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docx
《中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中医的认识论与方法论
三七生
中医的产生发展是随着中国传统太极哲学的不断完善逐渐丰富起来的。
太极是中国人对宇宙万物产生的初始状态的文字描述,那是一个万物即将萌生的阴阳初判的原始图景: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一是太极,二是两仪,即阴阳,三是阴阳之间的中气。
中气斡旋,阴阳升降,变化于是生焉,遂产生了万物。
种虽万殊,性唯有五,所谓木、火、土、金、水,即五行也。
火性炎上,水性下流,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是古人对万物五行特征总的概括。
火之气为热,水之气为寒,木之气为温,金之气为凉,金木水火是为四象。
土之气不寒不热,不温不凉,遇火则燥,遇水则湿,居四象之中,即所谓中气也。
寒、热、温、凉、湿、燥,是谓六气,六气即五行在天之性也。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人身即小宇宙。
所以,人身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莫不与阴阳五行相对应。
更以收视反听之内景之学,观察经气运行隧道之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起止走向,及与内脏之对应关系,配以针砭灸艾之法。
又将草木金石禽兽之性情及五行六气属性详为划分种类,用作调整人身阴阳五行气化之偏,是谓本草之学,即今之所谓药物学也。
至于诊断疾病之法,以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过欲详查其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之八纲变化也。
随后依理施法,处方用药,不过调整其阴阳五行性情之偏,使之归于平和无病之常也。
人之五脏秉五行之气而生,肾居下属水,在卦为坎,二阴居外,一阳居中,体为阴而用为阳,主藏精,其势降极而升,是生气之根本也。
心居上属火,在卦为离,二阳居外,一阴居中,体为阳而用为阴,主藏神,其势升极而降,是藏气之根本也。
人之身以此水火立极,升降往复,周而复始,是为无病。
升降不畅,则火水未济,天地否隔,诸病作矣。
此不过略说大概,辨证施治依次类推,分而求之,千变万化,归而总之,不过阴阳。
治病之法,和其阴阳,调其顺逆,补虚泻实,通滞解郁,损有余而补不足,使人身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精神气血复归于阴平阳秘泰然无病之态也。
此乃中医体系认识论与方法论之大概,不如此说则不能彻其来源,尽其底蕴,非故弄玄虚迷惑今人也。
今人不加体察,眩于西医机械理论,误以为科学,百般维护其短,有意忽视其不能验证于实践之事实。
而反将中医之屡经实践检验证实之经典理论恶意抹煞诬为迷信,实为真正迷信。
其所标榜之所谓科学者,非科学也,实乃为维护彼迷信祭起之昏昏大棒也。
迷惑颠倒,一至于斯,真可畏也哉!
阴常有余阳常不足论
朱丹溪云: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惑之者以为不刊之论,实则荒谬不经之言也。
确乎不拔之论当为:
阴常有余,阳常不足。
以人生即一由生向死过程,阳者,生气也,阴者,死气也,阳消一分,阴长一分,人就向死近一分。
多一分阳气便多一分生机,自然之理也。
君不见冬日之木乎?
