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课程完整.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3455366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国论教案课程完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六国论教案课程完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六国论教案课程完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六国论教案课程完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六国论教案课程完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国论教案课程完整.docx

《六国论教案课程完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国论教案课程完整.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国论教案课程完整.docx

六国论教案课程完整

17六国论

【背景材料】

一、作者介绍

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祜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嘉祜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枯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阉,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著有《嘉祜集》十五卷。

《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课文从通行选本标题为《六国论》。

二背景材料

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

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现实针砭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

《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六国灭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绝不仅仅是因为割地赂秦。

苏洵不从其他方面去论证,而抓住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点来论证,是为其针砭现实服务的。

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因而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解除地方节度使的权力,派遣文臣做地方官,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由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都收归中央。

为了防范武将军权过重,严令将帅不得专兵,甚至外出作战,也必须按皇帝颁发的阵图行事。

将官经常轮换,兵不识将,将不识兵,致使军队没有战斗力。

这样的措施虽然杜绝了军阀拥兵作乱,但是也造成军事上的衰颓。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

到北宋中期,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政府财政人不敷出。

北宋政府实行不限制兼并的政策,土地集中现象严重,社会矛盾尖锐。

政治上的专制腐败,军事上的骄惰无能,带来外交上的极端软弱。

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三、语句出处和有关史料

1.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语本《战国策·魏策一》:

“苏子(秦)为赵合从,说魏王曰:

‘……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亏矣。

’”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史记·苏秦列传》载苏秦说韩宣王曰:

“大王事秦,秦必求宜阳、成皋。

今兹效之,明年又复求割地。

与,则无地以给之;不与,则弃前功而受后祸。

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

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已之求,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不战而地已削矣。

3.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战国策·魏策三》载孙臣谓魏安厘王曰:

“且夫奸臣固皆欲以地事秦。

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

薪不尽,则火不止。

今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穷,是薪火之说也。

”《史记·魏世家》载:

“安厘王元年,秦拔我两城。

二年,又拔我二城,军大梁下,韩来救,予秦温以和。

三年,秦拔我四城。

斩首四万。

四年,秦破我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

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

苏代谓魏王曰:

‘欲玺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

今王使欲地者制玺,使欲玺者制地,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

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这个有名的比喻,苏秦说韩宣王(《战国策·韩策一》)、虞卿说赵孝成王(《战国策·赵策三》)也用过,在当时是颇为流行的。

苏洵这段文字,明显地是师法战国游士之说,但并不是照抄照搬,而是引申发挥,融为自己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

4.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公元前270年,周赧王四十五年,秦攻赵,围阏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

赵封奢为马服君。

公元前260年,周赧王五十五年,赵使赵括代廉颇,秦白起败之于长平,大破赵军,坑四十五万人。

公元前257年,周赧王五十八年,秦兵围邯郸,急,魏公子无忌袭杀晋鄙,夺军救赵,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秦罢兵。

公元前234年,秦王政十三年,秦将桓龄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

同年十月,桓龄复攻赵,赵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于宜安,大破秦军;赵封李牧为武安君(《赵世家》载李牧破秦军事为十四年)。

5.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公元前232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赵,一军抵邺,一军自太原拔狼孟、番吾,李牧击却之。

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秦大兴兵攻赵,围邯郸,赵大将军李牧击却之。

(以上两条见翦伯赞主编《中外历史年表》)

6.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公元前229年,“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问,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赵王乃使赵葸及齐将颜聚代李牧。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

废司马尚。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将王翦击赵,大破之,尽定取赵地,获赵王迁。

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

秦王如邯郸。

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秦将王贲击代,虏王嘉,赵亡。

四、参考译文

六国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原因。

有人说:

六国相继灭亡,都是因为他们贿赂秦国吗?

回答说:

不贿赂秦国的国家由于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因为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去了其他国家强有力的援助,就不能单独保全。

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啊。

秦国用攻战获取土地之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得到邑镇,大的就得到城市。

把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

把六国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丧失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多到百倍。

那么,秦国最想望的,六国诸侯最担心的,当然不在于战争了。

想想他们死去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才有了一点土地。

子孙对待土地却不很爱惜,拿它送给别人,好像丢弃小草一样。

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然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

第二天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

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

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确定了。

六国终于灭亡,是理所当然的。

古人说:

“用土地侍奉秦国,好像抱着柴去救火,柴不烧完,火不会熄灭。

”这话对了。

齐国不曾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齐国亲附秦国而不帮助五国。

五国已经灭亡,齐国也不能幸免了。

燕国与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他们的国土,坚持正义而不贿赂秦国。

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

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胜了三次。

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

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害,赵国都城邯郸才变成秦国的一个郡。

可惜赵国用武力抵抗却不能坚持到底。

况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几乎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而灭亡,实在是不得已。

如果当初韩、魏、赵三国各自爱惜他们的国土,齐人不亲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动身赴秦,赵国的良将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能够与秦国相较量,或许不能轻易判定。

唉!

