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7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47503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7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7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7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7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7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7篇.docx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7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7篇.docx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7篇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对策7篇

第一篇:

农村小学教育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摘要:

责任意识教育关乎社会的和谐与民族的振兴,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

农村小学教育需要特殊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用文化去经营学校,就需要培植产生文化的土壤。

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采取合理的措施,使少年儿童奠定肩负社会责任的基础。

尊重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让他们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把好教育这一关。

关键词:

教育;社会责任;适度责罚

1社会责任概述

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既可以指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也可以指道德范畴内的所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一个人作为抽象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有履行历史责任的义务;作为具体的社会个体,有履行具体责任的义务。

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一切社会关系赖以生存的前提。

而责任意识的培养也不是先天就具来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不能流于空洞的形式说教。

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和时代需要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解释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教育者所希望的人。

人才的培养不能一曝十寒、揠苗助长,而需要循序渐进。

2社会责任与农村小学教育的直接关系

农村小学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产生了学校教育的“无责任化”,即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误,都不会承担责任。

学校成了学生的乐园,教师只能表扬学生而绝不能批评学生。

没有人敢在一堂公开课上批评学生的错误,即使有,那也是温和善意的七分褒扬三分温怒。

我们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没有因为犯错而去干一件“戴罪立功”的事,从没有负错感,悔改观,责任意识是那么的陌生,在学校是如此,在社会上呢?

也难怪学生犯了大错依然若无其事一般。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让他们从小担负责任,将来才能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学校教育只有渗透责任意识教育,才是真正的关心爱护学生,关爱祖国的下一代接班人。

2.1关爱学生,渗透责任意识教育:

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学生的教材中闪现的光辉思想。

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和教育评价体系极端化的结合,追求难以量化的素质和无端的减负,曲解“以人为本”,“只表扬不批评”等等的歪论,致使教育偏离了其实质,责任意识的教育也无法渗透。

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怎样就热爱祖国了?

应该具体做些什么?

从什么做起?

小学生的是非观念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

没有错误哪有正确?

只肯定没批评,又如何建立学生“非”的观念呢?

责任教育又怎能渗透呢?

第一,关爱学生,就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不是流于形式,视学生如自己的子女,尊重鼓励其正确的意愿,引导调整其不合理或错误的意愿。

对其优点应该肯定,但不能言过其实。

对其错误应该视其程度和个体性格特点提出批评,但须中肯。

让学生知道,批评也是一种关爱。

第二,尊重学生,适度责罚。

责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的否定性评价。

使学生克服缺点和改正错误,帮其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的教育方法,既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集体。

责罚不是体罚,它是批评的特殊方法,也是责任意识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它需要科学的指导和艺术的手段。

2.2适度责罚是一种教育:

适度责罚是教育的一种形式。

适度责罚从反面教育了孩子们,让他们分清了应不应该做和该怎么做的事。

批评、谴责和处分是在认识上让学生们明白了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如何让认识变成一种实践行动,适度责罚将是孩子们将理论认识变成切身体验的有效方法。

教育的实质不是灌输,而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体验其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具有自主意识的学生自己明白。

责罚之所以要适度,就是因为如果罚之过度,不但收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走向教育的极端;如果敷衍责罚,反而更会流于形式。

因而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把握好责罚的度,采用得当有效的责罚方式。

3社会责任与农村小学教育的间接关系

社会责任与农村小学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责任意识的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

然而责任意识的教育成果需要在未来社会里显现出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间接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3.1责任意识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

责任意识的教育不光只有适度责罚,其教育资源还有大量的教材、丰富的学校生活和争取大部分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

责任意识教育的对象不光是个别特殊的犯错误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学困生和智力超常生以及大部分中间的学生。

学校日常活动的核心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体、个人、社会的责任意识常常相伴而行。

对一般儿童、学困生和智力超常生需在因材施教的正确教育方法指引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课题。

智力超常生数量较少,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智力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也需要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对于处在中间的学生,教师仍不能一刀切,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微妙的个体差异,关注这一群体的发展,我们会探寻到教育的一般规律,探寻到责任意识教育适于这一群体的规律。

爱自己的学生,不光是生活上的爱,更是深于父母的心灵上的爱。

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个性气质特点和家庭情况,这样才能宽严并用,恩威相济。

3.2实践教育的成果需要在未来社会里显现:

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教育发展相当落后的农村小学教育,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受教育学生在农村,因此,农村教师肩负的责任之大,与国家未来之壮大戚戚相关。

教育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类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

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核心。

全面发展不是全部发展,要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根据人的不同特点,实现不同层次的不同发展。

