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水浒传》水军群体看梁山起义的发展和衰败论文 章德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7303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水浒传》水军群体看梁山起义的发展和衰败论文 章德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从《水浒传》水军群体看梁山起义的发展和衰败论文 章德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从《水浒传》水军群体看梁山起义的发展和衰败论文 章德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从《水浒传》水军群体看梁山起义的发展和衰败论文 章德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从《水浒传》水军群体看梁山起义的发展和衰败论文 章德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从《水浒传》水军群体看梁山起义的发展和衰败论文 章德海.docx

《从《水浒传》水军群体看梁山起义的发展和衰败论文 章德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水浒传》水军群体看梁山起义的发展和衰败论文 章德海.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水浒传》水军群体看梁山起义的发展和衰败论文 章德海.docx

从《水浒传》水军群体看梁山起义的发展和衰败论文章德海

 

对外汉语专业毕业论文

 

从《水浒传》水军群体看梁山起义的发展与衰败

 

学生姓名

章德海

专业

对外汉语

学号

071112209

指导教师

王立洲

学院

文学院

2011年5月

摘要:

梁山起义的军事力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马军、步军、水军,水军作为其中的一只特殊群体,其强盛主要源于强大的水军领导班子。

水军在梁山起义的发展过程中,可谓是功不可没;在招安过程中(起义的转折点),水军群体也做了最有力的反抗;而在起义后期,水军群体异常迅速的衰败也一定程度上映射了梁山起义最终的结局。

关键词:

水军梁山起义发展命运

“梁山泊方圆八百里,芦苇茂密,港汊纵横,水势浩渺,茫茫荡荡。

《水浒传》,这部讲述梁山好汉起义的名著,注定与水有着巨大关系,而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的正是梁山起义军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水军。

纵观《水浒传》一百二十回中,着重描述水军这一独特群体的就有三十余处,从第十五回“吴学究说三阮撞筹,公孙胜应七星聚义”介绍阮氏三雄的出场,一直到第一百二十回“宋公明神聚蓼儿洼,徽宗帝梦游梁山泊”中阮小七复为庶民回乡截止,水军群体贯穿了《水浒传》的始终。

水军群体之所以强大和特殊,主要得益于精干而团结的水军领导班子,即以“混江龙”李俊为代表的八大水军头领。

从梁山起义兴起到发展,水军群体可谓是功不可没;在招安过程中(梁山起义转折点),水军群体更是做了最大的反抗;而在受招安后,特别是在征方腊的后期,水军群体的迅速衰败也一定程度上映射了梁山起义军最终的命运。

一、水军的强盛,源于强大的领导班子

(一)、八大水军头领各有所长

梁山水军的强大,主要的得益于水军领导班子的强大,八大水军头领各有所长。

按照八大水军头领在水军中的座次,第一把交椅当属“混江龙”李俊。

“家住浔阳江浦上,最称豪杰英雄。

凛凛身躯长八尺,能挥利剑霜锋,冲破跃浪立奇功。

庐州生李俊,绰号混江龙。

”李俊,着着实实具备了水军第一头领的资格,不仅水性极好,而且拥有出色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七十九回“刘唐放火烧战船,宋江两败高太尉”中没有通过宋江的同意就敢按照自己的判断私杀刘梦龙——目的在于破坏招安),同时李俊具有谋略(第九十九回“花和尚解脱缘缠井,混江龙水灌太原城”中,李俊提出的水灌太原一计)。

第二位水军头领“船火儿”张横,“七尺身躯三角眼,黄髯赤发红睛,浔阳江上有名。

冲波如水怪,跃浪似飞鲸,恶水狂风都不惧。

”虽然在文中着墨不多,但是在张横在各大战役中均有出色表现,屡获战功,能力也十分了得;第三位“浪里白跳”张顺,八大水军头领中水性最好的。

“浑身雪练也似一身白肉,凫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水里行一似一根白条,更兼一身好武艺”,张顺精于水上功夫,在关键时刻善于发挥优势,而且还屡建奇功;阮氏三雄,“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这三兄弟水性和功夫都十分了得,借用军师吴用的话就是“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生同死”;“二童”童威、童猛,则是水军中最会驾驶船只的,是李俊等水军头领最好的助手。

