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写作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56459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写作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应用写作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应用写作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应用写作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应用写作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写作复习要点.docx

《应用写作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写作复习要点.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用写作复习要点.docx

应用写作复习要点

1、应用文及其特点、功能,应用文发展史上重要史实。

一、应用文的特点

1、应用性

有无应用性、有无直接的应用价值是应用文和非应用文的根本区别

2、规范性

应用文的写作是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的,它的成品即文章都具有模式性。

应用文的规范性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

首先,“规范”是为“应用”服务的,有利于作者成文和读者理解。

其次,规范性的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再次,规范性内容具体到不同文种有不同要求

3、简约性

简约性出于应用的需要。

4、时效性

成文时间与文章能否发生作用或作用的大小有密切关系。

时效性由应用性所要求的。

二、应用文的功用

1、法规、准绳功用2、指挥、管理功用3、联系、协调功用4、宣传、教育功用5、凭证、依据功用

三、发展史上重要史实

1、秦汉时期

秦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统一为公务应用文统一创造条件,李斯等制定了公文格式、对公文写作作了一系列的规定,产生了“避讳”、“抬头”、“用印”等制度

汉袭秦制,公务文书有新的发展,为公务文书走向程式化开了先河。

应用写作被列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内容。

法律文书、经济文书,特别是私人应用文都有较大发展,书信成为重要交流方式。

2、魏晋南北朝时期

是古代应用文发展的自觉时期,对应用文写作理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3、隋、唐、宋时期

古代应用文发展的高峰期。

特点是名家辈出,名篇如云。

唐朝“古文运动”对应用文的发展和文风的转变产生巨大影响。

4、元、明、清时期

古代应用文的稳定发展时期。

应用文趋于定型化,应用文理论研究也有新的进展。

5、辛亥革命后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第一个公文程式条例,确立了新的体式、用语和标点。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公文写作有较大发展。

2、应用文主旨、材料、结构和语言写作要求。

一、主旨(主题)

1、什么是主旨

作者对所要处理的事务、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基本看法和主张。

2、主旨是文章的统帅和灵魂

明代哲学家王夫之曾写道“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3、对应用文主旨的要求

正确:

符合客观实际。

深刻:

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集中、明确:

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主题,统摄全文。

“多中心即无中心”。

新颖:

文章要能反映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主张、新见解、新方法。

4、主旨确立的方法

刘熙载指出“古人意在笔先,故举止闲暇;今人意在笔后,故至手忙脚乱。

在掌握有关事务和问题的丰富材料基础上分析研究材料,对办什么事、为什么办事、如何办事等问题,有了清楚的认识之后形成的明确观点。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确立主题的正确的分析研究方法。

5、应用文主旨的表现方法和文字标识

主旨句的表现方法大体上有:

(1)标题明旨

(2)篇首明旨

(3)撮要(段首或段末)明旨

(4)小标题明旨:

把应用文主旨分解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用一个小标题来显示。

(5)线穿显旨:

有些应用文内容复杂,所含材料很多,没有一个明显的全文主旨,而是以分主旨句的形式散见于文章的各部分,这些分主旨句汇总升华就是全文的主旨

6、应用文主旨的文字标识

(1)提示意图类的文字标识

下行文:

“决定”、“必须”、“应当”、“望”、“批准”、“批(答)复”等。

上行文:

“拟”、“需”、“报”等。

通用的:

“现”、“特”、“建议”等。

(2)提示目的类的文字标识

如“为”、“为了”等。

二、材料

1、什么是材料

材料是体现文章主旨的感性形态的具体材料和理性形态的抽象材料的总称。

材料好比文章的血肉。

材料是确立主旨的基础和条件。

主旨需要材料来表现。

2、在写作中,如何获取材料?

