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02069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63 大小:5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1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docx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字体:

[大中小]   日期:

2010-07-3000:

00:

00   浏览次数:

153   来源:

温州市农村工作办公室

前  言

  一、规划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步骤,集中体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和根本利益。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特定的发展阶段,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农村社会形态,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建设而成的社会主义农村。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科学把握新时期温州市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和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着力破解当前温州市“三农”领域深层次矛盾,为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

为深入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全面推进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目的

  当前,温州市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破解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重要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许多良好的机遇,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

《规划》立足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现状、优势条件以及主要问题,确定了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构建了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体系,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二三产业、推进村镇建设、发展公共事业、加强基层建设、协调区域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培育新型农民等八项内容,并制定了具体的建设任务和相应的保障措施。

《规划》是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纲领性和实施性文件,是编制相关区域规划、行业规划及其实施方案的重要依据。

  三、规划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2、《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09]1号)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4、《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浙委[2006]28号)

  5、《中共浙江省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浙委〔2008〕105号)

  6、《中共温州市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温委发〔2009〕1号)

  7、《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4)

  8、《温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2006—2010)》(2006.10)

  9、《温州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999—2020)》

  10、《温州市产业布局规划(2003—2015)》

  11、《温州市农产品加工规划》(2005.7)

  12、《温州市农村信息化建设方案》(2007.6)

  13、《温州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

  14、《温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十一五”发展规划》

  15、《温州生态市建设规划》(2004.9)

  四、规划范围

  《规划》的地域范围是温州市农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国统字[2006]60号),温州市农村是指在温州市现行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划的基础上,除城区(县市区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和镇区(镇所辖的居民委员会地域)以外的其他区域。

  五、规划年限

  《规划》的年限为2010年至2015年。

第一章  现实基础

  一、发展现状

  温州市地处浙江东南沿海,全市陆域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下辖3区2市6县,户籍总人口约780万,是浙江省三大中心城市、全国首批14个沿海改革开放城市之一,全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也是全国十大最具活力城市、中国十大品牌之都。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市坚持把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与当地实际相结合,成功走出了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1978年到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从13.2亿元增加到2527.9亿元,位居全省第三;农林牧副渔业总产值从7.7亿元增加到132.7亿元,实现增加值79.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100元,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当前,温州市农村经济社会进入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快速提升,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初显成效,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农村社会面貌显著变化,欠发达地区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1、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通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现代高效、生态农业效益不断提高。

截至2009年,全市拥有中国“特色之乡”18个,省级特色产业强镇(乡)14个,累计建成农业产业化基地120万亩,蔬菜、生猪、茶叶、水产品、竹木等特色主导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9%。

全市拥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4家,年销售额和市场成交额156亿元;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804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2677家。

农业“走出去”战略在域外建立各类农产品基地170多万亩。

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加大,累计利用外资8000多万美元。

农村二三产发展迅速,累计建成省、市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9个,完成农村标准厂房建设450万平方米。

农村现代服务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2、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通过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

截至2009年,全市保有标准农田面积133.1万亩,累计建成水产养殖标准鱼塘3.3万亩,建成生态公益林250万亩。

“乡村康庄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3亿元,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79.2%。

“515防洪保安工程”深入推进,“万里清水河道建设”和“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完成河道建设与河沟整治1591公里,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28.6万人。

“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累计投入资金60亿元,完成村庄整治2742个,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和新社区265个。

农村防洪保安、危房改造、电气化、信息化等工程成效显著。

  3、农村社会事业迅速发展。

通过统筹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初步构建起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格局。

截至2009年,全市农村中小学教育“四项工程”全面推进,农村15年基础教育普及率达到98.4%。

新型合作医疗农民参与率达到97.0%,人均筹资水平达到142元;以县为单位的三大类12项公共卫生服务综合达标率为92.1%。

广播电视“村村通、村村响”工程、农村小康健身工程等建设不断深入,农村文化体育事业稳步发展。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累计11.6万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39.3万人纳入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孤老优抚集中供养率达到95.2%。

  4、欠发达地区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通过全面实施“139富民攻坚计划”、“共同跨越六大行动”,大力推进人口迁移、产业培育、环境优化、山海协作、社会化帮扶等工程,切实落实“1+12”帮扶政策。

截至2009年,全市五个欠发达县和139个欠发达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市1168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738元,同比增长10.4%,共有689个集中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1万户53.6万人低收入农户中,超过4000元的已有10.6万户、30.4万人,分别占总数的50.5%和56.5%。

前四年累计完成下山搬迁2.5万户、9.4万人。

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群众观念相对落后的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观。

  5、农村各项改革持续深入。

通过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乡镇机构运行体制、农业经营体制、农村金融体制等领域的改革,不断增强农业生产力、农村经济活力、农村社会治理能力。

截至2009年,全市基本完成了乡镇机构改革,确立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健全了农(林)地使用权流转和进行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开展了农村新型合作组织“三位一体”试点,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深化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了农村合作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和担保公司等一批新型金融机构,完善了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村住房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78.0%和100%。

