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班级团支部主要事迹归纳事迹材料doc.docx
《优秀班级团支部主要事迹归纳事迹材料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秀班级团支部主要事迹归纳事迹材料doc.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秀班级团支部主要事迹归纳事迹材料doc
优秀班级团支部主要事迹总结_事迹材料
优秀班级团支部主要事迹总结
在2012年,由58名团员组成的高三12班团支部积极开展各项团活动,连续两个学期获得校优秀团支部荣誉称号。
现把一年来的团支部活动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全班共进步
在高二新分班时,本班还有两位非团员,班级团支部推荐两位同学参加校团校学习,确定专人帮助他们学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顺利通过团校结业考试,全班58人都成为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
二、开展活动,增强凝聚力
为了增强班级团支部的凝聚力,高三12班团支部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各项团活动,主要有:
对x九峰公园地面垃圾进行清理;打扫学校阅览室、开放式阅览室;开展各类有益身心发展的主题班会;多次清除校外围墙上的“牛皮癣”——小广告和广告画;对学校图书馆进行打扫、整理……班级团支部策划组织的一次次公益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全体团员的团体合作能力和凝聚力,将活动中遇到的难题,在相互的建议、讨论之中逐个化解,在实践之中体味团体的力量。
发动团员积极参与校团委的捐献冬衣活动和慈善义卖献爱心活动,高三12班团员展现的浓浓的奉献之情和爱心,每次都获得校团委的充分肯定。
班级团支部逐渐形成了热于奉献、勇于付出的良好风气。
三、感恩回报,尊师成风尚
班级团支部进行了系列感恩活动,借助教师节契机,组织团员为各位任课老师送上精心挑选的合适的小礼物,也为所有老师送上一条包含全体团员敬爱之情的祝福短信。
在得知我们班主任57岁生日即将到来的信息时,班级团支部私下筹备各类庆生活动细节,在班主任生日的当天中午给我们全班同学的“阿婆”(这是我们对班主任最尊敬的称呼)送上一个大惊喜。
全体在班的53名团员都参与此次团活动,从策划、布置到结束,我们周密部署、积极准备、认真参与,周六放学后仅用20分钟布置美化教室,紧张而又井然有序。
这次尊师团活动充分体现了我们对班主任奉献精神的感激,师生间的亲密交谈进一步融洽了心灵的沟通。
四、互帮互学,促学习进步
在学习方面,由于班里偏科的同学比较多,团支部配合班委,制定功课补偏计划。
指派各科成绩比较优秀的团员精心挑选典型的题目,抄写在黑板上让其他同学先思考先做题,第二天早晨在黑板上公布解题步骤与答案,供同学校正,通过半个多学期每天坚持的补偏活动,我们班最差的学科成绩在期末统考中与别班的差距大大缩小。
在校田径运动会上,本班团员面对强劲的对手,顽强拼搏,哪怕身上带伤也没有一个人退缩,我们这个没有特招运动员体育成绩平平的班级,参赛运动员发挥各自的强项,最终获得团体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比高二时的团体总分第八名成绩翻了一番。
更为可喜的是,由于全体团员的合作努力,我们还获得了精神文明运动队的荣誉称号(全校48个班级只评出9个精神文明运动队)。
成绩属于过去,努力更在未来,高三12班团支部将珍藏已经获得的荣誉,在新学期向高考百日冲刺的道路上,携手并进,用每天的刻苦书写我们的青春奇迹。
优秀班主任带班经验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
学生刚进入初中,什么都新鲜感。
刚当中学生,还有自豪感,那些小男孩的胸膛挺着顶高。
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保留小学生的一部分特征,对老师很尊敬,不敢胡来,所以,初一上学期期中考试之前,即便班主任不怎么管,班上一般来说比较太平。
期中考试之后,一切都熟悉了,学生心中,会产生“不就这么回事嘛”的思想,调皮的学生,就想试一下,出出风头,班上的不良现象,这个时候出现了苗头。
班主任,此时务必注意,把不良的苗头,扼杀在萌芽状态。
到了初一下学期,学生对学校的情况完全熟悉了,从高年级同学那里打听到老师的绰号,常常在校外偷偷着叫一声。
寻求刺激。
学生处在一个转折关头,变好或者变坏。
