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GIS桥访CPGIS付品德教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8950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的GIS桥访CPGIS付品德教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世界的GIS桥访CPGIS付品德教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世界的GIS桥访CPGIS付品德教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世界的GIS桥访CPGIS付品德教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世界的GIS桥访CPGIS付品德教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的GIS桥访CPGIS付品德教授.docx

《世界的GIS桥访CPGIS付品德教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的GIS桥访CPGIS付品德教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世界的GIS桥访CPGIS付品德教授.docx

世界的GIS桥访CPGIS付品德教授

世界的GIS桥——访CPGIS付品德教授

      世界的GIS桥  ——访CPGIS副主席付品德    采访邱观永董慧    付品德,男,1968年生,博士,Esri公司应用开发部项目主管,国内外知名GIS专家,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CPGIS)副主席,并当选为CPGIS下任主席  付博士于1991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地理系、于1994年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获得硕士学位、于2000年在美国堪萨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他在堪萨斯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加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兼职授课,并曾在哈佛大学等高校和政府机构开办讲座。

代表作有《WebGIS:

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和中文版《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

原理与应用》。

    Q:

请您简要的介绍一下CPGIS的情况,它成立的初衷是什么?

到目前为止都取得了哪些阶段性的成果?

  A:

CPGIS中文翻译是国际华人地理信息科学协会,成立于1992年,今年正好是二十周年,6月份还在香港中文大学召开了第二十次学术年会,并在其间举行了CPGIS成立二十周年的庆祝活动。

我们的宗旨是团结全球从事GIS研究和应用的华人,促进中国和海外GIS人员的知识交流与科技合作,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目前,CPGIS的成员来自全球31个国家和地区,在增进会员交流和合作,促进全球范围的地理信息科学教育与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CPGIS二十年来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已经成为GIS领域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团体。

首先,我们的年会Geoinformatics,每年在国内或海外举办,在美国、加拿大,南亚等地都举办过,是GIS领域中连续举办时间最长的国际会议之一,且会议规模不断扩大,,惠及了成千上万人,十分难得。

其次,我们有一本具有影响力的杂志《AnnalsofGIS》,发表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学术文章。

CPGIS的成员很多,且大多是教授、学者,几乎囊括了GIS领域的知名华人专家,还包括了不少非华人的世界级专家.第三,我们的“Gohome”计划,也举办了好多年,就是每年组织一个专题,组织一些具有这方面成就的成员,和国内的某所高校或科研机构联谊,做一些学术交流。

第四,是“GIS培训计划”,这个培训的课程安排非常全面和前沿,邀请包括美国政府如USGS(联邦地调局)及NASA的专家,美国著名高校的教授,包括一些院士级的学者,和GIS行业的知名公司的技术专家作为培训教师,培训时间是一个月,目前的培训对象主要是针对测绘科技和GIS应用。

参加培训的人员都是在职的工作人员,其实他们已经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了,在行业内也工作了好多年,到美国培训是为了培养国际化视野,再进一步提高。

参加培训的人员后来很多成为了各个省GIS行业的管理人员和国家级项目的技术骨干,影响是非常大的。

当然我们协会还有很多其他的交流与合作活动。

另外,六月份在香港开会的时候,我们还和台湾的华人地理信息协会,日本的GIS协会进行了沟通,签署了备忘录,希望建立双方甚至多方地合作关系,互相参与对方的活动,进行多向的,更深入的合作。

  Q:

在您的任职期间,您准备如何带领CPGIS发展?

准备怎么去开展相关的工作?

A:

我刚才也提到了,我们协会有国际化的优势,有很多的成员在世界各大主要的高校、企业和政府部门工作。

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个优势,以培训、互访、远程教学和联合办学等方  式加强国内外会员的合作。

现在国内很多人想走出去,许多高校想与美国联合去办学。

同时,美国的一些高校也想走国际化的道路。

我们CPGIS希望能牵一条线,促进这些合作。

我们国内和国际的会员在做很多项目,大家有一些共同的研究方向,可以互相帮助,当然这些合作要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开展。

另外,对于我们的会员,要加强服务,扩大会员利益,增加荣誉奖项,举办多种讲座,帮助会员的专业发展。

还有一点,我们要进一步扩大CPGIS的影响力,我们在和一些出版社合作,在组织我们的会员,计划在今后的几年内出版一套GIS丛书,把国际上的GIS研究成果引进到中国来,把我国的成果宣传到国外去,引导GIS行业的发展。

  Q:

您从一个GIS从业人员一步步走到今天主席的位置,应该是很不容易的。

请问您当初是如何走进GIS行业,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

对于现在处于GIS事业瓶颈期的一些从业人员又有何经验分享?

