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提纲+答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9245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提纲+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提纲+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提纲+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提纲+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提纲+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提纲+答案.docx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提纲+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提纲+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提纲+答案.docx

中国近代史期末考试提纲+答案

上编综述及第一章

1、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相互关系15

主要矛盾:

1)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2)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3)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4)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5)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

6)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相互关系: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一般来说,当资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时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外国侵略。

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当国内战争发展到从根本上威胁帝国主义及其渗透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统治的时候,帝国主义势力会镇压中国人民,援助中国的反动派。

这时,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完全公开站在一条战线上。

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演变,是上述两对主要矛盾互相交织和交替作用的结果。

 

2、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及其关系16

历史任务:

1)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2)改变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

关系: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3、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6

经济: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

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政治:

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思想文化:

文化思想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社会结构: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4、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卷

根本原因:

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拓展在中国的海外市场,掠夺生产资料;

重要原因:

中国的落后和禁烟运动;

直接原因: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把禁烟运动推向高潮,鼓舞了中国人的斗志,为英国发动战争提供了借口。

5、客观评价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卷19

积极:

经济: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政治:

闭关锁国被打破,有利于中华民族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思想文化:

促进中国人民的觉醒,开始学习西方,寻求救国救民之道

消极:

经济:

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资本输出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政治:

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国家主权;

对中国人民和思想文化:

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他们烧杀抢掠,疯狂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外交:

国际地位下降,从闭关锁国走向被迫开放;

在列强枪炮下,中国国门洞开,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如何看待弱国反抗强国军事侵略的民族战争?

自答

弱国反抗强国军事侵略的民族战争是正当的自卫。

一方面,会消耗大量财力、人力、物力;但另一方面,利于举国团结一致,捍卫自身主权,培养坚强的民族独立意识,其精神值得颂扬。

7、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34

根本原因:

社会制度的腐败。

教训:

1)要变革社会制度,跟上时代潮流;

2)增强经济技术,增强军事防御能力;

3)倡导自由、民主、科学的思想。

8、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政治上:

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上: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逐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市场和原料产地,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

3)使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9、简述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网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5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在华企业中。

19世纪60年代后洋务派创办的大型军用工业和民用企业以及70年代以后的中国民族企业中,又雇佣了一批工人。

到1949年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工人阶级总数达到200万人左右。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主要来源于城乡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早期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却是中国新生产力的代表。

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劳动条件恶劣,受剥削最深,革命性最强,而且它还有组织纪律性强、集中、团结、与广大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等优点,因此是近代中国最革命的阶级。

10、简述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网 

中国资产阶级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成。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民族资本兴办的新式企业逐步发展起来。

中国资产阶级的来源不同,构成比较复杂。

一部分是官僚买办资本家。

他们是大官僚与大买办的结合,利用政治特权和和与外国

资本的紧密联系,在剥削劳动人民和挤压民族资本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另一部分是民族资本家。

他们经营的企业由于原始积累不足,大多数规模小,设备落后,并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及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压迫,发展缓慢,始终未能在中国社会经济中占主要地位。

同时,民族资产阶级同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也决定了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表现出两面性。

他们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既有矛盾、斗争的一面,又有依赖、妥协的一面。

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者在斗争中保持中立,但是缺乏革命的彻底性,不可能引导中国的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11、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何在?

重要原因: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列强并没能实现瓜分中国图谋的一个重要原因。

根本原因:

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时期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战斗到底的英雄气概,打击和教训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的中华民族为反抗侵略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视死如归的战斗,才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和灭亡中国的图谋。

第二章

1.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44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的原因是:

1)阶级上: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阶级局限性——农民阶级是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

2)思想上:

太平天国以宗教来发动、组织群众,不能正确组织斗争,并给农民战争带来了危害;

3)对待传统文化上:

未能正确对待儒学,把儒学中的封建纲常伦理原则保留了下来;

4)对待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上:

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的认识。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因此,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试述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的原因、意义及其历史启示。

失败原因:

1)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2)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十分微弱,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相当狭窄;

3)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维新派的势力非常弱小。

意义:

1)爱国;变法是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情况下开始的,其首要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从此意义上来看,变法是爱国的;

2)(从内容和影响看)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看,维新派变法是中国的出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政治:

维新派试图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经济上:

维新派提倡近代工业,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文化上:

维新派办报、创办新式学堂,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近代传媒的影响从通商口岸到内陆城市,认知空间扩大;习俗上:

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3)启蒙:

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精神财产。

历史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要实现中国近代化,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展社会主义。

3.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和失败的原因47、教训?

