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40197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docx

统编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学目标

 

1、唯物史观:

本节课讲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都体现了唯物史观,经济发展促进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的发展。

2、时空观念:

儒学发展,宋词元曲、科技、少数民族文字,都体现时间、空间的变化及时代特点。

3、史料实证:

通过史料阅读,加深对宋元儒学内容、影响的理解记忆。

4、历史解释:

对宋词元曲概念、特点的理解。

5、家国情怀:

理学对民族性格形成的影响,科技水平领先世界,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各民族对中华文明的进步作出了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二程、朱熹等人的理学思想,理解程朱理学对儒学发展的影响,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宋词元曲的发展,三大发明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沈括《梦溪笔谈》、郭守敬《授时历》,少数民族文字创制,认识各民族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难点:

儒学复兴原因,影响,三大发明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题讨论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教师: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发展,思想、文学艺术、科技等都得到发展。

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有哪些发展呢?

导入新课。

教师:

什么是文化?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屏幕显示:

文化(culture)是非常广泛和最具人文意味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就是地区人类的生活要素形态的统称:

即衣、冠、文、物、食、住、行等。

对文化这个概念的解读,人类也一直众说不一。

但东西方的辞书或百科中却有一个较为共同的解释和理解:

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

文化内容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一、儒学的复兴

教师:

思考儒学复兴的原因?

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1、原因

(1)历史: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三教合一”潮流的出现,隋唐以来,儒、佛、道“三教合一”。

唐朝三教并行政策:

尊道、礼佛、崇儒。

儒学吸收佛、道有效成分,得到发展;

(2)政治:

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重文轻武和倡导尊儒读经,宋代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推动。

宋朝需要重建纲常伦理

(3)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冲击了传统道德。

(4)文化:

儒学复兴运动的发展(宗旨);

什么是理学?

理学代表人物?

学生看书回答。

2、理学发展过程

(1)程颢、程颐——创立

哲学思想:

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伦理思想:

强调“存天理,去人欲”,最终实现对天理充分体验。

(2)朱熹---理学成熟:

朱熹对儒学教育进行了深入研究,编“四书”,对《四书》加以注解,元朝作为科举考试内容。

使其与《五经》相提并论,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屏幕展示材料,理解理学思想主张: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理”是宇宙世界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三纲五常”就是“理”的表现。

材料二: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

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理学的道德观是什么?

天理即“三纲五常”,应存天理,灭人欲。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怎样才能通达“理”?

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

格物,接触事物;致知,获得知识。

3、地位影响

教师:

理学地位影响。

屏幕展示材料,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积极影响:

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

对于促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

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适应了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南宋以后成为官方正统哲学,在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

消极影响:

压制扼杀自然欲求,进一步禁锢人们思想,对封建社会后期的变革起了一定阻碍作用

认识: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理学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吸收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4、理学特点

教师:

与之前儒学相比,理学特点是什么?

总结: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

(2)、强调伦理道德为其思想核心。

(3)、吸收了儒道大量的思想主张。

二、文学艺术

1、宋词

教师:

宋词含义、特点、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生总结回答:

(1)含义:

诗的另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宋代鼎盛。

(2)特点:

句子长短不齐,用来配乐歌唱,各有固定格式。

(3)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豪放派:

苏轼(北宋),辛弃疾(南宋)

婉约派:

柳永(北宋),李清照(两宋之交)

屏幕展示作者作品,学生欣赏。

屏幕展示材料,进一步加深理解不同派别风格。

材料一:

词是一种新的诗歌体裁,起源于民间,句子长短不一,适于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

材料二:

北宋苏轼开创一代词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

……当时有人将苏轼的词与柳永的词作比较,说“柳词只能让十七的女孩子手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词就必须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材料三:

生活于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委婉含蓄,清新淡雅,……南宋词人辛弃疾词风慷慨激昂,豪迈悲凉,充满忧国忧民的爱国豪情。

2、元曲(散曲和杂剧):

含义:

到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与元杂剧合称为元曲。

特点:

更灵活、更通俗、长短句配乐,抒情叙事兼长,更为生动活泼;通俗生动,豪放飘逸(元代前期);

代表人物:

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

教师:

诗、词、曲有何区别?

