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2 第6单元 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430004 上传时间:2023-05-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2 第6单元 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2 第6单元 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2 第6单元 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2 第6单元 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2 第6单元 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2 第6单元 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docx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2 第6单元 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2 第6单元 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2 第6单元 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docx

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版历史选修2第6单元第3课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

 

1.清廷“新政”上谕片段

 

伊古以来,代有兴革。

当我朝列祖列宗因时立制,屡有异同。

入关以后,已殊沈阳之时;嘉庆、道光以来,渐变雍正、乾隆之旧。

大抵法积则敝,法敝则更,惟归于强国利民而已。

自播迁①以来,皇太后宵旰②焦劳,朕尤痛自刻责,深念近收十年积敝相仍③,因循粉饰,以致酿成大衅。

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致富强。

懿训④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去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失,乃可作后事之师。

自丁戊⑤以还,伪辩纵横,妄分新旧,康逆之祸,殆更胜于红巾⑥……康逆之讲新法,乃乱法也,非变法也……

 

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除,欲求振作,必求更张。

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⑦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所见。

通限两个月内悉条议以闻,再行上禀慈谟⑧,斟酌尽善,切实施行。

 

──《光绪朝东华录》(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丁未条),第4册

 

【解读】这是通常所谓清末“新政诏”中的话。

1901年1月29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流亡于西安的慈禧太后主使,以光绪帝名义发布所谓“变法”上谕(通常也称“新政诏”),宣布进行变法,实行新政,并号召有关大员发言参议。

在此上谕当中,清廷对变法的原因、范围、方针原则等进行了阐述。

有些话语颇显冠冕堂皇,似乎变法的用心极诚,新政的范围很宽。

但从其所定方针和基本原则(见课文该目下的“资料回放”栏中语)看,仍不出“中体西用”的窠臼。

这段材料也可对相关问题提供进一步的具体印证。

从中可以体察:

①这时清廷拟行变法是应急之举。

促使其作此部置的主要原因是为时势所迫,清朝统治者面对现实,切实感到不变法就摆脱不了穷途末路。

②清廷将此次变法明确与维新运动期间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的变法严格划清了界线,对康、梁的变法仍完全持否定态度。

③虽说表示对“朝章国政”等等都可以“参酌中西政治”实行变革,但真实可行性则大打折扣。

④尽管如此,但清廷这次提出的变法议案,从力度上讲的确是过去所未见。

综合起来,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时清廷拟行“新政”的动机和客观时势条件,有助于对辛亥革命背景情况的全面了解。

 

【注释】①播迁:

指因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流亡西安。

②宵旰(gàn):

宵衣旰食的简称。

意思是天未明就起来穿衣,傍晚才进食,比喻勤于政务。

旰,天色晚,晚上。

③积敝相仍:

积弊因袭下来。

敝,通“弊”;仍,因袭。

④懿训:

指慈禧太后的指示。

⑤丁戊:

丁酉、戊戌年,指光绪二十三、二十四年,即1897、1898年。

⑥红巾:

历史上一些农民起义军包括太平军以红巾裹首,故以“红巾”称之。

⑦度(duó)支:

规划测算。

这里代指财政。

⑧慈谟:

慈亲和尊上谋划。

这里指由慈禧太后谋划定夺。

 

2.载泽奏陈立宪之“大利”三端

 

以今日之时势言之,立宪之利有最重要者三端:

一曰皇位永固。

立宪之国,君主神圣不可侵犯,故于行政不负责任,由大臣代负之。

即偶有行政失宜,或议会与之反对,或经议院弹劾,不过政府各大臣辞职,别立一新政府而已。

故相位旦夕可迁,君位万世不改。

大利一。

一曰外患渐轻。

今日外人之侮我,虽由我国势之弱,亦由我政体之殊,故谓为专制,谓为半开化,而不以同等之国相待。

一旦改行宪政,则鄙我者转而敬我,将变其侵略之政策,为平和之邦交。

大利二。

一曰内乱可弭①。

海滨洋界②,会党纵横,甚至倡为革命之说。

顾其所以煽惑人心者,则曰政体专务压制,官皆民贼,吏尽贪人,民为鱼肉,无以聊生,故从之者众。

今改行宪政,则世界所称公平之正理,文明之极轨,彼虽欲造言而无词可藉,欲倡乱而人不肯从,无事缉捕搜拿,自然冰消瓦解。

大利三。

 

