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的方法.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0285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冷的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制冷的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制冷的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制冷的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制冷的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制冷的方法.docx

《制冷的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冷的方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制冷的方法.docx

制冷的方法

一些制冷方法简介

人工制冷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相变制冷、气体膨胀制冷、热电制冷等。

相变制冷中除以消耗机械能(或电能)作为补偿过程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外,尚有消耗热能的吸收式制冷、蒸汽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等。

蒸气压缩式制冷前面已作过详细论述,下面将对其它制冷方式作简要介绍。

4.1吸收式制冷

吸收式制冷机是一种以热能为主要动力的制冷机,它的工作原理早在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就已提出,直到1859年才试制成功第一台吸收式制冷机。

早期的吸收式制冷循环用氨水溶液作工质,其中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并使用水蒸汽为热源。

它是一种蒸发温度较低的吸收式制冷循环。

当热源温度在100~150℃范围内,冷却水温度为10~30℃时,蒸发温度可达-30℃;两级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则可获得更低的蒸发温度。

但是氨有毒、对人体有危害,因而它的应用受到限制。

由于装置比较复杂,金属消耗量大,加热蒸汽的压力要求较高,冷却水消耗量大,热力系数较低,使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的使用受到限制。

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1945年美国开利公司试制出第一台制冷量为523kW的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开创了吸收式制冷机的新局面。

1966年我国的上海第一冷冻机厂试制出了制冷量1160kW的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以水为制冷剂,以溴化锂溶液为吸收剂,蒸发温度较高(0℃以上)适用于空调,这种工质无毒、无臭、无味,对人体也无害。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可用一般的低压蒸汽或60℃以上的热水作为热源,因而在利用低温热能及太阳能制冷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当前由于限制使用CFCs的国际性蒙特利尔议定书已开始实施,世界各国对吸收式制冷更加重视,因此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生产正在迅速发展。

4.1.1吸收式制冷工作原理

1.吸收式制冷工作原理吸收式制冷是用热能作动力的制冷方法,它也是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来实现制冷的。

因此,它与蒸气压缩式制冷有类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两者实现把热量由低温处转移到高温处所用的补偿方法不同,蒸气压缩式制冷用机械功补偿,而吸收式制冷用热能来补偿。

为了比较,图4-1同时给出了吸收式和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图。

吸收式制冷机中所用的工质是由两种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二元混合物(溶液)。

低沸点的物质是制冷剂,高沸点的物质是吸收剂。

吸收式制冷机中有两个循环—制冷剂循环和溶液循环。

 

图4-1吸收式和蒸汽压缩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a)吸收式制冷机b)蒸汽压缩式制冷机

E一蒸发器C一冷凝器EV一膨胀阀CO一压缩机G一发生器A一吸收器P一溶液泵

吸收式制冷循环是由发生器、吸收器、冷凝器、蒸发器以及溶液泵、节流器等组成。

1)制冷剂循环的完成过程,由发生器G出来的制冷剂蒸气(可能含有少量的吸收剂蒸气)在冷凝器C中冷凝成高压液体,同时释放出冷凝热量。

高压液体经膨胀阀EV节流到蒸发压力,进人蒸发器E中。

低压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中蒸发成低压蒸气,并同时从外界吸取热量(实现制冷)。

低压制冷剂蒸气进入吸收器A中,而后由吸收器、发生器组成的溶液循环将低压制冷剂蒸气转变成高压蒸气。

2)溶液循环过程,在吸收器中,由发生器来的稀溶液(若溶液的浓度以制冷剂的含量计)吸收蒸发器来的制冷剂蒸气,而成为浓溶液,吸收过程释放出的热量用冷却水带走。

由吸收器出来的浓溶液经溶液泵P提高压力,并输送到发生器G中。

在发生器中,利用外热源对浓溶液加热,其中低沸点的制冷剂蒸气被蒸发出来(可能有少量吸收剂蒸气同时被蒸发出来),而浓溶液成为稀溶液。

溶液由吸收器→发生器→吸收器的循环实现了将低压制冷剂蒸气转变为高压制冷剂蒸气。

不难看到,吸收式制冷机中制冷剂循环的冷凝、蒸发、节流三个过程与蒸气压缩式制冷机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低压蒸气转变为高压蒸气的方法,蒸气压缩式制冷是利用压缩机来实现的,消耗机械能;吸收式制冷机是利用吸收器、发生器等组成的溶液循环来实现的,消耗热能。

