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C卷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30335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C卷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C卷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C卷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C卷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C卷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C卷 含答案.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C卷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C卷 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试题 浙教版C卷 含答案.docx

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试题浙教版C卷含答案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开学考试试题浙教版C卷(含答案)

班级:

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

题号

知识基础

积累运用

口语交际

阅读

习作

总分

得分

试卷说明:

1、测试时间90分钟,测试题满分100分。

2、答题前,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在密封区内写上学校、班别、姓名等内容。

3、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作答。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词填空。

1.人们苦苦(请求哀求祈求)天帝,(请求哀求祈求)他斥逐洪水,可是天帝毫不理会。

2.没有火来照明,就只好在无边的黑暗中,(熬过度过)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夜晚……

3.直到现在,希腊人对普罗米修斯仍然十分(敬佩敬仰佩服),称他是“人类的大恩人”。

4.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位(聪明美丽神通广大)的女神,名叫女娲。

2、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字或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离间(jiānjiàn)计是多采用造谣挑拨的方式使亲密无间(jiānjiàn)的人彼此之间(jiānjiàn)产生间(jiānjiàn)隙。

2、一(yìyī)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yíyi)阵哄(hōnghòng)堂大笑。

3、乱(哄哄洪洪轰轰)的屋子里响起了老村长(宏洪哄)钟般的声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

()头发()鼻涕()耳朵()脂粉()庙会

4、我会给下面每个字组词语。

锈()燥()减()揪()乖()

绣()澡()碱()瞅()乘()

5、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在生命的旅程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种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

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是朝向();可以是面对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不停的絮絮叨叨

二、积累与运用(每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

(1)把足智多谋的人喻为………………………(     )。

(2)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喻为………………(     )。

(3)把公堂台阶下受审的囚犯喻为……………(     )。

(4)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     )。

2、按要求写句子。

1、客家人在治家、处事、待人、立身等方面都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征。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顶碗少年表演后,全场响起了掌声。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五根手指团结一致。

五根手指成为一个拳头,根根有力量。

(用合适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六年前的一个夜晚,我感受到了和田维吾尔族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到了腊月,人们早早地准备好了吃的、穿的、用的。

(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判断。

1.()“海燕出版社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漫画本》解决了少年朋友在阅读世界文学名著中所遇到的难题。

”这句话若缩句,应该是“出版社解决了难题”。

2.()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

“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改成间接转述应该是,蔺相如对手下的人说:

“秦王他都不怕,他更不会怕廉将军。

” 

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明了送别老朋友的地点、送别的时间和老朋友的去处。

“西辞”是说孟自东往西而去。

4.()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

我孤身一人客居他乡,现在中秋节到了,更加倍地思念亲人们。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名句。

意思是在鞭炮声里,一年又过去了。

这里的“元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4、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

__________。

2.洗手的时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吃饭的时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默默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司马迁的说过:

人固有一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种树者必培其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口语交际(每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展开想像写一写。

这是一枚特种邮票,从邮票图案中,我读出了很多: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每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

1、阅读与理解。

只有一个地球

①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②但是,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③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

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④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

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⑤有人会说,宇宙空间不是大得很吗,那里有数不清的星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吗?

  ⑥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⑦不错,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但是,即使这些设想能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再说,又有多少人能够去居住呢?

  ⑧“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⑨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

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短文第1至第7自然段,从4个方面介绍了地球:

(1)地球在宇宙中显得美丽壮观;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目前只有地球适合人类生存。

2.默读第一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想一想,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的第二自然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六自然段中的“至少”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表达方式来看,第8自然段中画“____”的句子起到了_______的作用,第9自然段总结了全文,点明了本文的写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

我爱山菊花

“燕儿岛”是青岛著名的风景区,它被碧波荡漾的大海环抱着。

春天,小岛上冰雪融化,小喜欢唱,草木复苏,一派生机。

夏天,蓝天白云,微波粼粼,白帆点点,海鸥低旋,再加上海滩上那五颜六色的贝壳和时隐时现的螃蟹,使游人留恋往返。

秋天,是小岛上最美的时光。

漫山遍野的山菊花都争先恐后地开了,开在那些不起眼的山沟里,小道旁,石缝间……我爱小岛,更爱小岛上的山菊花。

一个星期天,妈妈带我到岛上采山菊花。

我们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轻风吹来,一阵清香扑鼻。

我举目四望,啊,是山菊花!

