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汇报材料.docx
《德育工作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工作汇报材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德育工作汇报材料
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建设文明和谐校园
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职业技术学校
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全国妇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为依据,认真学习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四个规范性文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倡导“主题育人”、“活动育人”、“课题育人”、“校企文化育人”的理念,优化德育工作机制,强化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德育课程改革。
同时在具体德育活动中体现新思想,新观念,管理到位,从严治教,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工作模式。
现根据省、区德育专项督查要求,我校按要求认真地作了自查,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德育工作成效。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校园文化建设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德育推进文化,文化促进德育,二者相辅相成。
在环境育人中,文化氛围育人入脑入髓,至关重要,意义深远。
我校领导班子和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深彻理解这个道理,多年来积极开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校长在把握全局的同时经常过问,还亲自参与拟订活动方案和指导活动,并为活动所需的经费大开绿灯,其他班子成员各司其职团结协作。
在上下共同努力配合下,全校二千多名师生投入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热潮中。
每学期开学初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具体内容,通过召开行政会、教师会、校会、班会,进行国旗下的讲话、常规课堂、知识讲座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大力宣传,组织师生收集素材,交流学习。
同时,利用校园文化宣传橱窗、广播站、班级版报等阵地宣传活动的目的意义及开展情况,从而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
(二)、强化管理机制,完善学校制度文化,树立校园精神。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在日常管理要求或规范中逐步形成的,是全体学校成员认同和遵循的物质与精神成果,体现着学校个体特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1、健全领导机构。
学校健全了各类组织机构,做到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人管,明确分工,精心安排,并制定彻实可行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设计了校园规划。
2、完善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校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法律法规为依据,深入调研,建立与健全了一系列具有客观性、稳定性、系统性特点的规章制度,强化管理的计划性、服从性、主动性和统一性。
在制定或修改每一项制度时,学校都组织教师或学生积极参与,发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力求各项制度能为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共同接受。
在制度实施过程中,我校坚持“严宽结合,粗细结合,动静结合”的原则,使“管”与“理”能有机统一,使各项管理制度得到师生的认可并发挥其应有的导向、激励、约束、惩戒等功能。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全体教职工进行。
在教师中,以师德师风教育为重点,在干部职工中,以爱岗敬业教育为重点。
具体措施是:
召开领导班子会,要求班子成员对自己公正廉洁,勤政务实,公开办事制度,社会承诺服务制度,依法治教,依法从教,规范办学秩序;召开党员大会,会上要求全体党员积极参与到师德师风建设中去,大力配合学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工作,把师德师风和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学习活动中,做师德师风的楷模;召开教职工会,要求教职工根据工作岗位对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情况进行自查自纠;设立校长信箱,接受学生、家长对师德师风的监督,学校对收到的投诉及时进行了自查自纠。
通过教育,我校全体教职员工能够做到“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
4、加强民主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
学校设立了校务公开专栏,定期将学校发展规划、改革方案、评优评先、学校财务收支等情况进行公开,接受师生、家长监督;围绕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如校容校貌整治、学校物资采购等,我们每次都召开行政扩大会议讨论决定;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听取和收集教师对学校工作的建议,引导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科学、有效地促进学校全局工作的良好运作。
5、强化德育教育。
坚持把公民道德教育与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结合,以培养学生高尚品德素质为目标,多方位,多层次的强化教育。
为了提高道德素质教育真正的落到实处,具体做法是:
①、将知、情、意、行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晓知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每学期的第一周定为行为规范教育周,要求班主任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学习学校的规章制度。