很显然,发生器—吸收器组起着压缩机的作用,故称为“热化学压缩器”。

吸收式制冷机中所用的二元混合物主要有两种—氨水溶液和溴化锂水溶液。

氨水溶液中氨为制冷剂,水为吸收剂。

溴化锂水溶液中水为制冷剂,溴化锂为吸收剂。

在空调工程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是溴化锂水溶液,这种制冷机称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本章将主要讨论这种制冷机的热力循环、结构与性能。

2.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热力系数和热力完善度

1)热力系数是吸收式制冷机的效率,热力系数的定义为

式中

——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量,即蒸发器中吸取的热量(KW);

——发生器中消耗的热量(KW)。

2)最大热力系数是指制取冷量

所需的最少热量

,可由热力学第二定律求得

=ηc·εc

式中ηc——卡诺循环热效率;

εc——逆卡诺循环制冷系数。

由于实际循环中的不可逆性的存在,所以实际循环热力系数

,热力系数与最大热力系数之比称为热力完善度,以

表示,其数值永远小于1。

/

4.1.2吸收式制冷机的工质对

4.1.2.1吸收式制冷循环工质的选择要求

吸收式制冷以两种沸点相差很大的物质组成的二元溶液作为工质。

其中沸点低的物质在温度较低时容易被沸点高的物质吸收;而在温度较高时,沸点低的物质又容易汽化(或称挥发)从溶液里分离出来在吸收式制冷循环中的二元溶液工质,沸点低的物质作制冷剂,沸点高的物质作吸收剂。

因此,将这种工质称为制冷剂——吸收剂工质对,简称为工质对。

1.吸收式制冷循环对制冷剂的选择要求与蒸汽压缩式制冷基本相同,应具有较大的单位容积制冷量,工作压力不应太高或太低,价廉,无毒,不爆炸和不腐蚀等性质。

2.对吸收剂的选择应具有如下要求:

1)吸收剂应具有强烈吸收制冷剂的能力,这种能力越强,在制冷机中所需要的吸收剂循环量越少;发生器工作热源的加热量﹑在吸收器中冷却介质带走的热量以及泵的耗功率也随之减少。

2)作为吸收剂和制冷剂的两种物质,它们的沸点希望相差越大越好。

吸收剂的沸点越高,越难挥发,在发生器中蒸发出来的制冷剂纯度就越高。

如果吸收剂不是一种极难挥发的物质,则发生器中蒸发出来的将不全是制冷剂,这就必须通过精馏的方法将这部分吸收剂除去,否则将影响制冷效果。

使用精馏方法将吸收剂与制冷剂分开,这不仅需要专用的精馏设备,而且由于精馏效率的存在而降低了制冷循环的工作效率。

3)吸收剂也希望具有较大的热导率,较小的密度和粘度,而且应具有较小的比热,以提高制冷循环的工作效率。

4)在化学性质方面与制冷剂一样,要求无毒﹑不燃烧﹑不爆炸,对制冷机的金属材料无腐蚀和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5)吸收式制冷循环工质对所组成的二元溶液,必须是非共沸溶液。

因共沸溶液具有共同的沸点,故共沸溶液不能作为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质对。

4.1.2.2吸收式制冷循环工质对

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质对随制冷剂的不同大致分为四类。

1.以水作为制冷剂的工质对除了目前广泛应用的溴化锂水溶液外,对水-氯化锂(H2O-LiCl)﹑水-碘化锂(H2O-LiI)也进行了研究,因为它们对设备的腐蚀性较小,而且水-碘化锂便于利用更低品位的热源,但它们的溶解度小,使制冷机的工作范围过窄。

故又提出了三元工质系,如水-氯化锂-溴化锂,它能采用水-氯化锂性能之优点而又用溴化锂改善了其工作范围过窄的缺点。

水-溴化锂-硫氰酸锂(H2O-LiBr-LiSCN)三元溶液已试用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中。

2.以氨为制冷剂的工质对主要有氨水(NH3-H2O)、乙胺-水(C2H5NH2-H2O)、甲胺-水(CH3NH3-H2O)以及硫氰酸钠-氨(NaSCN-NH3)等。

用甲胺、乙胺能减轻氨固有的毒性的爆炸性,而乙胺还因其蒸汽压比较低,用于热泵很有好处。

而硫氰酸钠用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循环中性能好,造价低。

3.乙醇作为制冷剂的工质对主要有甲醇-溴化锂(CH3OH-LiBr)、甲醇-溴化锌(CH3OH-ZnBr2)、甲醇-溴化锂-溴化锌(CH3OH-LiBr-ZnBr2);乙醇-溴化锂-溴化锌(C2H5OH-LiBr-ZnBr2)等等。