阳气潜藏,阴气弥漫,枝叶摧折,形容枯槁,阴寒之极,死气临之也。
冬至子时,一阳初动,阳气渐复,至于立春之后,阳气敷布,生机渐发,春色渐渐盎然,生命复苏,情志畅然,此亦显而易见之理也。
刘河间朱丹溪乃以天时之变,妄言为常,当火气行时滋阴降火或有一时之效,然时过境迁仍执之以为恒常不变之理,则大谬也,昔之琼浆,今为鸩毒矣。
观今之动辄以滋阴降火统治诸病者,杀人者众,生人者寡,犹执迷不悟以朱刘之言为根据,黄坤载谓彼等为下愚、厉鬼,良有以也。
再观近世所谓名医如施今墨孔伯华者流医案,宗刘朱谬论,动辄降火,用药杂乱,不了了之,难得入口见效者,今世宗彼等者又不知凡几,此大众所谓中药见效慢之说所由来者也。
朱刘之过在以妄为常,庸工之过在不知变通。
客气不无常变,主气终有盛衰。
阳胜阴则动有余,阴胜阳则动不足,此常态也。
动为阳,生气也,静为阴,死气也,明乎此则自能识得阴阳死生之变矣。
六气正名
内经所谓六气,医人千古从之,未闻质疑。
实则杂乱无章,乱人眼目,开后人无限争论先河。
名不正则言不顺,请先正其名:
风、寒、暑、湿、燥、火,此内经所谓六气也。
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六气者五行之气也,水气寒,火气热,金气凉,木气温,土气非寒非热,不温不凉,遇火则燥,遇水则湿。
寒、热、温、凉、湿、燥,是为六气。
风乃六气往来之动象,可寒可热,可温可凉,可湿可燥,乃六气之动,非气本身也。
暑者,湿而兼热,火者,为五行之一,皆非气也。
内经所谓六气多风、暑、火,而少温、凉、热,是其体系杂乱明证,后人群说蜂起,各主一偏,实内经指归不确、立论不明有以启之也。
今中医衰极,正统一认识确定理论之时也。
吾辈当努力从事之。
阴阳体用论
以偏治偏,药性所以为用也。
后天八卦以水火立极,人身亦同此理。
水升火降,阴平阳秘,自然疴疾不起。
阳根坎内,阴根离中。
自然之理也。
本乎上者亲上,水以升为顺也;本乎下者亲下,火以降为顺也。
水不上升,无火蒸之也;火不下降,无水藏之也。
地气上为云,阴随阳升也,天气降为雨,阳随阴降也。
水火既济,地天交泰,则百病不生;火水未济,天地否隔,则群疾蜂起。
动生阳,静生阴,阴为体,阳为用。
有阴无阳,则体不得用,僵尸也;有阳无阴,则用不附体,游魂也。
《内经》云: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明言阳气贵重于阴气也。
纯阳则仙,纯阴则鬼 。
刘河间以阳盛为病,朱丹溪谓阴常不足,主张滋阴降火,贵死贱生。
此黄坤载所以谓此二人为无知下鬼也。
精神论
东属木,已胎火苗,火属心,主藏神;西属金,早孕水根,水属肾,主藏精。
精神气血互相转化:
精,生命之物质基础也;神,物质之生命能量也。
精温则化气,主生长: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植物之生根发芽也;
神清则运血,主收藏: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如植物之开花结果也。
水居下主升,精化气则木生火;火居上主降,神运血则金生水。
主生长则性向外而进取,主收藏则性向内而退守。
一味进取有丧本之虞,一味退守有失荣之虑。
重精者有淫逸之患,重神者有妄想之忧。
精属阴,神属阳,阴成形,阳化气。
《内经》云: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
是阴阳并重,精神同宝也。
无气之形则死,无形之气则散。
但知形而不知气,则轻视生命;但知气而不知形,则难重死尸。
然人活在气,气散则死。
徒知形而不知气,但见精而不见神,背离根本,驰骋枝末,轻视生命,远离自然,此西医于治病之学所以远逊中医之故耶?
精说
肾藏精,心藏神。
精为体,神为用。
精化气为神,譬如薪火传递。
神不宁则精妄动。
精妄动则髓不秘藏,骨空筋缩,痿证作焉。
虽不即痿,而必渐至。
所谓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水不生木,木枯火焚。
以冬不藏精,阳不秘藏,水火失根,润下炎上,火水未济,阴阳不交,故龙雷之火飞腾不潜,木焚火飞,上燥下湿,温病作焉。
皆由精气不固,元神失宅所致。
如是观之,精之所系者甚巨,性命攸关,故古人有保精之劝。
义理渊深,词坚笔畅,岂西医无知妄作之辈所能知者哉。
阴阳天地水火一二离合论(艾滋病论)
此论受西医启发而始,彼虽必不能明其所以,然实肇始于彼之发现,功不可没,特记之,亦表非盲目排斥彼学者也。
然思维方法终难沟通,此亦一二不可混淆之一证欤?
