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海南省中学教师远程培训 3.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8660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培计划海南省中学教师远程培训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国培计划海南省中学教师远程培训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国培计划海南省中学教师远程培训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国培计划海南省中学教师远程培训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国培计划海南省中学教师远程培训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培计划海南省中学教师远程培训 3.docx

《国培计划海南省中学教师远程培训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培计划海南省中学教师远程培训 3.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培计划海南省中学教师远程培训 3.docx

国培计划海南省中学教师远程培训3

2010国培计划———海南省中学教师远程培训

初中生物06班研修简报

(第三期)

编辑:

陈言能

茫茫人海中,借助网络,借助国培,我们相遇。

佛说,百年修得同船渡,温暖的问候,温和的建议,温馨的鼓励,乐着相同的乐,苦着相同的苦,共享一个志同道合的家园,不再觉得孤单,可不可以说这是国培的现实意义?

满意而不满足,每个人的心中都藏有一个理想身份,借助培训平台,我们遇见了未来的自己,认清了前进的方向,拥有了前行的动力。

即便现在生活绑架了你,即便你还没来得及好好领略培训所带来的成长喜悦,就被迫结束了培训的行程。

没关系,无论何时,当你对理想的自己产生渴望,当你期待梦想实现,请回到这里,回到曾经的国培,回到新思考网,你一定能找到同行者,一定不觉孤单,可不可以说这是国培的长远意义?

希望国培不仅仅是你人生路过的风景,更期待它能成为你人生路上的永恒站点。

在新思考网,有许多的优秀教师就是缘于一次远程培训而邂逅网络,邂逅成长,也许你愿意认识他们,也许你愿意成为他们。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老师们的学习热情高涨,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学员,截止目前,我们的参训率为93%,发布资源184条,提交作业559篇,提出话题382个,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在线王:

编号

用户名

姓名

所属学校名称

学习时长

5064781

xy5064781

刘海娥

乐中学校

4320

5064736

xy5064736

陈世杰

市二中

4315

5064749

xy5064749

邢增武

尖峰中学

4302

5064712

xy5064712

林赞穑

感城中学

4169

5064728

xy5064728

陈秀荣

市二中

4116

5064731

xy5064731

文慧婷

大田中学

4047

 

话题、留言王

编号

用户名

姓名

学习时长

发起话题

课程留言

5064755

xy5064755

黄世愿

3903

31

42

5064712

xy5064712

林赞穑

4169

22

57

5064723

xy5064723

顾贤洪

3240

22

40

5064714

xy5064714

符圣永

3202

19

25

5064742

xy5064742

吉训岭

3607

18

84

5064748

xy5064748

张梦华

3613

17

43

5064731

xy5064731

文慧婷

4047

16

39

5064713

xy5064713

黄垂菊

3538

16

31

美中不足:

老师的作业数量都比较充足,但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学员的作业是直接下载,我们要杜绝这样的现象发生。

还有大家发表的评论比较少,最好要相互评论作业。

我们坚持的口号是:

作业少而精,支持原创,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和感受!

 

 标    题:

八年级生物学上册整体备课教学设计

作者:

陈世杰所属班级:

初中生物6班地区:

/海南省/东方市创建时间:

2010-12-19

一、指导思想

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

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

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课程学习,主要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和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4.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5.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7.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8.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9.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人教版)内容包括: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共三章,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出发,内容编排图文并茂,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给些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与七年级《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离不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人、动物、细菌和真菌等有机组成部分的和谐共存,前后内容有很大的关联性。

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意类别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四、学情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通过七年级一个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生物实验能力,部分学生还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生物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但是少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

五、教学措施

针对教材和《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同时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

六、教学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2

第二节 陆地生活和动物

3

第三节 空中生活的动物

2

第二章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

1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

第三节 社会行为

2

第三章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第四章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和分布

1

第二节 细菌

1

第三节 真菌

1

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和利用

2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2

第二节 从种到界

1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

 

 标    题:

东方市八所中学初二年级生物组整体备课教学计划

作者:

张尚吉所属班级:

初中生物6班地区:

/海南省/东方市创建时间:

2010-12-18

东方市八所中学初二年级生物组第二学期整体备课教学计划

年级

初二年级生物组

生物组成员

张尚吉吴宏光黄垂菊符勤喜

 

 

内容分析

 

本教材在“人与生物圈”这一主题下,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构建了新的内容体系,吸取生物学研究的新成果,贴近实际生活,向学生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突出探究,鼓励创新。

从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出发,有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编排内容和设计活动。

教材共分三个单元,第五单元《生命的演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

  

 

学生分析

本章内容涉及的年代久远,学生不可能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插图、照片,并准备多媒体素材,使学生能够充分生动形象地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列举生物进化的证据,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概述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科学解释。

观察米勒的模拟试验装置,预测其产生的生物小分子的种类,观察化石、标本、图片,尝试推测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进化的趋势进行推理。

  2、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生物富集现象,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能够分析讨论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情况。

  3、能够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学会制作酸奶和面酱等发酵食品,探究食品保鲜方法并能运用一般的方法。

使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和社会调查,建立对生物技术及运用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列举生物进化的证据,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概述达尔文对生物进化的科学解释。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解释生物富集现象,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能够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2、教学难点:

尝试推测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进化的趋势进行推理。

能够分析讨论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及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的情况。

使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和社会调查,建立对生物技术及运用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和手段

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主动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培养能力;进一步加大思考的力度,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等。

 

教学要求(每月25日进行教学检查)

教学总体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式学习

备课情况

按照要求认真完成教案每月至少8篇

作业情况

每月2次

课后反思

每月至少5篇

听课节数

每月至少4节

公开课

本学期每人至少上1节公开课

考试卷

每人每月出一份月考试题

会考目标

A--50%以上;B--40%以上

公开课计划

周次

班级

  执教者

课题

备 注

3

初二(4)

  符勤喜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年级公开课

5

初二(7)

 黄垂菊  

人的性别遗传

 年级公开课

6

初二(12)

  张尚吉

生物的变异

 年级公开课

8

初二(11)

   吴宏光

生物进化的原因

 年级公开课 

10

初二(6)

   张尚吉

传染病及其预防

 校级公开课 

教学进度表和教学实施

周次

教学内容及活动

课时

资源与媒体

         练习、作业

1

植物的生殖

2

课本、教参、挂图、

 

 

 

 

 

 

 

 

 

 

 

 

每课要求有一

定的精选练习,精选作业

2

昆虫、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2

课本、教参、挂图、课件

3

鸟的生殖和发育基因控制生物性状

2

课本、教参、挂图、

4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

课本、教参、挂图、

5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人的性别遗传

2

课本、教参、挂图、课件

6

生物的变异

2

课本、教参、挂图、

7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历程

2

课本、教参、挂图、

8

生物进化的原因

2

课本、教参、挂图、

9

期中测试

2

课本、教参、挂图、

10

传染病及其预防

2

课本、教参、挂图、课件

11

免疫与计划免疫

2

课本、教参、挂图、课件

12

用药和急救

2

课本、教参、挂图、课件

13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2

课本、教参、挂图、课件

14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2

课本、教参、挂图、课件

15

会考复习

2

课本、教参、试卷、复习提纲

16

会考复习

2

课本、教参、试卷、复习提纲

17

会考复习

2

课本、教参、试卷、复习提纲

18

会考

 

 

以上教学计划报送教研室审批,经审批合格后,各位老师当严格执行。

 标    题:

八年级上册教材整体备课教学设计

作者:

张梦华所属班级:

初中生物6班地区: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创建时间:

2010-12-15

八年级上册教材整体备课 教学设计

张梦华

一、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生物学》内容包括: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共五章,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共三章,教材的编写注重从生活出发,内容编排图文并茂,有较强的可读性;栏目设置丰富多样,注重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给些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与七年级《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同为《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离不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人、动物、细菌和真菌等有机组成部分的和谐共存,前后内容有很大的关联性。

