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69502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三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三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三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三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三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下品德与社会教案.docx

三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篇一:

三年级下学期品社教案】

对教材的分析和总体设想

第一单元由3课组成。

它们的教学内容有交叉和重叠,兼顾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发展目标,但各有重点。

第1课表现和阐述公共秩序“是什么”,旨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了解公共生活的秩序以及维护秩序的规则,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解和发现公共秩序的基本方法;第2课涉及4种公共秩序以及维护公共秩序的方法,但重点在于阐明公共场所“为什么”要讲究秩序,旨在培养学生对公共秩序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倾向;第3课侧重于呈现“如何”维护公共秩序的内容,旨在启发学生学会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办法,以实际的行动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其中,第1课在引导学生了解公共秩序“是什么”的同时,融合了“怎么发现”公共秩序的指导;第2课在启发学生体会公共场所“为什么”讲秩序的同时,又进一步表现了公共秩序“是什么”,引导学生更深入、细致地认识公共秩序;第3课在组织学生学习维护公共秩序的方法同时,再一次对公共秩序“是什么”进行了概括和提升。

维护公共秩序的主题在3课教材中反复出现,但内容的深度在逐渐加强,学习的难度在逐渐提高(从感知理解提升到情感体验,最终落实到行动)。

教材在内容安排和教学目标设定上大体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

第二单元由3课组成,涉及公共安全的3个重要领域。

第1课在引导学生了解消防安全及其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发展其社会意识,具体内容包括:

消防部门为实现快速灭火和预防火灾而采取的措施;社会各方在消防工作中相互配合的方式,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相互关爱;公民个人力所能及的一些防灾减灾的方法。

与二年级第二学期《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同的是,这部分内容不再突出个人在火灾中的逃生技巧和家庭防火常识,而是出于公共安全的考虑,引导学生去认识各种消防设施和消防标志,了解其用途,掌握其用法,形成爱护公共场所(包括学校)的消防设备的意识,养成留心观察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安全出口的习惯,学会在发生火灾时听从指挥,沉着、快速、有序地撤离危险地带。

第三单元第1课和第2课以防治传染病为主题,旨在使学生认识到:

传染病危及公众生命和健康,防治传染病就是维护公众利益。

依靠个人的力量,不足于防治传染病。

政府、公共卫生保健机构、公民协同努力,才可能有效防治传染病。

科学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基本策略:

一是消灭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易感人群。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维护公共秩序1、公共场所讲秩序

教学目标

1、知道那些地方属于公共场所以及公共场所的种类和功能,感受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

2、知道调查方法、途径,调查中有关注意事项。

3、对于公共场所的规则产生深入探究兴趣,能以大胆积极的态度进行调查。

4、在调查过程中遇到困难能自己想办法克服、解决。

5、收集整理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向他人交流汇报调查结果。

6、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并做到大胆、积极地向他人请教和交换意见。

7、合作完成调查报告。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执教日期:

第一周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师:

爸爸妈妈经常带你去哪些地方?

去那里干什么?

师:

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去公园游玩,去商场、超市购物,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图书馆查资料,去展览馆参观?

?

这些地方都是公共场所。

(板书:

公共场所)2、观察图片,了解公共场所的种类。

(p3、4页)

(交通型、娱乐型、观赏型学习型、商业型、公益服务型、集会型)3、比较图片、谈谈感受(有序与无序图片)书上p2-3页4、补充课题:

(板书:

讲秩序)5、揭示课题

公共场所讲秩序

二、了解公共场所的规则。

师:

不同的公共场所有不同的规则,我们怎样来维护这些公共场所?

随笔:

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公共场所,通过配对练习(可重复选择)使学生明白公共场所的种类,并且知道图片的公共场所属于哪类,从而进行判断。

通过强烈对比,视觉冲击,让学生感受到混乱的秩序带来的危害和严重的后果,良好的秩序是人们共同安全生活的基本保障,在学生的言谈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引发学生对良好秩序产生安全感,舒适感与美感,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如何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的兴趣。

第二课时

执教日期:

第一周

一、激发调查探究欲望1、出示图片p6—p7页

这三幅图告诉我们哪些调查方法?