班主任务必充分注意,把学生往好的方向引导。
第一节
一、预备周的工作
当你接手一个新初一的班级,找到你的班所在的教室,在预备周里的第一件事,就是率领学生对教室进行大扫除。
经过一个暑假,教室里已经是灰蒙蒙的了。
你应该将学生分成两批,一批是男生,一批是女生,分两次大扫除,一次是做不干净的。
不要让他们一起来,一起来人太多,窝工。
二是人太多不便于你观察他们。
你一定要和学生一起大扫除,一边指挥,一边观察各个学生的劳动态度,物色班干部。
布置一个学习环境,营造一种学习气氛,对于班级的管理,十分重要。
二、座位的调动
接下来是安排学生坐进教室。
一开始,师生之间都不了解,只能按高矮次序,适应照顾视力不好学生,让他们各就各位。
我的经验认为,调整座位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我注意到,在每次班上大规模调动座位之后,班上的纪律总要好几天。
所以我就在调动座位上打主意了。
学生在教师眼里,一般分为自我约束能力强和自我的约束能力差两类。
那些行为习惯差,学习成绩差后进生,往往被有的班主任赶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去了。
从我的经历来看,那是万万做不得的。
班主任如果只图一时之痛快,对自己却是贻害无穷。
那些后进生认为自己被班主任看不起,会想许多花招与班主任对着干,“磨死”班主任。
应该把他们安排跟好学生坐,一年之后他们不思改悔,你鼾凋他们也有了充分的理由。
座位调动的基本原则:
好带差,自我约束能力强的与自我约束能力差的同座,性别的考虑是次要的事。
对特别调皮的学生,前后左右都要安排班干部。
调动座位之前,先征求科任老师的意见,同时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但尊重不等于迁就,要反复教育学生以全班的纪律为重。
对好学生要作解释,听从班主任安排,并作为加入团组织考验。
对后进生,要他们订
保证书,保证不影响好学生学习,保证向好学生学习,保证书中要订有如果做不到就怎么怎么威胁性条款以约束后进生。
然后,把学生姓名逐个写在小纸片上,在桌子上摆过来,调过去,最后订下调整座位的方案。
新座次坐了一段时间之后,新的矛盾和磨擦出现了,班上的纪律出现了“回生”的现象。
还是采取上面所提到的原则,在探索中调整,确立新的好差生搭配坐法。
整个初一年级,座位小调动不算,全班整体大调动要有五到六次。
座位每调动一次,纪律就好几天,慢慢地班上的纪律就调整好了。
到了初二,还要大调整,一直到同桌的相处很好,都在学习,不再困扰课堂纪律,不再给班主任添麻烦为止。
到初二下学期,学生的座位就要慢慢固定下来,一直维持到初三。
在带班的各种方法中,调座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班主任要带出一个好班,这个方法很主要,而且很简单,谁都会用。
三、班干部的选择、任命和职责
根据小学升学表和入学的成绩,大扫除中表现,我是直接任命班干部的。
现在的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选举出来的是老好人,不利于今后开展工作。
我曾见过一个班,班长是选举出的老好人,不管事。
班主任不知道问题所在,又拿不出办法来,束手无策,眼睁睁地年头这个班从初一乱到初三。
所以即使是民主选举,也不能按得票的多少安排班干部的位置,班干部的安排一定要由班主任来定夺。
初中班长一般以女生担任为宜。
男孩子难免有管不住自己的时候,班长管不住自己,在班上的影响就不好了。
差生不服气,就会给班主任增添许多麻烦。
在使用班干部的过程中,发现不负责的,不能胜任的,及时调整,一直调整到基本满意为止。
但在调整过程中要十分小心谨慎,因为封官容易撤职难,稍不注意,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影响将来的工作。
所以最初的任命时,职位前冠以“临时”二字。
有的人建议:
祖国的四化建设需要千百万将才,建议班主任让全班学生轮流当班干部。
我认为将才总是极少数,并非人人都能为将才,这一建议,在普通学校里是万万使不得的。
让那些后进生当班干部,他们自己管不住自己,拿着鸡毛当令箭,胡作非为,而好学生又不服,一时间把班上闹得鸡飞狗跳,会给班主任增添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只有让那些严于律已,有威信的学生当班干部,后进生在班上老老实实地做被统治者,班上才能安定。
而且,从小培养学生人人都想当头头,势必搞得将来的社会不安宁。
历史上的“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军阀混乱,杀得天昏地暗,民不聊生,不都是为了争当头头么?
