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76787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docx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docx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

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之感悟

习练杨式老六路太极拳的前两年,我在家门口跟一批老太婆学会了简化24式、杨式48式、42式拳,32剑、42剑以及可以比划下来杨式传统85式拳,当时处于一个什么状况呢?

心知对已经会的拳路没有一套可以拿得出手,可又不知如何再深入,处于习练太极拳的一段迷惘期。

苍天有眼,2011年5月得识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传人庄锡成,开始了迄今三年半杨式太极拳老六路的学习。

使我一步步懂得太极拳、认识太极拳。

我觉得能结识庄锡成这位太极拳“明师”,可谓三生有幸!

更荣幸的是2014年10月2日被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传人庄锡成老师收为弟子,得列杨式太极拳门墙,进一步开拓了习练传统杨式太极拳的视野,庄锡成便成为我的授业师傅。

追随庄锡成习练李和生传杨式太极拳三年多,自觉与自己前两年的太极拳水平相比已是天壤之别。

最大的收获是“得窥大宝、得悟大道,虽未及登堂入室,但已进太极之门”。

正如同庄锡成之语“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太极拳”。

虽自身根基浅薄,悟性不敏,练功不苦,但得登太极大道以来,不敢说“三年一小成”,终是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今不揣浅陋,落于笔端,算是习练老六路三年的一个小结吧。

通过自己习练太极拳老六路三年的经历来说,若想真正修炼太极正道,非有明师指引带路不可,想通过“研究书本、看录像”学习太极拳,学到的只能是“肢体太极拳”,不可能学到中国传统太极拳的真谛。

那么,授拳者云云,谁是明师呢?

明师的标准就是既能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前辈的拳论,又能身体力行的做出来;而且确实是按照太极拳的要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引、化、拿、发于无形无像,既能言传,又能身教才可称为“明师”。

否则,可能只能称为“名师”、“名家”,并无“明师”之实。

而且,我觉得“明师”往往是可遇不可求。

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指出了习练太极拳分为着熟、懂劲、神明三个阶段,我觉得追随明师习练太极拳,在着熟和懂劲这两个阶段是须臾不能离开老师的言传身教的。

这是因为太极拳博大精深,奥妙无穷,而且每层功夫又有每层的感悟,不能凭自己想当然来练拳,不能按照录像学拳架,死读拳谱识拳理。

稍偏即谬,“真理再过一步就是谬误”。

必须在明师时时刻刻地指导下,通过自己的身练心悟,通过不断地交流沟通检验,虽不敢说最后达到多高的水平,肯定是在太极正道上步步前进提高!

三年的传统太极拳学习,感悟体会颇多,若林林总总顾及的太多,显得繁杂,所以就习练太极拳的入门筑基阶段谈四点自己的感悟,谬误之处难免,请前辈及同道指正。

一、要以太极拳的思想重新认识“松”我们学练太极拳之初,甚至是在习拳之前,已经知道习练太极拳时身体要“放松”。

前辈的拳论中有很多谈及“放松”的地方,老师授拳也是不断的强调身体要放松、放松……。

但是,习拳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我们与一些功夫比我们高的同门相比,“松”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松”往往只是不使劲,肌肉放松而已,这样的结果是别人稍用力就能把我们按住,不能动了,稍微的想抗住对方又变成了“顶”。

而功夫深些的同门,他们的“松”我们是按不进去的,但又觉不到顶。

而按在老师的身上呢?

会觉得像一个空洞,要把自己吸进去一样,心里感到恐慌。

为什么都是放松,但却有不同的效果呢?

我认为太极拳的“松”字是很有讲究的。

而且,不同的功夫层次有着不同的意境及修炼方法,因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我们要以太极拳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松”,不能以我们几年形成的惯性思维来认识“松”。

非此难登太极正道。

我们可以见到有的人习练太极拳练了几年、十几年说起“松”来除了人云亦云,就是不知所云,也很难做到真正的放松,不能做到真正的放松,即是练一辈子太极拳,也只是在太极拳的“门槛”外徘徊。

在太极拳“放松”方面的习练,我学习了前辈的拳论和一些名家的论述,感悟比较深刻的是:

1、《汪永泉授杨式太极拳内劲核心的感悟》,通悟太极拳着熟、懂劲、阶及神明三步功法。

2、李和生的《杨式老六路太极拳内功解秘》的太极松功。

3、魏树人的《杨式太极拳述真》讲到的松、散、通、空和内三合,外三合的内外相合。

4、祝大彤的《太极解密十三篇》和《太极拳内功解密》,其中谈到的全身各关节、各部位进行放松的心法及习练方法(“九松十要”),非常具有可操作性。

5、解守德的《太极内功心法》,谈到了放松的层次及操练方法。

6、张义敬、张宏的《太极拳理传真》谈到了“学太极拳,要找到那垂直于地面的自然松沉之力,……而不是平行于地面的横力”。

庄锡成老师讲“放松”时,除了对各大关节的放松有更通俗易懂的解释以外,对于身体整体的感觉是“全身各关节、各部分、各块肌肉都要分量一致,无偏重、无滞涩”。

习练传统太极拳三年来,我对习练太极拳“放松”有一个重新认知,渐有所悟到有了一些体会的过程,总结成三句话:

(一)习拳之初须松开习拳之初要从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向做到向外的“松开、松散”。

“松乃蓬松也”。

我们日常状态下理解的松往往是“松懈、松软”。

所以,习练太极拳就要以太极拳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松”,不要以我们习以为常的观念来认识、理解太极拳之“松”。

(二)登堂入室要松沉在“松开、松散”的基础上,进一步求“松柔、松沉”,这是一个较漫长的阶段。

因为能较好的做到“松柔、松沉”,是我们在通过“慢、匀、轻”的盘架过程中,不断的克服、纠正自己身上的“偏、滞、散”等毛病,逐步达到“圆、整、活”而带来的结果。

在这个阶段的盘架子我们已经能做到了外形的基本准确,在此基础上心要更“静”,细微的体察自己身上的“僵、滞”之处,行动时有无扭曲之病。

按照“九松十要”的要求,进一步求的中正安舒。

一举动便要意在先,逐渐的我们会体察到自己身上的松沉力、弹簧力。

(三)一生练功求松空我现在只能意会到这是习练太极拳的方向,只是在老师的身上体会到了“松空、松无”的感觉,自己目前的水平离这个层次还很遥远,所以不敢妄谈。

只知在太极大道上要向着这个目标努力。

二、松肩坠肘的练法练出松肩坠肘的目的。

一是手臂练出沉来。

二是练出手臂的撑劲,三是练出手臂的气来。

就手臂而言,有三种地方产生力量。

一是肌肉,二是筋,三是关节肌(关节之间的肉体组织,有人说叫环形肌)。

太极拳要求松肩坠肘,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为的就是体现和增加筋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

我们一想到用力,就会想到肌肉,其实这是片面的认识人体用力的组织。

由于筋和关节肌,在平时用力的情况下,被肌肉力隐藏起来,使人体会不到,那么通过松肩坠肘,就要把被隐藏起来的筋和关节肌给扩大化,最终显现出来。

在练拳当中,只有不断地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才能显现筋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并且逐渐增大筋和关节肌的力量。

通过松,它们之间属于肌肉力慢慢的递减,而筋和关节肌的力慢慢的逐渐递增。

我的体会是,练出松肩坠肘,手臂就会觉得沉重,其实,这就是突显和关节肌的用力程度,而减少肌肉的用力程度。

这时就如同筋带动骨头在做动作,而肌肉就如同沙袋一样包裹在筋和骨头的外面,一旦练出筋和关节肌的力就能体会出这种沙袋的重量。

什么是撑劲呢?

我的理解是,由于手臂放松练出沉来,手臂会下拉肩部,肩部放松会下拉脊椎,如同沉重的手臂通过肩挂在脊椎上。

由于腋下要求有空档,造成手臂尤其是肘部向外,那么沉重的向下的手臂,再加上肘部向外的力,二者的合力交汇混合,加上含胸拔背,形成向下向外的撑劲。

练出手臂的沉来,就会有肩关节开了的感觉,那么,肩关节开了就会感觉到是关节肌和筋在用力的引导手臂做动作。

肩关节放松在外形上的反映就是杨澄甫先生所首先提出,近代1925年至上世纪末百年间被各太极拳家的著作纷纷奉为经典引述的《太极拳术十要》中的“沉肩坠肘”。

通过实践探究可以知道:

太极拳的“沉肩坠肘”之所以能够具有使得攻击者“终不得力”和“处处落空”的效果,除了手臂对于其动作不能有主动用力而始终象软鞭子似的外,还必须使得肩对于手臂的动作,仅仅是提供身躯力量传递至手臂的输送通路,是不给予主动力量的,或者说就力量的提供与支撑而言,肩就象是不存在似的。

“不存在似的”也就是“空”的。

因此,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者之肩关节放松也可以称为“空肩”。

这就是说:

如果肩关节放松没有“空肩”的效果,那就不是太极拳的肩关节放松。

比如气功锻炼的肩关节放松是没有“空肩”效果的,因此气功锻炼的肩关节放松与太极拳锻炼的肩关节放松是两回事。

太极拳的肩关节放松也就是“空肩”究竟是怎样的呢?