诗(主要指绝句和律诗):

讲究严格的格律,句式整齐,对仗工整,用韵规范。

词:

句子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和演唱。

曲:

可雅可俗,更为生动活泼。

3、话本:

含义:

宋元城市中说书底本称为话本。

4、艺术

宋元书法:

特点是追求个性,不拘法度;

宋元绘画:

山水画最为突出,特点:

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

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教师:

文学艺术发展原因?

生回答教师总结

(1)、城市手工业、商业经济的繁荣

(2)、市民阶层的扩大,要求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了市井生活的需要。

(3)、宋元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词和曲更能表达作家的思想情感。

三、科技

1、三大发明

教师:

学生看书回答三大发明的简单过程。

(1)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已经相当普及;北宋工匠毕昇

发明(活字印刷术)

(2)火药起源:

火药的起源与炼丹术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古代炼丹士在炼丹时无意中配制出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宋朝火药被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由(燃烧型火器)逐步发展为(爆炸型火器)

(3)、指南针:

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中国在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宋朝时,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影响:

总之,“三大发明”为欧洲率先迈入近代社会的门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屏幕展示材料:

“三大发明”的提出: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

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事方面,第三种是在航行方面。

并由此又引起难以数计的变化,任何教派、任何帝国、任何星辰对人类事务的影响都无过于这些机械性的发现了。

——英国17世纪的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

2、宋元科学家

(1)北宋沈括:

著作《梦溪笔谈》,(总结古代尤其是北宋科技成就,为英国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

(2)元朝郭守敬

最重要业绩是设计和监制多种(天文观测仪器),

主持全国范围的(天文测量),编定新的历法

(《授时历》)

四、少数民族文字

文字的创制是民族文化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在思想交流和文化传承上有重要作用。

教师:

学生看书回答问题

1、辽:

创制契丹大、小字,用以(刻石立碑)

还进行(文学创作)

2、金:

创制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3、西夏:

西夏文通过(出土文献)大量保存下来,包括(佛经法律字典),以及从汉文翻译过来的(经史著作)

4、蒙古文:

蒙古文记录历史的汉语译本流传至今,称为(《蒙古秘史》);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本课小结:

辽宋夏金元文化特点

1、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且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如三大发明。

2、文化高度繁荣,是我国封建文化的高峰。

如宋词、哲学、绘画等;

3、全面繁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取得辉煌成就。

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交融,使宋元文化丰富多彩。

4、市民气息浓厚。

如形式自由、可以歌唱的“词”;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杂剧和散曲,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出现并增多等;

5、少数民族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的同时,保留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而各有特色,共同促进封建国家的发展。

 

通过史料阅读,加深对宋元儒学内容、影响的理解记忆。

阅读材料,进一步理解理解不同派别的风格特点。

 

学生阅读材料,加深理解三大发明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

指导学生看书,掌握课本重点内容。

指导学生看书,提炼课本内容。

 

课后反思

 

这节课感觉留给学生思考、阅读材料的时间不够,有待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近代化进程简表

阅读上述材料,提取材料中有关中国近代化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答案】答案示例:

论题:

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论述: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清政府内部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想,他们冲破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的愚昧思想束缚,积极主动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和新式学堂,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也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的君主立宪、进化论引入中国,希望通过政治变革,推翻封建的君主专制,建立民主政治,以挽救民族危亡。

这次改革虽然失败,但是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政府的覆亡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中国近代化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中国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的过程。

若学生从救亡图存推动着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近代化进程;思想认识水平影响近代化道路等方面答,言之有理皆可。

对论题的论述着重从两个方面阐述即可。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题,解答要依据表格信息,围绕“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来提取观点,论证结合鸦片战争后,随着民族危机加深,国人如何一步步向西方学习回答,要结合近代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从新思想萌发到中体西用再到维新变法和民主共和角度论证即可。

【点睛】近代前期向西方学习为主线的思想解放潮流

近代前期,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向西方学习。

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处于“器物层面”;资产阶级维新派、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仿行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处于“制度层面”;资产阶级激进派则掀起新文化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处于“思想层面”。

“向西方学习”屡次碰壁,先进的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1933年,《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

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

(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

(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出版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并对发起讨论的原因进行了说明。

