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 学案17 拉丁美洲和巴西.docx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 学案17 拉丁美洲和巴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区域地理 学案17 拉丁美洲和巴西.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学案17拉丁美洲和巴西
学案17 拉丁美洲和巴西
[核心素养目标] 1.借用地图记住中美地峡、巴拿马运河、古巴岛、火地岛、麦哲伦海峡、亚马孙河、拉普拉塔河以及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2.利用地图运用区域认知方法识记巴西的位置、范围、分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3.运用气候和地形图综合分析巴西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4.以亚马孙河流域的开发为例,从人地协调的角度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人地关系。
[图表填绘])
一、拉丁美洲
1.范围
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包括北美洲的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的全部。
2.地形
(1)岛屿
(2)
3.气候
(1)湿热的大陆
①大部分在赤道两侧(纬度位置)。
②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陆位置)。
(2)以热带气候为主
①大部分在赤道两侧,使得热带气候占优势。
②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受局限。
(3)地形影响显著
①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海拔低)。
②高原地区气候较温和(海拔较高)。
③4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多雨,东侧少雨。
④太平洋沿岸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的带状分布。
4.河流
(1)巴拿马运河:
中美地峡最窄处,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航运。
(2)亚马孙河:
世界上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5.自然资源
(1)矿产:
石油、银、铁、铜等。
(2)水力:
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
(3)植物:
热带雨林、红木、乌木,阿根廷草原广阔。
(4)动物:
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巨嘴鸟等。
(5)水产:
秘鲁渔场。
6.居民和经济
(1)居民:
混血人种为主。
(2)经济:
以初级产品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
二、巴西
1.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主要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以及70°W~40°W之间,10°S与50°W穿过本区中部。
(2)海陆位置:
位于南美洲的东部,D大西洋的西岸。
2.地形与河流
(1)地形:
北部为A亚马孙平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
南部为B巴西高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地面起伏和缓。
(2)河流:
C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度居世界第二。
【读图思考】
1.亚马孙河的航运条件优越,但内河航运并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 亚马孙河地处热带雨林区,沿岸经济不发达,城市少,货运量少;其主要位于巴西境内,不是国际水道,贸易量少。
3.气候
图中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②热带草原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读图思考】
2.巴西东南沿海地区和亚马孙平原地区均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二者的形成有何不同?
提示 巴西东南沿海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地形、沿岸暖流及东南信风的影响密切相关;而亚马孙平原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二者的形成原因明显不同。
4.人口、城市与城市化问题
(1)人口:
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以白种人和混血种人为主。
(2)城市:
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化比重高。
城市①里约热内卢,城市②圣保罗,城市③首都巴西利亚。
(3)城市化问题:
城市过于集中,且城市化水平很高;城市规模过大,城市问题突出。
5.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1)突出的热带农业:
产量占世界首位的有咖啡、甘蔗、香蕉、柑橘、剑麻。
(2)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①分布:
东南部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地区。
②条件:
邻近铁矿和海上交通便利。
③能源:
伊泰普水电站。
6.热带雨林危机
雨林的作用
破坏的原因
造成的危害
调节全球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护土壤、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木材等
商业性伐木,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过度的热带迁移农业
森林遭受破坏、水土严重流失、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体系构建])
重点一 南美洲自然地理特征
[知识精讲]
1.南美洲的气候
南美洲最显著的气候特征是“湿热”,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赤道穿过南美洲,恰是陆地宽广部分,大部分位于热带。
(2)纬度位置和洋流——南美洲位于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受海洋影响大;又有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3)地形地势——安第斯山脉西岸多地形雨,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面地势高,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水汽易进入陆地。
(4)气压带和风带——地处赤道低气压带,多雨;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从辽阔的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沛的水汽。
综上所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形成了湿热的气候特征。