新生入学,德育处还组织召开“行为规范教育”专题讲座报告会,对新生在校日常行为规范进行比较系统的教育培训,严肃校纪校规,使之能尽快地熟悉并适应新学校的学习生活。
在组织学习、识记有关规范条款之后,德育处还组织考核检查,以强化认知。
我们还将有关法纪条例装订成《学生管理手册》发给每位学生。
为了把文明规范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一言一行中,德育处、年级组长、班主任和课任老师形成共识,加强了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与督促,做到有检查,有公示,有反馈,收到良好的效果。
②、与创建先进班级、文明宿舍等相结合,学校在评选各级先进班级时,把班级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素质作为重要条件之一来考评。
③、发挥学校团组织、学生会等学生组织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参与校园管理,达到自我教育、自主管理的效果。
连续多年,学校秩序稳定,校风、班风良好,无出现违纪犯罪现象。
(三)、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努力建设高雅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隐性课程。
优美、高雅的环境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将校园环境的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资金贫乏的情况下,从未停止过对校园环境的建设、改造、更新,使学校的环境更适合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1、统筹规划,构建校园景观文化。
所谓景观文化就是指师生每天都要接触的最直观的文化。
针对我校占地面积较小,发展空间小的情况,学校在构建校园景观文化上下了比较大的功夫,按照“特色鲜明、大气精致、人地和谐”的总体要求,学校对全校所有教室的内标语牌、国旗、学风、公告栏进行规格统一,在教学楼二楼大堂设立“丹青雅致,翰墨扬真”——师生书画作品展示,在三楼大堂开设学校校史展示廊。
教学楼、实验楼走廊、过道的名人名言、师生书法美术作品布置得当,道路两侧和草地标语牌与花木相映成趣,校务、教学、德育三大类宣传橱窗定期更新,可以说学校的每处景点都凸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出教育者的良苦用心。
2、搞好校园美化、净化,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
校园是师生生活、学习、活动的场所,美化、净化校园以及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的美化、净化本身就是对学生的教育。
我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清洁的美化,不断改善校园环境,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花草茂盛,各种宣传标语齐全,总之,校园宽敞、整洁、优美,体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另外,强化“校园是我家,美化靠大家”的观念,教育学生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积极培养学生参与校园的美化净化工作,采取分片包干的办法,实行课室、宿舍、包干区每天三扫、每周一大扫的清洁卫生制度;每学期均举行教室美化、文明办公室、文明宿舍评比;各班设保洁员,全日制保洁。
要求学生文明用餐、节约食品、珍惜粮食,真正的使美化、净化与学生的教育和行为要求达到了有效的结合。
(四)、开展各种主题活动,全面活跃校园文化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
1、坚持“主题育人”指导思想,全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结合当前形势及利用各种教育契机,设计好每月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形式,以主题教育为径,以社会热点的宣传教育活动为纬,既保证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又呈现了德育形式的丰富多彩,增强了德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
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思想意识,形成主流价值观。
每学年由德育处和教导处共同设计的主题月教育活,如09学年为:
九月份的“树道德、学规范”主题教育,10月份的“爱国爱校爱家”主题教育月,11月份的“集体主义、成人意识”主题教育,12月份的“生涯规划与职业理想”主题教育,1月份的“新形象、新发展、新成绩”迎新教育,三月份的“树立良好学风”主题教育、植树节“环保意识”教育、四月份的“养成文明习惯”的主题教育,五月份的“安全、感恩”教育活动,六月份的禁毒宣传月活动等。
在形式上,采用升旗仪式、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征文演讲、板报橱窗等宣传方式,使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喜闻乐见,起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认真开展各类专题教育活动。
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理想前途教育、法制教育、军训、团队活动、外出参观、社区服务、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专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2、坚持以“活动育人”的理念,活跃校园文体生活,彰显学生个性特点。
学校坚持举办每年一届的“艺术节”、“技能节”“体育节”、“教学开放日”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国家“文明风采”、省、市、区、街道各级技能比赛和文体比赛等活动,对学校的文化建设进行全面检阅;举办知识竞赛,朗诵、演讲比赛,心理、生理健康讲座,校园歌手比赛、校园主持人比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大课间活动、第二课堂、游园活动、各类球类比赛等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全面展现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广大学生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收获其中,我校文艺队、各体育队、技能竞赛队在参加省、市、区各级比赛中均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参加全国“文明风采”活动中,连续多次获得“组织奖”。