首先,要在公务实践活动中确立。

其次,通过调查、采访和阅读有关文件资料获得。

最后,要占有大量的写作材料,必须进行长期的积累。

积累的方式有一般积累与专题积累。

3、材料的类型

(1)现实材料和历史材料

(2)正面的材料和反面的材料。

(3)点上的材料和面上的材料。

(4)直接的材料和间接的材料

4、对材料的要求

(1)切题。

材料要与观点一致,要切合题意,不能离题。

(2)真实。

(3)典型。

即材料的代表性。

(4)充分、具体。

三、结构

1、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结构指文章的组织构造。

文章结构的好坏关系着整个文章的优劣成败。

好的文章要做到“言之有序”,即有条理。

2、结构的原则

1)要服从表现主题的需要

2)要反映事物、思维的发展规律

一要有序,二要连贯

3)要适应不同文体的特点

3、结构的要求

完整统一、严谨自然。

(1)开头和结尾

应用文开头讲究“直”,忌“曲”。

具体方式有:

交待式、结论式、概述式。

结尾的方法:

期请式;总结式;说明式;号召式。

(2)层次和段落

层次:

着眼于文章思想内容的划分。

段落:

指文章的自然段,是文章内容在表达时由于转折、强调、间歇等情况所造成的文字停顿。

划分段落是为了更有条理、有步骤的表现层次,便于读者阅读和理解。

(3)过渡和照应

过渡:

文章的层次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和转换。

常用过渡词:

因此、但是、不过、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照应:

写文章要有交代、有照应,交代和照应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结构严谨,有助于表现主题。

4、结构的外形体式

(1)篇段合一式

(2)撮要分条式

应用文开头属于篇前撮要,然后对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按照主次先后,形成若干条,并用数码标明。

下行文常用这种体式。

(3)分列小标题式

正文分为若干段、条,把每段、条的中心内容分别归纳为若干个小标题,置于每一条、段之上。

(4)全面性分块式

正文分为几大块,相对独立,各自成章

(5)转发、转述式

即用批转、转发、转述的形式。

特征是:

以文载文,文后有文。

常用于批转性通知、转发性通知、转述式通报、转发式简报(加编者按)等文种。

(6)章、条、款分列式

常用于法律、章程、条例、办法、规定、规则、细则等法规性公文。

(7)条、段贯通式

正文分为若干条,标以序号,无单独的开头与结尾;或划分为若干自然段,段落不标序号。

常用于指示、指示性通知、内容较简单的法规性公文以及领导讲话材料。

(8)并列句式

先以简要文字做开头,开宗明义,然后用若干句子排列组合而成,有的还讲究押韵。

常用于守则、公约等文种。

四、语言

应用文语言的特点和要求

1、明白

作者要思路清晰、观点明确,使用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朴实、普通的、意义明确的词和句子,

2、准确

要注意表达分寸,推敲词句。

恰当运用模糊语言,实现表述上的准确。

3、简洁

指表达简省干净。

(1)认识明确、思路清晰。

(2)省略一切不必要的穿靴带帽。

(3)善于概括,抓住事物特征。

(4)删繁就简,灵活运用各种专门术语,表达经济。

4、平实

指语言平正朴实,表达上多用直笔,不用曲笔。

5、庄重

(1)不要滥用省略,不规范的简称坚决不用;

(2)注意专名、时间的表述,尽量不用时间代词;

(3)注意行业术语的使用。

3、应用文叙述、说明、议论的使用要求。

一、叙述

叙述主要用于叙述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

1、主要作用是反映情况,提出问题,介绍党政机关在应用文中作出决策、制定政策、提出意见和要求的背景、原因、依据等。

2、叙述一般比较简明、概括。

3、一般采用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

二、说明

1、说明,就是用简明的语言把有关事物、事理的各种属性解释清楚,是应用文基本的表达方式。

应用文中说明要概括、简要。

2、说明方法

(1)诠释性说明:

定义说明:

用最精炼概括的语言对被说明的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确切的说明。

解释说明:

