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6557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docx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专题20生态系统

专题20 生态系统

 

考点1 生态系统的结构

 1.(2013·长沙县一中月考)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

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A)

解析:

考查生产者和分解者中的典型代表生物,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腐生细菌属于分解者,原核生物中多数为分解者,也有少数属于生产者,如蓝藻、硝化细菌等。

 2.(2013·衡阳质检)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结构的是(D)

A.树→虫→鸟

B.在某一群落食物网中,鹰占据两个营养级

C.狼属于消费者

D.有些金丝桃,因能分泌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

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A项所述为食物链;B项所述为食物网;C项所述为生态系统的结构;D项是信息传递,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3.(2013·安徽三校联考)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C)

A.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二级消费者,自养生物

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

解析:

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A、D错误;消费者是异养生物,B错误。

 4.(2013·长春模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③植物都是生产者 ④动物都是消费者 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A.②B.②③

C.③④D.②⑤

解析:

有些细菌是生产者,如硝化细菌;某些寄生植物(如菟丝子)属于消费者;有些动物是分解者,如蚯蚓;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属于异养型生物,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中的捕食或寄生类型,不包括腐生类型,而分解者是异养型中的腐生类型。

 5.在一条食物链中,共含有三个营养级。

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D)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

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

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

解析: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a生物白天(6小时~18小时)氧气的消耗量为负值,说明a生物在有光照的情况下释放氧气,必定为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

b、c消耗的氧气量是前者大于后者,根据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表明c所含的能量比b更少,营养级更高。

 6.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由于某种原因蚱蜢大量减少,则蜘蛛数量的变化是(A)

A.增加B.减少

C.基本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解析:

在该食物网中,由于蚱蜢大量减少,必然导致蜥蜴和蛇的食源短缺,从而使其数量减少。

鹰作为该食物网中的最高级消费者,由于失去了原先占有的一个营养来源,于是鹰将增加对兔和相思鸟的捕食,这样导致蜘蛛的天敌(相思鸟)数量减少,进而使蜘蛛的数量增加。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解析:

生态系统三种生物成分不是简单地分为植物(生产者)、动物(消费者)、微生物(分解者),而是根据生物本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来区分是哪一种具体成分。

A项,消费者中多数是动物,但并非所有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如营腐生生活的一些动物(蚯蚓、秃鹫等)为分解者。

植物一般属于第一营养级,则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项,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属于消费者。

从异化作用看,微生物一般分为需氧型、厌氧型和兼性厌氧型三类。

C项,生产者是生态系统能量的开端,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生产者的多样性程度决定了生态系统的种类和稳定性。

D项,一般情况下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属于一种成分,但个别生物或部分生物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会属于两种成分,如捕蝇草既可作为生产者,也可作为消费者。

 8.(2013·怀化二模)如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

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中获得的能量最少

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

解析:

该生态系统中,甲、戊都属于生产者;甲→丙→乙→丁→辛是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食物链,因此辛从该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最少;丙种群数量下降10%,通过其他同营养级生物的调节作用,使辛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化;该食物网中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有丁和辛、乙和丙、乙和丁。

 9.(2011·新课标卷)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

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

第6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

回答问题:

(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 竞争和捕食 ,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寄生 。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 增加 (增加、减小、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 减弱 (增强、减弱、不变)。

解析:

(1)人和狐都可以羊、野兔为食,存在竞争关系;人能捕食狐,人和狐之间还存在捕食关系。

病毒都营寄生生活。

(2)植物是第一营养级,人是最高营养级。

人可以捕食野兔、羊和狐,狐可以捕食羊、野兔。

(3)人登岛后,狐濒临灭绝,野兔因缺少天敌而数量增加,种内斗争程度增加。

(4)题中的材料介绍了野兔数量增加后暴发了瘟疫,那么当捕食者密度增加后,野兔的数量会下降,结果应该和题中信息正好相反,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应该减弱。

10.(2012·新课标卷)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 同一 (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共同形成一个 群落 (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

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

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

若丙组平均时间 小于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 相同 (填“相同”或“不同”)。

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 雌鹿或雄鹿 。

解析:

(1)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做种群,因此一片草原上的雌雄鹿算是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群落。

(3)假说内容为:

“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反之,一群有两种形态的食草动物更容易被捕食。

对应到模拟实验为:

甲组:

2个相同的项圈(猎物相同)——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乙组:

2个相同的棍棒(猎物相同)——符合假说,猎物不容易被捕食,狗更难叼回;丙组:

1个项圈和1个棍棒(猎物不相同)——不符合假说,猎物容易被捕食,狗很快叼回,故从因变量时间来看,丙组平均时间<甲组=乙组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无关变量要控制(相同),故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应当“相同”。

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雌鹿或雄鹿,填食草动物也可以。

考点2 生态系统的功能

 1.(2011·海南卷)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是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解析: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故A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可能只对捕食者有利;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高低与体型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2.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C)

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

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

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

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

解析:

恒温动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维持体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④)较少,其④/③一般低于变温动物。

哺乳动物与其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

③/(①+未获取量)。

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的③/②大小无法比较。

③/②值越高,说明有更多的食入量转变成饲养动物的同化量,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量。

 3.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

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C)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

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

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

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

解析:

“多吃素食、少吃肉食”能节约粮食,其生态学原理在于降低人在食物链中的营养级,从而节约更多的粮食。

故正确答案C。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C)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解析:

生态系统的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物质循环的关键是分解者分解有机物成无机物。

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之间通过信息传递相互沟通,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故A、B、D正确。

食物链越长,能量损耗越多,最高营养级生物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但人类可以处于食物链中较低营养级,故C错误。

 5.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的是(C)

A.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

B.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以改善空气质量

C.在夏季通过缩短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

D.汶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

解析:

缩短光照时间使菊花提前开放,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6.(2013·梅州模拟)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及其中对秸秆进一步利用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图中有5条食物链

C.秸秆利用后的废渣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CO2和矿质元素均可被农作物利用

D.建立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地方

解析: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营养结构,图中只有2条食物链;建立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7.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循环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A.图中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图中②、③、④过程均可表示不同生物的呼吸作用

C.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D.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丁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解析:

图中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丁为消费者,甲、乙、丙、丁共同构成生物群落;②为呼吸作用,③、④表示能量在不同营养级的传递过程;甲能把群落中的含碳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缺少甲则碳循环受阻;动物的摄入量大于同化量。

 8.(2013·山东兖州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A.甲和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生物群落

B.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C.丁的CO2含量减少,将导致臭氧层破坏

D.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小

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一个生物群落应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有些真核生物也是分解者,如蚯蚓;臭氧层的破坏是由氟氯烃的大量排放所致;一般来说丙1同化量越大,丙2的同化量越大。

 9.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A→D→E→B

D.E每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kg的A

解析:

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CO2库。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此图中的食物链应为A→D→E,E要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1÷0.2÷0.2=25kg的A。

10.某水域有A、B、C、D、E五种生物,它们体内的DDT浓度见表,由此可知,这五种生物之间构成的食物链是(C)

种群

A

B

C

D

E

DDT浓度(ppm)

0.005

2.0

1.5

25.5

0.04

A.A→E→C→B→DB.D→B→C→E→A

C.

D.

解析:

五种生物种群中DDT的浓度,从小到大依次为A—E—C—B—D,其中C与B的浓度虽然不同,但相差很小,所以可以确定C、B属于同一营养级。

据此,可以写出这五种生物种群构成的食物链。

11.(2013·北京东城模拟)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

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解析:

群落由系统中所有生物组成;消费者4数量的增多会导致消费者2快速减少,使生产者2的生存压力减小,生产者2数量暂时增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光能、化能自养生物在内的全部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消费者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将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

12.(2013·山东潍坊一模)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

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

这个实验说明(A)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化学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解析: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光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物理信息传递。

1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生态系统中物理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B.动物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

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D.生态系统中植物都是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的

解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种类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动物可以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和异种生物间进行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的传递是单向的,生态系统中植物不但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而且也有行为信息,例如棉花遭受棉铃虫侵害时,会产生某些挥发性化合物。

虽然释放的信息是以化合物为载体的,但植株平时体内并不含有这种物质,只有遭受棉铃虫侵害时才会释放,所以这种自我保护的机制也是一种行为,可以称为行为信息。

14.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信息传递把生态系统各组分联系起来为一整体,且有调节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B.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必须依赖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C.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