公元2002年之12月1日,西方所谓之国际艾滋病日也。
电视节目中列举艾滋病研究进展,云美国新发明一种检测方法,简单易行:
但于一种溶剂中滴入一滴鲜血,普通人之血变成一条直线横断溶液之中,艾滋病感染者则分为两条平行直线,相距甚远。
因触动灵机,作是思维:
艾滋病人与普通人之区别无他,但一分为二也。
此一二者何?
请从中医之说论之:
天地未判,一气混茫;太极动转,阴阳始分。
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此河图之言也。
一者谓何?
先天之阳,即天也,在卦为乾,三连者是也;二者谓何?
先天之阴,即地也,在卦为坤,六断者是也。
此以三才记阴阳之象也,除之以三,不过一二而已。
一二者,即先天之阴阳也。
天地动转,阴阳交媾。
天一降于地户,于是水生。
水之体外阴而内阳,在卦为坎,在脏为肾,中满者是也;地二升于天门,于是火成。
火之体外阳而内阴,在卦为离,在脏为心,中虚者是也。
水火者,天地阴阳之用也。
先天之阳收于水中,天一是也;先天之阴藏于火内,地二是也。
一居下而二居上,此三才得先天阴阳之常也。
一二反动,则天地为否;二一顺转,则水火既济。
一二者,实万物生死离合之枢机也。
血之体为阴而用为阳,阴形之中内藏阳气,坎卦也,其根本实出于肾中。
普通常人验血一条直线者,阴阳相交,一二相合之故也。
艾滋病人验血两条直线者,阴阳离绝,一二相分之故也。
又一为阳而二为阴,血成二条,坎中一阳已成阴气,坎阳者,先天生命之本也,坎阳一散生命失根,死期将至矣。
而不即死者,说明尚有转机。
转机谓何?
使分者复合,散者复聚,一降二升,天覆地载,水火既济,阴阳互根,则病可以不作矣。
然治病必求于本,本立而道生。
观艾滋病传染之途径有二,二者谓何?
不过精血也。
精血谓何?
不过水火也。
水火谓何?
不过离中虚坎中满也。
今其病从下而入,由内而生。
坎中不满,是以一分为二;离中不虚,是以二化为一。
表盈里亏,虚实反作;内寒外热,冰炭斯分。
此否隔离绝之象,又非艾滋病所独有者也,西医所谓之一切免疫系统疾病莫不如此。
然治之道果何如耶?
无他,益其损而复其剥而已。
益者谓何?
风上雷下,否上之阳复降也。
复者谓何?
地上雷下,剥上之阳复降也。
二卦皆雷居下,雷者谓何?
龙雷之火生于坎中,即先天之阳也。
然则治病之道不过使其将脱之阳复归水中,即所谓导龙归海也。
天一复降于水中,则生生之本复泰矣,又何病之有哉?
(理法已备,方药自在其中矣,明者可自求之)
非典型肺炎的典型证治(修订版)
非典型肺炎流行以来,有蔓延趋势,以至所到之处颇有谈虎色变之感。
以中医理论观之,此病当属金木相冲温燥寒湿不能相济所致,其中很大程度属时气的原因。
今试从时气的角度就其典型症状分析其发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不当之处尚望高明不吝赐教。
辨证:
(高烧、乾咳和呼吸困难)肺金受克,气逆不能司呼吸,肺内有温燥之象。
(胸部X光检查也会出现异状)如片状阴影等,皆是肺内受伤之象。
(发冷、头痛)表有寒之象。
(肌肉僵硬)血不濡筋之象。
(没有食欲)脾胃不化之象。
(抑郁)肝气不舒之象。
(头昏脑胀、潮红)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天地不交之象。
(拉肚子)燥湿不济湿气下泻之象。
春三月寅卯辰,寅卯为木,辰为燥土,阳气上升,地气由湿化燥之时也。
寅之前为丑土,寒湿也,观其时之地表可知。
辰土温燥,观春分后之地皮干象可见。
今年太岁癸未,天干戊癸化火,火就燥,其本性也。
丑未之年太阴司天,太阳在泉,太阴之性为湿,火湿相遇,湿热作焉,此其岁时之应也。
广州位于正南,在位为离,火也。
此病高峰发于寅月,寅木化火,上克肺金,寅申相冲,木胜金败。
金本克木,今反受木侮者,一则木当王时,金逢囚地,一则火来助木,先气而来也。
卯月温气更盛,卯酉相冲,肺伤更重。
以六气辨之:
丑寅之月,寒湿内积脾胃,木气受郁,郁而化火,得天气之助,乃上行冲金,此其前期之证也。
