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7563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docx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docx

经济效益审计复习习题

经济效益审计习题

经济效益基本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出的是()。

A.折旧B.存货储备

C.固定资产净值D.产品品种

2、下列各项中属于占用的是()。

A.材料消耗B.修理费

C.存货储备D.折旧

3、关于非物质生产部门经济效益的特点有()。

A.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B.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C.产出成果可以有货币计量

D.经济效益的提高表现为资源消耗或占用的节约

4、关于经济效益与利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润与经济效益均是投入与产出之比较

B.经济效益包括社会效益

C.利润和经济效益均能体现经济活动的长期效益

D.利润是反映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5、下列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应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的是()

A.管理咨询

B.

内部控制检查

C.经济效益鉴证

D.

固定资产营运效益审计

6、经济效益审计的主

要职能是(

)。

A.经济评价

B.

经济监督

C.经济鉴证

D.

经济服务

7、宏观经济效益审计的主体是(

)。

A.国家审计

B.

内部审计

C.社会审计

D.ABC

二、多项选择题:

2、下列各项反映经济效益的各项指标中属于相对数指标的有)。

A.成本费用/收入B.利润

C.总资产报酬率D.销售利润率

3、西方“三E”审计是指经济活动投入与产出的()。

A.经济B.效率

C.合理D.效果

4、物质生产部门经济效益的特点有()。

A.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B.投入与产出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

C.产出成果可以有货币计量

D.经济效益的提高表现为社会再生产总量的增加

5、下列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应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的是()

A.管理咨询B.政府绩效审计

C.国家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D.固定资产营运效益审计

6、我国目前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受到的限制包括()。

A.受法律授权的限制B.受审计手段的限制

C.受审计主体环境的限制D.受审计人员水平的限制

7、按审计对象层次划分,经济效益审计可分为()。

A.全面经济效益审计B.局部和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C.宏观经济效益审计D.微观经济效益审计

&按审计范围划分,经济效益审计可分为()。

A.全面经济效益审计B.局部经济效益审计

C.宏观与微观经济效益审计D.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9、全面经济效益审计一般适用于()。

A.长期亏损、面临破产的企业

B.日常性生产经营活动

C.以扭亏为盈为目的

D.盈利和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

三、判断并改错:

1、投入与产出的相减比较属于相对数指标,不能直接反映经济效益的规模,但能反映经济效益的水平和程度。

()

2、投入与产出的相减比较属于相对数指标,其特点是剔除了经济

活动规模大小的影响,便于在规模不同的主体之间进行比较。

()

3、对于有利于宏观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微观经济效益暂不明显的经济活动,一般应作肯定的评价。

()

4、被审计单位的报表、账簿和业绩报告等属于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而计划、预算、方案因尚未执行或实施,因而不是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

()

四、简答题:

1、经济效益的投入与产出有哪些方式?

各有哪些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2、物质生产部门与非物质生产部门在经济效益的表现上有哪些区别?

3、概述经济效益与利润的关系。

4、概述现代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5、概述社会审计从事的外向型管理审计是如何兴起的。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

、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属于环境证据的是()。

A.业绩报告B.内部控制状况

C.会计报表D.新产品开发方案

2、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属于趋势证据的是()。

A.新产品业绩报告B.新产品销售明细账

C.新产品成本费用计算表D.新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二、多项选择题:

A.管理人员素质B.

C.管理层风险意识D.

2、按否主动选择审计对象分类,

A.主动立项B.

C.授权立项D.

3、按否主动选择审计对象分类,

A.主动立项B.

C.授权立项D.

存货内部控制状况

财产管理制度

经济效益审计的立项方式有()

被动立项

委托立项

经济效益审计的立项方式有()

被动立项

委托立项

1、下列各项审计证据中属于环境证据的是()

4、经济效益审计计划主要包括的层次有()

A.项目计划大纲B.项目实施计划

C.项目作业计划D.项目报告计划

四、简答题:

1、经济效益审计在审计程序上有哪些特点?

2、我国现阶段内部审计选择效益审计的常见项目有哪些?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特点包括()。

A.多维性B.可控性

C.动态性D.指导性

2、下列反映财务效益状况指标的包括()

A.总资产周转率B.

C.净资产收益率D.