──《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

 

【解读】这条资料录自载泽1906年上的奏请宣布立宪密折。

1905年,清朝派出五个大臣出洋考查宪政,载泽是五大臣之一,并且他为皇族贵胄,俨然居首领地位。

考察归国后,他曾具折吁请筹备立宪,被慈禧太后召见。

大约在1906年的夏末秋初之际,他又上此折,作进一步敦促。

他特别阐说,君主立宪大意在于“尊崇国体,巩固君权,并无损之可言”,并引日本宪法中对君权的具体规定作为例证,意在劝说慈禧太后不要顾虑立宪法会损害其统治权,应明白在当时的形势下对其统治只会有利,折中具体阐述立宪“大利”之三端。

 

对这条资料进行分析,可以认识:

①清廷进行筹备立宪的最基本立意是要使“皇位永固”。

②“外患渐轻”之说,只是载泽辈的一种设想。

如果真正实行君主立宪,自然有助于抵御外患,问题是当时清朝统治者的筹备立宪并不等同于真正实行君主立宪。

③“内乱可弭”之说,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借立宪抵制革命的险恶用心。

这与“皇位永固”一项正相辅相成,也是清廷筹备立宪的主要动机。

 

【注释】①弭(mǐ):

平息,消灭。

②海滨洋界:

当时革命党人主要在南方沿边沿海一带和海外活动,“海滨洋界”即就此而言。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3.张炳麟(太炎)驳保皇改良而倡革命

 

夫长素①所以不认奴隶,力主立宪,以摧革命之萌芽者,彼固终日屈心忍志,以处奴隶之地者耳。

欲言立宪,不得不以皇帝为圣明。

举其诏旨有云“一夫失职,自以为罪”者,而谓“亟亟欲开议院,使国民咸操选举之权,以公天下。

其仁如天,至公如地,视天位如敝屣②,然后可以言皇帝复辟,而宪政必无不行之虑。

”则吾向者③为《正仇满论》既驳之矣。

盖自乙未(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以后,彼圣主所长虑却顾坐席不暖者,独太后之废置我耳。

殷忧内结,智计外发,知非变法,无以交通外人,得其欢欣;非交通外人,得其欢欣,无以挟持重势而排沮④太后之权力。

载⑤小丑,未辨菽麦,铤而走险,固不为满洲全部计。

长素乘之,投间抵隙,其言获用,故戊戌百日之政,足以书于盘盂,勒于钟鼎,其迹则公,而其心则只以保吾权位也。

⑥令制度未定,太后夭殂⑦,南面听治,知天下之莫予毒,则所谓新政者,亦任其迁延堕坏而已。

非直堕坏,长素所谓拿破仑第三新为民主,力行利民,已而夜宴伏兵,擒议员百数及知名士千数尽置于狱者,又将见诸今日。

何也?

满、汉两族,固莫能两大也。

 

──章炳麟著《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是章炳麟于1903年在《苏报》上发表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中的一段话。

章炳麟(1869—1936),字枚叔,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清末革命党人。

他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指斥光绪皇帝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曾被清朝勾结外国租界工部局逮捕。

当时正值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勃兴、革命运动向高潮发展之际。

章炳麟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这篇著名文章中,在指斥清朝统治者的同时,尖锐地批判保皇派的改良主义谬论,为革命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张目。

 

从这段材料中可以体察:

①章炳麟认定,康有为辈力主的“立宪”,必是在以皇帝为“圣明”、而自处于奴隶地位的前提下来搞。

这揭示出其“立宪”与革命的根本差异所在。

②章炳麟又认为,光绪皇帝为与慈禧太后之间为权争,因此而“交通外人”是“铤而走险”,光绪皇帝也不过是个并没有什么见识的“小丑”。

当然,事实上其间除了权争因素外,也有政见上的抵牾,光绪皇帝倾向维新自有其相对开明的一面,对此章炳麟在这里恐怕是有意回避了。

③章炳麟作为颇为坚决甚至不无些偏执的“反满”派人物,这里的论说中,也将满、汉矛盾视为问题的根本症结之一,从其“满、汉两族,固莫能两大”的归结即可看出。

 

【注释】①长素:

康有为号。

②敝屣(xǐ):

破的鞋子。

③向者:

从前。

④排沮(jǔ):

排斥抑制。

⑤载湉:

光绪皇帝的名字。

⑥:

昔日:

从前。

⑦夭殂(cú):

夭折,死亡。

 

4.陈天华呼吁革命救国警世人

 

须知各国在中国已经数十年了,中国从前一点预备都没有,枪炮又不完全,这起头几阵,一定是要败的。

但败得多,阅历也多,对付各国的手段也就精了。

汉高祖和楚霸王①连战七十二阵,阵阵皆败,最后一胜就得天下。

湘军打长毛②,当初也是连打败仗,后来才转败为胜。

大家都要晓得这个道理,都把精神提起,勇气鼓足,任他前头打了千百个败仗,总要再接再厉。

那美国独立,也是苦战了八年才能独立的。

我如今就是要苦战八十年,也应该要支持下去。

怎么要胆小!

怎么要害怕!

这个道理我实在想他不透。

俗语说的,“一人舍得死,万夫不敢挡”。

一十八省,四万万人,都舍得死,各国纵有精兵百万,也不足畏了。

各国的兵很贵重的,倘若死了几十万,他就要怕中国,不敢来了。

就是他再要来,汉人多得很,死去几百万几千万也是无妨的。

若是把国救住了,不上几十年,这人口又圆满了。

只要我人心不死,这中国万无可亡的理。

诸君!

诸君!

听者!

听者!

舍死向前去,莫愁敌不住,千斤担子肩上担,打救同胞出水火,这方算大英雄,大豪杰,怎么同胞不想做呢?

 

──陈天华著《警世钟》,《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是陈天华名作《警世钟》中的一段文字。

《警世钟》写于1903年,共计两万余字,初刊于日本东京,其后一再重刊,影响很大。

此作以非常通俗的文字,沉痛指出中国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政策之下,已经处于被瓜分的危亡境地,呼吁国人警醒,起而革命救国。

其侧重点在宣传抗击列强侵略的救亡图存上。

本段话语的主旨在于,警示人们不怕失败,敢于牺牲,争取最后胜利。

从中可以具体体察:

①引用中外诸多事例,说明先败后胜乃常见之事,关键是最后的胜利,用以鼓励人们不要怕暂时的失败,须坚持战斗。

②从意思上表述出,中国地广人众,外国兵精器利,各有优劣,中国人要敢拼死,发挥人众的优势。

至于所说“汉人多得很,死去几百万几千万也是无妨的”,需要从其出于激愤、鼓励国人丢掉畏葸而勇于牺牲的意旨上正确理解,而不是轻贱同胞性命。

③从本段材料显示出的重在警示和激励,而非理论阐释的文体风格,可以由一斑而窥全豹,大致了解《警世钟》全篇的风格。

 

【注释】①汉高祖和楚霸王:

指刘邦和项羽。

②长毛:

本为对太平军含有轻蔑意义的指称,这里似作为不含贬义的俗称。

 

5.革命党人论“革命”真义

 

〔材料一〕夫今日之中国,及其敝坏固已达于极点,而毁屋,而重构,轮奂①一新,未尝无及焉,则革命之谓也。

弥缝补漏,跼蹐②以处,立宪之谓也。

今世各国,其号称立宪,而未尽泯③乎专制之性质者有之。

自今以往,世界之程度愈高,则其政体之于民必愈便,百年千载,终不尽易立宪为共和不止。

一度革命之后,而复有再度,非所愿也。

况中国之立宪,又异于是,如吾向之所言,异族执政,求一开诚布公之改革而终不可得耶。

是故不革命则其弊若是,而惴惴④于革命将召瓜分之祸者,又与现世适相反。

 