你还知道哪些调查方法?

你们决定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教师板书,归纳各种方法)

2、调查时我们要注意哪些事项?

(教师板书,归纳整理)二、分工合作,明确任务。

1、师:

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调查前请同学们仔细看看书p4页,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对每小组调查任务做好记录。

姓名调查地方

3、调查相同地方的小朋友成立一个“专家小组”。

三、教师给学生鼓劲,让学生充满信心。

1、在这次调查活动中,我们将进行最佳调查员评选。

由你所采访的对象给你考核。

2、教师总结:

小朋友,预祝大家能顺利完成这次调查任务。

随笔:

本课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发现,明白自己承担的任务是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或者是自己有一定能力完成的,不要盲目确定任务。

教学时,学生自己能通过书上小朋友的回答,感悟到他们对自己熟悉的地方作为自己的任务这样最好。

如果学生不能感受到这点,教师可让学生读书上小朋友说的话,加以点拨,这样,在小组中确定任务时就有方向,有目标。

调查的内容一定从社会实际出发,书上的大剧院对郊区的小朋友是不大可能进行采访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调查自己身边的公共场所。

我在小组讨论时巡视并做好相应的记录,这样,做到心中有数,能更有的放矢地指导。

小组分工,确定任务,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生活中自己解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增进学生对社会的了解。

给小朋友有个伴,特别对胆小的同学来说,有几个同学一起去更有信心,更大胆,能更好完成调查任务,对调查工作有很大帮助。

第三课时

执教日期:

第二周

一、汇报交流调查结果

1、师:

你调查哪一种公共秩序,在那里,为了维护秩序,大家要遵守哪些规则?

你使用了哪些调查方法?

请你向大家报告你的调查结果。

2、“专家小组”交流3、全班交流

二、制作调查报告

出示调查报告的版式。

(本p8页)三、展示评选调查报告1、出示评选要求。

(1)字迹清晰,书写工整。

(2)排版合理,恰当。

(3)规则和秩序详尽。

2、宣布最佳调查报告。

四,谈谈调查心得。

1师:

刚才我们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一份调查报告,请你向同桌说说自己的感受或收获,好吗?

2教师总结。

随笔:

让学生和小伙伴一起完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及小组合作精神。

学生交流心得时,我暗示学生回家把收获或感受写下来,为学完本单元时写调查心得作准备。

倾听孩子交流时,发现有些孩子因胆小造成调查失败或退缩的学生,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究,不要有顾虑,遇到困难或拒绝要有心理准备。

对顺利完成任务的学生要肯定,及时表扬。

2、各种各样的秩序第一课时:

先后有序

执教日期:

第二周

课时目标:

1、知道有些公共场所讲究先后有序,认识到破坏这种秩序的不良后果。

2、认识一些不断改进、维护秩序的措施。

3、理解某些特殊情况可以不按先后秩序行事的理由,有关心弱势群体和特殊群体的意识。

面对特

殊状况或特殊群体会用特殊对待的方法。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轻松入题

1、游戏:

组织6人小组,每人有一个乒乓球,哪个小组先把6个乒乓球装进瓶口只有乒乓球大小的玻璃瓶的为胜利小组。

2、介绍游戏经验或体会3、出示课题。

二、观察生活,明白道理

1、上节课我们调查了公共场所,了解了不少公共场所的规则,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场合需要遵守先后有序的规则?

2、读读课本(p10—p11):

教材上给我们展现了那些公共场所?

人们都在干什么?

你知道那里的活动规则吗?

学生交流(要点:

先来先办、先下后上、先出后进、先里后外、先外后里等)教师融入学生的讨论,适时介绍一些实例。

实例:

2001年12月4日晚10点04分,上海地铁一号线人民广场站内,一名大连籍女子在等候地铁时,被急于登车的拥挤人群挤下站台,当场被驶入站台的地铁列车轧死。

据此间公安机关的进一步调查认为,是人流拥挤直接导致了这一悲惨的意外事故发生。

小组讨论:

还有那些场合要按一定的先后次序行事?