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

可悲啊!

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六国与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

如果凭着偌大的天下,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示范教案】

六国论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结合单元知识短文,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了解课文中部分文言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

4.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教学设想

1.设计预习提纲,让学生通过自学自练疏通课文,了解和掌握课文的有关文言文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区别以及作者写本文的时代背景。

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通过朗读或复述有关内容,培养听、说能力。

3.对于翻译常识以及如何分析课文的论证,教师以方法指导为重点,引导学生在练习中获取新知识。

为此,要加强质疑方面的设计。

4.视学生程度,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印发苏辙、李桢的《六国论》全文或片断,扩展阅读面,并作阅读比较指导,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预习全文,落实教学设想1、2。

2.研习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学习了贾谊的《过秦论》,作者治史致用,借评论秦的兴亡引出可资当时最高统治者借鉴以治国的历史经验。

贾谊这种治史致用、关心国家命运的忧患意识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今天我们学习的《六国论》也是一篇史论,它的作者苏洵,也是一位充满忧患意识、关心国家命运的封建进步文人。

关于苏询,课文注释中已经有简括介绍,如果愿意进一步了解,可参看宋史本传(见附录)。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作者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是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说服力强,能切中时弊。

欧阳修很赏识他的论文,在嘉祜年间,曾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城,文人竞相模仿。

因此苏洵把自己的文集命名为《嘉祜集》。

课文《六国论》即选自《嘉祜集·权书》,原题《六国》,后世选本多题为《六国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苏洵的《六国论》到底切中了宋王朝的什么时弊?

他在文中怎样通过评史来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这些主张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

这是我们学习时要注意的。

但《六国论》毕竟用文言写成,要读懂这篇文章,就必须注意文言词语的积累,明白词义的古今差别,对与今天不同的特殊句式该如何翻译等,在学习时也不可忽视。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预习指导

1.关于课文的“预习提示”。

这是我们质疑的钥匙。

“预习提示”共4小段。

首段介绍了作者的写作动机。

为对此加深理解,请认真阅读作者所处时代的背景介绍。

同时,在阅读课文时了解作者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第2小段,介绍了论证特点。

读课文时应思考作者使用了哪些历史事实,如何进行“充分分析”,文末又如何联系北宋实际的。

第3小段,介绍了文章的结构。

这对帮助我们理解文章内容很有作用,它实际上是全文的结构提纲。

读课文时可以一一与之对照,细加体味。

第4小段,是对本文写作特点的评价以及提醒我们读时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去分析作者的观点。

读时既要弄清其片面性,又要注意其进步性和今天可借鉴的有哪些方面。

2.预习提纲:

提纲力求体现课文“预习提示”的内容,但侧重于字词,未涉及的将在后面研习课文时处理。

本提纲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听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②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

③洎()牧以谗()诛

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

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

(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

①与()而不助五国也②()粮而景从

③悉使()兵负草填之④革灭()尽之标

⑤()然自得()笑大方

(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

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

①六国互丧②思厥先祖父③始速祸焉④至于颠覆

(4)辨析加点字的意义:

胜负之数()

①公子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

请数公子行日()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可得闻与()

举以予人()

西举巴蜀()

或曰:

“六国……”()

或未易量()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盖失强援()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弊在赂秦()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5)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

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

译文:

(6)有些文言句子的词序,在翻译时要改变。

试译下面句子,说说如何改变。

①赵尝五战于秦:

②其势弱于秦:

3.简介时代背景:

苏洵一生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世。

北宋中叶以来,我国境内东北的契丹和西北的西夏奴隶主贵族的势力逐渐强大,成为北宋王朝的严重威胁。

1004年,辽(契丹)大举攻宋,直逼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威胁宋都。

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军在澶州城下打了胜仗,但北宋最高统治者面对于己有利的形势却屈辱求和,与之订立“澶渊之盟”,每年向辽纳白银10万两,丝绢20万匹。

