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道平大学语文授课教案01西厢记.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03441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苑道平大学语文授课教案01西厢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苑道平大学语文授课教案01西厢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苑道平大学语文授课教案01西厢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苑道平大学语文授课教案01西厢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苑道平大学语文授课教案01西厢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苑道平大学语文授课教案01西厢记.docx

《苑道平大学语文授课教案01西厢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苑道平大学语文授课教案01西厢记.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苑道平大学语文授课教案01西厢记.docx

苑道平大学语文授课教案01西厢记

郑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西厢记·长亭送别》

 

授课教师:

苑道平

课程名称:

大学语文

所属系部:

基础教学部

 

 

授课周次:

第周授课时间:

月日至日

 

课题

《西厢记·长亭送别》

课型

新课

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

(2)了解《西厢记》故事的渊源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通过诵读、比较,让学生

掌握有关知识,进行文学鉴赏的训练。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

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和爱情观。

教学重点

1.品味鉴赏曲词语言艺术。

2.把握崔莺莺的艺术形象。

教学难点

1.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富于文采的戏曲语言。

教学方法

◇导入启发,诵读感知,情景进入。

 

教学过程

时间分配

及辅助手段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西厢记》以及作者王实甫,初步感知“长亭送别”的相关情节以及崔莺莺的人物形象。

一. 导入

1.有一部戏曲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剧中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至今读来仍让后人柔肠百转,难以释怀,这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板书:

西厢记 王实甫

2.《西厢记》和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

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板书:

元代杂剧家

 

《西厢记》前身是《西厢记诸宫调》,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

这三部书的区别是:

《会真记》叙述少女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剧故事。

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

《西厢记诸宫调》摒弃了《会真记》的悲剧结尾,以张生和崔莺莺双双私奔团圆作为结尾,剧中人物也更显个性化,比如崔母,完全是一个封建势力的维护者,成为崔张婚姻的直接障碍,崔莺莺,则成为了一个封建婚姻的反抗者。

《会真记》和《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

《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是宰相家的千金小姐,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白衣秀才张珙,拥有高贵地位的宰相千金与书剑飘零的布衣书生一见钟情,他们以清风明月为证,私定终身。

但这却让崔莺莺的母亲恼怒不已,这种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是她万万不能接受的,她拿出家长的权威,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才为由,逼张生进京赶考,中的状元才能成亲。

莺莺无奈只得在长亭送别张生,此时此刻,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

让我们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板书:

       

前身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再前身唐代元缜《莺莺传》或《会真记》

 

二.课文朗读,疏通文意

……

1.注意下面几个词语的读音

玉骢cōng   迍zhūn迍  金钏cuàn   靥yè儿  揾wèn  挣zhèng揣chuài  

谂shěn知  玉醅pēi     白泠líng泠 罗帏wéi  青鸾luán 

2.整体把握

这折戏可以分为四个场面:

送别途中: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

【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

【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

【一煞】【收尾】

3.学生朗读

1-3、4-11、12-17、18-19支曲词,教师在每次朗读后介绍剧情,其他同学边听边勾画出表达莺映情感的重要词语。

剧情一:

暮秋时节,一辆轻车驶向长亭,车上坐的正是相国千金崔莺莺,面对满眼的秋色,想着即将远去的夫君,她不禁悲从中来。

剧情二:

车到长亭,她有多少的话要对张生说,可有母亲和普济寺的长老在场,她只能把情思埋在心里,视线却一直被张生所牵。

剧情三:

母亲先行离开了,莺莺终于有了可以单独和张生在一起的短暂时间,她可以一吐衷肠了。

剧情四:

十里相送终有一别,望着张生渐渐远去的身影,莺莺心中的愁苦有谁能知呢?

4.整体把握崔莺莺的内心情感

我们读到的曲词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时的内心独白,是她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

她流露出一些怎样的情感呢?

