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70428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docx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docx

危险化学品特性表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4.1类易燃固体

4.2类自燃物品

4.3类遇湿易燃物品

表-赤磷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

赤磷;红磷

危险货物编号:

41001

英文名:

Phosphorusred;Phosphorusamorphous

UN编号:

1338

分子式:

P4

分子量:

123.90

CAS号:

7723-14-0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紫红色无定形粉末,无臭,具有金属光泽,暗处不发光。

熔点(℃)

590(4357kPa)

相对密度(水=1)

2.20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4357(590℃)

溶解性

不溶于水、二硫化碳,微溶于无水乙醇,溶于碱液。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

健康危害

如制品不纯时可含少量黄磷,可致黄磷中毒。

经常吸入红磷尘,可引起慢性磷中毒。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氧化磷、磷烷。

闪点(℃)

/

爆炸上限(g/m3):

/

自燃温度(℃)

260

爆炸下限(g/m3):

48~64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与溴混合能发生燃烧。

与大多数氧化剂如氯酸盐、硝酸盐、高氯酸盐或高锰酸盐等组成爆炸性能十分敏感的化合物。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建规火险分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卤素、卤化物、硫、强氧化剂、铜、氧。

灭火方法

小火可用干燥砂土闷熄。

大火用水灭火。

待火熄灭后,须用湿沙土覆盖,以防复燃。

清理时须注意防范,以免灼伤。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②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③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④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用潮湿的沙或泥土覆盖,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倒至空旷的地方,干燥后即自行燃烧。

大量泄漏:

用水润湿,然后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①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应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②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卤素、卤化物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表- 硝化纤维素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

硝化纤维素(含水≥25%);硝化棉

危险货物编号:

41031

英文名:

Nitrocellulosewithwater(notlessthen25%,bymass)

UN编号:

2555

分子式:

C12H16O6(NO3)4

分子量:

504.3

CAS号:

9004-70-0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

熔点(℃)

160~170

相对密度(水=1)

1.66

相对密度(空气=1)

/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溶于丙酮。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

LC50:

健康危害

对健康基本无害。

急救方法

患者要立即离开现场,安置在新鲜空气地方,可用清水冲洗受伤者。

严重者要立即送医院救治。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闪点(℃)

12.78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170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本品遇到火星、高温、氧化剂以及大多数有机胺(对苯二甲胺等)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如温度超过40℃时它能分解自燃。

本品干燥久储变质,极易引起自燃,一般加入水或乙醇作湿润剂。

如温润剂挥发后,容易发生火灾。

含氮量在12.5%以下的为一级易燃固体。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仓间温度不宜过30℃,远离火种及热源。

与有机胺、氧化剂隔离储运。

储运期须掌握先进先出,包装损坏要及时修理。

应经常检查湿润剂干燥情况,必要时增加湿润剂。

为了使湿润分布均匀,可以在储存一定时间后(如5个月)将包装倒放(试剂例外),经过一段时间再调正。

搬运时应轻拿轻放,防止包装破损。

泄漏处理:

/

灭火方法

用水或雾状水进行灭火。

严禁用砂土压盖,以免发生猛烈爆炸。

表- 2,2′-偶氮二异丁腈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

2,2′-偶氮二异丁腈;发泡剂N

危险货物编号:

41040

英文名:

2,2'-Azodiisobutyronitrile;FoamingagentN

UN编号:

2952

分子式:

C8H12N4

分子量:

164.21

CAS号:

78-67-1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透明结晶。

熔点(℃)

110(分解)

相对密度(水=1)

/

沸点(℃)

/

饱和蒸气压(kPa)

/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甲苯等。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

25~30mg/kg(大鼠经口);17.2~25mg/kg(小鼠经口)。

健康危害

在体内可释放氰离子引起中毒。

大量接触本品者出现头痛、头胀、易疲劳、流涎和呼吸困难;亦可见到昏迷和抽搐。

用本品做发泡剂的泡沫塑料加热或切割时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可刺激咽喉,口中有苦味,并可致呕吐和腹痛。

本品分解能产生剧毒的甲基琥珀腈。

长期接触本品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刺激症状,肝、肾损害。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物、氮氧化物、氮气。

闪点(℃)

/

爆炸上限(g/m3):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g/m3):

/

危险特性

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混合,经摩擦、撞击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

受热时性质不稳定,40℃逐渐分解,至103~104℃时激烈分解,放出氮气及数种有机氰化合物,对人体有害,并散发出较大热量,能引起爆炸。

建规火险分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

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就医。

②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③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④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用1:

5000高锰酸钾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用水润湿,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密闭的塑料桶或纸板桶中。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①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②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表- 硫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

硫磺

危险货物编号:

41501

英文名:

Sulphur

UN编号:

1350,2448

分子式:

S

分子量:

32.06

CAS号:

7704-34-9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淡黄色脆性结晶或粉末,有特殊臭味。

熔点(℃)

119

相对密度(水=1)

2.0

沸点(℃)

444.6

饱和蒸气压(kPa)

0.13(183.8℃)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醚,易溶于二硫化碳。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

健康危害

因其能在肠内部分转化为硫化氢而被吸收,故大量口服可致硫化氢中毒。

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全身毒作用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头痛、头晕、乏力、呕吐、共济失调、昏迷等。

本品可引起眼结膜炎、皮肤湿疹。

对皮肤有弱刺激性。

生产中长期吸入硫粉尘一般无明显毒性作用。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氧化硫。

闪点(℃)

207

爆炸上限(g/m3):

/

自燃温度(℃)

232

爆炸下限(g/m3):