  6、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

通过开展农村党组织“三级联创”和“先锋工程”,累计创建市级“五好”乡镇党委120个,农村“五好”党组织1498个,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

全面实施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和“乡镇农村工作指导员专职化”制度,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创建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195个,其中省级15个,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7.5%。

  二、优势条件

  1、发展机遇。

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时印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等指导性文件,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2005年至2009年,温州市委、市政府相继推出五个1号文件以及一系列配套性政策措施,为促进温州市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2、经济优势。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温州市的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具备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条件。

温州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先发地区,全市民营经济总量庞大、民间资金充裕,“引资入农”较为便利。

现阶段,正值温州市民营经济新一轮的扩张和提升时期,充分利用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增创发展新优势,以外力驱动内力,有利于带动农村二三产业,推进产业梯度转移,提升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水平,促进农民创业增收。

  3、资源优势。

温州市地处温热带,气候温和,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山海资源。

优良的农业生产条件、便利的滩涂近海及淡水养殖条件、丰富的景区优质资源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温州市人文优势得天独厚,文化底蕴深厚,山水诗派、中国南戏、泰顺廊桥、楠溪江古村落等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倡导事功学说的“永嘉学派”和“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精神,为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此外,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万在外温州人,拥有丰富的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资源,可以通过完善回乡创业服务机制,变“温州人资源”为温州市农村资源,反哺新农村建设。

  4、工作优势。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确立了“三农”重中之重的地位,立足新农村建设“工作主题化、主题载体化、载体具体化”的要求,重点推进了新农村建设“1+3”行动。

同时实施了“特色农业强县强乡镇强村战略”、“百龙工程”、“兴林富民工程”、“515防洪保安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万里清水河道工程”、“乡村康庄工程”、“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放心粮油进农村”、“139富民攻坚计划”、“双千结队、共建文明”、“农民健康工程”、“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等系列工程,不断丰富“三农”工作内涵,提高“三农”工作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平台。

  三、主要问题

  1、资源环境基础相对薄弱。

温州市人多地少,人均陆域面积约2.4亩,人均耕地仅3分,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源较少。

全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结构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并存。

水土流失面积占陆域总面积的1/4,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性遏制。

此外,温州市地处东南沿海,气候多变,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对农村生产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农村产业水平不高。

温州市农业整体素质不高,产业化速度较慢,高科技农业、现代农业、外向型农业发展程度不高,缺乏一批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的特色农业块状经济和一批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生产主体。

农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竞争力和市场效益不佳,农业增收较为困难。

农业生产经营缺乏有效的产供销信息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

农村工业优质生产要素流失比较严重,素质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低、小、散”问题急需破解。

农村生产性、消费性服务业总量偏小、质量偏低。

  3、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

温州市农村规划建设起步较晚,配套建设能力有待加强。

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相对缺乏,农村饮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养老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人力、技术要素较为稀缺,难以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农村在公共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户籍制度、环境污染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深层次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4、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温州市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较为突出,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8:

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欠发达地区量大面广,据2008年统计,全市有低收入农户集中村1168个、低收入农户21万户53.6万人口,约占全省六分之一;32.4%的低收入农户(“低保”农户除外)家庭人均收入尚低于2500元。

山区半山区与沿海平原地区之间、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之间的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

第二章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两个趋向”的判断,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方略,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和城乡一体化进展,努力构建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城乡,发展农村。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制度障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

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中心,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实力,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公共事业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政府主导,农民主体。

新农村建设,政府是主导,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设计者、指挥者。

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主导作用,抓好思想统一、政策规划、项目安排和组织保障。

农民是主体,是新农村建设的决策者、建设者、管理者、受益者。

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依靠农民,发动农民,切实做好农民的动员、组织、引导和示范工作。

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要统一协调,相互配合。

  3、统一规划,梯度推进。

统筹生产力发展和人口布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形成科学合理的城乡统筹规划、农村产业规划、城镇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加强各类规划的配套衔接。

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准确把握阶段性目标和任务,分清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梯度推进。

  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立足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编制建设方案,兼顾高、中、低不同规划标准,不搞一刀切。

在新农村建设模式上,力求以人为本,与自然和谐,格调新颖,形式多样。

根据各地农村实际,实行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立足乡村特点,突出地方特色,保持文化传统,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5、循序渐进,务求实效。

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

坚持先易后难、抓好试点,再总结经验、示范推广;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类推进、重点突破;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切忌违背客观条件和群众意愿强行硬推。

  三、建设目标

  1、规划总目标。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规划总目标是:

到2015年,全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进一步得到优化、壮大和提升,村镇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较大改观,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格局逐步完善,基层党组织民主管理和引领发展的能力持续增强,农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劳动技能素质明显提高,农村社会风尚日趋良好,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城乡差别、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见表1)

  2、分目标(数据均为2015年的目标值)

  ——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

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达到90亿元。

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8亿斤。

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田设施标准化率达到75%以上,农机化综合服务水平达85%。

现代农业功能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建成60个粮食生产功能区、10个现代农业综合区、30个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20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

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00家,示范性专业合作社达到150家。

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不断优化,农业科技支撑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基本形成,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繁荣兴旺的农村经济。