总资产报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

3、下列反映资产营运状况指标的包括()。

A.总资产周转率B.总资产报酬率

C.净资产收益率D.流动资产周转率

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二、多项选择题:

1、以结果为导向的财务报表延伸的经济效益审计具有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包括()。

A.被审单位内部控制不足依赖,无法采用制度为导向的审计模式

B.与财务收支审计密切衔接,是企业资产负债审计的合理延伸

C.不能代替经济效益审计,但能够缩小详细审计的范围和工作量

D.能代替经济效益审计,但不能够缩小详细审计的范围和工作量

2、以结果为导向的财务报表延伸的经济效益审计具有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包括()。

A.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可以信赖,不必采用制度为导向的审计模式

B.与财务收支审计密切衔接,是企业资产负债审计的合理延伸

C.不能代替经济效益审计,但能够缩小详细审计的范围和工作量

D.审计组能力单一,缺乏对营销、工程技术审查的方法和能力二、判断并改错:

1、以结果为导向的财务报表延伸的经济效益审计可以代替经济效益审计,但不能够缩小详细审计的范围和工作量。

()

四、简答题:

1、概述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与审计范围。

2、概述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原则。

资源利用效益审计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知某车间10月份出勤率为98%作业率为96%可以得出的

时间利用指标是()0

A.全部劳动时间利用率B.制度工时利用率

C.出勤工时利用率D.工作时间利用率

2、反映设备综合利用效果指标的是()0

A.台时产量B.单台设备台时

C.现有设备利用率D.设备生产率

3、已知现有设备利用率为98%每台设备开工时数为200,每台时产量为12件,则设备利用率为()0

A.23.52件B.196件

C.2400件D.均不是

4、某企业2009年能耗年增长率、产值年增长率分别为8%和10%则该企业能源弹性系数为()。

A.0.8B.1.25

C.0.8%D.均不是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包括()0

A.时间利用B.数量利用

C.结构D.能力利用

2、下列属于工时损失的有()0

A.非业务时间B.停工工时

C.缺勤工时D.法定节假日

四、简答题:

1、概述总资产审计的要点和步骤。

五、案例分析:

1、ABC有限责任公司本年及上年劳动生产率相关指标数据如下:

序号

项目

上年

本年

差异(+—)

1

全员劳动生产率

120006

111998.96

2

全员人数

800

820

3

生产工人人数

720

730

4

生产工人比重

5

生产工人全年工时总数

1440000

1478250

6

人均全年工时

7

总产值

96000000

91840000

8

人均全年产值

9

单位工时产值

要求:

(1)根据上表中已有数据,计算其他指标并直接填入表中;

(2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该公司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的原因;

(3)提出改进意见。

解答:

(1)计算结果见表

序号

项目

上年

本年

差异(+—)

1

全员劳动生产率

120006

111998.96

:

-8007.04

2

全员人数

800

820

+20

3

生产工人人数

720

730

+10

4

生产工人比重(3)/

(2)

90%

89.02%

P-0.98%

5

生产工人全年工时总数

1440000

1478250

+38250

6

人均全年工时(5)/(3)

2000

2025

+25

7

总产值

96000000

91840000

-4160000

8

人均全年产值(7)/(3)

133333.33

125808.22

:

-7525.11

9

单位工时产值(8)/(6)

66.67

62.13

-4.54

(2)影响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有三个因素,即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生产工人人均全年工时和生产工人单位工时产值,分别是上表中的第4

项、第6项和第9项。

本年与上年相比,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8007.04元(下降6.67%)根据全员劳动生产率计算分解公式:

全员劳动生产率

=生产工人比重X生产工人人均全年工时X单位工时产值

上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90%<2000X66.67=120006

本年全员劳动生产率:

89.02%X2025X62.13=111998.96

本年与上年相比下降:

111998.96—120006=—8007.04

1由于生产工人比重下降导致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

(89.02%—90%X2000X66.67=—1306.73

2由于生产工人人均全年工时增加导致全员劳动生产率上升:

89.02%X(2025—2000)X66.67=+1483.74

3由于单位工时产值下降导致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

89.02%X2025X(62.13—66.67)=—8184.05

以上三项合计影响:

—1306.73+1483.74—8184.05=—8007.05

可见,影响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单位工时产值较上年

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幅度为6.81%(4.54/66.67),而其他两个影

响因素影响程度较小,且基本上相互抵销。

(3)改进意见(略

2、ABC有限责任公司本年及上年总资产报酬率相关指标数据如下:

(金额单位:

万元)

序号

项目

上年

本年

差异(+—)

1

总资产报酬率

1.136

0.9657

2

利润总额

128

127.855

3

利息

14

17

4

营业利润

[100

99.9

5

利润报酬系数

6

营业收入

500

555

7

销售利润率

8

资产平均总额

r125

150

9

资金周转总次数

要求:

(1)根据上表中已有数据,计算其他指标并直接填入表中;

(2)根据计算结果,分析该公司总资产报酬率下降的原因;

(3)提出改进意见。

解答:

(1)计算结果见表

序号

项目

上年

本年

差异(+—)

1丁

总资产报酬率

M.136

[0.9657

-0.1703

2

利润总额

128

127.855

-0.145

3

利息

14

17

+3

4d

营业利润

M00

;99.9

-0.1

5

利润报酬系数

1.42

1.45

+0.03

6

营业收入

500

555

+55

7n

销售利润率

20%

r18%

-2%

8

资产平均总额

125

150

+25

9

资金周转总次数

4

3.7

-0.3

(2影响总资产报酬率的有三个因素,即利润报酬系数、销售利

润率和总资产周转次数,分别是上表中的第5项、第7项和第9项。

本年与上年相比,总资产报酬率下降0.1703元

根据总资产报酬率计算分解公式:

总资产报酬率

=(利润总额+利息)/营业利润X营业利润/营业收入X营业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二利润报酬系数X销售利润率X资金周转总次数

上年:

1.42X20%<4=1.136(元)

本年:

1.45X18%<3.7=0.9657(元)

即本年较上年总资产报酬率下降0.1703元

1由于利润报酬系数上升导致全员劳动生产率上升:

(1.45—1.42)X20%<4=+0.024

2由于销售利润率下降导致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

1.45X(18%—20%X4=—0.116

3由于总资产周转次数下降导致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

1.45X18%<(3.7—4)=—0.0783

以上三项合计影响:

+0.024—0.116—0.0783=—0.1703

可见,影响总资产报酬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销售利润率较上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下降幅度为10%(2%/20%,影响程度为68.12%(0.116/0.1703),而其他两个影响因素影响程度较小。

(3)改进意见:

①由于影响总资产报酬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销售

利润率下降,而营业收入本年与上年相比有所增加,可见导致销售利润

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费用及税金上升,因此审计人员应建议被审计单位采取有效措施,努力降低各项成本费用及税金;②本例中,总资产周转速度下降也是影响因素之一,总资产占用额增长明显超过了营业收入的增长幅度,应建议被审计单位合理配置和节约资金占用,加快资

金周转速度。

3、ABC有限责任公司有关存货周转指标及相关数据如下表:

(金额

单位:

万元)

指标

2009年

2008年

差异(+—)

存货平均占用额

原材料平均占用额

90

100

在产品平均占用额

108

120

产成品平均占用额

246

200

本期材料费用

300

300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510

480

本期产品销售成本

570

600

本期产品销售收入

740

800

存货周转天数

原材料资金周转天数

在产品资金周转天数

产成品资金周转天数

要求:

(1)计算2009年、2008年存货周转天数并填表中;

(2)计算2009年、2008年各阶段周转天数并填入表中;

(3)分析存货周转速度加快或放缓的原因;

(4)提出加快存货周转的措施。

解答:

(1)2009年存货周转天数=(90+108+246)X360/800

=444X360/740=216(天)

2008年存货周转天数=(100+120+200)X360/800

=420X360/800=189(天)

与2008年相比,存货周转速度放缓,周转天数增加了27天(216

—189)

(2)各阶段资金周转天数计算结果见表

指标

2009年

2008年

差异(+—)

存货平均占用额

原材料平均占用额

90

100

在产品平均占用额

108

120

产成品平均占用额

246

200

本期材料费用

300

300

本期完工产品成本

510

480

本期产品销售成本

570

600

本期产品销售收入

740

800

存货周转天数

216

189

原材料资金周转天数

108

120

在产品资金周转天数

76.24

90

产成品资金周转天数

155.37

120

(3)根据存货周转天数计算分解公式:

存货周转天数二原材料周转天数X(原材料消耗/产品销售收入)

+在产品周转天数X(完工产品成本/产品销售收入)