是对事物的某种属性进行解说和阐释的方法。

(2)分类说明和举例说明。

(3)比较说明。

用作比较的事物间一定要具备可比性。

(4)数据说明:

数字说明给人的感觉是客观、可靠、可信。

使用的数字务求准确,数量单位要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

(5)图表说明:

具有直观性的特点

三、议论

用判断推理的形式发表对事物和事理的看法、主张的表达方法。

应用文中的议论特点:

1)并不都是完整的议论。

2)一般比较客观、冷静。

3)往往结合叙述和说明来使用

夹叙夹议可以说是应用文写作中主要的表达手法。

因为多数应用文的特点是不仅在言事,而且还要明理,事理结合,相辅相成。

运用夹叙夹议时,要注意事实与道理的完全一致性,防止出现“事大理小”或“事小理大”的不协调现象。

4.行政公文及其功能;行政公文格式的组成要素及其要求

行政公文的含义

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行政公文的作用

1、凭证作用2、指导作用3、规范作用4、沟通作用5、晓谕作用

行政公文格式要素

《办法》规定:

“公文一般由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部分组成。

《格式》规定将公文的各要素分为眉首、主体和版记三部分。

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心)以上的各要素统称为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为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为版记。

(一)文头部分(又称眉首、版头)

1、公文份数序号

2、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未标注具体保密期限的,则根据《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国家保密局1990年第2号令)执行,即“保密期限按照绝密级事项三十年、机密级事项二十年、秘密级事项十年认定。

3、紧急程度

4、发文机关标识

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下行文在发文机关标识后多加“文件”字样,告知或处理具体事项的下行文,也可用制发机关办公室(厅)的名义发文。

联合行文时,主办机关排列在前,并按党政军群顺序排列,同时要保证公文首页显示正文。

5、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组成

6、签发人

上报的公文需标识签发人姓名,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

(二)主体

1、公文标题

题注即注释、说明标题的文字。

一般用来注明法规性文件或经过讨论通过文件的法律程序、会议时间、地点。

有的题注用括号括住,有的用破折号标识。

标题由发文机关、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分为完全式标题和省略式标题,标题中必须有文种。

拟制标题应注意的事项:

明确制文意图;明确公文主题;正确选用文种;尽可能使标题贴切、简洁、醒目。

2、主送机关

确定主送机关的原则:

不可越级行文,区分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行文只有一个主送机关。

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标识方法同抄送。

3、正文

4、附件

公文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和名称。

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

“附件:

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应一致。

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就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5、发文机关署名

在正文下方空3-5行的右侧位置标示。

6、成文日期

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

7、印章

(1)单一发文印章

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的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

成文时间右空4字;加盖印章应上距正文2mm~4mm,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

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2)联合行文印章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印章用红色。

只能采用同种加盖印章方式,以保证印章排列整齐。

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

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为防止出现空白印章,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可用简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

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过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印章之间互不相交或相切;在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3)特殊情况说明

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印章与正文须同处一面。

8、附注

附注指“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如《办法》规定“‘请示’应当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公文如有附注,用3号仿宋体字,居左空2字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时间下一行。

(三)版记

包括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反线。

版记应置于公文最后一页(封四),版记的最后一个要素置于最后一行。

1、主题词

主题词标引顺序依次为类别词、类属词和文种。

2、抄送

公文如有抄送,在主题词下1行;左空一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抄送”,后标全角冒号;抄送机关间用顿号隔开,回行时与冒号后的抄送机关对齐;在最后一个抄送机关标句号。

如主送机关移至主题词之下,标识方法同抄送机关。

3、印发机关、印发时间和印发份数

位于抄送机关之下(无抄送机关在主题词之下)占1行位置;用3号仿宋体字。

印发机关左空1字,印发时间右空1字。

印发时间以公文付印的日期为准,用阿拉伯数码标识。

印发份数“共印××份”位于结尾栏下右侧,印发日期的下面。

5.十三种法定公文的适用范围

一、命令

(一)适用范围

命令是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的公文。

二、决定

(一)决定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定的制约性仅次于命令。

三、意见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四.通知

(一)适用范围

Ø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Ø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Ø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