《编辑之言》指出:

““中国现代化”这个问题,与其说它是一个新问题,无(母)宁说它是一个八九十年来的宿题。

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

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

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9篇,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1篇,主张非资本主义的3篇,主张计划经济的1篇,主张兼采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1篇,主张受节制的资本主义的1篇,明确主张个人主义方式的1篇,未回答采取社会主义抑或资本主义,只是提出具体主张的8篇。

——据《申报月刊》第二卷第七号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申报月刊》中国现代化问题”讨论”进行评述。

(要求:

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评分参考】

观点:

层次三:

观点明确、合理(2分)。

层次二:

观点较为明确、合理(1分)。

阐释:

评述应结合史实,主要包括以下角度:

①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现代化历程及镜况(2分);

②20世纪三十年代国内背景,包括民族危机严重,国内经济落后等(3分);

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际背景,包括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3分)。

(若从其他角度论述,合理即可得2分)

表述:

层次三:

表述成文,论证充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2分)。

层次二:

能表述成文,论证较充分,思路较清晰(1分)。

层次一:

仅罗列要点,思路不清(0分)。

【解析】

【详解】

观点:

据材料“《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

(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

(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可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

评述:

据材料“《申报月刊》发起了“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并将问题析分为两项:

(1)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

(2)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可知,1933年《申报月刊》就“中国现代化问题”发起讨论。

讨论范围集中于生产和经济方面,并将问题析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中国现代化的困难和障碍;另一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方式。

据材料“须知今后中国,若于生产方面,再不赶快顺着‘现代化’的方向进展…我们整个的民族,将难逃渐归淘汰,万劫不复的厄运。

”可知,材料强调了现代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据材料“讨论共收到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

其中,明确主张采取社会主义方式的有9篇,将社会主义作为现代化终极目标的1篇……”可知,在这次“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中收到了10篇短文和16篇专论,给中国现代化提出了诸多的方案,大致有两种,即欧美方案(走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方案。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新旧历史学家已公认秦代是中国专制政体发轫的朝代,而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清代,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极少数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的变更,换则言之,即一直受着专制政体一官僚政治的支配,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

在苏联以“中国通”见称的社会经济学史学家Wittfogel,谈到中国中古历史阶段时'特别强调“二千年官吏与农民的国家.这句话时……欧洲在专制官僚政治的历史阶段,曾经发生过两大运动,其一是启蒙运动,又其一是加尔文主义运动,这两种运动,就它们反封建的立场来说,虽然有某些场合是站在专制官僚统治方面,但他们在大体上,却是主张自由、强调人权、反对专制主义、反对官僚政治的,换言之,即欧洲专制时代的学术、思想与教育并不与政治结合在一起的,反之,与中国整个长期专制时代不同,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调和程度。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的诸特殊现象》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一观点: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持续性并不断强化。

论述:

秦代官僚政治是在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随后的各个朝代都是在前代的官僚政治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从而达到维护其封建统治的目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方面表现为各个王朝的更替,另一方面,为巩固统治,新王朝建立之后都在强化官僚政治,如汉朝推行的察举制和刺史制,通过察举来选拔官员,削弱了贵族对政治的影响,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强化了君主专制,宋代二府三司制度亦是如此。

另外,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不变的是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中国封建君主通过各级文武官吏对农民施行剥削榨取的权力转移。

因此,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持续性并不断强化。

示例二观点: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包容性和专制性。

论述: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不仅包括官僚政治活动,还与中国文化的伦理、宗教、法律、财产、艺术等有着密切而协调的联系,首先,中国以父系为中心的家族制和宗法组织在官僚政治建立之后被强化,国与家相通,君权与父权相互为用。

其次,法律和政治的关系密切,中国古代法律是维护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的工具,最后在思想文化上,社会主流思想是维护官僚政治的工具,如汉代董仲舒宣传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以及宋明理学,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因此,中国古代家族制度、法律、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不但从外部给予官僚政治有利的影响,而且也变为官僚政治的一种机能、配合物。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分唯一依据)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理解,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探讨和论证历史问题、阐释历史事物的能力。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关键是要能够提取材料信息。

从材料中“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极少数场合外,巾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换则言之,即一直受着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得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持续性”的观点。

