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预应力梁模板支撑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6222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预应力梁模板支撑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整理预应力梁模板支撑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整理预应力梁模板支撑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整理预应力梁模板支撑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整理预应力梁模板支撑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整理预应力梁模板支撑方案.docx

《整理预应力梁模板支撑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预应力梁模板支撑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整理预应力梁模板支撑方案.docx

整理预应力梁模板支撑方案

屋面预应力砼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因使用功能需要本工程屋面均设大跨度、大断面预应力混凝土梁,会议中心大梁跨度为32.40M(轴线至轴线),断面尺寸为500×2000~2324mm,梁底距支承面高度为6.50M;后勤服务中心大梁跨度为28.00M(轴线至轴线),断面尺寸为400×1800~2080mm,梁底距支承面高度为6.70M,梁内除非预应力筋外,各配4束预应力筋,为有粘结低松弛钢绞线,屋面板厚度会议中心为110mm,后勤服务中心为120mm。

二、梁模板(含屋面板模板)和支撑系统构造:

梁底模采用18mm厚九夹板、三根方档组成,梁侧模采用18mm厚九夹板和木档(80×50mm)组成,由于梁侧模高度较高,所以梁中部设对拉螺栓(M12),外楞采用Φ48×3.5钢管。

屋面板模板采用18mm厚九夹板及方木(80×50mm)组成。

预应力大梁支撑系统搭设采用钢柱(直接支撑在8.00标高处柱位置,按原二层柱网布置)与双排贝雷桁架支撑系统。

屋面板模板的支撑系统采用满堂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材料搭设,支撑脚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一)。

(一)、钢管支撑系统搭设的技术要求:

1、支架立杆必须竖直设置,垂直偏差不大于1/1000。

2、两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接头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点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3、平台排架必须设纵横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的立杆上,立杆底层步距不大于2M。

4、钢管满堂脚手架四边以及中间每隔三∽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剪刀撑(纵横向都设),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以确保支架空间稳定性。

(二)支撑系统搭设尺寸;

1、预应力大梁及屋面板支撑系统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2、屋面板下立杆距离。

1)、屋面板下:

纵横向为950∽1250;

2)、次梁下:

纵横向为1000∽1200;

3、纵横向水平杆步距,均不得大于1800外,距支承面约200设纵横向扫地杆。

4、纵横向剪刀撑按上款第4条执行。

三、模板的强度验算和支撑系统结构验算:

1、预应力砼梁侧模板的侧压力计算:

采用内部振捣时,新浇筑的砼作用于模板的最大侧压力计算公式,根据有关手册介绍可按以下两式计算,并取其最小值:

F=0.22УcT0ß1ß2V1/2

F=УcH

式中F——新浇筑砼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KN/M2);

Уc——砼的重力密度(KN/M2);

T0————新浇筑砼的初凝时间(h),可按实测确定。

也可采用T0=200/(T+15)计算,T为砼的温度℃;

V——砼的浇筑速度(m/h);

H——砼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筑砼顶面的总高度(m);

ß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掺外加剂时取1.0;掺具有缓凝作用的外加剂时取1.2;

ß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当坍落度小于30mm时,取0.85;

50~90mm时取1.0;110~150mm时,取1.15。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上述参数可分别取:

T=20℃,V=3m/h,H=2.324m,ß1=1.2,ß2=1.0。

则会议中心:

F1=0.22×24×200/(20+15)×1.2×1.0×31/2=62.71KN/M2

F2=24×(2.324-0.35)=47.38KN/M2

取F=F2=47.38KN/M2

后勤服务中心:

F1=62.71KN/M2

F2=24×(2.08-0.35)=41.52KN/M2

取F=F2=41.52KN/M2

倾倒混凝土产生的水平荷载:

查施工手册为2KN/M2

荷载设计值2×1.4×0.9=2.52KN/M2

按施工手册进行荷载组合

会议中心:

Fˊ=47.38×1.2×0.9+2.52=53.69KN

后勤服务中心:

Fˊ=41.52×1.2×0.9+2.52=47.36KN

2、侧模对拉螺栓直径验算:

计算公式:

P=FA

式中:

P——对拉承受的压力(N);

F——砼侧压力(N/M2);

A——模板对拉螺栓分担的受荷面积(M2),其值为F=a×b;

a——对拉螺栓的横向间距(M);

b——对拉螺栓的纵向间距(M);

根据有关手册查表可得Ф12对拉螺栓在f=205N/mm2时,允许拉力为12900N。

侧模对拉螺栓直径验算:

取会议中心:

a=0.45mb=0.5m

则p=53.69×103×0.45×0.5=12080N<12900N安全

取后勤服务中心:

a=0.5mb=0.5m

则p=47.36×103×0.5×0.5=11840N<12900N安全

3、大梁底模厚度验算:

计算图为:

1)、屋面梁混凝土自重(取354mm段):

0.5×2.2×0.354×24KN/mm3=9.35KN

2)、钢筋自重:

0.5×2.2×0.354×1.5KN/mm3=0.58KN

3)、模板:

4.93×0.354×0.5KN/mm2=0.87KN

4)、施工荷载1KN/mm2,振捣荷载2KN/mm2:

3×0.5×0.354=0.53KN

荷载设计值(9.35+0.58+0.87)×1.2+0.53×1.4=13.70KN

q设计=13.70/0.354=38.70KN/M

弯距M=

ql2=

×38.70×3542=606216N.mm

[δ]=13N/mm2

W≥606216/13=46632

h≥

=9.66mm

如采用板厚18mm九夹板,板底另加50×100三根方档固定

Ix=15664541mm4A=2400

Vx=

=25.5W=I/yc=15664541/45.9=341275

δ=606216/341275=1.78N/mm2<13N/mm2安全

4、大梁侧模强度验算:

侧模采用18mm厚九夹板,立档间距确定为250,按三跨连续板计算,前面砼侧压力计算中已知靠近梁底处F=24×2.324×1.2×0.9+2.52=62.78KN/M2。

取100mm宽板带作计算单元,则q=62.78×0.1=6.278KN/M=6.278N/mm

W=1/6×100×182=5400mm3

弯距M=1/11ql2=1/11×6.278×2502=35670N.mm

应力δ=M/W=35670/5400=6.61<14.84(N/mm2)安全

5、大梁底模下小楞验算(小楞间距按395mm):

采用φ48厚3.5mm钢管A=489mm2W=5080i=15.8

荷载13.70KN/0.5m=27.40KN/M=27.40N/mm

M=

ql2=1/8×27.4×2752=259016N.mm

δ=M/W=259016/5080=50.98<[δ]=215N/mm2安全

 

6、后勤服务中心支撑搭设平面(以后勤服务中心

轴为例):

7、贝雷桁架复核:

(一)荷载

恒载新浇平板及模板小楞

0.12×(24+1.1)+0.3=3.31KN/m2

新浇预应力大梁及模板

0.4×1.94×(24+1.5)+0.5×4.36=21.97KN/m

贝雷桁架自重及其附件3.0KN/m

活载施工荷载1KN/m2

振捣荷载2KN/m2

(二)计算简图及内力(平板传给大梁按1m计算)

g=(3.31×1.0+21.97+3.0)×0.5×1.2=16.97KN/m

q=3.0×1.0×0.5×1.4=2.1KN/m

p=g+q=16.97+2.1=19.07KN/m

跨内弯矩M=

pl2=

×19.07×7.02=116.8KN/m

支座剪力V=

pl=

×19.07×7.0=66.75KN

(三)装配式贝雷架结构安全复核,查《装配式分路钢桥架及说明》附录中桁架容许应力表<复印件>

选用排层组合、单排单层形式,不设加强弦杆

允许内力(标准值):

弯矩[MK]=788.2KN.m>M=116.8KN.m

剪力[VK]=245.2KN.m>V=66.75KN

综合上述贝雷桁架作为预应力大梁、支撑能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8、原设计钢砼柱及基础复核(以

