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最新.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4107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最新.docx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最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 最新.docx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最新

第一章章末测试(A)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区域是(  )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

答案 A

解析 A项阐述的是区域的内涵,B、C、D各项所列的仅仅是区域的某种类型。

2.下列属于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方案的是(  )

①南水北调工程 ②三北防护林工程 ③西电东送工程 ④退耕还湖还林工程 ⑤西气东输工程 ⑥晋煤外运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②④⑤⑥D.①③⑤⑥

答案 D

解析 三北防护林工程和退耕还林属于生态保护的措施,不属于资源跨区域调配。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也是国际化大都市。

据此回答3~4题。

3.浦东新区的开发,为上海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上海市建设浦东新区是因为(  )

①上海市人口出生率高 ②城市规模扩大的需要 ③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解决上海市城市问题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 B

4.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1997年)为第一产业占0.8%,第二产业占62.1%,第三产业占37.1%,这说明(  )

A.浦东新区的第三产业很不发达

B.浦东新区的农业非常落后

C.工业是浦东新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D.浦东新区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

答案 C

解析 由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可知,工业是浦东新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

下图为“某地区经济水平与劳动力分布状况图”,①、②、③是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曲线。

读图回答5~6题。

5.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该地区就业结构的变化情况是(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不断上升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快速上升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增长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答案 C

解析 三次产业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变化是有规律的。

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而逐渐降低,如图中③曲线所示;第二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先增后减,如图中②曲线所示;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随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持续上升,如图中①曲线所示。

6.关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Ⅰ阶段大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速度最快,但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最大

B.从Ⅱ处开始,该地逐步由劳动力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升级

C.从阶段Ⅰ至阶段Ⅱ,该地区内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小

D.在Ⅲ阶段主要作为外来产业的承接地,为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答案 B

解析 从阶段Ⅰ至阶段Ⅱ,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大大加强,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发展水平差异越来越大;图中以Ⅱ为转折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由最大值开始递减,表明该地产业结构正在逐步升级,成为落后产业的移出地,并且随着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可能比以前提高更快,但部分低素质的劳动力可能面临失业。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7~9题。

7.图中①②③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

B.水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

答案 D

解析 根据资源跨区域的调配方向,以及调出地和调入地的经纬度位置,可判定①为西气东输线,②为南水北调路线的中线,③为西电东送的南线。

8.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答案 A

解析 ①资源调出区为新疆塔里木盆地,主要环境问题是荒漠化;③为云南、贵州和广西的高原、丘陵地区,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

9.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问题

B.促进了调出区人们资源保护意识的提高

C.资源调配的前提是保障调出区和调入区社会经济共同的可持续发展

D.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答案 C

解析 资源的调配应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注意的是如果本地市场需要就不要跨区域调配。

读“我国某区域图”,完成10~12题。

10.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河流B.山脉C.交通线D.民族分布

答案 B

解析 根据图中河流流向及公路走向,可判定县界是分水岭所在地。

11.近些年来,日本、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的企业纷纷到该地投资建厂,这些企业在此投资的主要原因有(  )

①工资低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②交通便利,利于产品的出口 ③资本充足,借贷成本较低 ④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 C

解析 中国人口众多,廉价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有利于发展劳动力和市场指向型工业;交通、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日本、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的优势。

12.图示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广东省B.江苏省C.山东省D.黑龙江省

答案 A

解析 因为图中有水稻田、甘蔗地分布,可以确定为广东省。

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13~15题。

13.19世纪80年代,汽车首先在乙地诞生。

有关汽车工业的正确叙述是(  )

A.汽车工业出现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时期

B.汽车工业不易与相关工业集聚

C.欧洲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

D.汽车工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工业

答案 C

解析 根据经纬度位置可判定,甲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乙为欧洲西部工业区,丙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欧洲是汽车工业的发祥地,工业化早,发展汽车工业基础好。

14.第一次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条件

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答案 B

解析 汽车制造需要消耗大量钢材,汽车使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汽油、柴油,因此,汽车工业需要以钢铁、石化等工业作为基础。

15.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其产业优势主要得益于(  )

A.原料、燃料丰富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D.重视科技投入

答案 D

解析 日本由于重视科技投入,工业产品的产量高、质量好。

环渤海地区三省二市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读“中、日、美三国主要贸易示意图”,回答16~18题。

16.图中表示中国、日本、美国的序号依次是(  )

A.①②③B.③②①C.③①②D.①③②

答案 C

解析 中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出国,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金、技术输入国;日本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金、技术输出国,但能源奇缺,为煤炭输入国;美国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和资金、技术输出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入国。

17.与①、②两国同类的国家共同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

B.资源丰富

C.地广人稀

D.拥有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

答案 A

解析 ①、②分别为日、美两国,同为发达国家,共同具有的优势条件是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

18.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吸引资金最多的是(  )

A.与③国同类的国家

B.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国家

C.经济和技术落后的地区

D.与①、②两国同类的国家

答案 D

解析 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具有制造业和金融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基础设施完善、法制健全等优势,主导世界贸易和国际金融市场,吸引资金也最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8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重为3.5%、50.7%、45.8%。

2018年我国GDP中三次产业的贡献率分别是6.3%、54.7%、39%。

结合下图回答19~20题。

19.到2020年左右,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将基本完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工业占GDP的比重将稳中趋升

B.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会显著下降

C.届时经济增长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会提高

D.第一产业比重将有所提升

答案 C

解析 到2020年左右,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将基本完成,意味着我国进入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届时经济增长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会提高。

20.对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

B.第二产业发展偏快,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C.第二产业开放程度远高于第三产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D.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 B

解析 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阶段,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趋势,而并非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发展,B项表述错误。

二、综合题(共50分)

21.下图表示设在亚洲地区的日本企业的用人规模,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6分)

(1)日本向该地区输出工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本的一家汽车生产厂在马来西亚设立分厂,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该地区的交通位置对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案 

(1)该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2)接近原料(天然橡胶)产地

(3)该地区是欧洲、非洲、西亚地区到日本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解析 第

(1)题,日本劳动力价格高,东南亚地区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

(2)题,在马来西亚地区建立汽车分厂,考虑的主要因素是马来西亚天然橡胶产量大,可就近获得汽车使用的廉价天然橡胶制品。

第(3)题,东南亚地区交通位置重要,是欧洲、非洲、西亚地区到日本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

22.读“构想中的兰(州)厦(门)铁路及沿线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1)自东向西与兰厦铁路相交的南北铁路干线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中,主干线能与兰厦铁路交会的是__________

(2)简述修建兰厦铁路对重庆经济发展的意义。

(3)分析比较A、B两城市气温年较差的大小及原因。

(4)C河段的河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河在________季节输入D湖的泥沙最多,请分析原因。

答案 

(1)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 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也可)

(2)①开拓了重庆通往我国西北、中南和东南沿海的便捷通道;②强化了重庆市的西南交通枢纽地位,突出水陆联运的立体交通优势;③有利于改善重庆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

(3)A城市气温年较差小于B城市。

原因:

A城市地处四川盆地内部,其北面的秦巴山地阻挡了冬季北方吹来的冷空气,使冬季气温较高;夏季,A城市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所以气温年较差小。

而B城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季北方吹来的冷空气可长驱直入影响B城市,使其冬季气温较低;夏季,B城市受副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