班干部职责,简述如下:
班长:
上课时喊起立,坐下,负责记班级日志。
(我的班级日志自始至终都是班长记,班长熟悉后,就记得非常好了,便于我根据班级日志了解班上的情况。
普通学校不能让全班学生轮流做值日生,班级日志在后进生那里转几圈,会散架的。
)
副班长:
管理男生的纪律,在科代表生病时,接替科代表的工作。
学习委员:
由语数两科代表担任。
各科课代表:
负责各科作业本的收集、发放、和各科任老师联系,在上该科的课前擦黑板和整理讲台。
(这种做法比值日生制度好,值日生往往忘了擦黑板,或者互相推委,往往让老师在教室门口站半天。
)
军体委员:
负责早操,体育课。
清洁委员:
负责每天两扫的清洁。
宣传委员:
办黑板报。
文娱委员:
保管班上的棋类,扑克,指挥唱歌,编排节目。
组长:
负责收发本子和各种费用。
这个职责简单明了,切实可行,不要给班干部罗列一大堆做不到的职责。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班主任在初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中心任务,是整顿班级纪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这一任务的完成必须由班主任下决心,动真格,采取各种方法,并且要坚持三个学期。
即到初二下学期才能基本完成,具体操作如下:
(1)抓课前预备: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课前预备十分重要,预备铃一响,你就必须到教室里去。
普通中学的学生,打了铃之后,象没有听到似的,在玩什么的还玩什么。
你要督促他们做好课前准备,然后在教室里巡视一圈,检查学生的书和笔记本是否放在桌子角上。
普通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你要求学生利用课前2分钟时间,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久而久之,养成习惯。
体育课,你也要站在队伍前面,督促学生站好队。
什么是为人师表,什么是楷模,这个时候,班主任就应该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有人会说:
这样做不是把班主任累死了。
我说,这样经过一年半,到初二下学期,学生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班主任的工作变得非常轻松,班级的管理非常顺心。
(2)抓发练习本:
你注意到没有,好学生的本子、书都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后进生的书少封面,掉底子,本子就是几页破纸。
我们有的老师忽视了这一小小的现象,上课时把本子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下课后转身就走。
接下来的镜头是:
学生们蜂拥而上,把讲台围个结结实实,各人抢各人的本子。
于是有的本子被撕破,有的掉在地上被踩脏。
抢完了,一片狼籍的讲台上留下了许多碎纸片。
好学生拿着破本子在哭泣,他们埋怨老师怎么不管一管,这是一个班变乱的前兆。
这种现象在普通中学都存在,甚至大学中都有:
一摞本子放在讲台上,各人翻各人的,掉在地下的都不管。
我决不许有这样的现象出现,老师在场时,本子发给各个组,由前往后传;如果是下课,练习本由科代表分给各组长,由组长发下去。
学生在发本子时有个坏习惯:
就是一边唱姓名一边把本甩过去,现在的本子质量差,往往在空中就散了架。
这种情况也不允许,规定本子必须送到桌子上。
这一要求讲几次是不够的,要经常讲,反复讲,直到学生的习惯养成为止。
(3)抓保持清洁:
教室的清洁往往做得很干净,就是保持得不够。
学生们瞎甩,要号召他们不乱扔废弃物,带头捡班上的垃圾,久而久之,养成习惯。
学生们丢垃圾还有一个坏习惯,象投篮球一样地甩,命中率又低,卫生角一带就脏兮兮的。
要教育学生,做示范,把垃圾放进撮箕里,这种小事也要反复教。
(4)实事求是地对学生提出他们力所能及,经过努力能够达得到要求:
保持班上的清洁卫生,爱惜班上的公共财产,维护班上的组织纪律。
上课用心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勤奋地学习,刻苦地学习,为今后的人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讲文明,守纪律,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初中的学生能够做到这几点就很不错了。