──汪东著《论支那立宪必先革命》,《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材料二〕夫革命云者,将以举凡从前之陋俗弊政,悉掀翻而摧拉之,非仅以杀人流血为能事也。

抑革命云者,虽属于破坏的名词,而一方破坏,一方必相继以建设。

使仅有破坏而无建设,则言王侯将相,骈首就戮⑤之后,犹不得谓革命也。

他日革命之结果若何,一视于今之仁人志士之造因若何……今之流俗,闻革命而骇者,不知革命者也。

而一二狂放躁进之士,谈革命而色舞者,亦不知革命者也。

不知革命而骇革命,犹属夫人⑥之情,乃若⑦不知革命而言革命,罪其容一诛乎。

 

──汪东著《论支那立宪必先革命》,《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是一位叫汪东的革命党人在《论支那立宪必先革命》一文中写下的话。

汪东(1890-1963),江苏吴县(今苏州)人,清末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为《民报》编务、撰述。

他的这篇文章,发表在《民报》第二号(1906年5月8日),署笔名“寄生”。

在其整篇文章中,剖析了“方今不欲革命而主立宪论者”的错谬,并对“君主立宪”和“共和立宪”作出了区分(所批驳的“立宪论”自然是“君主立宪”论),并正面阐说革命的真义所在,指出了有悖于此的模糊和偏颇之见。

这里所录的“材料一”中,主要论说革命、共和与“(君主)立宪”之别,以屋宇为喻,“弥缝补漏”谓之立宪,毁之重构谓之革命,形象生动,贴切易懂。

接着又表达出君主立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革命恰不会导致“瓜分”的观点。

在“材料二”中论及,革命绝“非仅以杀人流血为能事”,既行“破坏”又行建设,不必害怕;而所谓“一二狂放躁进之士”乐谈的,也非革命真义。

由所录两段材料,可以有助于体察当时革命党人所持的比较正确合理的革命观。

 

【注释】①轮奂:

形容屋宇高大众多。

②跼蹐(jújí):

狭隘,不舒展。

③泯:

消灭,丧失。

④惴(zhuì)惴:

形容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⑤骈(pián)首就戮:

头挨头地被杀。

⑥夫人:

这里当为“众人”之义。

⑦乃若;至于。

 

6.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的宣言片段

 

夫民国新建,外交内政,百绪繁生,文自顾何人,而克①胜此!

然而临时之政府,革命时代之政府也。

十余年来,从事于革命者,皆以诚挚纯洁之精神,战胜其所遇之艰难。

即使后此之艰难远逾于前日,而吾人惟保此革命之精神,一往而莫之能阻。

必使中华民国之基础确立于大地,然后临时政府之职务始尽,而吾人始可告无罪于国民也。

今以与我国民初相见之日,披布腹心②,惟我四万万之同胞共鉴之。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

 

【解读】这是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所发布的宣言中结尾一段话。

本书第3单元第3课第1条材料则为同一宣言的开头一段(首尾两段中间有若干文字未录)。

这首尾两段照应起来把握,自有助于整体理解。

从这尾段当中可以看出:

①孙中山在这特殊的历史时刻,保持着比较清醒和理智的头脑,深知民国建立只不过是一个新的开端,以后的艰难还会有很多,任重而道远。

②孙中山明确表示不怕困难,要保持革命精神,一往无前,“必使中华民国之基础确立于大地”。

尽管后来的事实是,孙中山不久便卸任临时大总统,由袁世凯取而代之,新生的民主共和制度遭到严重的亵渎和戕害,有悖于孙中山的夙愿和初衷。

但孙中山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斗争,不屈不挠。

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绝没有违背此就职宣言中所表达的意志。

 

【注释】①克:

能够。

②披布腹心:

披露真诚的心迹。

 