为什么?

请你们小组合作演一演,如果不按先后次序行事结果会是怎样?

三、借助录像,提高认识

1、录像:

家长带学生去银行办理相关业务的全过程。

2、读读课本(p12):

了解银行不断完善维护秩序所采取的措施的过程。

议一议:

银行人多的时候不排队会是什么结果?

多窗一队为什么比一窗一队更合理?

为什么取号等候又比多窗一队更合理?

说一说:

你最喜欢的公共场所维护先后秩序的方法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变化?

四、辨析讨论,明白“特例”

讨论:

1、遇到下列情况是否也要做到先后有序?

为什么?

a、消防车在去救火时,不可以乱闯红灯。

()b、排队上车时,可以照顾年纪大的和残疾人士先上车。

()c、为了给自己的爷爷抢座位,可以不排队先挤上车。

()d、重伤病人到医院看病也必须排队看病。

()2、还有哪些情况需要特殊对待?

为什么?

随笔:

让学生了解银行为了维护秩序进行不断完善的措施是本课的难点,借助录像的影像使平时很少去银行的学生了解银行的功能、操作顺序以及顾客的活动环境,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

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理解银行维护秩序的措施在不断地完善,秩序变得更有人情味更合理了,顾

【篇二: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时间:

2014、9、3——9、4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家庭、学校和社区

第一课我爱我的家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己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课程准备:

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学用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

《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成长,你们爱自己的家吗?

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二、认识自己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己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

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己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及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己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

让学生感受到孩子是在家人的关爱下成长的。

五、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己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己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己的家居。

比如,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

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或自己父母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己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

谈一谈,自己从中知道了什么?

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谈我的烦恼。

1、教师:

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成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现实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己谈谈与父母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

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教学时间:

2014、9、11

教学内容:

第二课我们的学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校园特色角等,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绩,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憧憬。

二、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及学校与自己成长的关系。

感受校园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校园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产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校园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及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一)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己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己参加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比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己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二)校园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校园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

内容可以为“校园文化面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校园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校园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3)“小小设计师”: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际,动手设计学校文化环境,并交流一下自己的设计方案。

(三)我给学校写历史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访问学校成立至今的历程,学校历年来取得的成绩,优秀学生、模范教师的事例。

2)多种形式向全班同学汇报各组收集的资料。

3)大家谈谈自己调查后的感想,畅想学校的未来可以是怎样的。

(四)学习研究活动

1)给出研究课题:

不同地区的学校;不同时期的学校;不同类型的学校。

学生自由组合成三个学习小组,开展研究学习。

2)请学生分组依次上台进行汇报交流,介绍自己小组的研究课题。

3)教师分别对各组内容进行补充、讲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共同学生。

4)教师向学生介绍自己为了实现当教师的理想,曾经就读了哪些类型的学校。

学生谈谈自己的父母或周围的人曾经上过哪些学校。

教学时间:

2014、9、22-------9、23

教学内容:

第三课我生活的社区

教学目标

1、了解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

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2、体验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3、初步了解社区的一些机构,以及村镇,街道干部为搞好社区建设所做的努力,懂得要尊重他们。

4了解社区的发展,感受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教学重点:

知道城市型社区的不同特色以及社区里的设施和机构。

知道城市社区的人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

明白社区里的功用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懂得要爱护社区的公共设施。

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大家都有一个可亲可爱的家,今天我们来说我们的家住在哪里?

2、让学生说说我们身边都有些什么?

二社区里有什么

1、说说我们家附近除了商店,邮局,派出所还有些什么?

2、谈谈你最喜欢的是哪个地方?

为什么?

引导学生尊敬,感谢为我们提供服务的人。

3、学生说说社区有哪些设施?

感受这些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自由发言:

我们应该这样保护使用这些设施呢?

三社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1、比一比:

社区里多了什么?

有了那些变化?

2、你喜欢这些变化吗?

为什么?

让学生感受生活的变化

四社区的日常生活

1、说一说:

自己平时都在干些什么?