+产成品周转天数X(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收入)将各阶段周转天数换算成总周转天数

换算2009年:

存货周转天数=108X(300/740)+76.24X(510/740)+155.37

X(570/740)=43.78+52.54+119.68=216(天)换算2008年:

存货周转天数=120X(300/800)+90X(480/800)+120X(600/800)=45+54+90=189(天)

通过上述计算可以看出,存货周转速度增加收27天,主要是由于产成品资金周转速度明显放缓所至:

产成品资金周转由2008年的90天至2009年的119.68天,周转一次增加了29.68天,而原材料、在产品资金周转则有所加快。

(4)改进措施(略)

第八章经营审计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种实行计件工资的产品,其中单位产品耗用工时下降了10%工时单价上升了10%则()。

A.单件产品工资成本上升B.单件产品工资成本下降

C.单件产品工资成本不变D.无影响

2、以下是与产品质量成本相关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o

A.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上升时,内外部失败成本会下降

B.因产品质量原因发生退货或折让属于外部失败成本

C.废料、整修、当机时间等属于内部失败成本

D.当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外部失败成本均最低时,质量成本

也就最低

二、多项选择题:

1、影响产品单位成本中原材料成本的因素包括()。

A.原材料价格B.产品产量

C.产品质量D.原材料耗用量

2、以下是与产品质量成本相关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上升时,内外部失败成本会下降

B.因产品质量原因发生退货或折让属于外部失败成本

C.废料、整修、当机时间等属于内部失败成本

D.当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和内外部失败成本均最低时,质量成本

也就最低

五、案例分析:

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成本项目

上年实际平均

本年计划

本年实际

原材料

1862

1890

2047

工资及福利费

150

168

164

制造费用:

248

212

209

合计

2260

2270

2420

单位甲产品耗用原材料表

上年实际平均

本年计划

本期实际

原材料消耗量(千克)

950

900

890

原材料单价(元)

1.96

2.10

2.3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甲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并分析

影响原材料费用变动的因素和各因素对变动的影响程度。

解答:

(1)分析产品单位成本变动情况:

1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上一年实际单位成本升高:

2420—2260

=160(元),上升7.08%

其中:

原材料费用上升185元(2047—1862)

工资及福利费上升14元(164—150)制造费用下降39元(209—248)

可见,影响甲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费用大幅度上升。

2本期实际单位成本比计划成本升高:

2420—2270=150(元),上升6.61%

其中:

原材料上升157元(2047—1890)

工资及福利费下降4元(164—168)

制造费用下降3元(209—212)

可见,影响甲产品单位成本较计划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费用大幅度上升。

(2)分析原材料费用变动情况:

1本年与上年比较

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

950X1.96=1862(元)

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890X2.3=2047元(元)

原材料费用实际比上年升高:

2047—1862=185元(元)原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

(890—950)X1.96=—117.6(元)

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890X(2.3—1.96)=+302.6(元)合计影响:

—117.6+302.6=185元,影响原材料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价格上升。

2本年与计划比较

本年计划单位成本:

900X2.1=1890元(元)

本年实际单位成本:

890X2.3=2047元(元)

原材料费用实际比计划升高:

2047—1890=157元(元)原材料消耗量变动的影响:

(890—900)X2.1=—21(元)

原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

890X(2.3—2.1)=+178(元)合计影响:

—21+178=157元,影响原材料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原材料价格上升。

2、某产品上年产量2100件,合格率89.2%,上年预防总成本13600元,故障损失总额140000元,对原合格率进行评价。

答:

根据资料计算最优合格率:

(1)单位预防成本=13600/2100=6.476元/件

(2)R=6.476(1-89.2%)/89.2%=0.784

(合格率提高1个百分点须追加的预防成本)

(3)F=140000/2100(1-89.2%)=617.28元

(每件不合格产品带来的故障损失)

(4)Qr^_1=0.9641=96.41%

1+0.001271+0.035637

(5)审计结论:

原合格率89.2%过低,应增加预防成本,减少故障成本。

第十章非经营组织绩效审计

四、简答题:

1、概述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的原则。

2、行政单位绩效审计的评价指标主要有哪些?

第十一章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效益审计

二、多项选择题:

1、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经济活动的特点有()。

A.一次性和独特性B.目标确定性

C.组织的流动性和开放性D.成果的不可挽回性

第十二章开发和理财项目经济效益审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