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既有其进步性也具有落后的保守性。

失败原因:

1)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达到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2)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

国的侵略和控制,它们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却处处依赖外国,企图以此

来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企业虽然具有一定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却仍是

封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教训:

洋务运动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第一步。

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在不触动封建专制统治、没有摆脱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控制的前提下,谋求通过局部的枝节改革发展本国资本主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是行不通的。

第三章

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

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09年自考

8_+w,d6\#G5z)u5I09年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历年试题及答案,自考白皮书2.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8`1]4M.b2F09年自考资料,自考笔记,自考串讲,历年试题及答案,自考白皮书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71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7~0p"V*@-M&W#l/N#f4.评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

三民主义内容:

  1.民族主义:

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对中国的专治统治.

  2.民权主义:

即“建立民国”,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这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3.民生主义:

即“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反映了孙中山对社会问题的重视,表达了他解决国民经济生活、消除贫富悬殊及其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

  评价:

进步性:

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和中国的民主进程.

局限性:

没有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9R-j!

I(S;U5.怎样认识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65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第三,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变革,促使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年自

第四章复习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

“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使知识分子认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救国的良方。

2.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成为主力军,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运动中起了领导作用,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将承担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责任。

(2)五四运动启发广大人民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联合,因此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3)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使更多的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社会主义者,并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4)五四运动发生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这样,五四运动后,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的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3.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网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

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五章复习题: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第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第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第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第五,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2.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

133

第一,主要原因在于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现状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一句话,不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的、正确的结合起来。

第二,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第三,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地清理。

第四,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占大多数,使党处在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包围之中。

党内出现只注重书本知识,不注重实际的教条主义,只注重感性知识而轻视理论的经验主义。

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和政策。

3.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137

1)毛泽东强调,为了纠正“左”倾错误,必须端正思想路线,实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毛泽东早就提出,要注重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

红军到达陕北后,毛泽东、中共中央用很大的精力,去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3)1935年12月毛泽东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阐明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批判了大给的关门主义和对于革命的急性病,系统地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4)1936年12月毛泽东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部著作,总结土地革命战争中党内在军事问题上的大争论,系统地说明了有关中国革命战争战略方面的诸问题。

5)1937年夏,毛泽东写了《实践论》、《矛盾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龙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揭露和批判党内的主观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的错误,深入论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地阐明了党的思想路线。

 

第六章

1.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及其历程

原因:

1)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为军国主义国家。

一战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

2)把侵华作为既定国策;

3)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日本成为亚洲的战争策源地。

4)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世界,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决定实施既定的侵华政策。

历程:

一、局部侵华阶段,1931.9.18——1937.7.7

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日军侵占整个东北;

1932年,扶植溥仪建立满洲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

1932年1月28日,日军制造“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

1933年,日本向长城沿线蚕食,进犯察哈尔、承德、山海关;

1935—1937,策动华北自治,妄图占领华北五省;

二、全面侵华阶段,1937.7.7——1945.8.15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全面侵华开始;

1937年8月13日,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占领中国大片领土;

1938年10月——1944年,调整侵华政策,建立汪伪政府;

1944年——1945年,逐步失败,直至无条件投降。

2.客观评价国共双方在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案一(简略版)

地位:

国民党:

在战略防御阶段(1937.7.-1938.10),日本侵略者以国民党军队为主要作战对象。

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担负了抗击日军侵略进攻的主要任务。

中共:

在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4),敌后战场逐渐成为主战场,中共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

作用:

国民党:

1)在战略防御阶段发挥了主力作用;

2)大片国土沦陷,但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3)振奋了民族精神,促进了全国的团结和进步,坚定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念;

4)唤起了国际舆论的同情和支持,扩大了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中共:

把抗战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5)掩护了西南抗战基地的营建,为领导机构和沿江、沿海工厂、学校、科研机构的内迁争取了时间,为中国长期抗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共:

1)开辟了敌后战场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2)粉碎了日军的“扫荡”、“蚕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