水军八大头领过硬的本事,是他们统领梁山水军的先决条件。

(二)、八大头领性格匹配,促进了水军的团结

“混江龙”李俊,不仅有着长远的眼光和大局思想,而且性格十分随和,俨然没有水军老大的架子,团队意识非常好,因此深得人心。

他在水军中有着极高的威望,在揭阳镇,张横、张顺都要叫声李大哥,童威和童猛更是很早就投奔于李俊名下。

“船火儿”张横,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虽然屡建奇功,但为人低调,哪怕身居水军头领第二位,也没有一丝的领导架子,遇到战役更是勇往直前,同时是一个有情有义的真汉子。

特别是在第一百十五回“张顺魂捉方天定,宋江智取宁海军”中,张顺魂魄附体张横,张横杀了方天定后,蓦然倒地,醒来后当得知兄弟张顺已归神,大哭一声:

“兄弟!

”蓦然倒地。

众人看张横时,四肢不举,两眼朦胧,七魂悠悠,三魂杳杳,正是从未从五道将军去,定是无常二鬼催,最终张横含恨病死途中。

“浪里白跳”张顺,虽然水上功夫最好,但为人低调,做事细致,特别是他性格至诚至真,深得兄弟情分,在第一百十四回“宁海军宋江吊孝,涌金门张顺归神”中,宋江得知了张顺的死甚至说出“我丧了父母,也不如此伤悼,不由我连心透骨苦痛”张顺人缘之好,可见一斑。

“立地太岁”阮小二,老成持重,精明能干,光明磊落,绝不苟且偷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在第一百十六回“卢俊义分兵歙州城,宋公明大战乌龙岭”中,阮小二带兵攻打乌龙岭,但是中计被困,据原文记载:

“阮小二急下水时,后船赶上,一挠钩搭住,阮小二心慌,怕吃他拿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立地太岁宁可自刎而死,也绝不苟且偷生,着实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短命二郎”阮小五,敢作敢为,豪迈爽快,他那句“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足以彰显他的性格;“活阎罗”阮小七,直言爽快、无拘无束、诙谐乐观,他那句“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足以让我们窥见他的直言爽快;童威、童猛,具有大局意识,冷静低调,忠心耿耿,能很好地服从安排并执行命令。

水军八头领性格的合理搭配,促进了水军的团结,增强了水军的战斗力。

二、水军群体是梁山起义发展和转折的特殊力量

水军群体是梁山起义发展和转折的特殊力量。

从阮氏三雄入伙参与智取生辰纲、协助林冲火并王伦,帮助晁盖夺取梁山水泊成为梁山起义的原始力量,到李俊、张顺等人多次救宋江于危难之中,保障了梁山起义的发展,再到水军群体在各大战役中屡建奇功,大大促进了梁山起义的发展,最后到水军群体破坏招安,试图改变起义军命运的反抗。

按照这一线索,来综合探讨水军群体在梁山起义发展和转折中所作的努力。

(一)水军群体是梁山起义兴起和发展的特殊力量

1、阮氏三雄是梁山起义兴起的原始股。

阮氏三雄绝对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亮点,正如军师吴用评价他们三兄弟一样“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阮氏三雄入伙,首先参与智取生辰纲,不仅为梁山起义储备了一定的资本(生辰纲),而且还促使了其他好汉的相继入伙(比如杨志);其次协助林冲火并王伦,帮助晁盖夺泊;再次和众兄弟一起打败前来收捕梁山好汉的济州府团练使黄安,值得注意的是此战是梁山好汉上梁山后与官军的第一次交锋,意义重大,战争的胜利不仅保住了水泊梁山,更是使梁山好汉声名远扬,吸引更多英雄相聚梁山。

2、李俊、张顺等人多次救宋江于危难之中,保障了梁山起义的发展。

稍微了解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一只部队若缺少首领必将陷入“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首领在部队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在《水浒传》中,宋江扮演的角色正是如此,但是宋江却遭受各种磨难,几度险些丧命,假如没有水军群体多次的解救,宋江早已一命呜呼,梁山起义也将不复存在。

《水浒传》第三十六回与三十七回中,李俊、童威、童猛分别在揭阳镇李立和浔阳江张横手中两救宋江;在第四十回“梁山好汉劫法场,白龙庙英雄小聚义”中,李俊、张顺、张横、阮氏三雄、二童和其他好汉一起,将宋江从法场上救了下来,并安全转移。

但见原文:

“张顺等见是宋江,大叫道:

‘好了!