我的体悟是:

(1)要做到“空肩”,就必须做到所有手的动作都是“其根在脚”与“主宰于腰”的。

太极拳的“其根在脚”、“主宰于腰”,从力学角度说,是说所有手的动作其力量都主要是腰脊以反作用的形式传递提供给手的,腰脊的力量则是始于脚的;这样,手的力量运动方向与身躯的力量运动方向往往总是相反的,这样,手臂向各方向运动与身躯的关系、身躯之朝向运动方向的一侧与背向运动方向的一侧的关系,就象是被推着行驶的手推车之朝向行驶方向的一侧与背向行驶方向的一侧的关系似的,或者就象是飞行的火箭与火箭喷发力的关系似的。

(2)要做到“空肩”,很多动作之胯与手臂的体位运动方向应该是相反的,并且手臂与肩的运动是由胯(髋关节)之以被动为主的运动所带动的。

(3)太极拳的“空肩”与全身各种要领都有整体关联影响,比如身躯的中正自然竖直是“空肩”的重要条件,如果动作中顺肩而肩向动作方向倾斜领先,这一肩是不可能“空肩”的。

三、练拳盘架时刻不离“中”

(一)习拳之初“中”是关键习练太极拳之初,我们都想按照太极拳的要求尽量把动作做“圆”,但往往越是心里想把动作做圆了,动作却越是做不圆,非顶即丢,非凸即凹,“软、塌、丢、瘪、扭、晃”之病处处可见。

前辈拳论对习练太极拳者要求“立身要中正安舒”,外示中正,内求安舒。

我的体会是:

中正是我们把动作做“圆”的根本。

试用太极拳的思维方式来解释中正之“中”字。

“中”字由一个“口”字和一竖组成,先从平面上来理解“中”字。

“口”字表示我们动作要做成的圆,可以把它想象成腰圈或是胯圈,其半径要比我们的腰、胯略宽,初始时以半径为60~80厘米比较适宜,以后随着功力的增长半径还可加大。

“口”字中间无任何笔画,说明在意念上我们的身体要“中空”。

老师常说“我们的身体从上到下要像一个通道一样空”。

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周身一气,上下相随。

中间一竖,就是我们真正要做好太极之圆的“中轴”,是我们避免“软、塌、丢、瘪、扭、晃”之关要。

其关要之点是做圆之前先要有“轴”,有此“轴”,才有此弧此圆,无此便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规无矩,难成方圆。

中间一竖,上面是一向上的箭头,意味着我们要做到“虚领顶劲”,下面是向下的箭头,意味着我们尾闾向下松沉。

上领下沉之意可使“轴”竖直起来,勿使弯曲、松懈。

上箭头短,下箭头长说明我们上领三分下沉七分,老师谓之“上三下七”。

静态时(无极势),此轴与我们身体的中线(百会~尾闾的垂线)重合。

动态时,此轴多为我们重心脚脚踝至百会的连线。

初始习拳,切切注意:

1、轴要竖直,做好虚灵顶劲与尾闾的松沉。

2、一动就要明了“轴”在何处,是围绕着哪根轴做的“圆”。

以上只是对中正最肤浅的认识,对学拳初始的习练者或有帮助。

随着功力的增强,认识的深入,此轴或正或隅、或在实脚或在虚脚,全凭意念一动。

法无定法,方为正法。

圆也是如此。

以上是从平面的角度来讨论“中”字。

(二)练功渐进识双环随着我们练功的日渐进步,就应从立体的角度来看“中”字,就是说,从上下左右前后,各个角度来看都应该是个“中”字。

我们行拳,就不仅仅是围绕着竖轴,做平圆了,“轴”也可以不是垂直的了,“圆”也有了平圆、立圆、正方向的圆和隅方向的圆。

但是亘古不变的是此圆是围绕此轴做的圆,彼圆是围绕彼轴做的圆,各有归属不得失其根本,盲目的做圆。

高层次的“乱环”,虽谓之“乱环”,但其实是横竖双环或顺或逆运动后产生的效果,而不是我们要在意识中建立这么多的环。

否则不仅做不到“乱环”,反而会产生“环乱”的结果。

所以在自己的意识里,要建立立体的“中”字,也就是要着重建立两个圆即可,一个立圆,一个平圆,不要意想很多的圆。

我觉得在此阶段首先能如此已经是很不错了。

我们是置身于这样的圆中来行拳的。

双圆的运动,带动我们躯体、四肢做出进、退和转动。

若能有此意行拳,我觉得应该将近完成“着熟”渐入“懂劲”阶段了。

双轴相交建立心中“十字”,双圆相切建立掌中“十字”。

两圆或独立、或同时、或分别的顺、逆运动,形成我们行拳中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太极八法或单独或混合的劲法运行。

这也是太极拳手、眼、身、步各法行动之依据。

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习练者都知道,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得越彻底,太极拳的弹性内劲就产生得越快。

但是,如何把身上原有的僵劲化掉,绝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往往有些练拳者不得其要领,一年、二年、三年过去了,身上的僵劲仍然没有化掉,走起拳架来浑身僵硬,不流畅。

我的体会是:

(1)要明“画大圈”之理。

练拳者,既要掌握好拳架的标准,更要弄清怎样达到标准。

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必须要经过一个从画大圈,到画中圈,再到画小圈的过程,才能达到最高境界的无形圈。

因此,练圈者必须认认真真地走好画大圈这个环节,要用一至二年的时间认真地画好大圈。

只有画好大圈,才能把身体内的重要骨环、关节画开、画活,达到身肢放长的目的,才能画好中圈。

谁对这一点领会的快、掌握的早,谁就能在练拳过程中不走弯路,高人一筹。

(2)要明“用意不用力”之理。

“用意不用力”,“以意行气,以气运身”为主的要领,是太极拳运动的运行法则。

只有运用这个方法,经过长期的柔化,才能使全身的筋、皮、肉、骨、肌腱、韧带尽可能地得到放松、松开、伸拔、拉长和舒展,由于伸筋拔骨而使内气通于经络,经肉离骨而使内气充于肌肤,骨节张开而使内气敛于骨髓,而周身形成富有弹性的掤劲,意到、气到、劲自然到。

至此,总觉得言犹未尽,因太极处处是圆,大圆、小圆,身上的圆,触点上的圆,自转、公转以及相互之间严格的运动程序和相互微妙的关系,不能一一赘述,对这方面的感悟留待以后撰文另述。

(三)圆中有方、圆不离方成懂劲在我们追求圆而更圆的时候,我在老师身上进一步看到了“圆中有方”的威力和精妙。

我想把这圆中之“方”,比喻成画龙之“睛”。

可以说“圆”是太极拳之魂,此“方”便是圆中之魂。

应该谓之不过。

对“圆中有方”最粗浅的认知,如同我们的“中”字中的一竖,即做圆要有竖轴。

继而我们可以知道“缠丝”是要围绕着一根中轴来缠。

“螺旋”是围绕着一个带有方向的力(矢量)来做圆,即在做圆的同时又有向着某一方向的力。

这都是圆中之“方”的表现,但也都是对“圆中有方”初级层次的理解。

在老师身上我感觉到的“圆中有方”:

其一,老师在已经将太极之圆做的极圆、极匀、极轻的基础上有一种通过触点向对方轴心的渗透力。

他做的圆是逐渐向对方渗进的,一种不知不觉的被侵入感。

所以,稍一沾上就感到手被吸住,撒不开手,然后完全被“拿”住。

其二,在完成“化、拿”后,老师“发”的威力。

其三,在和老师接手时,处处感觉到的是“柔顺”,这是老师的“圆”做的极好;另外,又时时感到一种压迫感,这又是圆中之“方”的表现。

这种“圆中有方”如同论述“松空”一样,我有的只是感觉,明了的只是知道这是习练太极拳的方向。

以上谈了我个人在习练太极拳中,对“松”与“中”的感悟。

对于初学太极拳的同道我想还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就是要循序渐进,不可心急求快,要知道规规矩矩的打拳才是出太极功夫的唯一途径,绝无其他“捷径”。

所以要做到:

四、循之有经,进之有序王宗岳《太极拳论》中明确指出了习练太极拳的三个层次“着熟—懂劲—神明”,对于我们初级层次的太极拳习练者,主要是对“着熟”阶段的习练直至渐悟“懂劲”。

所以进一步把“着熟”层次进行细分,更有帮助于初始习练者。

(一)我们为什么要盘架子?

