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31770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7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docx

《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docx

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我国“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节能减排方面摘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国家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二章 指导思想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

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

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达到74.5岁。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

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

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第四章 政策导向

   ——健全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

优化能源结构,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资源环境税费制度,健全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标准,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贯穿于生产、流通、消费、建设各领域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六篇 绿色发展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第二十一章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坚持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第一节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综合运用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效、增加森林碳汇等多种手段,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用能管理,加快制定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总量控制目标和分解落实机制。

推进植树造林,新增森林面积1250万公顷。

加快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控制工业、建筑、交通和农业等领域温室气体排放。

探索建立低碳产品标准、标识和认证制度,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

推进低碳试点示范。

   第二节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制定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总体战略,加强气候变化科学研究、观测和影响评估。

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加快适应技术研发推广,提高农业、林业、水资源等重点领域和沿海、生态脆弱地区适应气候变化水平。

加强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提高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三节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

   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积极参与国际谈判,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

加强气候变化领域国际交流和战略政策对话,在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推动建立资金、技术转让国际合作平台和管理制度。

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二十二章 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

   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各类资源保障程度。

   第一节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抑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

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健全奖惩制度。

完善节能法规和标准,制订完善并严格执行主要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和产品能效标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

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能效标识、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

推广先进节能技术和产品。

加强节能能力建设。

开展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第二节 加强水资源节约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严格水资源保护,加快制定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加强水权制度建设,建设节水型社会。

强化水资源有偿使用,严格水资源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

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推广普及管道输水、膜下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新增5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支持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

在保障灌溉面积、灌溉保证率和农民利益的前提下,建立健全工农业用水水权转换机制。

加强城市节约用水,提高工业用水效率,促进重点用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居民生活节水。

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

实施地下水监测工程,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

大力推进再生水、矿井水、海水淡化和苦咸水利用。

   第三节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从严控制各类建设占用耕地,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实行先补后占,确保耕地保有量不减少。

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

按照节约集约和总量控制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时序。

提高土地保有成本,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力度,鼓励深度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

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管控,严格用途管制,健全节约土地标准,加强用地节地责任和考核。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下降30%。

   第四节 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和合理开发

   实施地质找矿战略工程,加大勘查力度,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形成一批重要矿产资源的战略接续区。

建立重要矿产资源储备体系。

加强重要优势矿产保护和开采管理,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严格执行矿产资源规划分区管理制度,促进矿业权合理设置和勘查开发布局优化。

实行矿山最低开采规模标准,推进规模化开采。

发展绿色矿业,强化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

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矿区土地复垦,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加强矿产资源和地质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坚决制止乱挖滥采。

第二十三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减量化优先,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第一节 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

   加快推行清洁生产,在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重点领域推进清洁生产示范,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降低资源消耗。

加强共伴生矿产及尾矿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推进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道路废弃物以及农林废物资源化利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

按照循环经济要求规划、建设和改造各类产业园区,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废水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处理。

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构筑链接循环的产业体系。

资源产出率提高15%。

   第二节 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快建设城市社区和乡村回收站点、分拣中心、集散市场“三位一体”的回收网络,推进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

加快完善再制造旧件回收体系,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垃圾分类回收制度,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推进餐厨废弃物等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第三节 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推动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产品、节能环保型汽车和节能省地型住宅,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抑制不合理消费。

推行政府绿色采购,逐步提高节能节水产品和再生利用产品比重。

   第四节 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

   加强规划指导、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订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名录,建立再生产品标识制度,建立完善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

开发应用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推广循环经济典型模式。

深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组织实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

推进甘肃省和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