Ø任免人员。

五.通报

(一)使用范围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六.公告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七.通告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八.报告

(一)使用范围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议案

(一)适用范围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批复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下级机关请示的答复。

批复和指示、批示批转和复函的区别

十一、请示

(一)使用范围和种类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函

(一)适用范围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

(一)使用范围

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会议纪要的最显著的特点是:

简明扼要、全面真实地反映会议的主要内容和传达会议的主要精神。

6.常用行政公文(决定、意见、通知、通报、请示、报告、批复、函)种类及写作要求。

报告

(一)使用范围

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种类

1、工作报告

1)综合工作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

导语

主体常常依次写明工作进程、工作成绩和经验、存在地问题、今后工作任务等。

结语常为提出奋斗目标和决心。

2)专项工作报告。

如,《××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业生产情况的报告》

政府的计划部门、财政部门向人大做的报告也属于此类。

2、情况报告。

反映的情况包括:

本机关或下层工作中的重大或特殊的情况;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本地区发生的自然灾害等。

主要是突发的重要事件或异常事件。

正文常包括事件发生的基本情况(时间、地点、何事情、后果、施救情况)、产生原因、防范措施、处理意见等内容。

3、答复报告。

用于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汇报上级机关交办任务的结果。

一般由引述来文、答复事项和结束语组成。

引述来文常用“现报告如下”,引领下文。

结尾常用“专此报告”作结。

写作要求:

1.注重时效,反映真实情况

2.要力求短小精悍,避繁就简

3.要做到主题明确,重点突出

请示

(一)使用范围和种类

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请示的种类

1.请求指示。

下级机关对有关方针、政策、规定不明确、不理解,或在执行中需作变通处理时,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明确解答的请示。

2.请求批准。

下级机关根据职权范围的规定,在办理自己无权决定的事项之前,请求上级机关审核、批准、批转的请示。

多用于机构设置、审订编制、人事安排、重大决策以及请求批转等事项。

3.请求支持、帮助。

下级机关在工作中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请求上级机关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的请示。

(二)写法

标题:

常由事由和文种构成。

如,《关于增设秘书专业的请示》。

主送机关:

一般为本单位的直接上级机关。

因特殊情况需越级请示时,应当抄送被越过的上级机关。

写作要求:

1.要注意克服标题中的语意重赘

2.要一文一事

3.要逐级请示

4.要主送一个上级机关

5.要以组织为行文对象

6.要注意特定格式项目的完整性。

批复的种类

1核准性批复

2指示性批复

3答复性批复

批复的写作要求:

1.要注意批复和请示行文的对应性

2.针对性要强

3.态度要明确

4.灵活运用结构形式

5.要正确理解“函代批复”

批复的写法

1、标题:

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圳特区私人建房问题给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并转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批复》。

xxx关于xxx问题给xxx的批复。

如,《国务院关于广东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经济发展请示的批复》

xxx关于xxx请示的批复

如,《国务院对财政部关于对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降低核定利润征税请示的批复》

xxx对xxx关于xxx请示的批复。

2、正文

常由引叙、批复、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其中,引述来文不可缺少。

结束语常用“此复”作结。

三、撰写批复应注意事项

有理有据;态度明朗;对象明确。

如果请示的问题带有普遍性,或需要告知其他机关,有三种办法处理:

并转发单位或抄送其他单位,或另用通知行文。

通报

(一)使用范围

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种类

1、情况通报。

通报的内容,一是具体对象有关情况,二是带有普遍性的情况。

2、表彰性通报。

表彰性通报的正文由表彰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先进事迹、先进事迹的评价和意义、表彰依据和决定、希望和号召等内容构成。