2.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条件
(1)从纬度位置看,赤道横贯亚马孙河流域,热量条件优越。
(2)从大气环流看,亚马孙河流域大部分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3)从地面状况看,亚马孙河流域的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由东北、东南从大西洋吹送来的湿热气流汇集内陆,在西部山地因抬升作用,形成了丰沛的地形雨,同时东岸又有暖流经过,更增加了该地区的湿润程度。
(4)亚马孙河流域处于拉丁美洲大陆最宽广的部位,这也是该地区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的条件之一。
3.拉丁美洲气候受地形影响较显著
亚马孙平原湿热,形成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地处热带地区的巴西高原,因地势较高,气候温和;安第斯山区,山顶可形成积雪,气候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变化;40°S以南安第斯山西侧迎风坡多雨,东侧背风地区干燥少雨。
因此,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学以致用]
(2020·郑州市外国语学校高二月考)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
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的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
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
(1)~(4)题。
(1)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2)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位于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季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3)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4)丁处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
主要原因是( )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小
解析 第
(1)题,利马位于低纬度地区,气温较高,其西岸有世界著名的秘鲁寒流经过,受寒流影响,下层的空气易冷却,其中的水汽凝结成雾。
第
(2)题,由图可知,甲处是热带雨林气候,该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和沿岸巴西暖流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乙处位于亚马孙平原,该处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也形成了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第(3)题,丙处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及寒流的影响,形成了热带沙漠气候,该地全年少雨、空气干燥,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弱,故该地的昼夜温差较大。
第(4)题,根据丁处的地理位置可知,它位于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区,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
答案
(1)C
(2)C (3)A (4)B
重点二 巴西地理特征
[知识精讲]
1.巴西人口、城市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巴西的自然环境与其经济发展特征的联系
[学以致用]
1.读下图,完成
(1)~
(2)题。
(1)图中字母M、S、N、W依次分别表示( )
A.谷物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综合性工业中心
B.谷物种植业、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
C.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
D.热带雨林、经济作物种植业、谷物种植业、综合性工业中心
(2)该国广阔的平原地区并不是其主要的经济区,其制约因素是( )
A.科学技术B.人口密度
C.气候特征D.水文状况
解析 第
(1)题,根据此区域的轮廓特征可判断该国为巴西,结合N的范围有亚马孙河流域,判断N为热带雨林区;根据城市及人口分布状况结合图例推断W为综合性工业中心,只有A选项符合判断。
第
(2)题,热带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凉爽的高原区,而湿热的雨林区不适合人类居住。
答案
(1)A
(2)C
2.(高考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据图1、图2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解析 由图例可以看出:
巴西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巴西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降水量多;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
答案 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热点链接(十) 中美洲—美洲陆桥沟通两洋
1.位置、范围:
中美洲泛指美洲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陆地部分(即中美地峡),以及加勒比海区域的岛屿部分。
巴拿马运河是联系美洲东西两岸的重要水上交通要道,位置十分重要。
2.自然特点:
多山地、高原,平原面积狭小;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热带雨林气候;河流短小;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为主。
加勒比海地区岛屿东侧位于信风带的迎风坡,且有暖流经过,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位于信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3.经济特点:
本区域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多数国家以农业为主,热带经济作物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重要地位。
[考题演练]
读下图,完成
(1)~
(2)题。
(1)M国( )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多火山、地震
B.临近热带太平洋、大西洋洋面,热带气旋和风暴潮危害严重
C.以高原、山地地形为主,降水多且季节分配均匀,多滑坡、泥石流
D.冬季北冰洋寒冷气流经平原和洋面长驱南下,形成寒潮灾害
(2)M国安提瓜咖啡举世闻名,其产地火山土富庶、湿度较低、阳光充足、夜晚凉爽。
由此可判断该产地位于(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解析 第