’那三只棹船也飞似摇到岸边,三阮看见,也赴过来。

一行众人都上岸来到庙前。

宋江看见张顺自引十数个壮汉在那只船头上。

张横引着穆弘、穆春、薛永,带十数个庄客在一只船上。

第三只船上,李俊引着李立、童威、童猛,也带十数个卖盐伙家,都各执枪棒上岸来。

第五十五回“高太尉大兴三路兵,呼延灼摆布连环马”中,也正是李俊、张横、张顺、三阮六个水军头领的及时出现,掩护了宋江撤退,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第六十五回“托塔天王梦中显圣,浪里白跳水上抱冤”中,宋江暴病:

“次日只见宋江神思疲惫,身体酸疼,头如斧劈,身似笼蒸,一卧不起。

众头领都到面前看视,宋江道:

‘我只觉得背上好生热疼。

’众人看时,只见鏊子一般红肿起来。

吴用道:

‘此疾非痈即疽。

吾看方书,绿豆粉可以护心,毒气不能侵犯,便买此物,安排与哥哥吃。

’一面使人寻药医治,亦不能好。

只见浪里白跳张顺说道:

‘小弟旧在浔阳江时,因母得患背疾,百药不能治,后请得建康府安道全,手到病除。

向后小弟但得些银两,便着人送去与他。

今见兄长如此病症,此去东途路远,急速不能便到。

为哥哥的事,只得星夜前去,拜请他来。

”然而,张顺在去请安道全的路上,险些遭张旺毒手命丧大江,幸好张顺水性极好得以逃脱,最终请来安道全救回宋江。

水军群体多次救宋江于危难之中,不仅稳定了军心,更是保障了梁山起义的发展,可谓是功不可没。

3、水军群体在关键战役中屡建奇功,对扭转战局起着重要作用。

水军和马军、步军比起来虽然不是很起眼,但是每逢关键战役,水军群体必会参加而且往往成为战争胜利的关键因素,特别是宋江三败高俅和征方腊期间,水军都立下汗马功劳。

《水浒传》第七十八回“十节度议取梁山泊,宋公明一败高太尉”中记录了三阮和张横大败高俅的水军,活捉水军头领之一党世雄,逼迫高俅狼狈撤退:

“梁山泊好汉,看见官军阵脚乱了,一齐鸣鼓摇船,直冲上来。

刘梦龙和党世雄急回船时,原来经过的浅港内,被梁山泊好汉用小船装载柴草,砍伐山中木植,堵塞断了,那桨竟摇不动。

众多军卒,尽弃了船只下水。

刘梦龙脱下戎装披挂,爬过水岸,拣小路走了…党世雄自持铁搠,立在船头上,与阮小二交锋,阮小二也跳下水里去,阮小五、阮小七两个逼近身来。

党世雄见不是头,撇了铁搠,也跳下水里去了。

只见水底下钻出船火儿张横来,一手揪住头发,一手提定腰胯,滴溜溜丢上芦苇根头。

先有十数个小喽啰躲在那里,挠钩套索搭住,活捉上水浒寨来。

第七十九回“刘唐放火烧战船,宋江两败高太尉”中,李俊、童威活捉刘梦龙,张横活捉牛邦喜,第二次大败高俅水军,大大振奋了全军士气:

“芦林里面一个人,独驾着小船,直迎将来,刘梦龙便钻入水底去了,却好有一个人拦腰抱住,拖上船来。

撑船的是出洞蛟童威,拦腰抱的是混江龙李俊。

却说牛邦喜见四下官船队里火着,也弃了戎装披挂,却待下水,船艄上钻起一个人来,拿着挠钩,劈头搭住,倒拖下水里去。

那人是船火儿张横。

第八十回“张顺凿漏海鳅船,宋江三败高太尉”中,水军八大头领集体出动,第三次大败高俅水军,并且张顺还活捉高俅:

“那人近前,便一手揪住高太尉巾帻,一手提住腰间束带,喝一声:

‘下去!