甲醇有较大的汽化潜热,可制取0℃以下的低温,而对金属材料不起腐蚀作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制冷剂。

用乙醇作制冷剂其性能比甲醇差一些,但其最大的优点是发生器加热温度较低,因而用于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中比较合适。

4.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工质对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工质对主要有氯二氟甲烷-二甲替甲酰胺(R22-DMF)、氯二氟甲烷-四甘醇二甲醚(R22-E181)、氯二氟甲烷-酞酸二丁酯(R22-DBP)等。

在高发生温度和低冷凝温度下采用R22-DMF较有利,对于较低发生温度和较高冷凝温度,如太阳能制冷系统则以采用R22-E181为好。

到目前为止,提出的吸收式制冷循环工质的种类很多,但是实际上使用的还只限于氨-水溶液与溴化锂-水溶液两种。

4.1.2.3常用吸收式制冷循环工质对性质

1.溴化锂-水溶液

溴化锂水溶液是由固体的溴化锂溶质溶解在水溶剂中而成。

溴化锂由碱族中元素锂(Li)和卤族中的元素溴(Br)两种元素组成。

溴和锂与氯和钠在元素周期表中分别属于卤族和碱族元素,溴化锂的化学性质与氯化钠相似。

在大气中不会变质﹑分解和挥发,性质稳定。

无水溴化锂是白色块状﹑无毒﹑无臭﹑有咸苦味,其主要性质如下:

分子式,LiBr;分子量,86.856;成分,Li,7.99%,Br,92.01%;比重,3.464(25℃);熔点,549℃;沸点,1265℃。

用溴化锂水溶液作为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工质是比较理想的,因为在常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溴化锂的沸点为1265℃,两者相差甚大,因此,溶液沸腾时产生的蒸汽几乎都是水的成分,很少带有溴化锂的成分,这样就勿须进行精馏就可得到几乎纯制冷剂蒸汽。

水作为制冷剂,有许多优点:

价格低廉﹑取之方便﹑汽化潜热大﹑无毒﹑无味﹑不燃烧﹑不爆炸等。

缺点是常压蒸发温度高,而当蒸发温度降低时,蒸发压力也很低,蒸汽的比容又很大。

另外,水在0℃就会结冰,因此,用它作制冷剂所能达到的低温仅限于0℃以上。

供吸收式制冷机应用的溴化锂,一般以水溶液的形式供应。

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无毒、有咸苦味,溅在皮肤上微痒。

加入铬酸锂后溶液呈淡黄色;浓度,50%±1%;酸碱度,pH值为9.0~10.5;

2)杂质最高含量:

氯化物(Clˉ),0.5%;硫酸盐(S4Oˉˉ),0.05%;溴酸盐(BrO3ˉ),无反应;氨(NH3),0.001%;钡(Ba),0.001%;钙(Ca),0.005%;镁(Mg),0.001%;另外,溶液中不应含有二氧化碳(CO2)﹑臭氧(O3)等不凝性气体。

2.氨-水溶液氨由于它有较好的热力性质,价廉易得,是一种应用很广的制冷剂(详见第二章)。

氨极易溶解于水,在常温下,一个体积的水可溶解约700倍体积的氨蒸汽,因此,氨水很早就被人们利用作为吸收式制冷机的工质对。

氨溶解在水中大部分是呈氨分子状态存在的,只有少数氨分子与水结合而生成NH4OH﹑电离为NH4+与OH¯,因此,溶液呈弱碱性。

在很多性质上氨水溶液仍然具有氨的性质,如氨水同样是无色的,带有特殊刺激性臭味。

纯粹的氨水对钢无腐蚀作用,但能腐蚀锌﹑铜﹑青铜及其他铜的合金(高锡磷青铜除外)。

温度过低时,氨水溶液将析出结晶,已经发现的有:

NH3H2O,它的结晶温度为-79℃,另一种为2NH3H2O,它的结晶温度为-78.8℃,这就限制了氨水溶液在吸收式制冷循环中所能达到的最地温度。

氨与水的沸点不如溴化锂与水沸点相差大,仅相差133℃。

因此水相对于氨也具有一定的挥发能力。

当氨水溶液被加热沸腾时,氨蒸发出来的同时也有部分水被蒸发出来。

所以在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中需用精馏方法来提高进入冷凝器的氨蒸汽浓度。

4.1.3吸收式制冷循环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以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可制取0℃以上的冷水,多用于空调系统。

