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5749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docx

《人生的境界》教学设计

人生的境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努力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

2.大概了解中国哲学的一些特点:

既是人世的也是出世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3.体会学者散文思路明晰、内涵丰富、说理简明、语言平实的特点。

教学内容:

1.能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能理清全文的段落层次,能

说清全文的结构特点

2.能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3.能充分展开联想联系实际和其他方面知识具体理解“人生四种境界〞说。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现实生活解读人生的四种境界。

2.在阅读理解的根底上深化并丰富对“人生境界〞的认识。

3.独立思考、质疑课文,对自己的见解能够做到自圆其说、持之有据。

教学方法:

1.学生默读,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设计思考题和训练题激活学生思维,深化其对

课文的理解,促进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3.教师以漫谈式的讲解提升学生的认识,使之确有所得。

教学设计:

课文题目为“人生的境界〞,这对于开始思考人生意义

和价值的高三学生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虽语言平实,但

文章的内容比拟深奥,所以学生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因此

要在教学中贴近生活,联系实际以激发兴趣、搞活教学。

采用练习的形式设计一些题目,把现代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溶入教学中,而对那些比拟深奥的内容,大致了解不深究。

教学步骤:

、学生默读

、寻找信息并归纳整合

1、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讲什么〔是“人生的境界〞吗〕?

②请找出全文的主旨句。

③请理清全文的段落层次。

④请说

明全文的结构特点。

〔提示:

本文的标题是“人生的境界〞,其实它只是文章的一局部内容,并非文章论述的主要问题,如果循着它去找主旨句,并以此为标准来划分段落结构,就会走入误区。

其实本文的主要内容是讲中国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

境界的。

因而在完成1•①题时可先完成1.②③题〕

①中国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

②首段的第二句便是主旨句:

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

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

境界。

③第二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讲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八自然段至第十一自然段具体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

第十二自然段指出中国哲学既人世又出世的特点,它对未来的哲学可能有所奉献。

2.请再找出第2至第7自然段和第8至第12自然段中的关键句。

找出此关键句,不仅是对阅读能力的训练,也为下面教学活动的展开作了铺垫。

第2—7自然段主要谈人生的四种境界,关键句子是: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

前两者是自然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第8一12自然段指出中国哲学既人世又出世的特点,它对未来的哲学可能有所奉献。

关键句就是:

中国的圣人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人世而又出世的。

三、重点文段文句语词的解读

1.A、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串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的境界。

请问它是哪个词?

觉解。

它在文中共出现了十三次

B、请在文中找出下面两个语句并对“觉解〞一词作出

自己的解释。

①……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局部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②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正在做他所做的

事。

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觉解〞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对社会、对宇宙的关

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2.“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

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

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①请结合全文给此文段中的“宇宙〞下一定义②这几句话在文章当中的第六段,是对“天地境界〞的阐述。

“天地境界〞具体应如何理解?

①提示:

这几句话在文中的第六自然段,是对“天地境界〞的阐述,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而要读懂这段话,关键在于对“宇宙〞一词的理解。

要引导他们质疑询问,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解决“宇宙〞这一概论的疑难。

在现今学生的语言系统之中,“宇宙〞一词的意思是指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而文中“宇宙〞并非此义,不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现代汉语中的“宇宙〞指的是:

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而是一个人文的概念,即天地万物的总称。

古人把四方上下称为“宇〞,把古往今来称为“宙〞。

②提示:

一般人认为,一个人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就已经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了。

但是冯友兰却不这么看,他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还不是一个理想的人,还有比道德境界更高的境界。

在此种境界中的人不仅能尽人伦人职,而且能尽天伦天职,即能事天、乐天。

他深悟人之所以为人之理,尽人之性,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

道德境界中的人,以人性的自觉行人道,而天地境界中的人,是以天理的自觉行天道;这样,天地境界的人便有了更广阔的胸怀与更高尚的气节,他的眼光与胸襟超越了现实社会,也跨越了时空。

其心中包藏天地万物、古往今来。

他目光如炬、胸藏风云、纵横捭阖、总揽古今、文理兼融、博学睿智、情怀旷达、人性完善、悲天悯人、思济天下。

如是,那么可抵达人生的最高境界而成为所谓“天民〞“圣人〞“天之骄子〞,真正可以“与天地比寿,与日月齐光〞。

3.经常听人们用“出世〞“人世〞“既出世又人世〞来形容一些人对待生活或事业的态度,请联系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具体解说“既出世又人世〞这一词语的意义。

何谓“出世〞?

有些人坚持并实践着这样的主张:

想要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须脱离尘罗世网,必须脱离社会,甚至脱离“生〞,以寻求最后的解脱。

比方庄子。

何谓“人世〞?

另有一些人,注重社会中的人伦和世务,不愿玄谈,不愿避世,积极用世。

他们只讲道德价值,不会讲或不愿讲超道德价值。

在出世的人看来,人世者太现实主义了,太浅薄了。

他们也许是积极的,但是就像走错了路的人快跑:

跑得越快,越错得很。

在人世者看来,出世的人太理想主义,不实用,消极。

何谓“既出世又人世〞?

意思是:

既投身到社会里,又能

超越人世;有超越人世的渴望又不逃避现实;踏踏实实地做事又不囿于人世〔这跟宗教不一样,宗教是一味追求出世,而逃避现实。

也不像西方哲学那样,讲究人世而不能超脱人世。

如中国的圣人孔子、孟子等〕,置身于社会斗争之中,又以天地境界为自己的人生境界,意识到自己是宇宙中的一员,是“天民〞,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这就是既人世又出世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