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注意类别知识的纵向梳理,还要注意基本知识的多向迁移,搭建过渡桥梁,构建知识网络,力求做到形散神聚、融会贯通。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个学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对生物学习的方法有了初步的掌握,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基本知识、生物实验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少学生还对生物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八年级的生物教学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同时,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目标不明确、自制力不强、主动性不足等问题。

具体表现是:

学习习惯懒散、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业马虎、好奇心有余而自觉性不足、学习成绩处在两极分化的趋势。

三、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学习,逐步实现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6、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能力目标】

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2、 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实践价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投身生物科技的热情以及促进社会进步的使命感。

3、 了解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认识科学技术是把双面剑,善用可以为人类造福,滥用则会贻害无穷,确立全面的技术观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

1、认识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是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五、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注意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条件力争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等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运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

5、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小组活动,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6、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7、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

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

(3)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8、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

 

七、教学进度表如下:

  

周别

教学内容

备注

1

第五单元 第一章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

2

2

第二节 陆地生活的动物

2

3

第三节 空中飞行的动物

2

4

第一次月考及讲评

2

5

第二章第一节 动物的运动;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

6

第三节 社会行为

2

7

第三章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8

第二节 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9

第四章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2

10

第二次月考及讲评

2

11

期中考试

2

12

讲评试卷;第二节 细菌;第三节 真菌

2

13

;第三节 真菌第五章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14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

15

第三次月考及讲评

2

16

第六单元 第一章第一节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第二节 从种到界

2

17

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2

18

第三章 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

19

第四次月考及讲评

2

20

复习

2

21

期末考试

2

 老师们,上网学习尽管方便快捷,但有一些问题,也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比如上网时间长了,影响视力。

一个姿势长时间的坐着,会让颈椎受累,产生病变。

同时坐的时间长了,也影响形体的美观。

所以,我们要把学习和休息、健身的时间协调好。

毕竟拥有健康的身体是头等大事。

给大家提供一点保健常识:

请跟着我们做一个试验:

将你的头轻轻后仰,然后尽力向左转,再向右转,你一定会找到酸疼、僵硬的感觉。

最新调查显示:

由于长期慢性劳损,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已经从40岁提前到30岁,并成为名副其实的白领职业病。

更让人担心的是,颈椎上承头颅,下接躯干,既是脊椎中活动最多部位,也是神经中枢最重要部位,更是心脑血管的必经之路,一旦发生故障,后果严重。

颈椎得24小时保养。

亡羊补牢永远比不上未雨绸缪,与其等到颈椎受伤,再去接受长期繁琐的治疗,还不如先发制人,主动出击,让颈椎受到我们的精心照顾,不发生事故。

保养秘笈一7:

00  早晨主动调温 古人喜欢穿长衣服,一方面是为了礼仪,其实另一方面也是养生之需。

无论冬夏,都要给自己的颈椎以舒适的温度。

即使是为了美丽,也要在办公室准备一件披肩,以保护好颈背部。

偶然有受寒现象,给自己煎一碗驱寒汤:

材料是红糖2汤匙、生姜7片,水煎10分钟,饮用1~2次就可以驱走寒气。

 二、使身处人多的办公室,你也可以很好地保养颈椎,比如利用工间休息练习一下颈椎操:

端坐,全身不动,单头部运动,分别做低头、抬头、左转、右转、前伸、后缩;顺、逆时针环绕动作。

每次坚持5分钟,动作要轻缓、柔和。

保养秘笈三14:

00   两种按摩的方法      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到了下午两点钟,可能脖子早已疲惫不堪,精力有些不支,这里有两个最简单的急救方法:

(1)脖子后面,从头颅底端到躯干上部这一段分布着百劳穴的3个点。

在不遗余力工作时,不妨抽出短短几分钟来按摩这3个反应点,即刻缓解颈椎疲劳,放松全身。

(2)两手手指互相交叉,放在颈部后方,来回摩擦颈部,力度要轻柔,连续摩擦50次,颈部发热后,会有很放松和舒适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