疼痛,派人去找扁鹊,扁鹊已经逃往秦国去了,桓侯(很快)就死了。

六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

“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

“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暮寝而思之,曰: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注释1选自《战国策》。

《战国策》简称《国策》,也称《短长书》,属国别体史书。

全书分西周、东周等十二策。

主要记录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汉代刘向整理改编而成。

2讽:

讽谏。

用暗示、比喻一类的方法,委婉地进行规劝。

3纳:

接受.

4谏:

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改正错误。

5修:

长,这里指身高.

6八尺有余:

八尺多。

尺,指周尺,古代的尺比现在的短。

有,同“又”。

7形貌昳丽:

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形,形体;貌,容貌。

8朝服:

早晨穿戴。

9窥镜:

照镜子。

窥,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看。

这里只是看、照的意思。

10谓其妻曰:

对他的妻子说。

谓……曰,对……说。

1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我与城北徐公谁美?

孰与,表比较,两者相比,哪个更甚。

即同……相比,谁(哪一个)……也可以说“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12忌不自信:

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13旦日:

第二天.

14孰视之:

仔细地看他。

孰,同“熟”,仔细.

15弗如远甚:

远远地不如。

16美我:

以我为美。

美,这里是意动词,认为美。

17私:

偏爱.

18诚知:

确实知道。

诚,的确。

19皆以美于徐公:

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以,以为,“以”下省略“余”字。

于,用于形容词(谓语)后表比较.

20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方千里,指纵、横各千里。

方千里,百二十城都是虚指,有夸张成分。

古代常以此形容大国。

21宫妇左右:

宫里的姬妾及身边侍从。

22四境之内:

全国范围内(的人)。

23蔽:

(受)蒙蔽。

这里的意思是因受蒙蔽而不能兼听.

24善:

指说得好。

25面刺:

当面指责、批评。

26谏:

直言规劝

27谤讥于市朝:

在公共场所中议论、指责。

谤,公开议论、指责。

讥,批评、指责。

讽谏连用同义,谤讥连用同义,分用则意义不同。

市朝,公共场所。

28闻寡人之耳者:

使我听到的。

29门庭若市:

门庭像集市一样。

形容人多。

30时时而间进:

有时偶然进谏。

时时,不时、有时。

间,间或、偶然。

31期年:

满一年。

32朝于齐:

到齐国来朝见,表敬重之意。

33战胜于朝廷:

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使别国敬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

“我与城北徐公比谁美?

其妻曰: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他的妻子说:

“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呀!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