教学方法就是以学定教,教育方法就是以人定教。

教学可以是简单的,而教育必定是复杂的。

学生受教育后如何服务于社会,是教育者希望受教育者变成他们所希望的新型人才形态。

责任意识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强化与否,以及其他教育的渗透,在学生受教育后服务于社会时就显现了,学生的责任行为将是对小学教育中责任意识教育的一个回放、一个缩写、一个反馈。

现代社会,学校已不是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的唯一渠道和来源了,从内容上讲,这些渠道的信息有好有坏。

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网络的覆盖面暂时尚小,学生对此了解还处于好奇阶段,对影视媒体中虚拟暴力、色情、毒品等画面中毫无责任感的成份,也处于模仿阶段,教师要谨防小学生对此的倾向。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目前农村小学教育中责任意识教育的厚与薄,将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3.3肩负责任是未来社会的需要:

责任,是光荣的,也是需要勇气去承担的。

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一种责任。

一个民族有发展壮大自己之责任,一个团体和单位也有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家庭更是有家庭成员自己的责任。

责任,无处不在。

责任不是先天就有的,更不是后天俱来的,而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集体、家庭生活中学来的。

一旦失去,国家、民族也将失去自尊、自强的旗帜。

肩负责任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农村小学生的责任,未来的社会需要有志之才,更需要有责之才。

农村小学的特殊情况,则更是重中之重。

4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决定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的特殊性,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责任意识教育。

教育手段要因人而异,灵活运用。

要创造条件争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光靠学校教育将会事倍而功半。

只有认清了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关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农村小学责任意识教育与学生将来的社会责任关系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

因此,把好这一关,才是真正的关爱生命、忧国忧民。

教师要在班级中善于培植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主体教育的生存土壤,把个体、集体、社会的责任统筹起来,让学生也善于明辨是非、防微杜渐。

让其从小立大志、担大任,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付诸实践,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再到实践。

光说不做,是不会期待教育作用的,行动才是责任意识教育的旗帜。

作者:

李继荣单位:

庄浪县阳川学区李咀小学

参考文献:

[1]《特殊教育学》,叶立群总主编,林永馨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年6月第一版,2000年4月第3次印刷.

[2]邹天鸿,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勾立贤,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探究[D].河北大学,2013.

第二篇:

农村小学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义务教育遇到了诸多问题,特别是农村小学义务教育。

城镇化是通过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在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出现了诸如“升学主义”观念有所加强、基础教育“育人价值”受到忽视、“身份”及时导致辍学现象增加、留守农民、工子女教育质量下滑、课程结构欠合理等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城镇化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影响,论述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农村小学教育的若干解决措施。

关键词:

城镇化;农村教育;小学教育

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城镇化,农村教育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统筹发展社会事业,优先发展义务教育,使农村化逐渐向城镇化教育方向发展,目前我国把农村教育作为优先领域,防止出现农村教育凹陷,着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向城镇化方向发展,即基本形成了城市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明显改善了农村义务教学学校办理条件。

整体提高农村义务教学的教师队伍素质,初步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其中师资发展问题是教育发展中的基本问题之一。

1城镇化进程对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1农村小学教育设施不能满足教育需求:

农村教育的设施不能满足小学教学的需求,办学条件在逐渐改善,但我国目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发展仍普遍欠发达,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而现在大多数还在用传统式的教育,无法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

经济发展制约教育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投资在国民生产总值和材教方面投资的也较少,对于农村教育的投资更少,目前的农村教育的措施还是陈旧、落后、老化的问题非常突出,部分教学设施严重缺乏,造成许多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除此之外,小学住宿环境得不到满足等因素,都直接制约了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1]。

1.2农村小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现在农村教师的补助以及教师的薪资待遇比较少,这样就导致了优秀的教师大量流失,农村小学教育缺乏优秀的教师,使农村小学生不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以导致农村小学的教师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年龄资深的老师,二是很年轻没有经验实习的老师,还有经验少的代课老师,他们的教育大多数还是由一黑板一根粉笔和一张嘴的传统安授课方式,这样的授课模式不但给师生的压力、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不能适应当代的教学需要,使得教学效果很不明显。

而且一些老师的专业知识和储备量不足,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的教学需要,这样导致了生源的减少,对教师的教课需求量下降,这样的师生结构就出现很多的问题,对有些学科例如体育、音乐、美术等专业的教师数量不足,往往一个教师教好几个专业,这一严重制约着农村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校和教师也应从观念上改变对于升学率的盲目追求以及对考试科目的过分重视,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平等对待各个学科的教师和教学。

1.3校园文化的缺失:

现在农村小学几乎忽略学校文化建设,导致农村小学生活在单一接受文化课的阴影里,受到客观原因的制约和影响而老师对于学生的成绩最为唯一数据,不让学生看课外书,由学校一味应试,本应该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居然成为了文化的孤岛,幼小的孩子们只能机械枯燥的演练各种习题,整日被束缚在书山题海里,背着小升初的压力,而没有办法享有应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中,农村经济欠发达,资金不足,学生几乎无法开展有关多媒体文化活动,严重影响了学生学校生活的丰富程度,也影响学生不能有效、愉快的接受知识。

2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若干措施

2.1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建立鼓励机制:

学校管理过程中建立激励机制,学校管理过程中良好的激励机制会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鼓励,物质奖励可能相对来些不太明显[2]。

在经济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一些小的物质奖励也许难以得到好的激励效果,但精神激励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鼓励农村小学教师积极主动的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积极主动接受现金的教育理念,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改革农村教师编的制度现行教师编是根据2001年中小学的标准制度决定的,提高农村教师的需求,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

2.2全面推荐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一个宽松活泼的教学环境,是造就学生德、智、体、美、劳前面发展的条件,建立宽松活泼的教育教学环境,创新小学教育是启发、诱导和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关键,开阔小学生的智力与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是培育人的重要场所,是学生离开家的第一个成长环境。

因而学校的办学理念,校歌、校风、校训、都是重要隐性的课程,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小学学习文化建设必须遵循学校特特色和师生特点,我们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精神文化的建设,要把精神文明教育提上日程,城镇化的发展程度不同的区域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生产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面临农村城镇化的迅猛发展的挑战农村各类型区域都应把精神文明教育提上日程。

3结语

党和国家历年来重视教育工作,和城镇化的教育相比农村教育还是比较落后,我们应该引进比较新颖是授课方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做里更好地掌握知识,活学活用不死板的去接受知识,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农村教育暴漏出很多问题。

为此。

我们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为突破口,采取一系列的发展策略。

促进农村教育高度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知识文化水平。

逐步促进人口成长,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服务与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对农村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培训,让学生接受不同的授课形式。

作者:

谭富丽单位: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小万德小学

参考文献:

[1]刘云博,白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03):

109-113.

[2]刘云博,白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03):

109-113.

[3]刘璐,魏登尖.农村教育城镇化进程中师资发展问题研究[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01):

54-57.

第三篇:

“互联网+”时代农村小学教育研究

开学不久,我校语文教研组举行集体备课活动。

一位一年级老师执教语文教研课。

这一节课是教拼音的,我们都知道,汉语拼音从声母到韵母,再到整体认读,学生都要会写,会读。

以前,这些内容的教学,一般都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而这次听课令大家十分惊讶。

才开学不到一个月,孩子们对拼音已经非常熟悉了。

在评课的时候,大家要求这位上课的老师谈谈教学方法。

没想到,这位老师却说:

“不是我教学水平有多高,也不是今年的孩子突然变聪明了,而是我经常会通过微信、微博等和家长互动,以互联网推动家校合作,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力的保障。

一、互联网正在悄悄改变着教师的教学思维

随着这位老师开了个头,其他语文老师也共享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一位二年级的语文老师接着说:

“几年前布置家庭作业,我会把当天的内容打印在一张小纸条上,或者写在学生的家校联系本上,这样既浪费资源又浪费时间。

后来家长们都有了手机,我就把作业发到家长们的手机上。

但群发手机信息很不方便,有的家长看不懂,还是会经常打电话询问作业情况。

现在,我们班上的家长都用上了智能手机,开通了微信。

微信可以传播声音,可以发送图片。

我就建立了我们班的家长微信群。

布置朗读作业的时候,我给他们范读,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收听,然后,再让家长把孩子的语音传上来。

这样我下班回家,打开微信,就可以知道全班孩子的复习情况。

布置书面作业时,我把作业格式拍成照片,做哪儿,怎么做,让家长一目了然。

孩子们做好作业之后,家长会把孩子们的作业拍成照片,上传到群里,这样大家在微信群里就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六年级的孙老师说:

“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即使是农村的小学生,也都有QQ号,平均每个学生有10~40个QQ好友。

由此可见,互联网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基于这一点,我经常让孩子们在自己的QQ空间里写日志。

让我班的学生与科任教师互相加为好友,然后再把优秀的日记或者文章转发到自己的QQ空间。

并在我的QQ空间里专门开辟了一个栏目叫‘蓓蕾园’,用来发表学生的作品。

这样,学生只要登录我的空间,就能读到其他同学的作品了。

在这个平台上,他们都喜欢上了习作,同时,他们还会在‘互联网+’的平台上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现在有一款手机APP叫纳米盒。

”四年级的戴老师说,“这款软件的功能非常强大,里面有全套的小学语文、英语教材点读、学科知识库、常用的视频、历史故事,还有孩子们最爱看的连环画。

我今年五十八岁了,普通话一直讲不好。

我就让孩子们回家以后跟着纳米盒读书,用手机上的录音软件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再上传到我们班级的QQ群里。

第二天,我会选出一些录音让学生听,同时,给优秀录音颁奖。

在我的鼓励下,每篇课文孩子们都读得非常出色。

以前,我没时间也没有办法让每个学生都读课文给我听。

现在好了,每个学生的读书录音都在QQ群里,随时都可以听到。

我觉得,我在快退休的时候,也赶了一把时髦。

这种教学方式,其实也是一种翻转课堂啊!