’把高太尉扑通地丢下水里去。

堪嗟赫赫中军将,翻作淹淹水底人!

只见旁边两只小船。

飞来就应,托起太尉上船去。

那个人便是浪里白跳张顺,水里拿人,浑如瓮中捉鳖,手到拈来。

征讨方腊,是梁山起义军遇到的最大的困难。

要打破方腊,首先就得攻下润州。

润州的地理位置非同一般,正所谓“江南第一个险隘州郡,若不得润州为家,难以抵敌”,水军群体在夺得润州过程中也是功劳显赫。

第一百十一回“张顺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润州城”中,张顺就泅水过江,捉住陈家干人吴成,并逼问出其中的勾当,最后建议宋江将计就计。

打败陈家之后,水军各头领又带领着梁山好汉渡江大败吕枢密,夺下润州城,润州一战,大大彰显了水军的重要性。

其次,水军群体在攻破方腊的老巢时,也是先设计深入虎穴,然后里应外合,配合其他梁山英雄好汉一起攻下方腊老巢。

在第一百一十八回“卢俊义大战昱岭关,宋公明智取清溪洞”中,李俊、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就为攻下方腊的巢穴---大清县,立下头等功劳:

“李俊却叫阮小五、阮小七扮作艄公,童威、童猛扮作随行水手,乘驾六十只粮船,船上都插着新换的献粮旗号,却从大溪里使将上去。

将近清溪县,只见上水头早有南国战船迎将来,敌军一齐放箭。

李俊在船上叫道:

“休要放箭,我有话说。

俺等都是投拜的人,待将粮米献纳大国,接济军士万望收录……方腊御驾,回至清溪州界,只听得大内城中,喊声连天,火光遍满,兵马交加,却是李俊、阮小五、阮小七、童威、童猛,在清溪城里放起火来。

正是李俊等人借投降之名,打入方腊的巢穴清溪县城内,和宋江里应外合,才大破方腊。

(二)水军群体试图改变起义军命运的努力

招安,是梁山好汉命运的转折点。

纵观《水浒传》,你会发现水军八大头领前前后后都是非常反对招安的,他们甚至一度破坏招安来改变起义军的命运。

第七十五回“活阎罗倒船偷御酒,黑旋风扯诏骂钦差”中阮小七就曾通过戏耍李虞候并且偷换御酒,试图破坏招安:

“原来阮小七预先积下两仓水,见后头来船相近,阮小七便去拔了榍子,叫一声:

‘船漏了!

’水早滚上舱里来,急叫救时,船里有一尺多水。

那两只船帮将拢来,众人急救陈太尉过船去……阮小七叫上水手来,舀了舱里水,把展布都拭抹了,却叫水手道:

‘你且掇一瓶御酒过来,我先尝一尝滋味……阮小七吃了一瓶道:

‘有些滋味。

’一瓶那里济事,再取一瓶来,又一饮而尽。

吃得口滑,一连吃了四瓶。

阮小七道:

‘怎地好?

’水手道:

‘船梢头有一桶白酒在那里。

’阮小七道:

‘与我取舀水的瓢来,我都教你们到口。

’将那六瓶御酒,都分与水手众人吃了,却装上十瓶村醪白酒,还把原封头缚了,再放在龙凤担内,飞也似摇着船来,赶到金沙滩。

第七十九回“刘唐放火烧战船,宋江两败高太尉”中,就写到了“李俊捉得刘梦龙,张横捉得牛邦喜,欲待解上山寨,唯恐宋江又放了。

两个好汉自商量,把这二人,就路边结果了性命,割下首级,送上山来。

”李俊、张横私杀刘梦龙、牛邦喜,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破坏招安。

第八十回“张顺凿漏海鳅船,宋江三败高太尉”中,张顺戏耍高俅,也试图破坏招安。

三、水军群体的衰败与起义军最终命运的映射关系

《水浒传》这部带有魔幻色彩的小说,其实深深地隐藏着一定的宿命观思想。

“在这条飘渺的宿命律中,一切即将发生的生存搏斗也就不属于人自身了,人只是天道运演中的一个符号而已……作为小说的轴心人物(宋江)如此,其他重要人物也难逃劫数,忠勇仁义的官僚代表林冲,‘比及起程,不想染患风病瘫了’,这又似乎很偶然,但相当部分的梁山将领也都暴病缠身,这又似乎暗示着一种神秘的宿命性必然。