光提出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要不断地督促学生。
我还把这几点要求作为班训,写成条幅,挂在教室里。
(5)关于课堂纪律和做作业的学习习惯另有阐述。
五、迎接期中考试:
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要召开一次迎接期中考试的班会。
这次班会的效果不会很大,老师不是神仙,两个月能教好学生是天方夜谭。
有一件事必须重视,就是杜绝考试中的作弊现象。
容忍作弊,就是容忍学生弄虚作假,品质变坏。
作弊出来的成绩使得考试不公平,学生如果作弊成功,他将对考试抱有侥幸的心理,使他不想学习,造成恶性循环。
应该深恶痛绝作弊行为,这件事一定要向学生着重强调。
期中考试之后,对学生适应放松管理一个月。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总是把弦绷得那么紧,自己累死了,学生也被搞疲了,对以后的教育没有好处。
(1)点名:
第一次家长会,家长到不到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家长的责任感,作为班主任,心里要有个数。
(2)要感谢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把学生托付给我们来教育。
这一礼仪之辞的目的在于暖和家长的心,以利于家长以后配合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
(3)阐述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教育的不同点,如课程的负担明显增加,要求学生的记忆容量显著增大。
身体正处在发育阶段,容易疲倦,应加强营养。
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有一个转化和适应的过程等等。
(4)告诉家长:
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希望家长进行配合,诸如督促学生早起床,在家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5)要求家长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这是本次讲话的重点,详述如下:
先举几个例子:
我楼下的邻居魏娜,因五岁时家长照顾不周,从二楼摔下来,造成脑震荡。
父母很内疚,从小对她的要求非常松,她爸爸多次对我讲,只求她混个初中毕业就可以了。
家长的要求松,孩子不懂事,对自己的要求更松,成绩一直摆尾巴,也没有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初二升初三,魏娜留级。
造成魏娜喝敌敌畏自杀未遂,父母急得痛哭流涕的悲剧。
为什么?
就是家长平时对孩子的要求太低。
我的好友胡翔的儿子胡骏,不思学习,成绩很差。
胡翔多次请我商量教子良策,当着孩子的面谈了自己的想法:
我只求他初中毕业,然后找路子参军。
复员之后,他爷爷在税务部门,姑爹在行政部门都有路子,安排一个好工作。
结果胡骏的学习成绩更差,初二没读完就辍学了。
为什么?
既然自己的前程已被父母安排得好好的,自己用得着操心着急吗?
大脑首先松驰了。
学生肖泽峰,成绩很差,家里很有钱。
他父亲当着孩子的面对班主任说:
“我只求他把初中读完,然后买辆汽车,让他去跑个体运输”。
既然前途有了保障,读书还有用处。
肖泽峰在同学中四处炫耀:
“我家里说了的,长大了给我买一辆汽车当司机。
”他就天天上课闹堂,不可救药。
学生不懂事,可家长不应该糊涂到如此地步。
这样的学生长大了,今天跟他买辆车,明天他可能卖掉它去享福。
前途嘛,请父母再一次地操心着急吧!
家庭的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许多家长,往往到了初三,等到事情不可收拾了再跑到学校求老师,或者埋怨学校的教育不负责。
殊不知种
自习等方面的工作都要抓紧了。
但期望值不能太高,教育学生,这毕竟是才开始。
以上把初一上学期,班主任的工作常规梳理了一下。
(1)预备周带领学生大扫除。
(2)一学期视班上的情况,调整座位两、三次。
(3)组建班委会,任命班干部。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5)从期中考试开始,反复强调不能作弊。
(6)召开一次家长会。
(7)开始对学生家访。
(8)重点抓外语、数学两科。
(9)动员学生迎接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