由于我校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成绩显著,2009年被授予“佛山市体育特色学校”、“广东省龙舟训练基地”、“容桂教育模式创新学校”、“容桂技能训练特色学校”等称号。
3、坚持以“课题育人”的方针,提升校园文化内涵。
课题科研是提高办学档次、革新育人理念、提升师资素质及育人质量的重要突破口。
近年来,我校积极稳妥地实施科研兴校、兴教策略,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挖掘自身优势,把准科研切入点。
将课题科研德育管理有机结合,将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育人措施有机结合。
切实将课题科研工作融入课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
五年来,根据我校具体实际情况,承担了三个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在教育教学中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其中《职业教育公共文化课功能的研究和实践》获国家级课题组委会二等奖、《在半工半读模式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课题组委会三等奖、《中职技能本位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国家级课题组委会优秀奖。
通过课题的研究与深入,不仅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对于校园文化建设也提升了一个层次。
4、坚持“校企文化育人”的途径,拓展校园文化建设。
自从06年我校成人广东省首批“半工半读”办学模式试点学校以来,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打造,我校已经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网络渠道,并在校企合作的各个领域中突显特色,其中校企文化建设已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一大特色。
以校企文化对接为切入点。
我校在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的同时,注重校企文化的对接。
在办学理念中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精神;在加强与企业和市场的衔接时,借鉴和吸纳包括企业价值观如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劳动态度等;努力构建企业化的校园文化的理念,实施像企业那样严格、规范、标准的管理,营造企业文化氛围;把企业文化教育纳入整体规划,使企业文化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一部分;开展企业文化调查和企业文化内容展示,邀请企业工程师来校举办讲座、授课等,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传播和实践企业文化。
以校企制度文化对接为抓手。
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关键。
我们吸取优秀企业的管理经验和文化内容,强化与企业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教育内容,创立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三元学分制”,突出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实行“劳动值周制”,承担校园一日三扫、卫生保洁工作,养成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护公共卫生、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品德;尝试“准企业管理”,实施与企业接轨的实习管理制度,学生在实训车间统一工作服,实训课堂模拟企业岗位制度,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接受具有企业特色的文化教育和企业的严格管理。
以校企物质文化对接为基础。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
我们在物质层次上采取突出“职”的特点:
实验楼、实训楼等教学环境设计为工厂模式,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具有多媒体教学、演练实训、实验、训练和考证等多种功能的专业教室;在学校主体建筑物上镶嵌突出职业特征的校风、校训;在校园内建多个功能橱窗、设置鼓励学生创新言行的名言牌、企业家的经典言论;挂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成立企业冠名班级等,地营造出真实的职业氛围和环境。
以校企课程文化对接为重点。
职业教育课程文化,集中表现为科学与人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和课程活动观。
我们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三个层面上努力展示其主要内涵及特点,使学校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诸方面反映出企业和社会需求的脉搏。
我们与海信科龙(广东)空调有限公司,海信科龙模具公司、协和模具公司、汉明石阁机床厂、广东乐善机械有限公司、广东顺威精密塑料股份有限公司、顺峰饮食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实行企业冠名班,共同编制实训教材,共同培训学生,充分借助企业的优势办学,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并为学生的实训、实习、就业拓宽了门路和保障。
以校企文化活动对接为平台。
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企业合作举办校企联谊活动,校企合作论坛,拉近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之间的距离;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课外活动中,如举办职业生涯设计大赛,企业好员工评选活动,播放一些能体现企业文化的影视片,在演讲比赛、辩论赛或文艺演出中融入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等,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举办“企业杯”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市场意识等企业文化的内涵融入活动中,使学生的设计活动与企业和市场更为贴近;经常举办企业家报告会,聘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老总来校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将要走向社会的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尽早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方面的准备。