早上,中午和晚上。

你的邻居们有干写什么?

2、你觉得生活得开心吗?

为什么?

感受社区带来给我们的快乐。

五归纳总结

1、说说自己的家是在哪种社区?

3、比一比:

城市社区和农村的不同之处。

4、城市社区和农村的相同之处。

小结:

社区虽然不同,但生活环境都不断改善,这里共同的我们的生活必定会更加幸福。

2014、9、24单元测试

教学时间:

2014、9、25

教学内容:

一单元试卷讲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2、系统复习、巩固本单元知识。

教学重、难点:

查缺补漏,巩固知识。

教学过程:

一、教师说明:

1、介绍考试情况。

2、在测试中发现的问题。

二、指名说一说自己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按成绩分高、中、低学

生)。

三、分组讨论:

1、本单元重、难点。

2、不明白的问题。

3、质疑。

四、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解释。

五、强调归纳:

1、家庭、学校、社区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我们每天在这里生活、学习和游戏。

2、校园文化。

3、不同的学校:

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特殊教育学校。

4、社区的机构:

学校、商店、派出所、邮局、政府等——为人们服务。

5、社区的公用设施:

小区路灯、公用电话、邮箱、垃圾桶、车站站牌等——爱护。

【篇三:

品德与社会教案三下】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

第一课家人的爱

一、主题目标: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

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

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一、情景导课

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板书课题;家人的爱)

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

活动一:

1、引导学生年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6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

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

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

活动三:

引导学生读一首小诗结束全课。

我们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懂得家长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二、教学过程

活动一

引导学生看8页、9页的几幅图。

活动二

这也是爱

1、分组讨论:

结合课本第8、9页图,引导学生讨论:

这些家长为什么做?

妈妈不给孩子买新车,是为了什么?

爸爸不帮孩子系鞋带,又是为了什么?

奶奶让孩子自己做手工,是想让孩子怎样?

爷爷为什么让孩子向爸爸认错?

2、经验交流:

向同学介绍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当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又是怎样体会的。

3、分组讨论:

怎样才能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4、教师小结:

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对自己的迁就,还包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提示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情动脑,勇于克服困难,犯错误要勇于承认,这也是对家长爱心的回报。

人教版三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二课读懂爸爸妈妈的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体贴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行为目标:

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3、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4、教学重难点:

落实行为目标,激发爱父母情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进行讨论

1、介绍问题背景: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探讨一件事,这件事想必曾经遇见过,这件事是这样的:

一个四年级的大哥哥,在吃完晚饭后,爸爸妈妈因为还要到店里去干活,让他洗一下碗,他说:

没空,我还要做家庭作业。

要么给二元钱。

2、讨论:

3、你觉得这位大哥哥该不该讨这两元钱?

为什么?

4、指名回答。

5、教师小结:

家里的事,仅仅是爸爸妈妈的吗?

确实,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

二、了解父母辛劳

(一)父母赚钱不容易

1、为了家庭,为了我们有一个舒适的环境,爸爸妈妈努力工作。

你知道你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吗?

他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回家?

回家后还要干什么吗?

(1)指名回答,同桌互说。

(2)他们这样辛劳又为的谁?

2、小结:

我们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呀,一元一角都来得不容易呀。

(课件出示图片:

钱是这样赚来得)

(二)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父母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的爱。

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

她妈妈对自己的爱。

1、(课件出示)配乐诗朗诵:

妈妈的爱

2、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

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3、同桌互说,指名说。

(生病时,但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父母亲对孩子的爱。

4、教师随机评价

5、歌曲:

《世上只有妈妈好》

三、分担父母辛劳,关心父母

(一)我们可以怎样做

1、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

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了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呢?

揭题关心父母

2、关心父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使他们高兴?

小组讨论。

3、小组代表发言,

4、归纳并板书:

(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3)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

这就是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画爱心(半个,会说并不表示会做)。

(二)我们是怎样做的

1、母亲节,你为妈妈做了什么事

2、学生回答,随机补画爱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