用四字短语概括。

缠绵不舍 痛快忧愁 担忧牵挂 郁闷怨恨

三.看影片

《长亭送别》片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作业。

结合课文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结合课文理解作者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品味曲词的优美,评价崔莺莺的爱情观。

一.复习回顾

昨天我们学习了元代杂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片断“长亭送别”。

杂剧,是元代最主要的艺术表现形式,俗话说汉骈唐诗宋词元杂剧明清小说。

下面介绍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1.元杂剧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2.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元杂剧的结构:

一般是一本四折(“折”类似“幕”,限用同一种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一个完整的故事。

(《长亭送别》五本二十一折)

4.剧的角色:

末(男主角)旦(女主角)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如张飞、李逵等。

)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次要男角) 

 

5.剧本的构成:

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 

二.分析表达人物情感的方法

品味借景抒情的写法

昨天我们说到“长亭送别”这折戏主要通过描述张生和崔莺莺长亭送别的事情,刻画了主人公崔莺莺缠绵不舍、痛快忧愁、担忧牵挂、郁闷怨恨的内心思想。

那么,哪些段落最能表达出这样的情感?

这些情感是从哪些曲词中概括出来的?

……

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脱布衫、快活三、朝天子、耍孩儿、一煞、收尾等。

1.借景抒情是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最重要的一种表达情感的方法。

在同学们找出来的这些段落中哪些段落采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方法?

……

端正好、滚绣球、一煞等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作者如何借景抒情的。

请一个同学朗读“端正好”。

……

2.作者怎样借景抒情?

……

“端正好”鉴赏点

紧 西风紧,秋风里莺莺的心也被张生的离去紧紧地揪着

 

醉 霜林象喝了酒一样红,莺莺也在离愁的折磨下象喝醉了酒一样不能自持

染 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自然之物中融入了人的愁苦

泪 一路离别泪,一路离别情 

这段话作者化用范仲淹的“苏幕遮”,描写了一幅深秋、旷远又凄凉的秋景,通过这个秋景,我们感受到了莺莺心中那无以言表却又无处不流露的愁苦。

3.朗读“滚绣球”,找出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并体会主人公的情感。

……

明确:

垂柳长条,疏林斜晖,迍迍行的马,快快随的车。

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杨柳”在古诗文中是惜别的意象。

再看“恨不倩疏林挂住斜阳”,大家知道离情难舍,寸阴可贵,作者无端埋怨疏林挂不住残阳,分明是在写情,此时的崔莺莺多么希望能够留住残阳,留住张生!

马儿慢慢行,车儿快快随是景,而实际抒发的却是不肯放弃的惜别深情。

在这里,莺莺眼中的枫林红叶,垂柳长条,加上前面的碧云、黄花、西风、归雁、车儿、马儿,都戴上了传情寄恨的标记,成了抒发情感的载体。

4.再看“一煞”和“收尾”,大家齐声朗读一边。

……

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当中的清晨景色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

 在这样的背景下,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发出“夕阳古道无人语”的感叹,这种感叹应与柳永的“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一样,是在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是“除却天边月,无人知”的孤独与寂寞。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这种手法叫以实写虚。

这种手法,我国古代诗人最善长,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春水喻愁,愁之多不言而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则把离愁写成刀剪之物,更为生动。

诗句化用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只恐江中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形象地表现莺莺离愁之重。

板书:

写景抒情

三.恋恋不舍、痛苦担心是夫妻分别是的人之常情,莺莺在送别张生时还有一种特别的心情是一般情侣分别时不一定有的,是什么之情呢?

一起品读“朝天子”。

1.在这里,崔莺莺还表露了这样的情感?

……

怨恨

2.怨恨什么?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3.在莺莺眼里中状元得功名与她的爱情相比是虚名微利,重要的是两情相悦,长相厮守,她这种对爱情的认识在课文中表现了多次,请分别找出表现莺莺珍重爱情、轻视功名利禄思想的句子。

……

【幺篇】:

“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 

【朝天子】: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折鸳鸯在两下里。

”  

  

 

科白:

“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

”  

【二煞】:

“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

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

我这里青鸾有信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 

4.对她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呢?

(作长远打算,中状元后在厮守在一起不是更好吗?

) 

(假如他一去不复返呢?

他们的爱情就是悲剧,造成这种悲剧结局的祸首是谁?

)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长亭送别》这一折以景物描写设置戏剧环境;渲染气氛,与主人公的离愁别恨天然浑成,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也许这是《西厢记》传诵千古的一个原因。

另外我们也剖析了主人公崔莺莺的形象,她鄙视功名利禄,鄙视等级观念,反对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反判封建的伦理观念,大胆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正是有这样独特的艺术形象,才使得《西厢记》历久弥新,为大家所喜爱。

诗人郭沫若曾经说过:

文艺母亲的女孩儿里,要以《西厢》最完美,最绝世了。

《西厢》是超时空的艺术品,有永恒而且普遍的生命。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了解杂剧的曲调,赏析《长亭送别》的曲词美。

一.复习回顾

1.昨天我们学习了一只元杂剧,题目和作者分别是?