按照宿命观思想,梁山好汉的一些滥杀行为正为起义的失败埋下伏笔。

“梁山集团的滥杀行为遭到人民的坚决反对,没有得到人民的支持。

集团失败的最根本是缺乏群众基础,这也是历次农民起义失败得到的血的教训。

”《水浒传》第九十九回“花和尚解脱缘缠井,混江龙水灌太原城”中就记录了水军群体的滥杀行为:

“太原县城池,被混江龙李俊、趁大雨后水势暴涨,同二张、三阮,统领水军,约定时刻,分头决引智伯渠和晋水,灌浸太原城。

顷刻间,水势汹涌。

但见:

骤然飞急水,忽地起洪波。

军卒乘木筏冲来,将士驾天潢飞至。

神号鬼哭,昏昏日色无光;岳撼山崩,浩浩波声若怒。

城垣尽倒,窝铺皆休。

旗帜随波,不见青红交杂;兵戈汩浪,难排霜雪争叉。

僵尸如鱼鳖沉浮,热血与波涛并沸。

须臾树木连根起,顷刻榱题贴水飞。

结果导致“城中鸡犬不闻,尸骸山积。

”连作者都在文中感叹“虽是张雄等恶贯满盈,李俊这条计策,也忒惨毒了。

”笔者认为,水军在这节中的残暴行为,为水军乃至梁山所有起义军的衰败埋下了伏笔。

同时,这种宿命观在《水浒传》的后部分,特别是征方腊的后半部分表现得更加明显,水军群体的衰败与起义军最终的命运存在着一定的映射关系:

强大的水军群体,仅仅在第一百一十四、一百一十五、第一百一十六、第一百一十八这四回中,就先后出现张顺丧命、张横暴病、阮小二、阮小五丧命(阮小七在一百十六回中也差点丧命)的状况,这一异常的情节,在某种角度也映射了起义军最终命。

(一)张顺归神,暗示梁山起义将迅速走向衰落

在第一百十四回“宁海军宋江吊孝,涌金门张顺归神”中,梁山好汉攻打杭州方天定遇挫,“浪里白跳”张顺就对李俊说道:

“小弟今欲从湖里没水过去,从水门中暗入城去,放火为号。

哥哥便可进兵取他水门,就报与主将先锋,教三路一齐打城。

”李俊道:

“此计虽好,恐兄弟独力难成。

”张顺道:

“便把这命报答先锋哥哥许多年好情分,也不多了。

“张顺来到西陵桥上,看了半响。

当时春暖,西湖水色拖蓝,四面山光迭翠。

张顺看了道:

‘我身生在浔阳江上,大风巨浪,历经万千,何曾见这一湖好水,便死在这里,也做个快活鬼!

’”

结果,张顺最终的命运应验了他的这一番话。

“只听得上面一声梆子响,众军一齐起。

张顺从半城上跳下水池里去,待要趁水没时,城上踏弩、硬弓、苦竹箭、鹅卵石,一齐都射打下来。

可怜张顺英雄,就涌金门外水池中身死。

诗曰:

曾闻善战死兵戎,善溺终然丧水中。

瓦罐不离井上破,劝君莫但逞英雄。

在这回中,李俊曾力劝张顺不要私自行动,可张顺却呈匹夫之勇,又急于建功,最终命丧涌金门。

张顺的归神,恰好发生在梁山好汉征讨方腊最激烈的战役之一,而张顺归神后,梁山好汉中的董平、张清、周通、雷横、龚旺、索超、邓飞、刘唐、鲍旭等九名大将也迅速牺牲,大大削弱了梁山起义军的实力。

张顺的牺牲仿佛是一条导火索,张顺牺牲后,梁山好汉征讨方腊进入了更加白热化的境地,两虎相斗,更加惨烈的牺牲和更加迅速的衰败便由此开始了。

(二)张横暴病,见证起义军衰败的天数

在第一百十五回“张顺魂捉方天定,宋江智取宁海军”中,张顺魂魄附体张横,张横杀了方天定后,蓦然倒地。

有原文为证:

宋江亲自扶起,张横睁开眼,看了宋江并众将,刀剑如林,军士丛满,张横道:

“我莫不在黄泉见哥哥么?