我疾步奔去,高兴地在花丛中闻闻这朵,瞧瞧那朵,不知不觉把它们当作了知心朋友。

山菊花一丛丛,一簇簇,哪儿有它,哪儿就会飘出阵阵清香。

山菊花碧绿的叶子衬托着金黄的花朵,使人看了心旷神怡。

“嗡嗡嗡”几只勤劳的小蜜蜂飞来了。

它们要到那圆圆的、毛茸茸的花蕊里去采花粉,它们一边忙着,一边在小小的花瓣上轻巧地跳着舞,点缀着这幽静的山谷。

在花丛中,在树叶间,还有三五成群的彩蝶迎风飞舞。

我不禁疑惑起来,这不是进入仙境了吗?

我一边采着山菊花,一边想着:

山菊花不像牡丹那样鲜艳,也不像君子兰那样高雅,但它却有着朴素的性格。

山菊花不要求人们把它供养在舒适的环境里,更不要求人们给它浇水、修枝、剪叶。

幽静的山谷里,偏僻的小道旁,狭窄的石缝中,随处都能见到它那平凡的身影。

但山菊花给予人的却很多。

它的叶和根都可以做药;它那素淡的黄花可以泡茶,喝了以后头脑清爽,十分舒服;它的花瓣晒干后可以塞枕头,柔软舒适,香气扑鼻,不管谁枕上它,它都会把你带进甜甜的梦乡,特别是小孩用山菊花枕头,还能保护眼睛呢。

我爱山菊花的美和香,更爱它那朴实无华的精神。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争先恐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流连往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菊花的用途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菊花的特点是_______和_______,它具有___________的品质。

4、本文的第一自然段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写的。

5、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文欣赏。

伤仲永

<北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

“泯然众人矣。

<译文>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

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

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

叫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从前听说的相称了。

再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说:

“他才能完全消失,和普通人一样了。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

“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行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衒(xuàn)卖之事,母曰:

“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

“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译文>孟子年少时,家住在坟墓的附近。

孟子经常喜欢在坟墓之间嬉游玩耍。

孟母见此情景,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适合居住,于是就带着孟子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下来。

可是,孟子又玩闹着学商人买卖的事情。

孟母又觉得此处也不适合孟子居住,于是又搬迁到书院旁边住下来。

此时,孟子便模仿儒生学作礼仪之事。

孟母认为,这正是孟子所适宜居住的地方,于是就定居下来了。

1.“孟母三迁”这则故事广为流传,它可用一成语来说理,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你从“孟母三迁”这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请作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仲永的父亲和孟子的母亲的教育方法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请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成文。

文题一:

一个窗台上有了一朵花,这个屋里就有生气了;一棵树上开了一朵花,这棵树就成熟了;一条路上绽放了一朵花,这条路就有情趣了。

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一个亲切的微笑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跌倒后的搀扶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

生活中,你每天都有可能收到这样的“花”,也可能送给别人这样的“花”。

请你以“花”为话题,写一篇文体不限,不少于400字的作文。

文题二:

朱熹诗云:

“万紫千红总是春。

”如果花儿不敢开出自己的特色,无力发出独有的芳香,那么,它还能立身于烂漫春光之中吗?

你具有些什么特长?

这些特长,曾经为你取得成功发挥过什么作用?

或者为学校和班级争过光?

甚至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过贡献?

请你就自己的特长,作一番自我展示。

说说自己的长处,谈谈自己的感受。

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要写出真实情感,不说假话,不少于400字。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4分,本题共计20分)

1、略

2、1、jiànjiànjiānjiàn

2、yīyíhōng

3、哄哄洪

3、剃头发,擤鼻涕,掏耳朵,抹脂粉,逛庙会

4、答案不唯一

5、BDAC

二、积累与运用(每小题5分,本题共计20分)

1、

(1)智多星 

(2)东道主 (3)阶下囚 (4)铁公鸡

2、略

3、1.× 2.× 3.× 4.× 5.√

4、略

三、口语交际(每小题6分,本题共计6分)

1、略。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每小题8分,本题共计24分)

1、略

2、略

3、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说明社会环境与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有直接的关系。

孟子后来成为大学问家,与社会环境对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关系。

3.能够针对两人不同的教育方法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语句通顺者即可给分。

五、习作(本题共计30分)

1、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