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的来自无机环境,有的是由生物产生的。

15.(2013·济南一模)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

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有效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

下列措施不属于此项原理的是(A)

A.圈养家畜,散养家禽

B.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C.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D.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解析:

生态系统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物理信息是通过物理因素、物理过程来传递的,如:

光、声、温度、磁力等;传递化学信息的是一些化学物质,如:

性外激素等;行为信息是通过动物的特殊行为、动作等“肢体语言”来传递和表达的。

圈养家畜、散养家禽不是利用信息传递的原理。

16.(2012·安徽卷)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

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

植物

田鼠

固定的

太阳能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呼吸量

2.45×1011

1.05×

109

7.50×

108

7.15×

108

2.44×

107

2.25×

107

2.18×

107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3% 。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在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

该种群密度是 80 只/hm2。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大 。

(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鼠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

可见,信息能够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功能,考查学生图表的识别及分析能力。

(1)能量传递效率为两相邻营养级间同化量的比值,即(2.25×107)/(7.50×108)=3%。

(2)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40/N=15/30得,N=80只。

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使得N值偏大。

(3)恒温动物借助有氧呼吸释放的热能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故其同化量中只有一小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17.(2013·湖南十二校二次联考)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X气体”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完成,全球“X气体”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

(1)资料中所说的“X气体”主要是指 CO2 ,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 全球性 的特点。

(2)上图1为生态系统中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 生产者 ,过程⑤表示 分解者的分解 作用,若过程③和④的成分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 抵抗力 稳定性越高。

(3)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 3.0×107 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的特点。

(4)请再列举两项影响人类发展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酸雨、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缺乏、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任意两项即可) 。

解析:

(1)向大气中过量排放CO2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因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特点,故各地的CO2排放量对全球气候均产生影响。

(2)图1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

③④代表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取决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3)图2中C同化能量为5.8×108-(1.3+1.5)×108=3×108kJ,故A获得的能量为3×107kJ。

18.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蜜蜂是一种群居的益虫,蜜蜂的筑巢、采粉酿蜜等行为以及语言等都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1)蜜蜂中的侦查蜂可在发现蜜源后,回到蜂窝内通过特殊的语言传达给其他同伴,如果侦查蜂跳“圆形舞”,则表明蜜源的距离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内。

这种信息是 行为信息 。

(2)蜜蜂可以从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时也为这些植物传粉,这种关系在生态学上为 种间互助和捕食 。

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看,信息传递可以 调节种间关系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Ⅱ.蜜蜂是如何发现蜜源的,我们可以进行模拟探究实验。

有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究,所用的实验材料有蜜蜂100只,1枝作为常见蜜源的黄色5瓣花儿,白纸,剪刀,染料,无色且与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剂。

组别

假设

操作步骤

预测结果

结论

1

通过花的味道识别

2

通过花的颜色识别

3

通过花的外形识别

(1)第1、2组实验传递的信息分别属于 化学信息和物理信息 。

(2)第2组的“模拟花”在味道、颜色和外形上的要求是怎样的?

 将白纸染成花儿的颜色(黄色),无特殊的味道,且形状与花儿不同 。

(3)如果将三组“模拟花”摆在蜂箱周围同时进行实验时,写出两条应该注意的问题:

 “模拟花”与蜂箱的距离相等、晴天无风(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

(4)每组实验测量的指标是 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模拟花)上的蜜蜂的数目 。

解析:

Ⅰ.跳舞是蜜蜂的一种特殊行为,属于行为信息。

蜜蜂采集花粉属于捕食,为植物传粉属于种间互助。

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Ⅱ.

(1)花的味道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花的颜色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

(2)第2组是通过花的颜色识别进行实验的,因此白纸要染成黄色,不要有味道,形状不能与花的形状相同。

(3)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均要保持一致,以防止无关变量的干扰。

(4)实验测定的指标是单位时间内落到实验材料上的蜜蜂的数目。

考点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013·四川卷)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精耕稻田与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与速度有差异

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的种群密度会下降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了信息传递的功能、能量流动的意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以及种群密度的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中等。

针对此类题型,复习时需要对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进行整合,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