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推荐绞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10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981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推荐绞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10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推荐绞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10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推荐绞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10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推荐绞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10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推荐绞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10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推荐绞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10页.docx

《最新推荐绞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10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推荐绞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10页.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推荐绞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 10页.docx

最新推荐绞线作业指导书word版本1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绞线作业指导书

篇一:

54盘绞线机作业指导书

编号:

Q/KH03-01.1-201X

山东科虹线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业指导书

设备名称:

受控装态:

受控号:

修订状态:

编制:

审核:

发布日期:

201X年12月18日实施日期:

201X年12月20日

一、机器的用途及技术特性

二、机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三、操作规程

四、产品的质量要求

五、绞线中的质量问题及防止办法

六、技术与安全

附:

Ⅰ绞线机节距变换表

Ⅱ绞线机工艺过程卡

一、

机器的用途及技术特性。

1.用途

本设备主要供绞制铜、铝导体线芯和控制线芯用。

2.技术特性

2.1?

400mm54盘绞线机

2.2?

500mm54盘绞线机

二、

机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本机主要由放线架、绞笼、模座及扇形压紧装置、计米、牵引装置、传动装置、收排线架及电器部分等组成。

1.放线架

本机采用有轴式放线。

上下线盘由单机传动,放线架一端备有张力轮,可调张力大小,放线轴与张力轮间有离合器联接,装卸主便。

2.绞笼

由空心轴及楔键紧固在其上的叉架组成,空心轴一端联接于绞笼变速箱上,另一头支撑于前支架上。

主机分别有12盘、18盘、24盘三段绞笼,每只叉架可装三只线盘,相应可绞12、18、24根单线的绞层,中心线从固定的线盘上引出,穿过空心轴,与第一段单线绞合。

绞笼可正反转,以满足不同生产需要。

每个绞笼都配有刹车装置,交且均可以自行调节,以满足生产需求。

3.模座及扇形压紧装置

模座均置于绞笼出线端,模架位置可调整,使模口和绞制角相适应,以便单线在线模内很好在绞合。

扇形压紧装置由底座、压模和压紧螺丝组成。

依据线况规格的不同,及时更换扇形轮,调整两扇形轮的间距,即可得到合格的线芯。

4.计米器

计米器用来测量产品的长度,由计米轮和尺码表组成,在产品进、出口处装有导辊,以保证电缆通过计米轮中心精确计米。

5.牵引装置

本绞线机由双轮牵引组成,动力由主电机经传动变速箱传出,传至27级变速箱和一组直齿轮传至牵引轮,变换27级变速箱手柄位置,可满足不同的节距要求。

6.收排线架

主要由变速箱、收线架、排线架等组成,采用力矩电机传动的双立柱有轴式收排线架,线盘升降机构用单独电机传动,换盘方便。

排线采用光轴式排线,变速简便可靠,可满足各种排线要求。

7.润滑、维护说明1)润滑

本机采用局部润滑,齿轮箱应加20~30号机械油,各滚动轴承用2号和3号钙基润滑脂,凡机器上装有油杯处,则应经常用油枪压入3号润滑脂。

箱内需加润滑油的装置有:

①绞笼变速箱;②减速机;③牵引变速箱;④排线齿轮箱;⑤升降蜗轮箱;初装机生产满1000小时,各齿轮箱清洗,更换新油,以后每12个月更换新油一次。

有相对运动的部位(滑道、丝杆、开式齿等)每班生产前加油一次。

各机油部位每年加油一次。

2)维护

在使用过程中,对于各齿轮箱,应每周检查一次油位,油位低于油窗应加注新油,每班生产前应先检查线框压盖的紧固螺丝是否松动,并及时拧紧。

生产一个月后应检查地脚螺栓有无松动现象,一但发现及时紧固。

三、

操作规程

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要求各部润滑良好,根据所绞合产品不同根据工艺卡片选择合适的档位,检查各部制动是否可靠灵活,放线盘顶尖紧并锁紧,一切正常方可运转。

按产品要求,准备芯线以及并线模,装好线后,将芯线从线盘上引入分线轮,经人工绞头后,穿过线模座,借助牵引缆绳将绞线引出,并且牵引绳要足够长,能够绕牵引轮捆匝三至五圈或更多,然后通过收线装置把牵引拉紧。

2、线盘的装卸

点动机器,使叉架处于便于安装位置,再装放线盘,拔起锁紧销,旋动手轮,则顶便可顶紧线盘,顶紧后再放下锁紧销,然后,再检查放线制动轮以调整放线张力。

注意:

同一叉架上,三个线盘重量应均匀。

3、开车

1)机器运转开机前先检查设备周围有无障碍物,根据工艺卡片选择档位,一切工作准

备就绪,即可开机。

篇二:

线缆绞线工序作业指导书

实施日期:

201X年6月15日绞线、束线工序作业指导书页码:

第1页共2页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电线电缆的绞线工序的检验。

二.检验项目和内容:

1准备:

1.1按照生产任务领取规定的铜丝或绝缘线芯。

1.2检查领用的铜丝或绝缘线芯是否符合生产任务单和工艺卡片的规定的质量要求。

1.3检查多芯线的颜色是否符合标准规定要求:

1.4按工序要求调整设备节距。

2设备:

2.1操作前对各个润滑系统及传动部分实行检查,包括设备内外导轮转动是否灵活,内外停车、断线装置是否可靠。

实施日期:

201X年6月15日绞线、束线工序作业指导书页码:

第2页共2页

2.2检查绞合方向是否正确:

RVVP绞合方向应是右向。

3.操作规程:

3.1按照工艺要求,把需要绞合(束合)的铜丝或绝缘线芯放置在放线架上,并调整好张力。

3.2把各盘绞合(束合)的铜丝或绝缘线芯从盘上分别抽出来,穿过分线板厚按顺序经各处导轮,最后缠绕在收线盘上。

3.3试开机1分钟(慢速),停机检查绞合方向,测量节距、外径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3.4将设备计数表归零。

3.5对单线0.20mm以下允许扭接,0.20mm以上必须焊接,两根接头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不允许线芯整根焊接。

3.6操作者应巡视机台,检查线芯中是否有抛丝、擦伤等现象。

3.7每次开机后,速度应从小到大逐步调节,以免断线和发生设备故障。

3.8每次收线满盘后,记数器应归零。

3.9绞合(束合)好的线芯应附上标示卡,并填写生产记录。

4安全操作规程:

4.1开机时,应检查防护装置是否关上。

4.2机器运转过程中,听到异常声音应立即停机。

4.3每次停机,调速表应归零。

4.4完成任务后或下班时应立即切断电源,清理场地。

篇三:

绞线培训讲义

绞线培训讲义

技术研究管理科研

李林明

1、什么是绞线?

答:

绞线包括绞导体(绞铜线)及成缆(绞芯线)。

绞线特点:

柔软性好,稳定性好,可靠性好,强度高。

1)绞铜:

就是将若干根相同直径或不同直径的单线,按一定的方向和一定的规则绞合在一起。

导体主要分为正规绞合和不正规绞合(束线)两种。

a,正规绞合:

用同一直径的单线,按同心圆的方式,一层一层地有规则地绞合正规同心式股线绞合b,复绞线是由多股普通绞线或束线进行正规同心式绞合的绞线。

c,束线:

由多根单线以同一绞向不按绞合规律一起绞合而成的绞线,各单线之间的位置互相不固定,束线的外形也很难保持圆形。

2)成缆是将绝缘线芯按一定的规则绞合起来的工艺过程,包括绞合时线芯间空隙的填充和在成缆

上的包带过程。

2、绞线不良影响哪些方面?

答:

1)绞导体不良:

如跳股,接头不良,单根拱起,导体拉细等等会造成芯线押出时断线,芯线偏芯,电容不稳定。

成品电气性能不合格。

2)成缆不良:

如跳股,结构松散,芯线刮伤等等会造成成品外观不良,成品偏芯,短路,开路

3、什么是绞距,绞距的测量?

答:

绞距定义:

单线沿绞线轴向方向旋转一周所前进的距离。

4、绞线绞向的判断?

答:

绞向(绞合方向):

方向分为左向(S向)和右向(Z向)。

5、绞导体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

绞合导体应紧密、圆整、平直、无严重弯曲、无跳股、无擦伤、压扁,铜线表面无氧化、发黑、镀锡线层脱落或锡粒、节距均匀、接头平整牢固、排线整齐、线径符合公差规定、长度符合规定要求。

不能缺根,少股、断股、背股、压叠。

6、绞导体不良有哪些?

答:

主要问题有过扭,内层或外层单线断裂,缺股,单线或绞线表面擦伤,单线背股,单线起皮,斑疤,脆断,拱起,有夹杂物,线径超粗或掺错,绞合方向错,蛇形,绞合节距大,长度不合格,绞合松股,排线乱和压伤,刮伤,撞伤,电线电缆直流电阻不合格等。

7、绞线表面擦伤、刮伤线芯的原因?