7.孙中山论说倒清之由

 

近年以还,人民不胜专制之苦,亦时有改革政治之要求。

满政府坚执锢见①,一再不许。

即万不得已而暂允所请,亦仅为违心之举,初非有令出必行之意。

朝颁诏旨,夕即背之,玩弄吾民,已非一次。

其于本国光荣,视同秦越②,未尝有丝毫为国尽力之意。

是以历年种种之阻挠,不足激其羞耻之心,坐令吾国吾民,遭世界之轻视,而彼殆无动于中③焉。

 

吾人今欲湔除④上述种种罪恶,俾吾中华民国得与世界各邦敦平等之睦谊,故不恤⑤捐弃生命,以与是恶政府战,而别建一良好者以代之。

犹恐世界各邦,或昧于吾民睦邻之真旨,故将下列各条,披沥⑥陈于各邦之前,我各邦尚垂鉴之……

 

──《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8册

 

【解读】这是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期间,以其名义“宣告各友邦书”中的文字。

该外交文书系由孙中山签署,由外交总长伍廷芳奉命以外文电报形式通报各国的。

在中华民国刚刚建立之际,新政权立意于尽量削减来自外交方面的障碍,主动表示对外交好之意,并且提出了若干具体事项,甚至包括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特定条件下的无奈因素固然不应忽视,但这毕竟反映了其软弱、妥协的一面。

不过,这里所录段落,主要是论说倒清之由,由此有助于认识辛亥革命的宗旨。

 

从这条材料可以体察:

①其中指陈的之所以推翻清政府的理由有三:

一是它坚持专制,压迫又“玩弄”人民,不真正进行改革;二是无“丝毫为国尽力之意”,漠视国家利益;三是导致国家和人民遭世界轻视。

话语虽然侧重于外交角度,但也不失确实。

②表示出以“一良好政府”取代罪恶的清政府,更利于“与世界各邦敦平等之睦谊”的意思。

这显然是要从外交方面向列强解释倒清的利处所在,有其策略意味,但就真正建立平等的国际关系而言,的确只有独立自主的国家而非清政府才有条件,只是民国政府在这方面也有很大缺憾。

 

【注释】①锢见:

成见。

锢通“固”。

②视同秦越:

意思是不当自己的国家来看。

③无动于中:

即“无动于衷”。

④湔(jiān)除:

清除。

⑤不恤:

不担忧。

⑥披沥:

竭尽。

 

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8.英国表示“敬爱”袁世凯

 

尊处①十一月十二日电悉。

吾等对于袁世凯深加敬爱,顾此次革命之效果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与各外国公平交际,并保全内地治安及美满情形,使在中国之商务进步。

此种政府,吾等将与外交上竭力支持。

 

──《新译英国政府刊布中国革命蓝皮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8册

 

【解读】这是英国外部于1911年11月15日致该国驻华公使朱尔典的电报。

当时武昌起义爆发月余,革命军正与袁世凯控制的清军对峙。

袁世凯成为一个颇为微妙的角色。

他已完全左右了清方,而对南方革命势力在以武力对付的同时,也酝酿采取“和平诱引”的招数。

他对列强则极力献媚,列强选中他为自己在华新的代理人。

其时围绕中国问题,国际关系颇为复杂,各有关国家自然首先是基于本国利益考虑问题,展开争逐。

英国的在华势力范围主要是在长江流域,它对革命造成的时局颇为关注,插手干预。

从这封电报中便可见一斑。

 

此电文虽短,但涵义颇耐揣摩:

①表明了英国政府对袁世凯的支持态度。

而袁世凯当时还公开站在反革命立场上,英国支持袁世凯自然意味着对抗中国革命。

②其所谓中国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保全内地治安”云云,只不过是要维持相对稳定的秩序,以保全其在华利益不受损害并继续扩大(如所言“使在中国之商务进步”)。

正是出此考虑,英国积极支持袁世凯。

 

【注释】①尊处:

指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处。

 

9.列强支持袁世凯

 