  A:

我1987年进入河南大学学习,河南大学的地理专业很强,在全国排名第八。

90年的时候,孙九林院士到河南大学做兼职教授,教授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

我觉得这个东西很奇妙,可以把地理和计算机结合起来,实现可视化和模型计算,所以就对GIS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91年毕业之后,我考取了孙九林院士的硕士研究生,学习了三年。

这期间自己也经过了艰苦的努力,因为处在当时的时代,大学里学到的GIS技术还是很有限。

就恶补了一段时间,天天泡在机房里,进步还是比较快的。

硕士毕业后工作了一段时间,然后到美国攻读GIS方向的博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到Esri工作,现在也十多年了。

这些年来,我对GIS的浓厚兴趣一直没有改变,我自己的感受就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我很喜欢做应用方面的工作,和用户打交道,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这么多年来给诸如美国联邦地调局、环保局等等单位做了很多大型的项目。

我对互联网尤其感兴趣,做的项目也都和互联网相关。

基于在这些工作经验,我又和孙九林院士合著出版了一本书,叫做《WebGIS:

原理与应用》。

也许就是这份喜欢让我坚持到现在吧。

  以自身的经历,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的经验可以分享给大家。

一方面是刚才说到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把工作和爱好结合起来,更容易出成果。

GIS的下属领域很多,你对哪一块感兴趣,对哪个层面感兴趣,可以进行自选择。

另一方面,人肯定会遇到困难,即使这个领域是你很喜欢的,也会遇到困难。

我经常和我的学生讲,“困难好比一堵墙,如果你放弃了,翻不过去,那它就是你障碍,把你拒之门外。

如果你不放弃,努力翻过了这堵墙,它就会成为你的保护墙,把那些害怕困难的人挡到外面去了,而这个墙内的领域,这些职位,这些机会,就属于你了。

比如你到一个单位申请工作,他们为什么要录用你?

你跟一个客户谈项目,这个客户为什么把项目交给你?

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和项目有一定难度,很多人不能胜任,这样才请你来做的。

所以,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要清楚的知道,困难会把那些害怕困难、不能坚持、没技术的人挡在外面,你翻过了这道墙,就拿到了这个职位或者这个项目”。

总结起来就是两句话,一个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另一个是翻过困难,把它变成你的保护墙。

  Q:

付教授既在大学教学,又在企业任职,可以说是理论与实践的忠实践行者。

依您看,3S行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教育与产业如何更好地协调与平衡,以实现两者的良性发展?

尤其像在国内,一般的3S企业都是从高校中走出来的。

  A:

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吧。

首先要考虑科研成果要怎么样能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转移到产业里面去,这很重要。

一些成果,如果不能及时转化,很快就一文不值了。

美国这边是很鼓励这种转化的,在美国注册公司很容易,一百美元就可以。

高校也支持这种成果转化,很多只收百分之五的转让费,还有的高校是的。

例如GoogleEarth,很炫,知名度很高,  它的前身是Keyhole,而Keyhole是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到的研究成果,之后包装、改进成为了今天的GoogleEarth。

所以说美国这边,对成果到产业的转化是很鼓励的,渠道也比较畅通。

包括我自己的博士论文成果,光照模型及其在微气候和景观生态上的一些应用,也被转化成了产品,流程很顺利。

  第二个方面,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来设计课程和培养人才。

在美国有这方面的调查和研究,比如,很多州的高校会向州内与GIS相关的部门发问卷,了解这些部门所需要的技能和个性,然后根据这个结果来调整所开设的课程。

美国UCGIS,是一个GIS的大学协会,他们很鼓励这种活动。

高校在技术上,也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跟上社会的需求。

GIS技术这些年发展很快,比如向Web、云和移动方面的发展,像Web服务这些技术,也都使用的比较普遍了。

而一些老师,以“概念是一样的”为借口,用几年甚至10年前的产品或版本,教授过时的技术,这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

GIS相关的概念在迅速发展和扩展,而且实际工作中也不是光知道概念就能解决问题的。

这样培养下来的学生,不一定眼高,但往往会手低,参加工作后还得重新学起。

当然,高校有研究型的,有教学型的。

比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加州州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两大体系,前者是教学型大学,后者是研究型大学。

教学型大学更注重培养技术型和营运型人才。

在教学中使用最新技术,有助于减少毕业生和社会需求的断层,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和胜任社会工作。

研究型大学偏重于培养研究型人才,这些大学的课程设置要看得更远一些,去研究科学和产业发展的前沿,要时刻关注全国或者是全世界在研究什么,有哪些热点,再把这些内容融入到教学和课程设置里面去。

对这些大学,在教学中使用最新技术能够激发师生的创意,辅助他们的研究,帮助他们把自己头脑中的创意实实在在的开发出来,而不限于空中楼阁。

    另外,不只是大学在做研究,很多企业都有R&D,即研究和开发,投入大量的资金,做大量的开拓性研究。

企业和高校可以联合起来,就是把产业和教学结合起来,在人力和资金上共享和互助,这样高校的的研究出成果了,出论文了,公司的软件建设和产品开发也能更快更好,也有助于学生的就业和事业发展。

我觉得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应当多多推广。

  Q:

您活跃在3S领域,在美国也做GIS研究,开展一些应用及教学工作。

从您的经历来看,我们国内在3S领域的研究与教学等方面与国外有哪些差距或是区别呢?