在“请进来”的同时,我们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生产第一线,及时掌握及了解企业技术动向,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体验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全方位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二、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营造全员德育的良好氛围。
1、规范层级管理,发挥年级管理实效性。
学校德育处根据各年级的实际,针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确定各年级的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强调级组常规管理的规范性。
每周一召开年级组长工作例会及班主任工作例会,安排、布置当前德育工作任务,并定期召开全校性或阶段性德育工作研讨会。
在工作检查上,分阶段运用级组自检和德育处定期督促检查的方式,使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级组管理效果良好。
2、加强班主任队伍的指导和建设。
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班主任队伍的质量,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效果,同时也影响了一个年级一个学校的级风校风。
我校目前正处于班主任新旧交替的时期,如何激发老班主任的工作热情,培养新班主任尽快成为班级管理的能手,成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
近年来,学校严格执行班主任聘任制度的同时,德育处要求各年级实行新老班主任结对帮扶,并通过优秀班主任经验推广的方式,扶持年级中的薄弱班级和经验不足的班主任,促使班级管理均衡发展;创造一切机会,提升班主任管理能力,如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安排班主任驻住企业,全程跟踪管理,培养班主行沟通、协调、独立解决问题等能力;在年级和班主任自身努力下,一批资深的班主任,如聂丽娟、陈才优、蒋丽华、叶小卿、刘美容、吴永清等,敬业精神和工作热情不减当年,凭借自己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经验,稳字当头,带出一个个优秀班集体,成为班主任中的楷模。
一些年轻的班主任,如曾兰兰、庞桂亮、蔡建红、彭安心、骆令健等,上进心强,工作上勤奋好学,兢兢业业,所带班级的班风学风均属上乘,成为班主任队伍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半工半读”的班主任,得到企业的高度赞赏。
我校每年均有教师荣获市、区级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3、强化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德育职责。
文化课、专业课教学要坚持“双目标”(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根据不同课程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对中职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中国近现代史、基本国情、民族团结的教育;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进行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精神的教育;进行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的教育;进行敬业、乐业和创业精神的教育。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具有良好道德感染力的课堂氛围。
任课教师要把教书育人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落实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环节,同时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风的教育,承担相应的课堂管理责任。
课外时间,任课教师也应负起所任班级学生的日常行为监督责任。
4、培养和选配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我学校应按照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师资培养培训计划,对全体教师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学校组织了全校教师参加了心理健康B证培训,目前我校有5%的教师持有心理健康A证、85%教师持有心理健康B证。
为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校配备了2名心理专业教师,设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心理健康信箱等。
学校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教学、管理中为学生及时提供必要的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和援助,及时疏导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建立和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有关检测。
5、后进生帮教工作全员化,取得了一定效果。
德育处要求各年级、班级对每一个学生都不要轻言放弃,要全面落实后进学生的帮教工作,所有后进生,都有相应的科任教师实行帮教。
帮教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话,加强与学生家庭的联系,努力寻求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的途径。
级组设立后进生档案,每周进行跟踪总结,并每月召开一次后进生会议。
通过帮教老师的努力,我校的后进生帮教工作做到了全员动员,落到实处,大部分问题学生都有了明显进步,能稳定地在学校学习,也尽可能少犯错误,多为班级做好事。