农村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农村一产增加值比重保持稳定,农产品深精加工业比重大幅提高;二产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产业集聚度和层次明显增强;三产比重明显增加,农村生产流通、商业贸易、休闲旅游等服务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农民就业创业环境更加优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7%以上,达到15000元。

  ——科学合理的村镇体系。

按照城镇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布局的要求,优化村镇布局,推进村镇建设,逐步形成以中心镇、中心村为核心,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健全、人居环境整洁、生态环境良好的村镇格局。

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65%以上,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5%,

  ——整洁优美的农村社区。

“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完成4200个待整治村的村庄整治,建设中心村300个以上;农村交通、通讯、水电、垃圾污水处理、生产生活信息化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初步建成市、县、镇、村“四级联创”的农村生态体系;建立和形成农村社区环境维护长效机制。

  ——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

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信息、保障等公共服务不断加强,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格局。

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的基础教育;逐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得到显著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体等公共服务有长足进步。

  ——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

深入实施“欠发达地区共同跨越六大行动”战略,“农业产业化、工业生态化、旅游主业化、城乡一体化、就业多样化、帮扶社会化”成效显著。

低收入农户人均纯收入超过6500元。

  ——城乡协调的发展体制。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基本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和发展格局,城乡二元结构逐步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日益缩小。

城乡居民收入比控制在2.7以下,农村居民基尼系数介于0.3至0.4之间。

农村金融体制、生产经营体制、社会事业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并取得明显成效。

  ——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广泛重视,农民思想道德和职业技能得到显著提升,社会主义荣辱观、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得到大力宣扬,农村普遍营造出科学、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新风尚。

第三章  主要内容

  温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扣“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要求,重点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二三产业、推进村镇建设、发展公共事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协调区域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培育新型农民等八项任务,认真组织实施,全力加以推进。

  一、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产业竞争力

  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入机制,增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支农资金,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为重点,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为农业生产提供基本保障。

  一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

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依法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确保18亿斤粮食年生产能力。

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开展土地整治,改造丘陵山区中低产田,累计建成180万亩标准农田。

积极开展滩涂生态围垦工程,重点推进温州半岛浅滩一期、二期工程和各县(市、区)围垦工程,合理开发利用海涂资源,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深入实施“百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沃土工程”,因地制宜采取培肥改良、农艺修复、农牧结合等措施,促进耕地用养平衡,切实提升土壤地力。

  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加大“515防洪保安工程”投入,重点抓好鳌江流域、瓯江支流楠溪江流域的防洪设施建设,建成高标准的城镇防洪工程体系。

切实做好海塘、山塘、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改造。

深入开展农村河道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疏浚内河河道,改善河道生态,增强防汛抗旱能力。

建立河道长效管理机制。

切实加强大中型灌区及重点小型灌区的骨干渠道、泵站装机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灌溉和排涝能力,增加旱涝保收面积。

  三是加快标准化鱼塘改造和标准渔港建设。

重点建设国家级中心渔港(温州中心渔港、苍南舥艚渔港)和一批重点渔港码头。

全面实施海洋渔业船舶安全救助信息系统建设,积极组织开展渔船节能降耗工作和稻鱼共生生态系统建设。

加强水文、气象和地震监测能力建设,健全自然灾害的预案体系和预警网络,切实提高农业防洪防灾能力。

  2、推进现代农业功能区建设。

科学编制农业发展规划,根据资源禀赋和传统产业特色,科学规划区域范围、产业重点、配套设施和用地,全面推进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畜牧、渔业等农业功能区建设。

累计建成60个核心面积1000亩以上,辐射面积5000亩的农田设施完善、农田质量提升、生产技术先进、服务体系健全的粮食生产功能区,10个核心面积2万亩以上、辐射面积5万亩的主导产业布局合理、要素高度集聚、多功能有机融合、循环清洁生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综合区,30个核心面积3000亩以上、辐射面积1万亩的主导产业突出、布局集中连片、生产设施先进、产品优质安全的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200个核心面积500亩以上(省级项目为1000亩以上)、辐射面积3000亩的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特色农业精品园。

各类园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出率明显提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大力加强功能区内道路、排灌、电网、库房等基础设施和土壤地力、生态环境及产品质量等检验检测管理服务设施建设,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和农作模式创新,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

加快完善面向农业功能区的投入机制、金融信贷、土地流转、合作组织建设等配套服务体系。

  3、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一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深入实施《温州市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

按照特色、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培育粮食、水产品、蔬菜、水果、畜产品、茶叶、竹笋、花卉苗木、食用菌、油茶等特色主导产业,累计建成规模化、专业化的优质特色农业基地250万亩以上。

综合协调林牧渔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业和畜牧业,大力发展渔港经济,重点抓好外海远洋捕捞、特色养殖产业、水产原良种产业和休闲渔业。

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稳定在2.5%、20%和35%左右。

(见表2)

  二是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加工业。

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继续实施农业“百龙工程”,培育发展一批有品牌、上规模、联基地、带农户的加工型、外向型骨干龙头企业,累计建成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0家,其中,省级以上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