四国银行①代表正提议借款三百万两给中国政府,以华北铁路为担保。

 

我赞同借款,因为我认为,行动的时间已经到了,如果列强不欲负担使北京政府瘫痪的后果。

袁世凯必须得到支持,因为只有他是稳定的保障。

我的美国同僚,正像我的英国同僚一样──他已放弃其反对──已向其政府建议借款,法国同僚也赞成。

我方才谈到的美国公使在这方面建议拉入一切与中国有关系的国家作一笔救济借款,特别因为其政治性质,并照顾法、俄与英、日的联合。

我指出这个建议的重要性,并强调四国银行团将来有单独行动的必要。

公使也许会向华盛顿提出该项建议。

 

──《德驻京公使哈豪森致外部电》,《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是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于1911年12月7日致其外部的电文,内容主要是关于四国银行团借款支持袁世凯事情。

此时在外国“调停”下进行“南北议和”的局面初定,列强成为双方争逐格局中的一颗重要砝码,而其支持袁世凯的意向十分明确,并且其支持是多方面的。

本段材料中所反映的,主要是从财力方面进行支持的筹划。

从中可以看出:

①列强此时向袁世凯的借款自己也承认为“政治性质”者,是为了“不使北京政府瘫痪”,其这种“投资”所预期的政治回报自然是无法用款额计量的,何况,眼下还要“以华北铁路为担保”,经济利益也无风险。

②在此借款问题上列强的协同及联合的背后是其对侵华权益的争逐,反映出其间复杂的关系格局。

它们基于本国的利益“纵横捭阖”于其他国家之间,而最终受害的自然是中国革命政权一方以及中国国家的利益,袁世凯在事局中角色的卑鄙性更显而易见。

 

【注释】①四国银行:

为英、法、德、美四国银行,联合成“四国银行团”,下文中涉及。

 

10.民国之初列强在华的角逐

 

日本的大陆利益干涉到各行省的存在。

但是,在这里它触及欧洲列强,包括英、美的利益。

加上在英国的对华商业中心,扬子江区域内,日本是英国最尖锐的竞争者。

据扬子江方面最近消息,日本正力图贷款予革命党政府(以中国扬子江商船队及铁路一条作为抵押)来增强其商业地位。

但是,日本在大陆上权力的扩充不仅威胁英国的商业利益而且也威胁其东亚政治权力地位。

在这里埋伏着英、日矛盾的一个萌芽。

这个矛盾可能因中国变乱更为显著。

它们将指示英国使它的中国政策要比目前格外地从欧洲观点上来安排,它们也能使它感觉与德国接近是有希望的。

但是,只要英、日同盟要求在中国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共同利益将促使其他列强一致行动。

 

──《德驻京公使哈尔森上帝国首相柏特曼何尔味》,《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修订本),下册

 

【解读】这是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1912年2月向德国首相的一件呈文。

当时正值辛亥革命取得胜利、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执政的时候。

包括德国在内的列强国家,出于各自的在华利益,既相互勾结,又相互争夺。

辛亥革命和民国的建立是列强非常关注的大事件。

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担心其在华利益受到威胁,说曾调集军队准备进行干涉。

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列强觉得武装干涉难以达到阻止革命的目的,于是就在“严守中立”的伪装下,积极扶植袁世凯为其新的代理人,并对新生的南京临时政府施加压力,帮助袁世凯夺取权柄。

列强各国的所作所为,都是从自己的利益来考虑的。

为此,他们十分注意搜求相关信息,观察和分析形势,包括观察和分析列强内部的利益关系。

 

本段资料显示,当时德国特别注意到日本和英国在华角逐的问题。

认为“日本的大陆利益干涉到各行省的存在”,而日本又是在英国长江流域利益的“最尖锐的竞争者”,英日矛盾“可能因中国变乱而更加显著”,这有可能促使英国出于与日本竞争的需要而“接近”德国。

德国要利用这种矛盾格局来做自己的文章。

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列强之间在侵华问题上关系的复杂微妙,这不能不对中国政局造成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