1042年,宋又在辽要挟割十县土地的情况下,应允每年增纳白银10万两,绢10万匹。

1044年,宋又与西夏签约,每年纳白银7万两、绢15万匹,茶叶3万斤。

而在此前的1006年,宋曾应允每年给西夏银万两、绢万匹、钱2万贯。

苏洵反对这种屈辱求和,认为这和战国时六国“赂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以《六国论》向北宋统治者陈述政见。

[附]预习提纲参考答案

(1)①sàngshuài②pùbào③jìchán④shùshǔ⑤cóngzòng

(2)①嬴②赢③羸④殆⑤怡贻

(3)(古义见注释,练习“四”见“教参”,仅举今义)①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一般不单用,常见于成语中或作合成词语素。

②先——时间或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

祖父——名词,父亲的父亲。

③迅迅,快。

④用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政府。

(4)①定数(命运)屡次计算②交好欤(文言语气词,用于句尾)③拿攻克④有人或许⑤像还⑥爱惜吝惜⑦发语助词(表原因)大概⑧弊病困顿(失败)

(5)①以收贿;城邑;诸侯;前者;是后者之。

②诸侯;秦。

③刺秦王;抗秦之。

译文(略)。

(6)①赵国曾经五次和秦作战。

“于秦”在原句作补语,译时可充状语,放在谓语前。

②他们的势力比秦弱小。

语序改变同前小题。

三、研习新课

1.关于段落层次的划分提示及练习:

方法提示:

议论文一般有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引论提出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或中心问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分析问题的论证部分,在文章中占重要地位;结论是在分析问题基础上解决的部分:

或归纳论点,或总结全文,或明确任务、提出办法等。

给议论文划分段落一般可按上述三个部分进行。

至于段落之内的层次划分,或各段之间的结构方式的分析,则应参考第三册第36—40页“合理安排论证结构”的知识短文所说的进行。

根据上面介绍,参看课文“预习提示”,阅读课文,看看本文5个小段可划分的三个部分,是下面的哪一种(斜线是段界符号,数字是小段序号)?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⑤

C.①/②

/④⑤D.①/②

④/⑤

2.读课文第1段,本段共6句,其段内句间关系是下面图示的哪一种(数字是句子序号)?

A.

B.①⑥

④⑤

C.

D.⑤⑥

3.课文“预习提示”指出:

“文章开篇便提出了‘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个中心论点。

”结合第一段课文思考:

(1)本段所提中心论点在文中是指哪句?

()

A.第1句B.第6句C.第1、6两句

D.1—6句E.1、2、4、5、6句

(2)如果中心论点是第1句,按“预习提示”所列那样删去“非兵不利,战不善”和本段最后——句,可以吗?

如果是最后一句,删去第1句,怎么样?

(3)本段所列两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是什么?

把分论点删去,可以吗?

(4)比较本篇提出中心论点方法与《过秦论》的不同之处。

[附]“研习新课”答案及提示

1.C2.B3.(乃A(说明:

B是本段论证结论。

D、E误把分论点当中心论点)。

②③提示:

中心论点在首句,这是一个并列关系的复句,不是偏正关系的复句,两分句队两个不同角度陈述观点。

“非兵不利,战不善”用否定句式排除异说,保证了后一分句正面肯定的确凿性。

因为事物之间联系是复杂的。

多方面的,单纯旨定“弊在赂秦”,并未排除“弊在兵不利”等其他因素。

因此,中心论点应是第一句全句。

文章的两个分论点,在本段实际卜是沦证中心论点的两个沦据,它们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的受赂秦之害的角度进行论证,加强了中心论点的严密性,增强了说服力。

结句“故曰”,回应首句,形似重复,实乃对中心沦点的强调,使之更鲜明、突出。

(4)提示:

本文:

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相似);《过秦论》苹章显旨,先以论据论证,然后归纳出论点。

布置作业

1.完成课文后“思考和练习”一、三、四。

2.朗读课文,背诵第1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学习课文第1至第5小段,落实教学目的第1、4两项。

2.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作业:

重点检查背诵、朗读。

字、词、句练习在学习下面课文时,通过让学生口译课文即可检查纠正。

关于“思考和练习”——,可让学生口头回答。

1.学习课文第2小段。

(1)学生口评本段课文,教师订正。

订正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①课文没有注释而学生容易理解错的文言词。

如:

“诸侯之所亡”的“亡””(丢失、失去)与后文“燕虽小国而后广”的“亡”(灭亡)不同。

这类词多:

在课后练习或预习提纲中出现,但仍然难免遗漏,女口虚词“以”“之”等。

②特殊句式:

除练习中提到的,本段仍有。

如“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所大患”前两部分构成判断句,后一部分之前又省略了“赂者破灭”,译时对这类句子一定要仔细辨别。

(说明:

以下各段都有这两种情况,在学生口译前一‘定要告诉以上两点,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认真辨析。

兹不赘述。

(2)课文“预习提示”指出,本段承上文第一分论点展开论证。

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

即从哪些方面展开论证的?

