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9511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docx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docx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篇一:

交换机基本配置及VLAn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一交换机基本配置及VLAn配置

  【实验名称】交换机基本配置及虚拟局域网VLAn

  【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任务】

  1.了解实验室的配置和设备连接方法。

  2.熟练掌握交换机的登录、交换机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区别以及模式之间的切换。

  3.了解、掌握交换机基本命令的操作。

  4.熟练掌握单交换机的VLAn配置。

  5.掌握多交换机的VLAn配置。

  一、掌握交换机的基本使用方法

  【基本原理】

  1、交换机的管理方法简述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

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

带外管理是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管理交换机,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接口,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

第一次配置交换机时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配置。

带内管理是占用交换机的一个通信接口,通过telnet方式管理交换机,可以远距离配置。

  交换机管理主要通过命令行完成。

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

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几种。

各种模式提供一组命令,实现特定的一组功能。

第一级,用户模式:

进入交换机后得到的第一个操作模式,该模式下可以简单查看交换机的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测试。

  第二级,特权模式:

由用户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交换机的配置文件进行管理,查看交换机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的测试和调试等。

  第三级,全局配置模式:

由特权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配置交换机的全局性参数(如设备名、登录时的描述信息等)。

  第四级,全局配置模式下有多个并列的子模式,分别对交换机具体的功能进行配置。

如,端口模式:

对交换机的端口进行参数配置。

  VLAn描述:

对交换机的VLAn进行参数配置。

  设,交换机名称为switch,各种模式的提示符和进入方式小结如下表:

exit命令:

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end命令是指用户从特权模式以下级别直接返回到特权模式。

  注意区别每个操作模式下可执行的命令种类,交换机不可以跨模式执行命令。

  2、交换机命令行支持以下功能(见实验步骤)

  1)获取帮助信息:

  2)命令的简写:

输入前几个字符

  3)命令的自动补齐:

按Tab键

  4)命令的快捷键功能:

  ctrl+z:

退回到特权模式

  ctrl+c:

终止当前操作等

  【实验设备】

  ciscopacketTracer:

3台计算机和1台交换机

  【实验步骤】

  1.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en

  switch#

  2.显示交换机上的VLAn配置

  switch#showvlan!

显示交换机已有的VLAn配置,这些VLAn

  !

含有哪些端口

  3.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ureterminal

  switch(config)#

  4.配置交换机的名字为s2switch(config)#hostnames2!

交换机名称的有效字符是22个。

  5.交换机以太网端口的设置

  s2(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1!

进入交换机F0/1的端口模式

  s2(config-if)#speed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

  s2(config-if)#duplexhalf!

配置端口的双工模式为半双工

  s2(config-if)#noshutdown!

开启该端口,端口可以转发数据了s2(config-if)#exit!

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或s2(config-if)#end!

直接退回到特权模式

  6.交换机命令行使用技巧的练习

  命令简写或自动补齐时,要求所简写的字母必须能够唯一区别该命令。

如conf可以代表configure,但co无法代表configure,因为co开头的命令有两个copy和configure,设备无法区别。

  s2>?

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可执行的命令s2#co?

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以co开头的命令s2#copy?

显示copy命令后可执行的参数s2#confter!

命令的简写,该命令代表s2(config)#configureterminals2#conf(按键盘的TAb键)!

命令的自动补齐s2#configure

  7.交换机命令行的练习(注意在哪个操作模式的命令):

s2#show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s2#showinterfacefastethernet0/6!

查看以太网端口0/6的端口信息s2#showmac-address-table!

查看交换机的mAc地址表

  二、单交换机的VLAn配置

  【基本原理】

  VLAn(VirtualLocalAreanetwork,虚拟局域网)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VLAn,每个VLAn具备一个物理网段所具备的特性,即:

相同VLAn内的用户机可以互相直接访问,不同VLAn间的用户机之间互相访问必须经由路由设备进行转发,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内进行传播(如ARp请求包),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VLAn的设置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

一台交换机划分为多个VLAn,逻

  辑上是是多个交换机。

  portVlan是实现VLAn的方式之一,portVlan是按照交换机的端口进行划分的VLAn,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实验设备】

  在ciscopacketTracer中,各使用交换机1台、计算机3台,直连线3条。

  【实验网络拓扑】

  假设计算机h1、h2和h3连接在一台交换机的不同端口上,允许h1和h2通信,并与h3隔离。

此时就需要给交换机划分二个不同的VLAn,h1和h2在同一个VLAn。

  h1

  h2F0/5

  F0/8VLAn10VLAn102950-24

  交换机s2F0/15h3

  图1实验网络拓扑(没有包含网管机)

  说明:

如果本实验台有计算机故障,可以去掉h2。

  【实验前准备】

  1.用户机Ip地址的规划:

自行设计。

要点是同一个网络或VLAn的用户机的网络号

  相同;

  建议:

实验网络不要使用192.168.200.0的网络号。

  2.规划使用网络设备(交换机)的哪些端口;

  3.规划具体的实验网络,画好拓扑图,标注所使用的用户机的Ip地址、交换机的端口

  号等参数。

端口号、VLAn的编号与名字也可以自己选定。

实验时,按照拓扑图进行网络的连接。

  4.设计好测试用的表格,便于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实验步骤】

  1.完成实验网络的物理连接、网管机的配置和进入网管窗口,过程同上。

  2.用户机的设置

  1)根据你的实验规划设置Ip地址

  3.暂时不设置VLAn,用户机使用ping命令测试:

h1、h2、h3之间哪些用户机可以通信?