根据材料中的“与中国整个长期专制时代不同,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调和程度”的信息,可得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包容性”的观点。

可选取其中一种或全部观点进行论述,在论述时应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注意史论结合。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永乐十七年(1419年)郑和第五次远航返回,带回的贡品中就有阿丹国所贡麒麟,木骨都束(今非洲摩加迪沙)所贡花福鹿(长颈鹿),足证圣天子的声威无远弗届,也证明大明已是千古未有的太平盛世,一向声教不及的远人才会贡献如此珍贵的瑞兽。

皇家画师奉命绘图记载,文武百官观赏后恭呈颂扬诗文。

这些活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遍及明朝各地,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民间对朱棣的负面影响,增强了政权的合法性,也使朱棣自我陶醉。

正因为如此,郑和的船队才会一次又一次出发,并且越驶越远,直到东非。

——摘编自《葛剑雄:

郑和究竟为何下西洋》

材料二中国对外援助的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50年至1978年间革命与建设经验的转移。

第二阶段是1978年到2000年间改革与开放经验的转移。

1985年,中国选派农业专家帮助改造早先在布基纳法索援建的三个水稻垦区,参照中国国内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做法进行生产制度改革。

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中国将自身的经济增长方式传向世界,这种方式的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其标志性表述是“要致富,先修路”。

埃塞俄比亚到吉布提的铁路,连服务员端茶倒水的姿势,都是中国铁路局直接过去培训的。

在农业领域,以援非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和技术培训为主导的“科技兴农”成为援非农业的主要形式。

——摘编自李小云《中国援助非洲既非“殖民”,也不是“冤大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援助非洲的变化,简要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援助非洲的认识。

【答案】

(1)影响:

扩大了中国的影响,提升了明朝的国际影响力;巩固了明成祖的政治地位;满足了统治阶级对奇珍异宝的需要;满足了统治者自大的心理,助兴了“天朝上国”观念;客观上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加重了明朝的财政负担。

(2)变化:

从革命与建设经验援助到改革开放经验转移,再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移。

因素:

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内主要任务的变化;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3)认识:

中国援助非洲是国家外交的重要表现,援助非洲有利于非洲国家分享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经验,促进了非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援助非洲加深了中非人民的友谊,得到非洲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解析】

【详解】

(1)影响:

依据材料一中“足证圣天子的声威无远弗届,也证明大明已是千古未有的太平盛世”、“这些活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遍及明朝各地,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民间对朱棣的负面影响,增强了政权的合法性”、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和距离、带回的贡品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扩大国际影响、巩固统治、加重财政负担、助长“天朝上国”观念、满足了统治阶级对奇珍异宝的需求和自大的心理等方面分析郑和下西洋对当时中国的影响。

(2)变化:

依据材料二中“第一阶段是1950年至1978年间革命与建设经验的转移。

第二阶段是1978年到2000年间改革与开放经验的转移。

……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今,中国将自身的经济增长方式传向世界,这种方式的核心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可概括得出新中国援助非洲的变化。

因素:

结合所学从国际环境和国内主要任务的变化、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等方面简要分析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3)结合所学从体现国家外交、促进非洲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加深了双方友谊、赢得了非洲人民对中国的支持等方面谈论对中国援助非洲的认识。

6.在20世纪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苏俄(联)、美、中三国在处理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留下许多启迪。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善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

这里最重要的是对市场机制的认识,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是否允许引进市场机制。

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强调的正是这一点。

他说:

“据我看来,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是存在市场关系——在这种那种程度上,这是最重要的标准,它规定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质。

——郑异凡《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十字路口》

材料二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罗斯福就职演说(1933年3月4日)

材料三计划经济条件下,虽然有合理配置资源的理论可能性,但实际操作不可行。

……第一代国家领导人在1956年全面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后,已经发现问题,也曾做过放权让利的努力,但效果不好。

邓小平1978年领导的经济改革开始打破传统的计划体制,逐渐建立一种新的机制,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王浩倩《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必然性》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

(2)依据上述材料,结合苏俄(联)、美、中三国的有关史实,以“市场机制与国家干预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现代化发展的作用”为主题,加以论证。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时要正反举例,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