(1)题,M国地处板块相互碰撞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A项错误;M国临近热带太平洋、大西洋洋面,距离世界主要飓风源地——北大西洋西部副热带海域比较近,热带气旋和风暴潮危害严重,B项正确;据高程分布可知,M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该国东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西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C项错误;M国位于热带地区,冬季冷空气难以到达,对该地区影响较小,D项错误。
第
(2)题,根据该图中的海拔和气候类型可知,①地和②地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与湿度较低、阳光充足、夜晚凉爽不符,排除A、B两项;④地位于沿海地区,且处于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气温较高,与夜晚凉爽描述不符,排除D项;③地海拔高,气温较低,降水较少,C项正确。
答案
(1)B
(2)C
考向一 南美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1.(2017·海南地理)小明从地图上得知,乌尤尼盐沼(位置见下图)面积超过1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盐沼。
据此完成
(1)~(3)题。
(1)根据图像信息,该盐沼( )
①海拔超过4000米 ②位于高山间盆地 ③属热带草原气候 ④年内有积水季节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小明对该盐沼的形成做了下列推理,其中合理的是( )
A.海湾——地壳抬升——海水蒸发
B.湖泊——气候变干——年内有积水季节
C.地下盐矿——地壳抬升——上覆岩层剥蚀
D.地下水位上升——气候干燥——地表形成盐壳
(3)小明若在1月去该盐沼旅游,需要特别防范( )
A.暴雪B.强风
C.低温D.太阳辐射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盐沼位于高山间盆地,海拔低4000米;属于高山气候;年内有积水季节。
第
(2)题,读图可知,该盐沼位于安第斯山脉内的山间盆地,受地形的阻挡,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湖水蒸发强烈,盐分不断积累而形成盐沼。
第(3)题,1月,南半球为夏季。
盐沼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夏季太阳辐射强,故1月去该盐沼旅游需特别防范太阳辐射。
答案
(1)D
(2)B (3)D
考向二 中美国家地理特征分析
2.(2018·高考北京卷)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多米尼加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该国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任选其一概述分布特点。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2)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希马尼东北的恩里基约湖为咸水湖。
(3)分析气候对该湖泊水位和盐度季节变化的影响。
多米尼加自然环境优美,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国半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为满足全球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该国增加有机香蕉的种植面积,设立环境监测、质量保障等管理机构,加大投入,提高有机香蕉的产量和品质。
(4)概括该国生产有机香蕉的社会经济条件。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例和该国海陆位置可知,该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有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分布特点读图分析即可。
第
(2)题,结合图和材料,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可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等方面分析。
第(3)题,该湖泊所在地区全年高温,蒸发量大,湖泊水位受降水影响大;湖泊所在地区降水的季节变化明显,湿季(4~5月、8~10月)入湖径流量大,湖泊水位升高、盐度降低,干季(6~7月、12月~次年3月)入湖径流量小,湖泊水位降低、盐度升高。
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可知,影响该国有机香蕉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劳动力、政策、资金、技术、环境质量等。
答案
(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
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和铁路运输。
分布特点:
公路:
密度平原大于山区,呈网状分布。
航空:
机场主要分布于沿海,靠近城市。
水路:
港口沿海分布,靠近大城市。
铁路:
分布稀疏,主要在北部和南部平原地区。
(2)海陆兼备;地处低纬,以热带气候为主;地形复杂,山区面积广;山地垂直地带性明显。
(3)全年高温,蒸发强;湖泊补给主要源于大气降水;1月和7月降水少,湖泊水位降低,盐度较高;5月和10月降水多,水位升高,盐度较低。
(4)市场需求广阔,劳动力丰富,政策支持,资金、技术投入大,环境污染小。
课时训练
识图定位
1.读“拉丁美洲图”,回答下列各题。
(1)填写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________高原,B________高原,C________平原,D________草原,E________地峡,F________山脉,G________河,H________运河,I________洋,J________洋,K________海,L________湾,M________海峡,N________海峡,O________群岛。
(2)B高原是世界上________的高原;C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平原,F山脉是世界上最________的山脉,由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碰撞而成;G河是世界上________最广、________最大的河流。
(3)字母P是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________水电站。
答案
(1)墨西哥 巴西 亚马孙 潘帕斯 中美 安第斯 亚马孙 巴拿马 太平 大西 加勒比 墨西哥 麦哲伦 德雷克 西印度
(2)面积最大 冲积 长 美洲 南极洲 流域面积 流量
(3)伊泰普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填注: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巴拉那河;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巴西利亚、伊泰普水电站。
(2)图中A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B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
(3)试分析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西首都由里约热内卢迁往巴西利亚的主要原因是(双选)( )