  为什么?

  结果:

都可以相互通信;

  原因:

因为未对交换机配置时默认所有端口在vlan1中;

  4.网管机创建VLAn,并显示交换机上的VLAn配置。

(VLAn的编号与名字可自己选定)s2#configure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s2(config)#vlan10!

创建VLAn,编号为10,并进入VLAn子模式s2(config-vlan)#nametest10!

配置编号为10的VLAn名字为test10s2(config-vlan)#exit

  s2(config)#vlan20!

创建VLAn,编号为20s2(config-vlan)#nametest20!

配置编号为20的VLAn名字为test20s2(config-vlan)#end

  s2#showvlan!

查看交换机上的VLAn配置

  5.为了排除上一步或上一组实验的设置对本实验的影响,做以下操作

  在交换机上删去除了vlan1以外的其它所有vlans2(config)#novlan10!

ID是VLAn号s2(config)#novlan20

  篇二:

二层交换机配置实验报告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系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

  实

  

  验

  报

  告

  实验名称:

二层交换机配置

  实验分组号:

  实验人:

郑微微

  班级:

12级计算机科学系本四b班

  学号:

12551102019

  实验指导教师:

阮锦新秦丽梅

  实验场地:

实验楼706

  实验时间:

20XX、10

  成绩: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计算机科学系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二层交换机的启动和基本配置

  3、掌握利用web方式进行交换机配置

  4、掌握ping命令的使用

  二、实验要求

  1、独立设计网络拓扑图

  2、完成Ip地址分配

  3、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所有实验环节

  三、实验环境(工具、材料、硬软件)

  二层交换机两台,pc机八台,console电缆一条,八条直通线和一条交叉线。

  四、实验原理

  1、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switch)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

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的一种互联设备。

  交换机工作流程:

交换机属数据链路层设备,可以识别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根据mAc地址进行转发,并将这些mAc地址与对应的端口记录在自己内部的一个地址表中。

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当交换机从某个端口收到一个数据包,它先读取包头中的源mAc地址,这样它就知道源mAc地址的机器是连在哪个端口上的。

  

(2)再去读取包头中的目的mAc地址,并在地址表中查找相应的端口。

  (3)如表中有与这个目的mAc地址对应的端口,把数据包直接复制到这个端口上。

  (4)如表中找不到相应的端口,则把数据包广播到所有端口上,当目的机器对源机器回应时,交换机又可以学习一个目的mAc地址与哪个端口对应,在下次传送数据时就不再需要对所有端口进行广播了。

不断循环这个过程,对于全网的mAc地址信息都可以学习到,交换机就是这样建立和维护它自己的地址表。

  2、交换机的登录方式

  交换机的登录方式有三种:

console端口、Telnet和web。

  五、概要设计

  实验中使用八台计算机,两个二层交换机

  1、两台二层交换机分别与四台计算机相连,每组计算机两两互ping。

  2、划分子网,对分组之后的计算机两两互ping。

  3、通过交叉线将两台二层交换机相连,再对计算机互ping。

  六、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网络拓扑图:

  1、将1-4号和5-8号计算机分别分为两组,1-4号计算机接二层交换机的1、5、9、13号接口,5-8号计算机接二层交换机的1、2、9、13号接口。

  2、在1号和8号计算机的超级终端输入命令,查看Ip和vlan,设置交换机的用户名和密码,再分别设置1-8号计算机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然后在每台计算机上跟自己的分组计算机互ping。

  错误!

未指定书签。

page1of4

  3、在网页中搜索“192.168.1.200”进入交换机的登录页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在vlan管理界面中设置分组中两台计算机的vlan的ID,保存设置,再互ping。

  4、使用交叉线将两台二层交换机相连,在vlan管理界面中设置24号接口的端口模式为trunk,设置之后,1,2号计算机为vlan1,3,4号计算机为vlan2,5,6号计算机为vlan1,7,8号计算机为vlan2,互ping。

  七、实验结果及结论

  图

  1.1

  图

  2

  错误!