3、批评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的正文常由错误事实、错误的原因或性质、处理决定、希望和要求等内容构成。

写作要求:

1.要注意典型的真实性

2.要向深处挖掘

3.要明确直达与转述

4.要注意把握通报与命令,决定用于奖惩时的区分问题。

通知

(一)适用范围

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

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

任免人员。

通知的种类

1、发布公文的通知。

如,国务院《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正文一般比较简明,写明发文标题、批准机关、执行要求即可

2、转发、批转公文的通知

如,《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关于深化大型企业集团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

《转发国务院关于按保护价敞开收购议购粮的通知》。

标题结构常为:

发文机关+批转+所批转的公文标题+通知

转发+所转发的公文标题+通知

3、指示性通知

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布置带有普遍性的工作、作相应的指示时使用的通知。

正文包括通知缘由、通知事项和结束语。

4、任免通知

标题一般为完全式:

xxx关于xxx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正文:

任免依据和任免决定。

5、事务性通知

用来传达、安排事务性工作,主要有会议通知、机构变动通知、人事调整通知、更改名称通知、启用印章通知等。

通知的写作要求

1要讲求时效,切勿滥发通知

2.要把握内涵,切忌越俎代庖

3.要明确无疑,切忌阻滞含混

4要注意写好不同类型通知的习惯性结尾用语

(一)适用范围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二)种类和写法

1、商洽函

用于商洽工作、联系事项。

正文由缘由、事项和结尾组成。

缘由部分写发函的原因、理由、根据或情况;

事项部分写需要商洽的具体事项,希望对方如何协助、办理。

结尾可写“以上要求,请予函复”、“祈请函复为盼”等。

如,《关于要求将广州市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驻海口办事处更名的函》(穗府办函〔1990〕112号)。

2、询问函

用于询问有关问题,所问的问题是本机关职责范围内应当予以解决但又无据可查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正文由缘由、问题和结尾组成。

缘由写问题产生的情况、原因或者起因、过程;

问题部分写清楚问题究竟是什么以及请求对方解答或解决什么。

结尾常以“请予协助为盼”、“请即函告”。

3、答复函

也称复函。

答复一定要依据本机关的职责范围、客观条件和能力去解答。

复函不能越权处理或解答问题。

正文常由引述、答复、结尾组成。

结尾多用“此复”、“专此函告”等。

4、请批函

用于向有关职能部门请求批准。

有关职能部门”是指平行的或不相隶属的政府主管职能部门。

请批函和请示功能相同,但行文关系不同。

答复请批函的复函与答复请示的批复的区别也是如此。

(三)写作要求(与课本不一样,课本P126页)

1、格式规范

函在文号的机关代字后加一个“函”字,顺序号走的是“函”字系列,不走机关发文的大顺序号。

2、语气平和得体

在语气上既不可使用指挥、命令语,又不可阿谀奉承,谦恭失当。

决定

(一)决定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定的制约性仅次于命令。

(二)决定的类型

1、公布性决定

用于公布被批准、试行和修订的文件,以及由政府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

如,《国务院关于修改〈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的决定》。

2、指挥性决定

如,《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

3、奖惩性决定

如,《国务院关于民航222号客机空难事故的处理决定》。

4、撤销性决定

如,《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宝安县七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县长的结果无效的决定》。

(三)决定的写法

决定的正文由决定原因(决定的依据和目的)、决定事项(具体实施的原则、方法、步骤,有的以部署工作为主,也有的以阐发意义、提出具体要求为主,要求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结语(提出要求和号召)组成。

写作要求:

1内容要正确

2结构要合理

3详略要得当

意见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二)种类

1、建议性意见

主管业务的下级机关就其主管的业务对上级机关提出工作建议,用意见文种行文。

如,广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向省人民政府行文《关于顺德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试点市工作有关问题的意见》。

2、规定性意见

上级机关对于下级机关提出规定、要求和处理办法,有的还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制定较详细的处罚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