卯辰之月,温燥之气生,又兼风火相煽,肺金更受煎熬。
今在上之温燥向辰月行,有更燥之势,在下之寒湿不得火济,屡有下陷之虞。
方法:
此病与寒热湿燥四气有关,病位波及手足少阴手足太阴四脏,寒热燥湿不能相济,反各以偏刑脏,致令营卫不通阴阳离绝,遂置人死地。
寒湿伤足太阳少阴,寒燥伤手少阴太阳,湿热伤足太阴阳明,燥热伤手太阴阳明。
而终以木火刑金之势先令肺金罹难,天时使之也。
治当先救其肺,同时外散寒结,内清热郁,润燥除湿,并行不悖:
麻黄20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麦冬20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黄柏10克,苍术10克,茯苓10克,附子10克
糖尿病概说
糖尿病是一种内脏代谢功能紊乱症。
众所周知,糖是人体的能量来源,糖的味道是甜的。
从中医理论看,糖的代谢与脾胃有关,因为脾胃属土,土之味甘,胃主纳食,脾司运化,中气斡旋,升清降浊,人体内部方能除旧布新,所以中医理论又认为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先天之本在肾)。
又脾主统血,脾经与心经相接,所以脾也在一定程度上主管血液的运行(中华不败所说心脏的动力不足以推动血液的运行是对的,其实推动血液运行的原动力在肾,传导在肝脾,输送在心脏,治节在肺脏,血液运行机制与五脏都有关联)。
脾的动力一部分来自肝肾的上升之力,另一部分来自饮食转化的能量,脾的主要功能就是把来自饮食的糖转化为能量输送到血液中,变成人体的动力,就像把煤烧成火,把水蒸成气,把气转成动力,这一点于西方的蒸气机原理很相似。
现在由于脾的转化功能出了问题,所以糖不能正常转化为能量,反而停留在血液中,成了血液的负担,这时验血血糖就一定高了,西医所谓的糖尿病就发生了。
脾本来主升清气,也就是把来自肾肝的原动力传导到心脏,而现在由于上升之力不足,不能推动饮食精微上升化为能量,反而使营养物质下陷于肾中,随小便排出体外,这时化验尿糖也高了,西医所谓的糖尿病就名副其实了。
但由于西医受理论的局限,不能了解致使糖份不能正常转化为能量(相当于水化成气)的根本原因,所以也就无法从根本上治愈此病。
好在他们发现了胰岛素,胰岛素本来是在脾运化精微的过程中自动产生的,是脾的功能的物质形态,西医治疗糖尿病的唯一方法就是向人体注射人工合成的胰岛素,胰岛素可以在短期之内降低血糖,缓解一些症状。
但是仍无法根治此病,因为胰岛素不能自生,所以需要不断注射,而长期的注射不但会使脾的正常功能完全丧失,还会使肝肾功能遭到破坏,最终导致西医所谓的并发症,手足坏烂,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等坏证,终归不治。
所以西医说糖尿病是终身疾病,是绝症,对西医来说确实是这样的。
前面说到了,造成此病的根本原因在脾的升清功能的破坏,而导致脾气不升的原因还在于肾阳的不升(相当于内燃机的炉火太小了,不能将煤点燃),阳气主升(热而轻故升),阴气主降(寒而重故降),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肾气不升往往是因为肾阳为寒气所伤,于理有据,于象可征,四诊相参,自有线索。
所以我说早期的糖尿病没有波及到中焦的只用金匮肾气丸就能治愈,因为肾气丸正是温补肾阳的妙药(烧旺炉中之火)。
至于中晚期的坏证是经过不断误药积累起来的,已经损及了根本,但如果用药得当如法,也并不是没有还原的可能,但至少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如果一年还无法恢复就很难彻底复原了。
而现在的中医在施今墨等名医的影响下对糖尿病普遍采用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原则,使本来就受损的脾阳肾阳再遭克伐,这就好比雪上加霜,病上加病,又怎么能治好病呢?