溶液的质量分数是以溴化锂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来表示的。

4.1.3.1溴化锂水溶液的性质

1.水水是最容易获得的物质,它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价格低廉、气化潜热大,但常温下它的饱和压力很低、比体积很大。

例如当温度为30℃时,它的饱和压力4.27kPa、比体积为32.93m3/kg。

当温度低达50℃时,它们分别为0.874kPa和147.1m3/kg。

一般情况下水达0℃时就会结冰。

2.溴化锂锂和溴分别属于碱和卤族元素,故它的性质与NaCl(食盐)相似,属盐类,有咸味,无色粒状结晶体;沸点高达1265℃;极易溶解于水;性质稳定,在大气中不变质、不分解、不挥发。

3.溴化锂水溶液

1)无色液体,有咸味,无毒,加人缓蚀剂铬酸锂后溶液呈淡黄色,加人钼酸锂后溶液仍呈无色透明液体。

2)溴化锂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因此机组运行时,溴化锂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宜超过66%,否则当溶液温度降低时将有结晶析出,破坏循环的正常运行。

3)水蒸气分压很小,比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小得多,故有强烈的吸湿性。

4)对黑色金属及纯铜等普通材料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特别是当有空气存在时,情况更为严重。

5)密度较大、比定压热容较小、粘度较大、表面张力较大(均是对水而言)。

4.1.3.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分类

1.按用途分类

1)冷水机组,供应空调用冷水或工艺用冷水。

冷水出口温度分为7℃、10℃、13℃、15℃四种。

2)冷热水机组,供应空调和生活用冷热水。

冷水进、出口温度为12℃/7℃;用于采暖的热水进出口温度为55℃/60℃。

3)热泵机组,依靠驱动热源的能量,将低势位热量提高到高势位,供采暖或工艺过程使用。

输出热的温度低于驱动热源温度,以供热为目的的热泵机组称为第一类吸收式热泵;输出热的温度高于驱动热源温度,以升温为目的的热泵机组称为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2.按驱动热源分类

1)蒸汽型,以蒸汽为驱动热源。

单效机组工作蒸汽压力一般为0.1MPa(表);双效机组工作蒸汽压力为0.25~0.8MPa(表)

2)直燃型,以燃料的燃烧热为驱动热源。

根据所用燃料种类,又分为燃油型(轻油或重油)和燃气型(液化气、天然气、城市煤气)两大类。

3)热水型,以热水的显热为驱动热源。

单效机组热水温度范围为85~150℃;双效机组热水温度>150℃。

3.按驱动热源的利用方式分类

1)单效,驱动热源在机组内被直接利用一次。

2)双效,驱动热源在机组的高压发生器内被直接利用,产生的高温冷剂水蒸气在低压发生器内被二次间接利用。

3)多效,驱动热源在机组内被直接和间接地多次利用。

4.按溶液循环流程分类

1)串联流程,它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溶液先进入高压发生器,后进入低压发生器,最后流回吸收器;另一种是溶液先进入低压发生器,后进入高压发生器,最后流回吸收器。

