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52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oc

《关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doc

论文关键词:

区域经济差异 协调发展 税收优惠  论文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日益凸现,地区经济发展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

税收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在协调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探求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税收政策,对于当今加速中西部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    区域差异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

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异会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真正受到重视是在20世纪20年代。

随后,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问世。

缪尔达尔(G.Myrdal)于1957年提出了“积累因果论”,明确指出:

“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赫希曼(Hirschman)创立了“核心与边缘理论”,于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书中研究了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类似缪尔达尔的观点。

他们提出的有关区域间经济增长和相互传递的理论为弗里德曼(Friedman)较为系统、完整地提出“核心—边缘”演变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

艾萨尔德(W.Isard)于1960年出版的《区域分析法》著作,系统地阐述了区域开发的理论与方法。

  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在中国引起关注的时间较晚,1989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部《区域经济学》专著。

该书作者认为:

“迫切需要集中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共同致力于区域经济学发展规律、理论基础、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问题和不同类型区域特殊问题的研究”,“在批判吸收东西方区域经济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建立更科学、实用性更广泛的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热”起来,先后又有一批区域经济学专著出版,如陈栋生著的《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郝寿义、安虎森主编的《中国区域发展导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陆大道著的《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胡兆量主编《中国区域发展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朱传耿、沈山、仇方道著的《区域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等。

这些关于区域经济研究的成果,一方面推动了中国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

  当前,国内从税收政策的角度探讨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代表性观点主要有:

陈计旺认为促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应实行适度倾斜的税收政策[1];铁卫、胡克刚从促进西部资源开发、发挥西部比较优势的角度出发,提出对增值税和资源税实行改革[2];曹志政认为应赋予西部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允许地方根据实际情况对税收要素进行必要的调整,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创建良好的财政基础[3];铁卫认为投资硬环境对引导资金流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投资硬环境较差的情况下,过分强调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会步入优惠政策的误区,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将十分有限[4];张文春、刘宇通过对不同地区宏观税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分析,指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税负水平极不相称,宏观税负过高制约了其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减轻落后地区税负[5]。

[!

--empirenews.page--]  尽管上述研究为探索我国如何运用税收政策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然而,笔者认为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如在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研究中,大多仅从定性和静态的角度分析,而对于实证和动态的分析方法则关注不多,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税收原因分析不够。

本文将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失衡的现状,并从税收制度角度找出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的税收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

[1][2][3][4][5][6][7]下一页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和问题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差异问题日益凸现,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日益扩大,地区经济发展中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马太效应”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桎梏。

按经济技术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我国可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经济区域,而区域经济差异主要体现在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

  1.区域经济差异的静态分析  

(1)经济总量。

  地区经济总量即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地区特定时期内创造的产品及服务的价值总量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的最基本的总量指标。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为326326.5亿元,其中东部地区为190752.5亿元,占全国的58.4%;中部地区为77921.76亿元,占全国的23.9%;西部地区为57679.24亿元,占全国的17.7%。

东部地区GDP是西部地区GDP的3.31倍。

在除了港澳台外的31个省份中,2008年GDP超过10000亿元的省份有13个,东部占9个,中部占3个,西部12个省份中,仅有四川GDP超过10000亿元,西部省份GDP排名仍然靠后,西藏、青海、宁夏列最后三位,其总量相加还不到广东GDP的1/10。

可见,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经济总量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

  

(2)人均GDP。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用人均GDP来描述地区经济差异是最合理的,最能反映经济发展实际状况。

据统计,2008年我国国内人均GDP为22640元,其中东部地区11个省份中,除海南人均GDP低于国内人均GDP外,其余10个省份人均GDP都高于国内人均GDP,最高的上海人均GDP达到73124元,中部8省除吉林人均GDP高于国内人均GDP,达到23514元外,其余7个省份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数,西部地区12个省份中,除内蒙古人均GDP高于国内人均GDP,达到26128元外,其余11个省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数,贵州最低,人均GDP仅为7264元,人均GDP超过30000元的前9个省份均分布在东部地区。

同时,上海人均GDP(全国最高,达到73124元)是贵州人均GDP(全国最低,仅为7264元)的10倍,人均GDP差异可见一斑。

  (3)各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从产业结构角度看,第一产业是经济效益偏低的农业;第二产业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的工业,决定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方向;第三产业是服务业。

从全国平均水平来看,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3%,第二产业增加[!

--empirenews.page--]  值占GDP的比重为48.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0.1%。

从各地区各产业增加值占本地区GDP的比重来看,东部地区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本地区GDP的比重较高,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本地区GDP的比重较低,西部地区则恰恰相反。

  可见,对地区经济增长贡献较大的第二、第三产业集中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则主要以经济效益偏低的第一产业为主。

  (4)居民福利水平的区域差异。

  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最终体现在居民福利水平上,主要包括居民人均收入水平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

按照人均年收入统计,目前我国约90%的贫困人口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从消费水平看,2008年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居于前三位的是东部地区的上海、北京和浙江,分别为25775元、23075元和21106元;人均消费水平居于后三位的是西部地区的西藏、贵州和甘肃,分别为3019元、3140元和3453元。

从收入水平看,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于前三位的是东部地区的上海、北京和浙江,分别为26675元、24725元和22727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居于后三位的是西部地区的新疆、青海和甘肃,分别为7990元、8058元和8087元。

这种地区间居民福利水平的差异明确地反映了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

  2.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分析  区域经济动态差异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状况,表明地区经济的差异扩大或缩小的趋势。

  

(1)区域间经济总量(GDP)的变化。

  1978年以来,我国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变化以及各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变化都十分明显。

如表1所示,西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份额自1978—2001年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78年的16.6%下降到2001年的13.5%,下降了3.1个百分点(其中1982年、1990年除外),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情况有所好转;而中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份额自1980—2008年一直呈下降趋势,从1980年的31.1%下降到2008年的23.9%,下降了7.2个百分点;尽管东部地区2003年后上升趋势有所遏制,但由于一直实行优惠政策,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从1978年的52.5%上升到2001年的59.6%,上升了7.1个百分点,2008年仍保持在58.4%的高位。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2)区域间人均GDP的变化。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最终将体现在综合或产出效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上。

如表2所示,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人均GDP的绝对差从1978年的366元上升到2008年的22435元,中西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相对差从1978年的58元上升到2008年的5348元,足以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的态势。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empirenews.page--]  (3)区域间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是由一定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决定的,在经济发展速度相同的情况下,地区间的相对差会保持不变。

分析经济增长速度的区域差异,可以了解我国实施区域经济政策以来,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变化情况,了解区域经济政策在区域经济差异变化中的作用。

有资料表明,自建国初至1978年的30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以现价计算的平均增长速度之比为6.81∶6.78∶7.25,西部地区高于东部地区部0.44个百分点;而在1981—1988年间,东、中、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8%、10.83%、10.88%,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0.92%;到1989—1991年间,东、中、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5.76%、3.48%、6.11%,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2.28%;1992年,东、中、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分别为18.37%、11.58%、9.23%,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9.14%。

2008年这一增长趋势仍未发生明显改变,3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由东向西形成了梯度递减的格局。

    三、我国区域性税收政策现状及评价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税收政策是一国区域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应当承认,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也制定了一些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

然而。

现行税制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1类特殊区域实行了区别对待的税收优惠政策,以适应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梯度开发与促进区域经济振兴的需要,如:

2007年对包括中部6省的26个老工业基地城市的八大行业实行消费型增值税改革试点、2009年消费型增值税在全国范围内的全面实施、统一对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前加计扣除、实行企业技改设备投资抵免新增所得税、科技成果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