”以上是我校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交流的一些片断。

从这些片断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近几年来,从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互联网+”的春风已经吹进了我们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教育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天地。

二、重新认识“互联网+”给小学教育带来的改变

“互联网+”是刚刚兴起的一个网络名词,也是刚刚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

比如,医院可以实行“互联网+”医疗,学校可以用“互联网+”来辅助教育教学工作,特别是“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更是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喜爱。

提及“互联网+教育”,很多小学教育工作者都会认为:

小学教育“拥抱”互联网由来已久,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教育教学中。

但是,当提出从“+互联网”到“互联网+”这个概念时,值得我们反思的是:

原来对“互联网”的拥抱,仅仅是一种“+互联网”的方式,传统的教改思想和教学模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互联网充其量只是一种新的教学工具。

从“+互联网”到“互联网+”,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小学的教学改革。

三、“互联网+”的发展瓶颈与展望

第一,“互联网+”到底会给我们农村教育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陈先哲先生认为,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最大的差距在于师资,专业的师资根本谈不上,更不用说优质的教育资源了,如果乡村教育仅仅依靠这样的师资,很难得到好的发展,与县城教育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现如今,很多农村家庭都装上了宽带,这也为“互联网+”的推广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教学,一来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提升,二来还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互联网+”的平台上,我们可以上传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视频,让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参与学习,还可以将一些知识要点放到这个平台上,便于学生课下复习,这样,就可以让农村的学生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二,“互联网+”促进了学校课程的整合。

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学校的课程开设与城市学校存在很大距离,但是互联网缩短了这种距离。

县城里有的各种教学设备与教学素材,我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将各科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学习学校所开设的各门学科的内容,这样,学校在整合“互联网+”平台上的资源时,就会将各科的内容进行整合,这样,就对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冲击,教学时,我们就要立足于这个平台,多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交流、讨论,研究出一些可以适用于各门学科的综合性资源来让学生学习,学生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就可以通过一个资源而学习到各门学科的精要。

例如,在学习“九寨沟”这一课时,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拓宽视野,了解九寨沟的神奇、迷人的景色,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叙述之美,学生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来深入研究九寨沟的风光与风情,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

第三,“互联网+”促进了教师素养的提升。

因为“互联网+”是一个新的教学平台,对于广大一线教师来说,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它需要广大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不能用老眼光来看当前的教育,要学会适应,要在提升自己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能力方面做一番工作,给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来新的气象。

第四,“互联网+”创造了十分红火的移动学习。

能够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让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落实到实处,让农村孩子的学习不再受到教学条件的制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可以想象,一个在苏北农村学校的孩子通过互联网上了北师大附小外教老师或者纽约某小学教师的一堂英语课,这是什么情景?

这就是“互联网+学习”的理想目标,不分国界、不分老幼,随时随地接触全球最好的教育资源。

如今,它正在破土而出、蓄势待发,给农村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互联网+教育”也给对学生的学业评价带来了新的视角,它需要我们重新界定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与方式,让我们的评价更能够促进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教室,家庭、社会都可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方,让学生可以自由地、科学地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的学习更有成效,也为每个农村学校实现教育梦想开辟了新天地。

作者:

朱学军单位:

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双甸镇石甸小学

第四篇:

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摘要: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基础。

随着新课程标准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小学教育教学模式和要求、目标和内容均发生了深刻改变,教学管理活动日益复杂。

本文探讨了我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基本现状及根源,提出了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新课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针对传统教育弊端和教育理念的革命。

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也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时期。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所小学的办学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和决策;一所小学的校长既是掌舵人又是领跑者,把一所小学创办成为优质有特色的、一流的学校是每一位校长的希望之所在。

因此,素质教育教学的前提是具备良好的教学管理理念,直接决定学校的命运和前途。

优质而有特色的教学管理,是创办特色学校和适应新课改的必要条件。

因此,只有教学管理者具备先进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思想,才能引领学校这艘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向前;才能带领学校走上健康发展之路;才能有效进行教学管理,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基本现状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广泛推行和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教学理念、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展。

然而由于诸多因素,一些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问题仍然存在。

(一)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依然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