A.巴西利亚比里约热内卢气候要凉爽一些
B.为了对广大内地的管理和开发而迁
C.由沿海迁往内地是国防安全的需要
D.带动人口由沿海向内地迁移
答案
(1)略。
(2)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
(3)流域面积大且支流多,流域内绝大多数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
(4)BD
能力提升
读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
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
2.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解析 第
(1)题,该剖面在南美洲自北向南依次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有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穿过的地形是以高原和平原相间分布为主,巴西的工业集中在东南沿海,热带经济作物集中分布在巴西高原东南,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的热带草原区。
故选C。
第
(2)题,甲地洋流是巴西暖流,来自南赤道暖流,对岸海域是非洲的西部,是本格拉寒流,同一纬度地区,暖流经过的海区因水温高,蒸发量大,盐度大于寒流经过的海区;甲地大陆沿岸是热带雨林风光,甲地对岸的非洲的西部沿岸是热带沙漠景观。
故选A。
答案
(1)C
(2)A
(2020·济南市高二期末)读某地区图,回答3~5题。
3.图中M山地东、西两坡山麓地带的植被类型( )
A.均为热带草原
B.均为热带荒漠
C.东边为热带雨林,西边为热带草原
D.东边为热带草原,西边为热带荒漠
4.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图中M山的成因与哪两个板块碰撞挤压有关(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5.M所在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B.商品谷物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D.乳畜业
解析 第3题,由图示的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应受东北信风影响,则M地的东侧为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故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M地的西侧为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第4题,M山位于20°N以南,结合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可知,该山脉由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第5题,M所在地区位于中美地峡,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农业主要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
答案 3.C 4.B 5.C
(海南地理)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
据此完成6~7题。
6.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
C.距海较远D.植被较好
7.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解析 第6题,首先气温年较差大小和植被覆盖率关系不大,只有纬度较低,甲地冬季气温才不会比夏季降很多,气温年较差才会较小,B项符合。
第7题,5~8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高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项正确。
答案 6.B 7.B
(2020·威海市高二检测)2010年1月,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里氏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
下图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8~9题。
8.两次大地震( )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
9.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 )
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
C.雨热同期
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
解析 第8题,据图可知,智利地震的震中位于太平洋沿岸,地处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的震中位于加勒比海,地处美洲板块内部,由此可以排除A、B选项。
海地地震比智利地震的震级低,但死亡人数多,故选项D错误。
地震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故C选项正确。
第9题,甲区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乙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由此可以排除B、C、D选项。
甲、乙两区均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地域狭小,耕地规模也小,故A选项正确。
答案 8.C 9.A
10.读某国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描述巴西的地势特点。
(2)列举该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三种以上),并分析利于热带种植园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3)巴西北部代表性植被为________,保护该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解析 第
(1)题,巴西南部是巴西高原,北部是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干流自西向东流入大西洋。
因此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第
(2)题,巴西的热带经济作物主要有咖啡、香蕉、甘蔗、剑麻、柑橘等。
影响热带种植园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地形平坦,热带气候,光热资源充足,水源充足等。
第(3)题,巴西北部是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
保护这里的植被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有重要意义。
答案
(1)东南高,西北低。
(2)咖啡、香蕉、甘蔗、剑麻、柑橘等(任选三种即可)。
地处低纬,大多为热带气候,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降水丰沛等。
(3)热带雨林 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维护生物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