国外有哪些东西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A:

从教学角度来讲,国外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少,真正动手的东西要多一点。

即使是考概念这些内容,也不强调死记硬背,意思对就可以,这边的老师对背书本的要求比较弱,而在创新方面,思想的活跃程度方面,鼓励的比较多。

我在美国几个大学教学的感觉,比如WebGIS这门课,课程要求学生要做一个项目,从写项目建议书、项目开发、到完成项目汇报,要求很强的实践性。

我发现美国学生的选题非常广泛。

这就得益于他们的思维更活跃一些,框框较少,当然,这也得益于他们的数据来源比较广泛,可以支持他们的选题。

国内学生在思考时的框框略多,数据来源也少很多,做应用的时候就会受到限制,结果导致大家做的应用比较类似。

  我在美国做了很多数据共享的项目,包括美国国家的一站式门户,我是第一期工程和第二期工程的技术负责人,感觉美国的数据共享很丰富,很畅通。

我曾经做一个应急的项目,项目里面要用到来自于医院联合会、交通部、交警的实时数据等等。

我和这些部门联系后,他们都是很爽快的就把数据的网址给我了,我们没有付一分钱,我当时觉得这容易得简直难以置信,主动问他们需要不需要交费。

而交通部的回答是,你已经交过税了,就不用交费了,这和我们国家是有区别的。

所以他们的学生就有米下锅,学生做项目,包括我们自己做项目过程中,在数据上花的时间就相对少一些,在创新上面可以花更多的时间。

  从应用角度讲,我感觉美国做的项目可操作性更强一些。

比如我们做的WebGIS项目,有政府内部的办公系统,也有很多面向公众的的系统,在网上可以查到很多。

而国内能找到的公开的WebGIS应用就少很多,很多项目验收完成,获奖后,就束之高阁了,项目没有持续性,应用性没有发挥出来。

另外在国内,保密还是比较厉害的,数据和项目很多是不能发布出来的。

很多系统可以做成民用的,在公众信息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而目前都还没有应用到,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国内也在提倡数据共享,但是目前共享的层次、数据内容、比例尺程度,都和美国有一定的差距。

当然也是因为美国制定相应的法律较早,1966年就通过了信息自法,认为信息只要不影响国家安全,不影响个人隐私,那么在公众有需求的情况下就应该把信息交给公众,而且不能从中牟利。

公众要求数据,政府只能收工本费,比如刻一张CD,就收一张CD的钱和刻录的工钱,或者是把数据放到网上去供其他部门和公众下载,有很多级别的数据,很详细。

咱们国家的数据也很丰富,但在共享方面还要继续努力,数据只有拿出来,GIS应用才能是有米之炊。

  当然,对于数据的安全性问题,美国也是有考虑的。

比如美国人很少使用现金,而主要使用信用卡购物。

我有位亲戚到美国旅游,带的100美元面额的纸币竟然被几家商店拒收,说是面额太大,也是因为大家主要使用信用卡购物。

信用卡公司都可以搜集每个人的购物信息,这些信息是很有价值的,可以反映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能力,最近购买的商品和服务,还可能会购买什么,这对于做商业GIS研究是很有意义的。

一些信用卡公司把这些购物信息按街区组,Blockgroup,整理和发布出来,去除个人的信息,这样既保护了个人隐私,也便于商务GIS应用的发展。

总的来说,就是保护和开放都要有个度,保护的太厉害会阻碍发展,要保持一个平衡,而这个平衡美国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Q:

国家现在提倡“中国测绘走出去”,这个战略方向清晰,目标明确,而且它的职能之一也是帮助国内的企业更好的走到国外去,走向世界。

但至于怎么“走”,国内从上至下也在积极探索,依您看,这条路要怎么“走”会比较顺利一些?

  A:

这些年咱们国家的测绘技术发展还是非常快的,不管是野外地面的采集,还是空中遥感的能力,都有很大增强。

具体怎么走,我个人感觉首先要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如果直接到美国去帮他们做测量,这个还是不太现实的。

走出去的过程中,一方面有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拿到的数据也是一笔财富。

从第三世界国家开始,可以做很多工作,项目中很大的一部分,外业和内业等,都可以帮他们做。

第二,如果和国外的发达国家进行合作,要做成它们产业的一部分,而不要期望完全取代他们。

只能做一部分的话,也不要嫌弃,要一步步来。

比如说美国这边,他们测绘工作中的数字化和影像识别这些工作,国内就可以接下来,甚至可以在不出国门的情况下就能完成。

这方面我了解到黑龙江测绘局,他们在和国外接轨做这些工作,这是中国测绘走出去的一种方法。

需要的时候,我们CPGIS也很乐意来牵这个线,搭这个桥,帮助国内行业走出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