轴交点柱为例)

(一)、主体施工期间钢砼柱基础荷载值

荷载

1、三层楼面以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主体传来N1

2、屋面新浇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传来N2

a、新浇现浇钢筋混凝土平板δ=120

0.12×(24+1.1)=3.01KN/m2

b、现浇钢筋混凝土小梁折算平面荷载

0.25×0.58×(24+1.5)/3.5=1.06KN/m2

c、平板支撑系统(以8.5m高计)

0.5+0.25×8.5/4=1.03KN/m2

d、贝雷承重桁架传来的荷载〈采用贝雷桁架复核内力所采用数据(设计值)〉

66.75×4=267.0KN

e、钢柱自重Φ377×9.0l=6.5m计6KN

f、活载、施工荷载1.0KN/m2

N2=[(3.01+1.06+1.03)×1.2+1.0×1.4×0.9]×8.1×7+267+6×1.2=692.6KN

3、施工期间柱基础总荷载N=N1+N2=(N1+692.6KN)

(二)设计使用期间钢砼柱基础荷载值

1、三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柱主体传来N1

2、装饰工程施工期间产生荷载值N2

a、板面花岗岩25厚

0.025×28=0.7KN/m2

b、贴花岗岩基层25厚(细石砼)

0.025×24=0.6KN/m2

c、板底吊棚及其它允许装饰恒载

0.8KN/m2

d、使用楼面活载

3.5KN/m2

N2=[(0.7+0.6+0.8)×1.2×2+3.5×0.85×1.4×2]×8.1×7=758.1KN

使用阶段柱基础总荷载N=N1+N2=(N1+758.1KN)

综合上述1、(使用阶段基础荷载)(N1+758.1KN)>(N1+692.6KN)(施工期间柱基础总荷载)基础能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2、柱配筋基础顶面至三层楼面配筋相同,柱能满足结构安全要求

9、钢柱复核

(一)钢柱轴力267KN

(二)a、计算长度按6500mmQ235钢Φ377×9钢管

截面积A=104.04cm2回转半径Vx=Vy=13.01cm

b、构件强度验算

λ=650/13.01=50ф=0.856

δ=

=29.98N/mm2<215N/mm2

10、钢牛腿计算

(一)预埋件及钢牛腿选用如图

锚筋采用6Φ16锚板采用400×500×10

(二)锚筋计算

V=66.75KNM=20.02KN.m

AS=1206mm2

+

=

+

=515+188=703mm2

锚筋AS>703mm2满足

(三)牛腿焊缝计算截面的几何特性(焊缝本身的惯性矩很小略去)

IW=(

×8×3803+

×10×(150-10)×1952)=1.431×108mm4

WW=

=715500mm3

AW=8mm×(380-10)mm=2960mm2

(四)牛腿焊缝强度验算

查表ftw=185N/mm2,fc=215N/mm2,fVw=125N/mm2,

钢材Q235,焊条E43型手工焊

最大正应力验算

δm=

=28N/mm2

剪应力验算

τ=

=23N/mm2

“1”点折算应力验算

δ1=

=26.6N/mm2

δeg=

=48N/mm2≤1.1ftw=203.5N/mm2

满足要求

11、钢柱节点构造

1)、钢柱下支座:

2)、钢柱上支座:

3)、钢牛腿处节点:

[牛腿上部同贝雷桁架连接同

(2)]

12、贝雷桁架构造连接

二片贝雷桁架之间连接用桁架专用支撑架连接,(详见装配公路铜桥架设说明),每3m一只,支撑架尺寸450×1200,桁架之间用专用锁子连接,组合后两片桁架宽尺寸为625mm,后勤服务中心中每根大梁下设桁架18片,支撑架10片,其总长为27.1m,其尺寸同大梁长度(净尺寸27.2m)刚好。

贝雷桁架侧向稳定设水平钢管,同满堂脚手架相连。

三、模板的安装:

经过上述验算,模板和支撑系统按上述要求搭设是安全的,但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细部构造的合理和可靠,支撑时要考虑拆模的方便,具体操作时遵守公司施工工艺操作规程。

四、模板的拆除:

模板的拆除,应严格按模板装拆施工方案和国家安全施工规定执行,大梁底模必须待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灌浆后并待灌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才能拆除。

对非承重模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棱角不因拆模受损失时方可拆除;对于承重模板,如顶板、梁等,应在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达到75%设计强度后放可拆除。

拆模顺序应先支后拆,并执行项目部书面通知拆除制度。

1.模板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一般要求

拆模时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其支撑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1)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N/mm2即可拆除。

2)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的底模,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表2-1-8-1的规定,方可拆除。

 

表2-1-8-1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混凝土强度

顶次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

按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计(%)

1

≤2

50

内涵资产定价法基于这样一种理论,即人们赋予环境的价值可以从他们购买的具有环境属性的商品的价格中推断出来。

>2,≤8

75

>8

(2)防护支出法100

1.准备阶段2

梁、拱、壳

≤8

为了有别于传统的忽视环境价值的理论和方法,环境经济学家把环境的价值称为总经济价值(TEV),包括环境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个部分。

75

>8

3.划分评价单元100

(3)机会成本法3

悬臂构件

≤2

75

>2

100

3)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

待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4)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撑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

当承受施工荷载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验算,加设临时支撑。

(2)拆除之前必须有拆模申请,并根据同条件试块强度测试结果达到规定时,技术负责人方可批准拆模。

(3)各类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根据模板设计的规定进行,如果模板设计无规定时,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的顺序进行,以及“先拆非承重的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撑的顺序进行拆除。

(4)拆除的模板必须随拆随清理,以免钉子扎脚,或阻碍同行和发生事故。

(5)拆模时,拆模区应设警戒线,严防有人误入被砸伤。

(6)拆模不能采取猛撬、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拆除顶模。

2.各类模板拆除的安全技术

现浇楼板及框架结构拆模

框架结构的拆模顺序如下:

拆柱模斜撑与柱箍→拆除柱侧模→拆楼板底模→拆除梁侧模→拆除梁底模。

拆下的模板不准随意向下抛掷,要向下传递至地面。

已经松动的模板,必须一次拆除完,不可中途停歇,以免落下伤人。

模板立柱有多道水平拉杆。

应先拆除上面的,按由上而下的顺序拆除,拆除最后一道拉杆,应与立柱模板同时拆除,以免立柱模板倾倒伤人。

多层楼板模板支撑拆除时,下面应保留几层楼板的支撑,可根据施工进度、混凝土强度增长的情况、结构设计荷载与支模施工荷载的差值通过计算确定。

3.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1)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过急,拆下来的模板和支撑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

(2)拆模顺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分。

重大复杂模板的拆除,事先要制定拆模方案。

(3)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

上层楼板正在浇灌混凝土时,下层楼板的模板支柱不得拆除。

(4)定型模板,要加强保护,拆除后要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拆下后清理干净,板面涂刷脱模剂,分类堆放整齐,以利再用。

(5)支设阳台等悬挑形式的模板应有稳定的立足点。

(6)支设临空建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

(7)混凝土板上拆模后形成的临边或洞口,应按规定进行防护。

(8)拆除模板支撑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规定的规范,并经技术部门批准后,才能进行。

(9)拆平台模时,不得一次性将顶撑全部拆除,应按顺序分批拆,以免模板在自重荷载体作用下发生一次性大面积脱落。

(10)拆模时必须设置警戒区域,并派专人监护,拆模必须干净彻底,不得保留有悬空模板。

4.预应力大梁下桁架及钢柱拆除事项:

预应力大梁下桁架及钢柱拆除采用利用原大梁内预留洞穿刚丝绳,先把桁架吊住,用气割割除下部钢柱支撑,再用手动葫芦吊装,把桁架吊到楼面上拆除,拆除应中间向两边拆除,并派专人监护,设置警戒区域,安全注意事项同模板拆除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