所以对这些庸工来说,糖尿病也成了绝症,不但损害了中医的声誉,而且直到现在还在用这种方法客观上残害着病人。
唉!
人为的认识不清导致的灾难也够厉害的了!
白血病辨
白血病是西医的病名,西医目前还自称不清楚发病的原因。
但我认为此病实际上西医误治的结果。
一般来说,此病发病初期都有普通的感冒症状,随着西医抗菌素的持续注射,病情反而不断加重,长期低烧不退。
这时医生往往怀疑是免疫系统出了问题,再经过检查,结果白细胞大量增生,幼稚细胞出现,粒细胞变异。
于是,西医确诊为白血病。
在经过多次的放化疗之后,病人的正气不断削弱,最后因正气极度衰竭死亡。
但从中医的理论分析,病人先天元气虚弱,坎阳不满,外感风寒之后,经太阳少阴两感继而深入骨髓,导致水中阴寒内凝,温气外泄。
于是水寒不能生木,表现为骨髓的造血机能不能正常运转,导致肝心脾等脏器藏血统血主血机能丧失。
最后,血不循经溢出血管之外,终因内脏出血导致死亡。
如果不经过西医的消炎药不断损伤正气,将寒气层层引向深入,断不致很快死亡。
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2000年,一个哈尔滨的青年被医院确诊为白血病后,毅然拒绝治疗,决定用最后的生命骑车壮游祖国河山,当他在到达深圳沿路返回沈阳,再到医院检查时,奇迹出现了,他的血象恢复了正常。
这个事实说明,在未经误治的情况下,所谓的不治之症——白血病是可以在自身正气的调节下恢复正常的。
而另一方面,那些死亡的患者无一不是在经过及时的联合化疗治疗后死亡的。
即使中医也往往迷惑于表面发热的假象,使用大量所谓清热凉血药,戕伐正气,与西医治疗殊途同归。
若辩证不误,白血病绝非不治之症。
治法不外固本扶元,因势利导,使深入之寒邪复从里达表,散于身外,则病自已矣。
高血压与温阳散寒
大剂四逆汤附子生姜可用100g以上,敢放胆用姜附者肇始于蜀中郑钦安先生,郑氏号称火神,于阴阳之辨洞若观火,阐明阴虚阳虚实据,发人深省,启人悟门。
用药直接了当,效如桴鼔。
见解高明,功效卓著,数百年来第一人也。
惜后人不加省察,竟误以寒凉派为医学正宗,动云滋阴降火,罕言补阳散寒,戕伐正气,坏人根本,反将振元阳扶生气之郑氏之学目为左道,妄以正统自居,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以理误人,用药害命。
竟将歧黄救人之术反作杀生之法,此诚可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
郑氏之后有吴佩衡、范中林先生踵武芳规,独步杏苑,神功盖世,手眼通天,屡起沉疴大证,所赖者有干姜附子等猛将辅佐也。
而时俗之辈动云有毒慎用,竟将一代猛将诬为废物,委诸闲职不肯重用,徒令寒气肆虐,生灵冻馁,此复可痛哭流涕长太息者也。
高血压者,寒束血管使之内收也。
西医不知散寒,只知扩张血管减少血流量,譬如嫌松紧带太紧,反复拉抻,使之松懈。
不但未去寒气病根,反使血管脆化,失去弹性,不能收缩,最后导致脑血管破裂之证。
若作一下调查,极有可能所有脑血管破裂患者都曾经长期服过降血压药物。
现代病多为西药副作用累积所致,如新诺明已被证实可导致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尿毒症、红斑狼疮等多种西医绝症,此西医尽知者。
西药大多如此,每种药物几乎临床应用之后都证明害大于利,不得不更新换代,而更新者同样存在尚不为知的种种负面可能,如前一阵所谓PPA。
愚者不知其害,动辄滴流,以为仙药,趋之若骛,轻易赴死,多有站着进来躺着出去者。
对所谓科学深信不疑五体投地,实则于其原理一窍不通,过于轻信乃至迷信,实可悲可怜者也。
每言及此,不觉语为之塞,气为之结,声为之激昂,性为之暴烈。
此无他,明知其非而难令人信,欲正其误而求告无门。
彼之昏昏者反洋洋自得,昂首戴面,以权威自居,垄断专制,于其不能治愈之病则定为绝症,他人以他法治愈,则百般刁难,不予承认,掩人之长,护己之短,以理论欺世,以技术骗人,竟能畅通无阻,为所欲为,谋财害命,死无怨言,此尤可痛苦流涕长太息者也!