答:

产生原因:

一是分线盘上的瓷眼磨损,

二是单线跳出滑轮,牵引设备推线板上的定位销损坏,眼模中有异物等原因。

8、单线背股、松股如何解决?

答:

一是调整放线张力,使之均匀。

二是改换眼模,使线芯在模孔中不要松动,注意眼模的喇叭口,如果喇叭口已经损坏,也不能使用。

三是调整眼模座的位置,使绞线的绞入角合理。

四是如果绞合节距较大,应适当减少。

9、同心层绞合的绞线,相邻层绞向规定为相反,为什么?

答:

1)绞线是圆形的,如相邻层采用同一绞向绞合时,容易产生外一层的单线嵌入内一层中去,从而破坏完整的圆形结构。

2)当绞线受到拉力时,各层产生的转动力矩相反,可以相互抵消,防止各层单线向同一方向转动而造成松股,同时还可避免绞线在未拉紧时产生打圈现象。

10、什么叫退扭?

对于圆形线芯的成缆为什么都采用退扭成缆?

答:

在绞合时使用线倒扭的方法称退扭。

对于圆形线芯成缆多采用退扭成缆是为了减少线芯变形避免了因变形尴损伤绝缘,并使电缆具有较好的柔顺性。

退扭绞合就是使装有单线的各个线盘,借特有装置(退扭机构)始终保持水平位置,以确保每根单线在绞合过程中不产生自扭变形的绞合为退扭绞合。

退扭只有在单线直径较大、节距较大、单线较硬时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退扭绞合绞线结构稳定。

绝缘线芯采用退扭绞合成缆后,线芯没有回弹应力,可以保证成缆圆整度和成缆直径的准确性。

11、成缆的质量要求有哪些?

答:

成缆的品质要求是

1)成缆直径10mm以下和四芯电缆不圆度不准超过6%(该值作为参考值)。

成缆的不圆度是以卡尺在同一截面上测得的最大与最小直径,并按下式计算:

最大外径?

最小外径

标称外径不圆度=×100%

2)成缆外径在整个制造长度上应一致,成缆不圆度不符合标准规定者,必须在标签上注明实际不圆度值

3)成缆应按规定配模。

成缆过程中,不得擦伤绝缘线芯,成缆线芯和成缆好的线芯不得有油污和水分,不得擦伤和碰伤。

4)包带材料厚度应均匀一致,不应有穿孔、凸起、皱折、孔眼。

绕包层应平服、紧密(用手转缆芯包带层不松动)、连续,无鼓包、漏包、露芯、少层、接头断开等缺陷。

5)线盘收排线应整齐平坦,不得有压线的现象。

选用合适的收线盘,收线不得太满,应离盘边沿不得少于10cm.收线盘芯直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5~20倍

在成缆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绝缘线芯不能划伤,填充饱满,绕包带平整。

成缆外径圆整和均匀度必须符合工艺规定。

在成缆中如有接头应按规定做明显标志,如有不合格应立即处理。

12、成缆常见异常的原因或改善对策?

?

绕包不平服,鼓包,松包,漏包,皱包,搭盖不符合要求,节距不均匀:

答:

1)绕包张力不均匀。

2)绕包头摇动,绕包角不正确。

3)绕包张力小。

4)绕包带规格用错。

5)二层绕包时,内、外层搭盖未错开。

6)绕包头转速或牵引,绕包转速太快。

?

成缆外观外径不均匀及不完整:

答:

1)绝缘线芯选择在合格范围内

2)增加包带的张力

3)接工艺要求排列及进行选模

4)增加填充量

5)接头处剪去不合格部分

13、绞线时所用模子的模孔进口处呈喇叭状,道理何在?

答:

模孔进口处呈喇叭状有两点好处:

1)以便逐渐地压缩绞合的缆芯;

2)不致于擦伤缆芯。

14、某规格电缆在成缆后发现导线被拉细甚至拉断,分析产生主要原因?

答:

导致拉细拉断,原因有以下几点:

1)收放线涨力过大。

2)导线嘴夹线。

3)线芯绝缘上有包,局部粗大。

4)导线接头不牢。

5)单线本身材质有裂纹,机械性能不好。

6)放线盘安装位置不当,轴向晃动,造成断线。

单线跳出滑轮槽,机械卡断。

15、绞线出现擦伤及跳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1)擦伤的主要原因有:

导轮损伤或导线跳出导轮,穿经管损伤、模损坏或太小,盘滚动时压伤导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