2.3

危险特性

与卤素、金属粉末等接触剧烈反应。

硫磺为不良导体,在储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荷,可导致硫尘起火。

粉尘或蒸气与空气或氧化剂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建规火险分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遇小火用砂土闷熄。

遇大火可用雾状水灭火。

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②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③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④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①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②运输注意事项:

硫磺散装经铁路运输时:

限在港口发往收货人的专用线或专用铁路上装车;装车前托运人需用席子在车内衬垫好;装车后苫盖自备蓬布;托运人需派人押运。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表- 镁[片状、带状或条状]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

镁[片状、带状或条状]

危险货物编号:

41502

英文名:

Magnesium(pellet,turningorribbon)

UN编号:

1869

分子式:

Mg

分子量:

24.31

CAS号:

7439-95-4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熔点(℃)

651

相对密度(水=1)

1.74

沸点(℃)

1107

饱和蒸气压(kPa)

0.13(621℃)

溶解性

不溶于水、碱液,溶于酸。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

健康危害

尚未见到急性中毒,仅能见到眼结膜或鼻黏膜的轻微刺激。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氧化镁。

闪点(℃)

/

爆炸上限(g/m3):

/

自燃温度(℃)

550

爆炸下限(g/m3):

/

危险特性

易燃,燃烧时产生强烈的白光并放出高热。

遇水或潮气猛烈反应放出氢气,大量放热,引起燃烧或爆炸。

遇氯、溴、碘、硫、磷、砷、和氧化剂剧烈反应,有燃烧、爆炸危险。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建规火险分级

稳定性

不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酸类、酰基氯、卤素、强氧化剂、氯代烃、水、氧、空气。

灭火方法

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

最好的灭火方法是用干燥石墨粉和干砂闷熄火苗,隔绝空气。

施救时对眼睛和皮肤须加保护,以免飞来炽粒烧伤身体、镁光灼伤视力。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②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③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④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回收。

大量泄漏: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储运注意事项

①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氯代烃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②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氯代烃、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表-铝粉[有涂层的]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

铝粉[有涂层的];铝银粉

危险货物编号:

41503

英文名:

Aluminiumpowder,coated

UN编号:

1309

分子式:

Al

分子量:

26.97

CAS号:

7429-90-5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银白色粉末。

熔点(℃)

660

相对密度(水=1)

2.70

沸点(℃)

2056

饱和蒸气压(kPa)

0.13(1284℃)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碱、盐酸、硫酸。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

健康危害

长期吸入可致铝尘肺。

表现为消瘦、极易疲劳、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

溅入眼内,可发生局灶性坏死,角膜色素沉着,晶体膜改变及玻璃体混浊。

对鼻、口、性器官粘膜有刺激性,甚至发生溃疡。

可引起痤疮、湿疹、皮炎。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氧化铝。

闪点(℃)

/

爆炸上限(g/m3):

/

自燃温度(℃)

645

爆炸下限(g/m3):

40

危险特性

大量粉尘遇潮湿、水蒸气能自燃。

与氧化剂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与酸类或与强碱接触也能产生氢气,引起燃烧爆炸。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建规火险分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酸类、酰基氯、强氧化剂、卤素、氧。

灭火方法

严禁用水、泡沫、二氧化碳扑救。

可用适当的干砂、石粉将火闷熄。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②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③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④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回收。

大量泄漏: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使用无火花工具转移回收。

储运注意事项

①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酸类、卤素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②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酸类、卤素、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运输用车、船必须干燥,并有良好的防雨设施。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表- 萘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

萘;粗萘;精萘;并苯

危险货物编号:

41511

英文名:

Naphthalene;Crudenaphthalene;Refinednaphthalene

UN编号:

1334

分子式:

C10H8

分子量:

128.16

CAS号:

91-20-3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易挥发晶体,有温和芳香气味,粗萘有煤焦油臭味。

熔点(℃)

80.1

相对密度(水=1)

1.16

沸点(℃)

217.9

饱和蒸气压(kPa)

0.13(52.6℃)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无水乙醇、醚、苯。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

健康危害

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致溶血性贫血及肝、肾损害。

急性中毒:

吸入高浓度萘蒸气或粉尘时,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角膜混浊、头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腰痛、尿频,尿中出现蛋白及红、白细胞。

亦可发生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

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脑病和肝损害。

口服中毒主要引起溶血和肝、肾损害,甚至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和肝坏死。

慢性中毒:

反复接触萘蒸气,可引起头痛、乏力、恶心、呕吐和血液系统损害。

可引起白内障、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病变。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78.9

爆炸上限(v%):

59(蒸气)

自燃温度(℃)

526

爆炸下限(-):

粉尘:

2.58g/m3;蒸气:

0.9%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

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

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建规火险分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雾状水、砂土灭火。

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②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③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④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

避免扬尘,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运至空旷处引爆。

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

大量泄漏: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①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②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在专用线装、卸车的萘饼,可用企业自备车散装运输。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表- 均四甲苯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

均四甲苯;1,2,4,5-四甲苯

危险货物编号:

41517

英文名:

sym-Tetramethylbenzene;1,2,4,5-Tetramethylbenzene

UN编号:

―――

分子式:

C10H14

分子量:

134.21

CAS号:

95-93-2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白色或无色结晶,有类似樟脑的气味。

熔点(℃)

79.2

相对密度(水=1)

0.89

沸点(℃)

196.8

饱和蒸气压(kPa)

13.33/128.1℃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

50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本品有轻度刺激作用。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73

爆炸上限%(v%):

/

自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建规火险分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②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③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④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储运注意事项

①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②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装运本品的车辆排气管须有阻火装置。

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

车辆运输完毕应进行彻底清扫。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表-六亚甲基四胺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

六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