小青龙汤意解
小青龙汤从麻黄汤变化而来,欲解青龙先当识得麻黄之意。
麻黄汤主治无汗发热、脉浮紧、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之表为寒闭证。
此证导致气机升降失调、营卫开阖不利,故以麻黄为君,开手太阴足太阳之闭。
手太阴与足太阳皆主一身之表,肺司皮毛之外,又主呼吸,主气机之降,故又以杏仁之苦辛助肺气之降敛。
桂枝(木)、炙甘草(土),一助营气外达,木生火(麻黄中空,有离中虚之象)也;一助卫气内收,土生金(杏仁色白,有兑上缺之象)也。
君臣佐使之意具足焉。
小青龙主治心下有水气、少腹满、里作痞之中寒上干于肺的气机降路受阻之伤寒表未解证。
表寒未解,故麻黄、桂枝仍用,散卫寒恐营气外泄,故以白芍、炙甘草清郁热敛营阴。
下寒上干,故以干姜、半夏降之。
细辛、五味,外收内通,与干姜、半夏成错综之势,五味、半夏之降敛,使细辛、干姜之辛散下达也。
咳喘之因缘于肺气不能内收,不能内收之因为中下寒湿上干,排挤肺气逆行。
今得干姜、半夏、细辛、五味收敛逆气,下通中阻,又兼麻桂之辈外散表寒,故得表里双解上下齐通,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之因下寒阻滞降路所现诸症可以不作矣。
真武汤意解
真武,水神之名也。
以之名方,治水之意寓焉。
真武汤于《伤寒论》中凡两见,一见于太阳中篇,一见于少阴篇。
太阳为寒水之经,少阴乃主水之脏,皆关乎水,故以水神名其方也。
克水者为土,水生者为木,一为官,一为子,顺承泄秀转枢升降所关,不可忽也。
水气为病,或上凌心火,或中淹脾土,或泛溢皮腠,或闭塞经络。
阻碍气机升降,影响津液运行。
故悸动、瞑眩、瞤动、振振欲擗之状出焉,腹痛下利、小便不利、肢重疼痛、或咳或呕之症成焉。
欲治水先当培土固堤,白术是也;再当疏浚通流,茯苓是也;水寒则凝,当温化之,附子之责也;又当推行宣泄,生姜之使也;木植而后土固,土固而后水藏,白芍者,固土藏水使不流失之木也。
然白芍所固者水土之体也,若其用不彰,则当代之以桂枝焉。
白芍者,阴物也,故伤阳之下利去之。
其于固藏敛降之用为宜,而于宣发疏散之用有碍。
其与桂枝相反相成,体用同顾,补泻兼施,每多并肩作战,桂枝汤乃其典范也。
然亦有分道扬镳各司其职之时,此桂枝汤所以有去桂去芍之变也。
苓桂术甘所主乃寒水上凌阳用不彰之证,故去白芍。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所主为水郁不通阳结化热之证,故去桂枝。
桂枝白芍,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散一敛,一清一温,其表法阴阳之实物耶?