用什么方法论证的?

对此,我们在阅读时应弄明白。

请同学们根据下面提示来回答上述问题。

提示:

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字词:

“较”古人云”和大量的反义词。

为了便于大家思考,我们不妨来做如下填空:

①作者用和相比较,和相比较,两相对照,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论断。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秦得地的主要原因是,诸侯失地的原因是,“固不在战”四字,深化了上面中心论点中的“,”的道理,证明了“”的观点。

②为了说明“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即赂秦之弊,作者进一步作了如下对比,诸侯为“一夕安寝”,今日与明日相比,说明割地次数的频繁,且数量越来越;秦得“五城”“十城”之后。

“”三字说明秦的“大欲”是“”的。

从而证明:

并不能苟安图存,实乃“”。

在这一对比说理中,作者又将赂秦诸侯的先辈创业之艰难与子孙的“”相比,先辈的“暴霜露”与子孙的“”相比,斥责了赂秦者的卑鄙无耻。

③以上两层用了论证,下面作者又用古人名言“”印证了自己的论证。

这是用法来论证的。

[附]填空答案

①秦攻取之外所得;战胜所得;诸侯赂秦所亡之地;战败而亡之地,诸侯赂秦;赂秦;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②割五城;割十城;大;又至矣;无厌;赂秦;破灭之道;不甚惜;一夕安寝。

③对比法;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引证。

根据上面练习,自己口答本题开始的问题。

(3)本段文字生动,充满情感。

为了体味这些,我们可用“删减质疑法”来研读这段文字。

所谓“删减质疑法”即从原文中删去某段或某些词句之后和原文比较孰优孰劣,提出质疑。

如:

①删去“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句,可否?

②删去文中关于创业之难的内容,表达效果如何?

(提示:

①从反复修辞格的作用去考虑;②从对比修辞格的表达效果去考虑。

参看“思考和练习”二。

请用上面质疑法自己设疑,然后思考或与同学讨论,求得答案。

2.第3小段自学提示:

本段承上文中心论点的第二分论点展开论述。

作者运用例证法,分析了“不赂者”齐、燕、赵亡国的原因,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读本段课文,应注意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本段的“不赂者”指哪三国?

由此可知,上段的“赂者”指的是哪些诸侯国。

(2)本段和上小段在写法上的不同点之一是,上小段把赂秦的诸侯国放在一起总写,本小段则把齐和燕赵分两种情况写。

若本小段像上小段那样处理史实,可否?

(3)作者在分别写齐和燕赵时,对这两种情况使用了不同感情色彩的词。

请从课文中挑出几个代表性的词句加以体味,说说作者对齐的态度是什么?

对燕赵的态度又是什么?

然后朗读课文,力求把这两种不同情感色彩表达出来。

思考提要:

“赂者”指楚、韩、魏,“不赂者”指齐、燕、赵。

作者把楚、韩、魏三国合写,是因为他们对秦的态度完全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到的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

把齐、燕、赵放在一段,是因为他们都是赂秦的间接受害者,“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但是,不赂秦的三国在对秦的态度上又分两种:

齐,与秦交好,不助五国;燕、赵则守土抗秦。

因此作者把两者分述,以使人明白:

齐是自食苦果,不值得同情、惋惜(所以作者用“齐亦不免矣”这种平淡冷漠的语气陈述其亡国之因,以示对其鄙夷);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值得肯定、赞扬(所以作者用了褒义词)。

他们的灭亡,不在“用兵”,而在“用武而不终”。

燕把抗秦的希望寄托于刺客,赵自去良将,毁其“长城”,这是值得惋惜的(注意“惜”字);同时燕赵灭国还有失掉强援,智力孤危的外因(所以作者用了“且”强调外因,“诚”表示理解),值得同情和理解。

我们朗读时应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努力再现作者的情感色彩。

本段最后一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