2)并联流程,溶液分别同时进入高、低压发生器,然后分别流回吸收器。

3)串并联流程,溶液分别同时进入高、低发生器,高压发生器流出的溶液先进入低压发生器,然后和低压发生器的溶液一起流回吸收器。

5.按机组结构分类

1)单筒型,机组的主要换热器(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布置在一个筒体内。

2)双筒型,机组的主要换热器布置在二个筒体内。

3)三筒或多筒型,机组的主要换热器布置在三个或多个筒体内。

4.1.3.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过程

1.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过程

(1)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靠水在低压下不断汽化而产生制冷效应。

图4-2(a)是一最简单的利用溴化锂浓溶液的吸收作用实现制冷的装置。

把两容器内的空气抽尽并维持一定真空度。

由于吸收器A中溴化锂浓溶液强烈的吸收水蒸气的作用,不断吸收蒸发器E中的水蒸气,从而促使水不断蒸发,即产生吸热的制冷效应。

但是,这个装置随着溴化锂溶液吸收水汽而逐渐变稀,吸收能力逐渐下降,制冷能力也逐渐减小,以至不能制冷。

同时,蒸发器中水不断蒸发而逐渐减少,也无法维持连续不断的制冷。

图4-2(b)是改进后的装置,在蒸发器中不断补水,以补充蒸发掉的水。

为了提高蒸发器的换热能力及减少液柱对蒸发温度的影响,在蒸发器中设置盘管和制冷剂水泵,将水喷淋在盘管上。

盘管内通以需要冷却的空调用冷冻水。

同时,在吸收器中不断补充溴化锂浓溶液,排走吸收水汽后变稀了的溶液。

从而维持了这个装置连续运行。

为了增强吸收作用,将溶液喷淋在管簇上。

管簇内通以冷却水,带走吸收过程放出的热量。

虽然这种装置可连续运行了,但不断消耗溴化锂水溶液和水,显然是不经济的。

为此需将溶液再生利用。

图4-2(c)是溶液进行循环、制冷剂水(简称冷剂水)也进行循环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流程图。

在这个系统中增设了发生器G和冷凝器C。

在发生器中设有加热盘管,通以表压为0.1MPa左右的工作蒸气或120℃左右的高温水,加热稀溶液,使之沸腾,产生水蒸气,而溶液变为浓溶液。

浓溶液经节流后再返回吸收器;吸收器中的稀溶液经液泵SP压送到发生器中。

为了减少吸收器的排出热量和发生器的耗热量并提高吸收式制冷机的热效率,系统中设有溶液热交换器HE,使稀溶液和浓溶液进行热交换,稀溶液被预热,浓溶液被冷却。

发生器中产生的冷剂水蒸气在冷凝器中冷凝成冷剂水,再经U形管进入蒸发器中。

U形管起冷剂水的节流作用。

冷凝器与蒸发器间的压差很小,一般只有6.5~8kPa,即U形管中水柱高差H有0.7~0.85m即可。

图4-2(c)所示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流程只有一个发生器,称为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为提高所使用的工作蒸气的压力或高温水的温度,在系统中增设一高压发生器,即有两个发生器,这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称为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图4-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工作原理

a)简单装置b)改进装置c)溶液、制冷剂水循环装置

A一吸收器E一蒸发器C一冷凝器G一发生器RP一冷剂水泵SP一溶液泵HE一溶液热交换器

(2)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理论循环在h-ξ图上的表示: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的理论循环的含意是指工作过程中工质流动没有压力损失,所有设备及管路与周围空气不发生热量交换,发生过程和吸收过程终了的溶液均达到稳定状态。

图4-3给出了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在h-ξ图上的表示。

图中Pc为冷凝压力,也是发生器中的压力;Pe为蒸发压力,也是吸收器中的压力。

ξw为吸收器出口稀溶液浓度;ξs为发生器出口的浓溶液浓度。

在h-ξ图上由两条等压线(Pc、Pe)和两条等浓度线(ξw、ξs)组成的四边形即为溶液循环的状态变化过程。

 

图4-3在h-ξ图上的理论制冷循环

1)稀溶液的加压和预热过程,由吸收器出来的稀溶液(点1)压力为Pe,浓度为ξw,温度为t1。

经泵加压后,压力升高到Pc,溶液状态由点1→点2,此时,浓度不变,温度t2≈t1,因此,点2与点1基本上是重合的。

这两状态点的区别在于点1是压力Pe下的饱和液体,点2是压力Pc下的过冷液体。

点2状态的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被预热,点2→点3。

2)发生器中的蒸气发生过程,稀溶液(点3)进入发生器后,先从过冷状态加热到饱和状态(过程3-3′),此时浓度不变,温度由t3升高到t3;而后继续被加热,稀溶液在压力Pc下沸腾汽化,其中冷剂水被蒸发出来,溶液浓度变浓,温度也逐渐升高。

点4是发生过程的终了状态,此时温度为t4,浓度为ξs。

3)浓溶液的冷却与节流过程,由发生器出来的浓溶液(点4)在溶液热交换器中被冷却到点5,温度由t4降到t5。

点5是压力Pe下的过冷液体。

5→6是浓溶液的节流过程,浓度不变,焓值不变,则点6与点5重合。

此时点6是压力Pc下的湿蒸气状态。

4)吸收器中的吸收过程,状态6的浓溶液进人吸收器中,在等压下与蒸发器来的冷剂水蒸气混合,浓溶液吸收水蒸气并放出热量,最后达到状态1点。

这个过程可以看成溶液由6冷却到饱和状态6′,再进一步冷却并吸收水蒸气达到1点。

(3)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过程: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中的冷剂水经历了以下三个过程。