”宋江哭道:

“却才你与兄弟张顺附体,杀了方天定这贼,你不曾死,我等都是阳人,你可精细着。

”张横道:

“恁地说时,我的兄弟已经死了!

”宋江道:

“张顺因要从西湖水底下去抻水门,入城放火,不想至涌金门外越城,被人知觉,枪箭攒死在彼。

”张横听了,大哭一声:

“兄弟!

”蓦然倒地。

众人看张横时,四肢不举,两眼朦胧,七魂悠悠,三魂杳杳,正是从未从五道将军去,定是无常二鬼催。

据《水浒传》记载,张横最后病死途中,堂堂水军第二头领,却死得如此悲怆与突然。

说起梁山好汉暴病身亡这一蹊跷事件,不由得想起其他几名大将也是同样命运。

第一百十九回“鲁智深浙江坐化,宋公明衣锦还乡”中提到:

“比及起程,不想林冲染患风病瘫了,杨雄发背疮而死,时迁又感搅肠痧而死。

”据《水浒传》记载,于路病故正偏将佐一十员:

林冲、杨志、张横、穆弘、杨雄、孔明、朱贵、朱富、白胜、时迁。

梁山这十名大将历经战火的洗礼,没有战死沙场却相继暴病而亡,这实在令人思索。

张横的暴病无疑是一个信号,伴随着张横的暴病,其余九员大将也先后病故,这是作者的刻意安排还是所谓的天数、天命?

其实,“从水浒英雄的来历看,一百单八将是三十六天罡星下凡、七十二地煞星显示,他们本来都是世外之人,只因人间统治者的荒淫无道,上天才将一群魔星降到人间替天行道。

等他们完成了天赋的使命,功德圆满之后仍回归天上,这正体现了出世-入世-出世生死轮回的民族心理。

同时,“道教信奉天道、天命,《水浒传》再造神话,与道教息息相关,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小说主角108将。

108个魔君从“伏魔之殿”被放出之后,他们投生为世间108位好汉,从小聚义到众归梁山泊,凝成一股强大的造反力量。

但他们又矢志忠义,受招安后,征辽、平方腊,又重整宋朝江河。

在“勤王事”的战役中,许多好汉殒命疆场,当宋江等人凯旋归朝后,又不为奸佞所容,最后他们的魂魄神聚蓼儿洼。

宋江被封为“忠烈义济灵应侯”,并于梁山泊盖起了“靖忠庙”,后又“妆塑神像三十六员于正殿,两郎仍塑七十二将,侍从众人。

可谓‘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三)小七遭风浪险丧命,小二被困自刎而死,再次映射起义军衰败天数

在第一百十六回“卢俊义分兵歙州城,宋公明大战乌龙岭”中,阮小七在海上离奇遭遇风浪,不仅折了侯健、段景住两员大将(活活淹死),而且自己也差点丧命。

有见:

左右报道:

“阮小七从江里上岸,入城来了。

”宋江唤到帐前问时,说道:

“小弟和张横并侯健、段景住带领水手,海边觅得船只,行至海盐等处,指望便驶入钱塘江来。

不期风水不顺,打出大洋里去了。

及驶得回来,又被风打破了船,众人都落在水里。

侯健、段景住不识水性,落下去淹死海中,众多水手各自逃生四散去了。

小弟凫水到海口,进得赭山门,被潮直漾到半墦山,凫水回来。

试想水性极高的“活阎罗”阮小七都突然遭遇这种奇异的意外,这不正再次映射了梁山起义军衰败的天数吗?