为了表彰先进,树立榜样,每学期评选出学校优秀帮教老师,并给予一定奖励。
6、坚持学生自主管理模式,促使班风量化评比制度常规化。
此项工作在学校德育常规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德育处、团委、学生会严格执行《学生管理手册》和《班风量化评比制度》,每天对班级和学生管理进行检查评比,使全校学生明确在校期间的行为标准和规范,有效促进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化。
德育处每周总结公布各班量化分数,在升旗仪式上颁发流动红旗,期末根据量化成绩评选先进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成为常规制度,同时也因评比的公平、公正、公开而得到全体班主任的重视和配合。
在量化评比工作中,学生会全体干部不计个人得失,不计报酬,忘我工作。
他们在秦子云老师的带领下,每天坚持对在校共46班进行常规检查和量化统计,每周进行合计公布,学生干部的辛勤付出,为学校良好校风的形成及秩序的的安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7、学校与社会、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形成良好的德育合力作用。
本学期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以邀请法制校长、公安交警、企业人员到校举办法制交通讲座和企业人才培养讲座,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实习,开展社会公益实践活动等方式,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期末问卷调查反映,全体班主任均按要求完成了普访任务,学期中高一、高二两个年级分别召开了家长会,家长到会率达80%以上,家校合作教育效果良好,2010年被授予顺德区“社区学校”。
8、发挥科研促教的积极作用。
以课题研究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成效是我校一直坚持的指导思想,针对职业学校公共文化课难上的困惑,学校成立《职业教育公共文化课功能的研究和实践》课题研究小组,并结合德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改进公共文化课堂的教学,取得良好效果;针对如何提高“半工半读”学生技能的问题,学校申请《在半工半读模式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研究课题等;以科研促教已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因此在2010年5月28日,容桂宣教文体局班级管理中心教研组在我校成功召开了“初、高(职)中德育纵向联动机制”专题研讨会,容桂街道四所高(职)中和七所初级中学的德育行政和班主任代表一起观摩了我校主题班会公开课,并交流了班级管理经验。
此外,德育处每年按计划开展了年度教师德育论文评选活动,并选送优秀论文参加区、市级评审。
三、加强德育课程建设,增强德育课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校坚持德育课改的正确方向,明确德育课的主要任务,认真执行新大纲,努力提高德育课教学的质量。
1、认真学习新大纲,统一和提高思想认识。
从教育部相关文件下发以来,学校领导、教务处、德育处高度重视,认真布置安排,德育科组也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来抓,认真组织学习相关文件,特别是对四门德育课和心理课新大纲的学习。
通过学习,了解了大纲的内容,领悟了大纲的精神,为下一步新课程的教学奠定了好的基础。
2、积极参加各类新课改课程的学习和培训:
2009年4月德育科组长张文智老师到暨南大学参加省级德育课程改革培训班;2009年7月,郭楠克、佘思成、王周、林伟虹、秦子云老师赴佛山市华才中学参加广东省德育课程教材《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与法律》的培训;2010年7月郭楠克、佘思成、王周、林伟虹、李阳林老师赴佛山市华才中学参加广东省德育课程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的培训;2010年7月,心理教师钟代静、龙凤鸣到佛山市华才中学参加广东省心理课程教材《心理健康与教育》的培训。
3、加强研讨,改进德育课课堂。
德育科组教师在深入学习新大纲和参加培训后,积极开展了多次有关德育新课程的教学研讨会,经过研讨,确立德育课基本的教学目标,德育课堂教学要求做到:
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做到课堂概念的转变,从教室到社会,由单纯的课堂教学转变为课堂与社会相联系;师生角色的转变,由学生被动到主动到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转变,由注入式教学到启发式教学。
4、深入推进课题研究,增强德育课堂实效。
2007年,我校德育科组承担了国家课题《职业教育公共文化课功能的研究和实践》的研究,并获国家课题组委会二等奖。
学校要求该课题组成员在此成果基础上,结合德育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探索研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参与、启发、讨论和研究性学习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学校调查表明,原本容易让学生感到空洞的德育课,经过新课程改革,目前在我校成了学生最喜欢上的课程之一。
四、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近几年来,我校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和生源实际,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校的德育工作仍然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诸如社会不良风气、网络不良信息、家庭教育缺失、校园及周边复杂环境等德育环境变迁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着实加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二是一线专职德育工作者(如班主任)提供的对口专题培训机会还不多,全校德育工作者的业务水平尚待提高;三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还有待提高,在德育的模式和方法上,还需进一步贴近学生实际进行大量深入实际的探索与实践;四是在科研上,还不够深入,还需加大力度和投入。
鉴于此,我校的德育工作者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尽管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会不断努力!
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