1)冷凝过程,发生器蒸发出来的蒸气应该是发生过程3′-4所产生蒸气的混合物,我们看成是3′-4过程平均状态的蒸气(即状态点7)。

由于产生的是纯水蒸气,故位于ξ=0的纵座标轴上。

该蒸气进人冷凝器后,在压力Pc下冷凝成饱和水(点8),同时放出冷凝热量。

过程7→8即是冷剂水蒸气在冷凝器中的冷凝过程。

2)节流过程,压力为Pc的饱和水(点8)经U形管节流后,压力降到Pe,焓值不变,故节流后的状态点9与8重合。

但状态9是在压力Pe下的湿蒸气状态,即由大部分的饱和水(点9′)与小部分的饱和水蒸气(点9″)所组成。

3)蒸发过程,节流后的冷剂水(点9)进入蒸发器中,吸收冷冻水的热量而汽化。

9→10表示了冷剂水在蒸发器中等压汽化过程。

2.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过程,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一般采用0.1~0.25MPa的蒸汽或热水(75℃以上)作为加热热源,循环的热力系数较低(一般ξ=0.65~0.75)。

如果有压力较高的蒸汽可以利用(例如0.4MPa以上),则可采用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热力系数可提高到1以上。

所谓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是在机组中装有高压发生器和低压发生器。

在高压发生器中,采用压力较高的蒸汽(一般为0.6~0.8MPa)或燃气、燃油等高温热源来加热。

在高压发生器中产生的高温冷剂水蒸气,用来加热低压发生器,使低压发生器中的溴化锂溶液进一步产生冷剂水蒸气,(故双效溴化锂制冷机又称两级发生式溴化锂制冷机)。

这样,不仅有效地利用了冷剂水蒸气的气化潜热,同时又减少了冷凝器的热负荷,使机组的经济性得到提高。

1)蒸汽型,图4-4为其中一种较为常见的双效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并联系统流程。

它由高压发生器、低压发生器、冷凝器、蒸发器、高温溶液换热器、低温溶液换热器、凝水换热器、泵、引射器等组成。

高压发生器由一个单独的高压筒组成,低压发生器、冷凝器和蒸发器、吸收器分置于另外两只筒体内。

也可置于一只筒体内。

 

图4-4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并联系统流程

1-高压发生器泵2-高温换热器3-吸收器4-蒸发器5-高压发生器6-冷凝器7-低压发生器8、12-引射器

9-冷剂水泵10-凝水换热器11-低温换热器13-溶液泵

这种流程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收器3出来的稀溶液,分为二路:

一路经高压发生器泵1升压后,流人高温换热器2,温度升高后,进人高压发生器5,被管内的工作蒸汽加热,产生高温冷剂水蒸气,溴化锂的质量分数变高,由高压发生器5排出,经高温换热器2降温后,被引射器12抽入。

另一路经溶液泵13升压后,又分成两路:

一路经低温换热器11及凝水换热器10,温度升高后进人低压发生器7,在其中被高压发生器产生的高温冷剂水蒸气加热,产生冷剂水蒸气,而高温冷剂水蒸气放出潜热后,凝结成冷剂水,节流后与低压发生器产生的冷剂水蒸气一起进人冷凝器6,被管内冷却水冷却和冷凝,形成冷剂水。

该冷剂水节流后流人蒸发器4,由于压力的降低,部分水气化,剩余的冷剂水积存于水盘中,被冷剂水泵9吸入,均匀地喷淋在蒸发器管簇的外表面,吸取管内冷水的热量而蒸发,使冷水得到冷却(制冷);另一路作为引射器12的高压流体,除引射由高压发生器出来的浓溶液外,其混合液又作为引射器8的工作流体,引射由低压发生器流出,经低温换热器降温后的浓溶液,形成中间溶液后,均匀洒淋在吸收器管簇外表面,吸收由蒸发器产生的冷剂水蒸气,从而保持蒸发器内所需低压,使冷剂水能在低压、低温下不断蒸发而制取冷量。

中间溶液吸收了冷剂水蒸气后,重新变成稀溶液,再分别由高压发生器泵及溶液泵送出。

吸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由吸收器管簇内的冷却水带走,从而保证吸收过程的连续进行。

显然,设置凝水换热器可充分利用加热蒸汽的凝水的显热,降低双效机组的汽耗量。

2)直燃型,直燃型双效溴化锂冷热水机组以燃料的燃烧,产生高温烟气为驱动热源,直接加热溴化锂溶液。

该机组具有燃烧效率高、对大气环境污染小、只存在一次传热温差、体积小、占地小等优点。

既可以用于夏季供冷,又可用于冬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