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docx
《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篇一】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色彩强烈对比带来的视觉美感,深入了解对比色知识;运用强烈的对比色和生动有力的笔触,创作一幅富有动感的画面。
【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回忆、探究、分析、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比色知识和使画面产生动感的方法,选择合适的主题进行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对比强烈的色彩带来的表现力,学习运用对比色创作富有动感的美术作品,激发学习兴趣,并促进对美术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深入理解和运用对比色。
【难点】如何运用对比色创作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对图片进行去色处理,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
还会有动的感觉吗?
教师总结:
我们一起来探究色彩“动”起来的秘密,揭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环节二:
欣赏作品,探究对比色
(一)对比色的概念
1、提出问题:
什么样的色彩给你欢快、有节奏的感觉?
(红色、黄色、绿色等)
2、出示色相环,引导学生找一找色相环中哪些颜色对比强烈?
(红-绿,黄-紫,蓝-橙)
继续追问:
这些色彩在色相环中距离是怎样的?
(180°)
3、讲解对比色的概念:
色相环中,每个颜色对面(180度对角)的颜色为对比色。
如红-绿、蓝-橙、黄-紫互为对比色。
(二)感受对比色
1、作品中的对比色
多媒体展示《威斯敏斯特大桥》,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问题:
这幅作品中,画面色彩给你什么感受?
作者运用了哪些色彩?
他是如何运用这些色彩进行表现的?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
画面色彩夸张,充满动感,画家运用了补色以及冷暖差别大的色彩。
画面中相邻的颜色都运用强烈对比的色彩,不同冷暖、深浅的色彩交替使用。
2、生活中的对比色
我们已经感受了作品中色彩的运用,同样的生活中也存在很多的对比色,那回想生活中存在哪些对比色?
教师总结:
玩具、游乐场、红绿灯、民间彩塑
环节三:
实践练习,运用对比色
1、提出问题:
要想表现一幅具有动感的画面,你认为如何用色最合适?
教师总结:
运用对比色可以使画面更加的明亮鲜艳从而产生动感。
2、布置作业:
创作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
3、学生实践,教师巡视辅导。
环节四:
展示评价,分享对比色作品
1、学生自愿展示作品。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评价要点:
谈谈你表现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用了哪些对比色?
你是如何表现的?
同学们的作品中,你认为谁的画面最活泼、色彩对比烈?
环节五:
小结作业
1、总结回顾对比色的相关知识。
2、课后作业:
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色。
【篇二】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一、教材分析
《流动的颜色》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是小学阶段学生第一次使用水彩颜料,体验色彩融合变化的初始课。
新课标指出: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在低年级阶段应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
根据这一教学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知道两种颜色调和后会产生第三种颜色。
(教学重点)
情感目标:
感受吹画活动及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抽象绘画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能力目标:
吹画后,能展开想像,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
(教学难点)
二、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
美术教学要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我采用谈话法、情境法、启发法、实验法、演示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在学法上,我将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创作等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运用在教学过程中详细阐述)
三、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及低年级学生想像力丰富,表达方式大胆,学习兴趣持续时间短,动手探究能力不强等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有针对性的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故事激趣
上课伊始,我会这样对学生说“同学们,昨天,老师听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
接着,利用课件展示:
一个叫乐乐的小朋友调好颜色正准备画画时,被他的朋友喊出去玩,忘了收拾桌上的颜料。
这些调皮的颜色跳出来,在纸上欢快地跑来跑去,一不小心,红色和黄色撞到了一起,“天啦!
”蓝色看到后尖叫起来,立刻跑去扶它们,蓝色为什么会尖叫?
扶它们时又发生了什么呢?
【设计意图】运用谈话法导入,拉进与学生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自然地进入课堂状态。
再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魅力,把课堂上要解决的问题藏在故事的情境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充分调动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求知的欲望。
(二)初步尝试,探索发现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让学生自己调颜色滴在纸上,先尝试用一种颜色吹,然后再换一张纸,用红黄蓝等颜色吹,教师及时指导学生观察、总结自己的发现,找到故事的答案。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
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应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体验等方法自我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因此,我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尝试,得到经验。
在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他们深刻地体会到颜料加水过多颜色就会太淡,水太少就会吹不动,以及两种颜色流在一起后会变色等规律,由于这一发现,学生很快明白了故事中蓝色尖叫的原因是看到红色和黄色撞到一起变成了橙色;扶它们时发生的变化是:
扶红色的手变成了紫色,扶黄色的手变成了绿色。
故事接下来会怎样呢?
运用课件展示:
当这些颜色发现自己变色了,正感到疑惑时,乐乐回来了,“呀!
好漂亮、好神奇的颜色呀,我要给它取个名字——流动的颜色”(板书课题),乐乐说完便把其它的颜色也吹到纸上,玩了起来,真是美极了,我要把它们变成一幅幅漂亮的美术作品。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奇心强的年龄特征,以故事贯穿课堂教学,通过创设的情境,及时调整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迅速投入到课堂中去。
(三)作品欣赏,启发联想
1、作品欣赏
教师及时问道:
乐乐画了些什么?