然而,悲剧还没有结束,就在这一回中,阮小二又因为战略的失误被困乌龙关,最终无奈自刎。

但见:

“阮小二望见滩上水寨里船广,不敢上岸,正在迟疑间,只见乌龙岭上把旗一招,金鼓齐鸣,火排一齐点着,望下滩顺风冲将下来,背后大船一齐喊起,都是长枪挠钩,尽随火排下来。

童威、童猛见势大难近,便把船傍岸,弃了船只,爬过山边,上了山,寻路回寨。

阮小二和孟康,兀自在船上迎敌,火排连烧将来。

阮小二急下水时,后船赶上,一挠钩搭住,阮小二心慌,怕吃他拿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

孟康见不是头,急要下水时,火排上火炮齐发,一炮正打中孟康头盔,透顶打做肉泥。

四个水军总管,却上火船,杀将下来。

李俊和阮小五、阮小七都在后船,见前船失利,沿江岸杀来,只急忙转船,便随顺水放下桐庐岸来。

“立地太岁”阮小二无奈自刎,其他在场的水军头领却逃跑的逃跑,撤退的撤退:

童威、童猛钻进树林中逃命,李俊、阮小五、阮小七掉船头后退。

曾经团结强大的水军群体已不见当年的影子,水军突显严重衰败的迹象,而水军的衰败也正好映射梁山起义军衰败的天数。

(四)“短命二郎”阮小五死得寂然无声,映射了起义军的最终命运

在第一百十八回“卢俊义大战显岭关,宋公明智取清溪涧”中,作者淡淡交代了另外一名水军头领的死讯:

“阮小五先在清溪县,已被娄丞相杀死。

原本精明能干、掷地有声的“短命二郎”阮小五的死却被作者一笔带过,阮小五,死得寂然无声,让人悲怆无奈。

阮小五的死,暗示了水军群体的彻底衰败,而曾经强大的水军群体的彻底衰败,也侧面映射了起义军最终的悲惨结局。

最后,剩下的水军头领也走的走,散的散。

据原文记载:

“李俊三人(李俊、童威、童猛)竟来寻见费保四个,不负前约,七人都在榆柳庄上商议定了,尽将家私打造船只,从太仓港乘驾出海,自投化外国去了,后来为暹罗国之主。

童威、费保等都做了化外官职,自取其乐,另霸海滨。

而阮小七最后也被童贯等人以穿过方腊的滚龙袍为由,奏过天子,请降了圣旨:

“追夺阮小七本身的官诰,复为庶民。

阮小七见了,心中也自欢喜,带了老母,回还梁山泊石碣村,依旧打渔为生,奉养老母,以终天年,后来寿至六十而亡。

“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

铁马夜嘶山月晓,玄猿秋啸暮云稠。

不须出处求真迹,却喜忠良作话头。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梁山起义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里犹如昙花一现,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却留下如此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豪杰故事,慨叹之余,不得不为水军群体感到惋惜。

水军群体作为其中的一只特殊群体,见证了梁山起义的兴起、发展、衰败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虽然做出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梁山起义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也许是天数,也许是奸臣当道。

其实,失败与成功已不再重要,正所谓:

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

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参考文献:

1、施耐庵、罗贯中《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华夏出版社北京1998年9月

2、欧阳健、萧相恺《水浒新议》之《吴用.三阮.李逵论》重庆出版社1983

3、李涛《<水浒传>中浪里白跳形象浅探》安徽文学2010年第1期

4、张德学《关于<水浒>中几位主要人物形象的评析》菏泽学院学报2010年7月

5、康莉蓉《生的困惑—<水浒传>的新启示》涪陵师专学报2000年4月

6、杨宝良《<水浒传>人物性格及成分与招安结局的关系》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7月

7、王濯巾《略论<水浒传>与道教》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1年10月第19卷第5期

8、佘树声《论<水浒传>的悲剧意义》齐鲁学刊1993年第3期

9、李忠明论《<水浒传>梁山聚义的起因、性质和结局》南京师大学报2002年9月

10、卢贤强《小议<水浒传>的人物出场特征》双语学习2007年5月

11、王文清、巩聿信《<水浒传>的思想内容及主要英雄人物形象》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6月

12、冯汝常《水浒英雄的起点与终点——<水浒传>英雄性质论争新思考》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起诉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