……

《西厢记》之《长亭送别》,作者王实甫。

2.元曲四大家是?

……

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杂剧的角色分别叫?

……

末(男主角)旦(女主角)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如张飞、李逵等。

) 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次要男角) 

4.补充

《西厢记》是一部杂剧,以唱为主,由于古代的音乐没有音响资料流传,因此宫调的问题就成为曲学的难点。

那么什么是“宫调”呢?

宫调是音响的高低组成的调式。

《长亭送别》用正宫,是惆怅的、悲壮的,它正好与崔莺莺

 

当时的心情相配。

杂剧每折都有一个宫调,每个宫调由许多曲牌构成,比如[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等等,曲词是按照一定的曲牌填写的文字,一般要压韵,讲究对仗。

二.赏析词句

《西厢记》的曲词历来被人称道。

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说“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

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而《长亭送别》这一折又尤其突出。

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来赏析。

1.首先,曲词熔炼了很多古典诗词,请同学们找找。

……

(1)化用范仲淹的词: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化用范仲淹的词句的作用是:

取其秋景凄凉的意境,以烘托送别的凄冷氛围。

(2)“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化用苏轼《满庭芳》,表现莺莺珍视爱情、轻视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

(3)“未饮心先醉”:

化用柳永《诉衷情近》中“未饮心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4)“柳丝长玉骢难系”:

柳丝是“留”“思”的谐音。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化用“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极言愁多。

 

2.其次,善于运用民间口语,并加工为富有文采的文学语言。

例如[叨叨令]这一支曲的词汇、语句都具是民间口语,但通过加衬字“儿”;通过变换叠音形容词,通过设置成排比句,造成一种音韵的回环反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态。

3.最后,全折巧用修辞。

比喻、夸张、用典、对比、对偶、排比、反复、叠音、设问等等。

特别是巧用夸张,并与比喻、用典、对比相结合,因情随物而设。

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

(1)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2) 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夸张)表现情感折磨下的身心交瘁。

 

(3)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五岳低。

(夸张兼比喻)写离别之情,达到愁极恨绝,无以复加的地步。

(4) 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夸张兼用典)形容伤心之至 

(5) 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

(夸张、比喻和对比)以厌酒表现愁苦至极。

归纳:

王实甫的戏曲语言以富于文采为特色,曲词之美,与剧作的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意境之美和谐统一。

三.布置作业

请以《长亭路》为题,将【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曲改写成散文。

 

 

作业参考:

暮秋时节的一天,碧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地上到处是零落的菊花,萧瑟的秋风一阵紧似一阵,避寒的大雁结阵飞向南方。

百草憔悴,雾凉霜寒,枫林经霜变红,在秋风中纷纷离枝,坠落于地。

一辆油壁香车从普救寺驶出,穿过疏林,驶向十里长亭。

车上坐着相府千金崔莺莺和侍女红娘。

傍晚清冷的阳光斜照在莺莺挂满泪痕的脸上,哀怨中透着几分娇媚。

轻车左前侧,张生骑在马上,不紧不慢行着。

秋风掀开车厢幕帘一角,红娘顺眼望去,恰见张生向车厢投过深情一瞥,面容凄惨,双目噙泪。

一间破败的亭子孤零零座落在山脚路旁。

车马声惊动亭上栖鸦“噗噗”飞起。

莺莺被红娘搀下车来,目睹此景,倒吸一口凉气。

此处就是分手之地吗?

“开席吧!

”老夫人冰冷的声音告诉莺莺:

这是无法拒绝的现实。

张生和莺莺对视一眼,纵有万语千言要讲,却又无从说起。

看着南飞的大雁,莺莺在心里对张生说,托付深情的大雁,传来平安的消息吧!

 

教学后记与

反思

1、授课内容较多,可以“四美”即人美、情美、景美、语美作为主线贯穿;

2、多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思考,以产生新的视角和观点;

3、把教学中心和重点集中到崔莺莺人物形象的分析上并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突破口,也可引导学生课后把崔莺莺与杜丽娘两个文学形象作对比分析,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