同学们,你们想看看这些作品吗?
自然地进入作品欣赏阶段。
看:
《和谐家园》、《缤纷海洋》。
通过这些作品带给学生巨大的惊奇和莫大的兴趣。
【设计意图】好的范图就好比一块引路石,帮助学生及时进入角色。
2、启发联想
欣赏完乐乐的作品之后,课件展示:
乐乐向大家问道: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吗?
学生观察后回答:
“吹了之后添画的”。
课件继续展示:
乐乐还吹了很多作品,想考考我们,看,这幅可以添画成什么?
有的说可以添画成大树,有的说可以添画成怪兽……当学生对吹画的作业一时想不出能添画成什么的时候,通过课件转动作业的角度,再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想像。
当学生的脑海里充满了各种奇思妙想时,我利用课件把乐乐的添画作品展示给他们看,让作品与学生的想像产生共鸣。
刚才这幅,乐乐把它添画成了花瓶,这幅添画成了……
【设计意图】这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教师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开展讨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教师示范
教师根据今年中国。
常德“桃花节”的盛大活动,即兴创作《三月桃园》。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以中国常德首届“桃花节”为创作题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的源泉,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再通过直观的演示法教学,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让学生了解作画的步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种直观感受与体验是多媒体教学所不能取代的。
当学生欣赏完乐乐的作品,感受了老师创作的全过程之后,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了,这时马上进入第四个环节。
(四)快乐作画,展示评价
首先让每组同学,相互观察、讨论自己的画面,看看流动的颜色像什么。
然后让学生确定是自己一个人作画,还是和同学合作,大家可以自由选择。
在学生创作的同时播放儿童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把作品贴到我设计的作品展示评价板中,然后采用学生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在这个阶段,运用讨论法教学能让学生充分去观察,体会、发言,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开拓学生想象的空间,激发学生完成精美而神奇的作品。
(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教师简单地小结今天的学习情况后,用课件展示,美国画家波洛克用滴流的方式创作的特色作品以及中国画家利用喷水、撒盐、实物压印等方式创作的精美作品,让学生了解到作画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善于探索、尝试就能创造出更精彩更神奇的作品。
【设计意图】最后设计的“课堂小结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使教学达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
(六)板书设计
美术课的板书应将文字与画融为一体,因此在教学中,我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
板书:
流动的颜色
吹—→想—→添画【篇三】小学二年级美术《流动的颜色》教案
课时:
2课时
课堂类型: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学会调匀水粉颜料。
通过实践,体验两种颜色调和而产生第三种颜色的变化过程。
2、根据吹画后的效果,展开想像,进行添画创作。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在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过程中,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根据吹画的效果巧妙地添画。
教具学具:
水彩颜料、画纸、吸管、毛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1、请一位同学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老师有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人各滴一种颜色在画纸上,再用吸管吹,让颜料混合、互相渗透。
利用多媒体的投影仪,让全班同学观察两种颜色互相渗透的变化过程,并且把看到的变化分别在小组里说一说。
2、请两位同学上台,再做一次游戏,把看到的变化经小组讨论后,在班上说一说。
3、教师小结:
两种流动的颜色在互相混合、渗透的过程中变幻无穷,今天,我们一起动手试试,看看这种美妙的变化。
4、揭示课题:
流动的颜色
二、课堂教学:
1、师示范调颜色:
用毛笔蘸水放在调色盘里,再蘸颜料在调色盘里调匀,调到毛笔蘸颜料时,水份饱满且不滴落。
2、教师示范让颜色互相混合、互相渗透的方法:
倾斜画面,直接用嘴吹,用吸管吹,等。
3、师问:
除了老师的这些方法之外,大家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以使颜色流动吗?
(要求同学在小组里讨论,在作业时应用、尝试。
)
4、强调在作业游戏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色彩融合、渗透时的美妙变化。
5、教师帮助学生一起总结,示范语句表达形式。
师示范:
我用办法,让色和色融合在一起,我看到:
。
三、布置课堂作业:
1、会调匀水粉颜料。
2、用各种方法让颜色互相流动,观察颜色融合时美妙的变化,且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进行交流。
3、比一比,哪组的颜色流动方法多?
说说观察到色彩有什么变化?
四、学生练习:
学生以小组开展作业游戏,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五、小结: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用的方法、讲一讲观察到的情况。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导入阶段:
学生自主欣赏教材的作品,并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在吹画的基础上进行添画。
)
2、这些画和以往的画有什么不一样?
(比较抽象)
二、课堂教学:
1、让学生把上节课的作业拿出来和课本的作品比一比,自由讨论:
找找作业的绘画方法及步骤要点,在讨论交流中明确学习任务。
2、出示教学范图,用欣赏的方式复习构图知识:
①要有主题,有情节。
②画面要饱满、丰富。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上节课的吹画效果,展开想象,进行添画。
2、比一比,谁的画添得巧、添得妙。
四、学生练习:
学生做作业,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及时辅导、纠正。
五、小结:
学生展示作品,师生一起评说各幅作品添得巧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