真武汤无桂枝者,以其有阳结郁热也。
去芍者,以其有阴凝之下利也。
阴凝于中,则加干姜。
若阴凝于下,阳气不达,以桂枝破之不亦宜乎?
又何至生振振欲擗地之恐哉!
阴阳升降论
道生一,太极也。
一生二,两仪也:
阴阳也,动静也,在象为水火也;二生三:
阴阳相感,水升火降,升降之间,中气成焉,中气者,土也;三生万物:
水流湿,火就燥,湿土生木,燥土生金,金木成气,万类成形矣。
火性上炎,外阳内阴,升中有降也。
水性下润,外阴内阳,降中有升也。
金性收敛,在卦为兑,一阴居上,二阳居下,阴覆二阳下降归坎也。
兑上一阴,从离中来也,离阴为阴之祖,故名太阴。
木性敷扬,在卦为震,一阳居下,二阴居上,阳载二阴上升于离内也。
震下一阳,从坎内来也,坎阳为阳之祖,故名太阳。
离阴右降,肺气从之收敛也。
坎阳左升,肝气从之敷扬也。
离阴不降则胃土燥结,肺金失养,此朱鸟汤黄连阿胶所自出也。
坎阳不升则脾土湿郁,肝木不达,此肾气丸中附子桂枝所由来也。
阴阳体象
治病之道,首明阴阳。
天地水火金木,五脏五行,阴阳体用,宜从卦象求之。
阴平阳秘,是谓无病。
阴阳偏颇,爻象即乖。
水火失真,天地异位。
当补泻兼施,扶抑随宜,察其动静,调其升降,令其回复本象,则阴阳平和,诸病自已。
如以水火象心肾:
离中不虚,则心阴不足,神不宁谧,有浮越妄动之虞;坎中不满,则肾阳内虚,精不化气,有沉潜漏泻之疾。
知其虚实,治在其中矣,余仿此。
水土之辨
坎卦二阴一阳,五行属水,阴为体,阳为用。
肾气丸为补水之方,是以阴多阳少,潜阳丹、滋肾丸、封髓丹之意亦然。
若阴僭阳位则三爻皆阴,变为坤卦,水化为湿,不能载阴上济心火,反克水作寒湿下凝,阻隔阳气降路,唯四逆辈大剂温通方可开其降路,引火下达。
导龙归海,引火归元,此之谓也。
先后天之本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岐伯曰:
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脑髓虽为先天,亦不妨称肾为先天之本。
盖本者,所自出也。
肾所藏之精延脊髓随督脉上升之气还精补脑,脑髓者,从肾精得养,即本于肾也。
故称肾为先天之本,无咎。
脾为后天之本者,凡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为后天所成,赖饮食所化之水谷精微奉养。
脾为胃行其精微,上归于肺,肺朝百脉,流溢布散,达于全身。
脾虚则不能输布供给,周身秉气衰少,形之盛衰,皆缘脾气运化之强弱也。
故脾为后天之所本也无咎。
非典病人为何发生骨坏死
非典病人用激素“治愈”后为什么多数发为股骨头坏死了呢?
其实问题就出在激素上。
众所周知,激素的作用是非常快捷有效的,但激素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用后病情往往会反复发作,而且再次复发后程度会更重,同时还会造成一些其他方面的损害。
骨坏死无疑是这些损害中比较严重的一种。
非典的症状虽然发在肺部,但肾中元气虚弱不能鼓舞正气抗邪也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原因。
但激素的治病作用却不是通过扶助元气来完成的,而是通过不断调动元气完成的。
接下来,有必要在这里探讨一下激素产生作用的原理。
同样众所周知,运动员服用激素之后会大大提高运动成绩,但“副作用”之大也与成绩一样惊世骇俗,很多“健儿”倒地猝死的场面更令世人触目惊心,世界女子百米记录保持者格里菲斯乔伊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实原因很简单,激素的作用是靠瞬间调动大量元气完成的,人体长期储备的精微物质突然转化为能量爆发,在这瞬间的爆发之中,记录被重新书写,疾病也暂时消失症状。
但是,人体的能量基础毕竟是有限的,长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