带着什么目的来盘架子?

我们在盘架子习练时其目的是建立我们意识上的“圆”。

因为没有“中轴”就不能称为“圆”,所以习拳之初强调了“中”的问题,有了“中”,我们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圆”的不同轨道上运行,每一个意念都是在建立这样的“意识圈”。

初始时,我们没有圆的意识,要通过盘架子来逐步的建立“圆”的意识。

就要求盘架子先要有较为准确的外部定型,用外形的动作来带动建立“圆”的意识,叫做“以形带意”。

随着意识的建立,慢慢的就可以做到做某一个动作时,马上会想到是围绕哪根轴做的圆,这时称为“形意同步”。

通过这样的盘架子,我们的功夫日深,“圆”的意识逐渐的走在了动作的前面,如同祝大彤先生在他的书中不断的说的那样:

“行拳要轻扶八方线”。

这时才可称为“意在形先”。

(二)“圆”意识建立的步骤1、先建立平圆的意识。

一定要知道自己做动作的“中轴”在何处围绕哪根轴做的平圆,才能把动作做圆。

动作做的圆,才能保证做到不丢不顶。

2、然后建立立圆的意识。

太极拳的掤、捋、按都有立圆的作用在内。

例如:

掤时,坐步到弓步是立圆上某点由后向下再向前再向上的滚动,所以总是尾闾先向前,而不是胸部先向前。

捋时,弓步到坐步,立圆转的方向不变,所以是命门向后领尾闾再后退。

体会魏树人先生说的“三关一竖”、“三关一长”的意义。

3、平圆、立圆有了以后,要体会两圆相交,体会两圆相交或顺、或逆、或独立、或共同的运动产生的效果。

这时就会对“太极八法”、“乱环”有更切实、更明晰的体会。

4、再进一步,身外的大圆(意识圈)有了,进一步修炼肩、肘、手的小圆,腕、掌、指的再小圆,以及再小圆、小圆与大圆的先后,主从关系,到此时的太极拳功力与以前已不能同日而语了。

这方面自己所悟甚少,假以时日,撰文另述。

(三)圆之为表,松之为本我们建立了平圆、立圆的意识,有了两圆相交的体会。

可是往往做出来的动作,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达不到我们设想的结果。

这里的原因在哪呢?

我们思想中的意识圈已经建立了,但是我们身体的各大关节、各肌肉组织,还不能按着我们的想法同步的去做。

若想身、各关节、各肌肉能随心而动,一是通过不断的盘架子,加强“圆”的意识;二是要在“松”上下功夫,细心体会身体的放松,各关节的放松,肌肉的放松。

全身放松,各关节、各肌肉才能随心而运,贯串自如。

在做“圆”的运动时,身体的每一关节、每块肌肉,包括我们虚拟的意识圈,要像太阳系中的各个行星一样,在各自的轨道上共同围绕着其轴心运转,一动俱动。

但如果我们身体某个关节或某块肌肉没有松开,它就不会随着我们的意识运动,这样就破坏了我们的“圆”,做不到“劲整、身灵”,达不到意想中的效果。

所以说,太极拳功夫“松”为根本,谁松的好,谁的圆就能做的更圆;谁松的好,谁的圆就能做的更大;谁松的好,谁的圆就能做的无形无像;谁松的好,谁的劲就整,谁的太极功夫就高。

2014年“十一”期间,和师兄们一起到泉州与同道共同研讨太极拳,期间感悟很多。

回来以后就想写一些东西,也正好自己习练杨式太极拳老六路三年回顾。

所以,在此总结了一下自己习练传统太极拳以来的感悟、体会,因个人水平所限,谬误之处难免,欢迎同道指正、交流。

如能对后学之士有一二帮助,正是吾之所愿也。

2011年“五一”在泉州参加练腰面授培训

2012年“五一”在杭州参加练气培训2013年国庆在泉州参加练意培训

2014年国庆在惠安参加练神培训

2015年国庆在惠安参加练“中”培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