未指定书签。

  1.2图3.1page2of4

  图

  3.2图

  4.1

  图4.2

  八、总结(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心得体会等)

  1、基于局域网实验已掌握的超级终端的命令,在做该实验时参考了部分命令,掌握了二层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设置它的基本配置,并能够利用web方式对二层交换机的接口和trunk口进行设置,也了解了在cmD命令提示窗口中ping命令的使用。

  2、进行实验前先选择需要的计算机,找到实验中所用的外网网卡的接口,再接线。

  3、第一次做实验的时候,当设置好二层交换机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后,原先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全都无法联网。

  4、划分子网的时候,先为计算机分组,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然后在超级终端里设置Vlan的配置信息。

将两台二层交换机通过交叉线连接起来后,可以在超级终端里输入命令“showvlan”查看vlan的划分信息。

只有同属于一个子网里的计算机才能在cmD命令提示窗口ping成功。

  5、划分子网后,忘记哪两台计算机是vlan1,哪两台计算机是vlan2,通过超级终端输入命令showvlan可以知道子网的划分情况。

  6、连接两台二层交换机时忘记在vlan的管理界面设置trunk口。

  错误!

未指定书签。

page1

  of4

  篇三:

交换机路由器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掌握路由器基本配置

  实验重点:

配置主机名、密码、vty密码、接口ip地址

  实验难点:

配置主机名、密码、vty密码、接口ip地址

  实验步骤:

  Router>en

  Router#conft

  Router(config)#hostnameR1

  R1(config)#enablepassword1234

  R1(config)#linevty04

  R1(config-line)#password123456

  R1(config-line)#login

  R1(config-line)#exit

  R1(config)#intf0/0

  R1(config-if)#ipadd192.168.1.1255.255.255.0

  R1(config-if)#noshut

  实验二静态路由配置时间:

20XX-12-9

  实验目的:

理解静态路由、掌握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重点:

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难点:

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步骤

  1、设计网络拓扑

  2、设备选型,用合适线缆连接设备

  3、Ip地址配置,包括pc和路由接口Ip地址配置

  4、静态路由配置,以其中一台路由器为例:

  R1(config)#iproute192.168.1.0255.255.255.0172.168.1.254

  5、查看路由表R1#showiproute

  6、测试网络连通性ping某台主机

  实验三动态路由协议配置RIp、RIpv2、eIgRp、ospF、时间:

20XX-12-16实验目的:

理解、掌握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RIpv2、eIgRp、ospF、

  实验重点: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RIpv2、eIgRp、ospF

  实验难点:

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RIpv2、eIgRp、ospF

  实验步骤

  1设计网络拓扑

  2设备选型,用合适线缆连接设备

  3Ip地址配置,包括pc和路由接口Ip地址配置

  4RIp配置

  R1(config)#routerRIp

  R1(config)#network192.168.1.0为与R1直连的网络

  R1(config)#network192.168.2.0

  5查看路由表R1#showiproute

  6测试网络连通性ping某台主机

  7禁用RIp协议,在此网络拓扑上使用eIgRp、OSPF

  实验目的:

掌握宽带路由器的配置

  实验重点:

宽带路由器登录口令和密码的获得、wAn口的配置

  实验难点:

宽带路由器登录口令和密码的获得、wAn口的配置

  实验步骤

  1、wAn口的连接

  2、pc连接宽带路由器的lan口,pc设置ip地址的获取方式为自动获取。

  3、使用ipconfig查看默认网关(192.168.3.1),,默认网关即为该路由器的登录ip地址。

  4、登录宽带路由器;在ie浏览器地址栏里输入192.168.3.1回车;然后输入用户名admin密码1234即可登录。

  5、选择宽带路由器的入网方式,配置静态ip地址、子网掩码、dns地址,保存设置

  6、测试

  实验五vlan创建及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路由时间:

20XX-12-30

  实验目的:

掌握vlan的创建和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路由

  实验重点:

vlan的创建和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路由

  实验难点:

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的路由

  实验步骤

  1设计网络拓扑

  2设备选型,用合适线缆连接设备

  3两台二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2,vlan3,并把f0/1-5分配给vlan2,f0/6-10分配给vlan34三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2,vlan3,并配置vlan2,vlan3子接口ip地址

  5交换机间的链路配置为trunk链路

  6查看三层交换机路由表

  7测试vlan间的连通性

  实验六AcL配置时间:

20XX-1-6

  实验目的:

掌握扩展AcL的配置

  实验重点:

扩展AcL的配置

  实验难点:

扩展AcL的配置

  实验步骤

  1设计网络拓扑

  2设备选型,用合适线缆连接设备

  3Ip地址配置,包括pc和路由接口Ip地址配置

  4配置路由保证全网连通性

  5根据要求配置AcL

  R2(config)#access-list101tcppermithost192.168.1.1host172.16.4.2eqwww

  R2(config)#access-list101icmphost192.168.1.1host172.16.4.2

  R2(config)#access-list101ippermitanyany

  应用AcLipaccess-group101out

  6测试验证是否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