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整理版.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7519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5.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地理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然地理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然地理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然地理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然地理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地理整理版.docx

《自然地理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地理整理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地理整理版.docx

自然地理整理版

名词解释:

8*3=24问答:

8*5=41论述1*15卷面80%平时20%

考纲:

绪论:

∙中国地貌格局的特点及其对环境的作用

西高东低/三级阶段

河流地貌发育/气候分区(季风等)/土壤发生(东西粗盐屑)/生态分布

∙全球变暖有的证据及机理

大气和地表温度上升/冰川融化/雪线升高/

树轮变化/台风频率和湿度变化/生态系统改变

土壤:

(PPT)

一、土壤的概念:

形成组成(矿物)功能(生长植被)

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

二、土壤发生层:

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特定性质和组成的、大致与地面相平行的,并具有成土过程特性的层次。

三、风化壳:

近地面基岩(或堆积物)经受风化残存于原地的产物组成风化壳。

风化壳与下伏新鲜基岩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为过渡关系,往上渐变为微风化层、弱风化层、强风化层和全风化层。

四、土壤通气性:

是泛指土壤空气与大气进行交换以及土体内部允许气体扩散和通气的能力。

五、纬度地带性:

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自然要素/带状伸展/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

温带自西向东:

棕漠土、灰棕漠土、灰漠土、灰钙土、栗钙土、黑钙土、黑土

温带自北向南:

暗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砖红壤。

六、三种风化作用的关系:

在自然状况下,裸露岩石的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甚至生物风化几乎总是同时进行的,密不可分的。

在理论上由于物理风化使岩石破碎,从而增大了可与空气和水等接触的表面积,并增强了化学风化。

七、在新挖出的土壤剖面上划分土壤层次的依据

1、土壤的颜色(重要外表特征之一,研究成土条件、肥力特征和演变的重要依据之一)

2、质地(土壤粗细颗粒状况,以土壤中各粒级含量做标准,一般分砂土、壤土、粘土)

国际制土壤质地标准——分级标准:

国际制、美国制、卡庆斯基制、中国制

根据粒径大小分(mm):

砾石(>2)、砂粒(粗砂2-0.2,细砂0.2-0.02)、粉砂(0.02-0.002)、粘土(<0.002)

根据粘粒含量分:

<15%:

砂土(sand)类、壤土(loam)类;15%—25%:

粘壤土类;>25%:

粘土(clay)类

3、结构(土壤颗粒粘结状况,分片状、柱状、棱柱状、角块状、粒状、团粒状结构)

块状结构——形状:

结构体沿长、宽、高三轴平均发展,表面平滑、棱角明显。

产生条件:

多现于中等质地和细密质地土壤的中下层,其形成和发育与土壤排水、通气性和植物根的穿插作用有关。

粒状结构——形状:

近球形,直径一般0.25~10mm。

产生条件:

多出现于土壤表层,易受耕作影响。

是含有机质丰富肥沃土壤的标志特征。

片状结构——形状:

横轴远大于纵轴,呈扁平状结构体。

产生条件:

多出现于冲积性母质层和耕作土壤犁底层,土粒排列坚实,常妨碍通气透水和根系生长。

棱柱状结构——形状:

结构体沿垂直轴方向发展,棱角尖锐明显,横断面略呈三角形。

产生条件:

多出现于粘质土壤的中层和底层,为干湿交替作用的产物,反映土壤水分状况的变化。

柱状——产生条件:

柱状结构是碱化土壤的标志特征,常在干旱半干旱地带含粉砂较多的底土出现。

4、紧实度(土壤结层特性系之土壤对机械应力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分紧实、稍紧实、疏松)

5、孔隙状况(空隙的大小和多少,分微孔隙、很细孔隙、细孔隙、中孔隙、粗孔隙、很粗孔隙、少孔隙、中孔隙、多孔隙等级别)

6、干湿度(反映土壤含水量多少,分干、润、潮、湿)

7、新生体(土壤发育过程中土壤物质淋溶积淀集聚生成物,分化学来源与生物来源)

8、侵入体(不是成土过程中产生的物质)

八、土壤空气和近地面大气空气组成的区别

1.土壤空气中的CO2含量高于大气

2.土壤空气中的O2含量低于大气

3.土壤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一般高于大气

4.土壤空气中含有较高量的还原性气体(CH4等)

九、典型土壤剖面层次结构图(215有图)

枯枝落叶层;腐殖质;淋滤层;沉积层;母质层

1、有机层(O)堆积枯枝落叶,下部已初步分解

2、腐殖质层(A)腐殖质含量高,与矿物颗粒紧密结合形成暗色土层

3、淋溶层(E)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4、淀积层(B)淋溶层淋移物质在此层沉积,多形成核状、柱状、棱状结构,较紧实

5、母质层(C)土层较深,受成土因素影响小,保持母质特性,处于土体最下部,没有发生明显的成土作用,其组成物就是母质

6、基岩(R)风化岩石

十、土壤有机质分解和转化的因素

1、土壤生物的组成与活性

土壤动物促进植物残体的破碎和运输,真菌可促进木质素的分解,细菌和放线菌可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2、土壤环境条件

质地粘粒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也越高。

pH值中性、钙质丰富较好,pH6.5-7.5。

水分最适湿度:

土壤持水量的50-80%(低洼、积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通气性通气不良易有机质累积

温度最适宜温度大约为25-35

3、植物残体的特性C/N比

有机物质组成的碳氮比(C/N)对其分解速度影响很大。

以2530:

1较为合适。

C/N降至大约25:

1以下,微生物不再利用土壤中的有效氮,相反由于有机质较完全的分解而释放矿质态氮。

地貌水文部分:

地貌(landform):

又称地形,系固体地球表面(通常简称地表)起伏状态的总称。

地貌的属性可以从物质构成、几何形态及时空尺度几个方面去界定。

地貌是内营力和外营力共同作用于地表的结果。

地貌学是研究作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固体地球表面的物质形态特征及其成因、演化、内部结构和空间分布等规律的科学。

∙侵蚀循环理论(戴维斯)(313)

一个地貌发展旋回,一般包括一个地势迅速增加的短促的幼年期,一个地势起伏最大和地貌类型最复杂的壮年期,一个地势逐渐变缓的过渡期,和一个地势平缓、变化特别缓慢的老年期。

二、侵蚀基准面河流的到接近某一平面后逐渐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

三、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动力地质作用直接形成的或受地质体、地质构造控制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320)

四、断层崖是指断层一侧的地盘抬高后,沿断层线延伸的陡崖

五、刃脊两个冰年成的冰川各地间的薄而陡峭,刀刃的锯齿形山脊

六、河流阶地概念及成因(337)

概念:

原先河谷的谷底(河床或河漫滩),因河流下切侵蚀而相对抬升到一般洪水位以上,并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称河流阶地(alluvialterraces)。

成因:

(1)河流均衡期(河流系统本身的波动);

(2)构造运动;

(3)气候变化(降雨、温度),冰期/间冰期;

(4)侵蚀基准面变化

七、河流阶地的类型及特征(337)

侵蚀阶地、基座阶地、堆积阶地、埋藏阶地(图示)

1、侵蚀阶地(构造抬升)

∙特点:

主要由基岩组成,阶面上没有或者很少有河流冲积物的覆盖堆积。

∙分布:

主要分布于河流的上游山区,在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很少有这种阶地。

∙成因:

构造抬升,河流急剧下切,水流流速大,冲刷强。

2、堆积阶地(两阶段,分内叠和上叠阶地)

∙特点:

全部由河流冲积物组成,无基岩出露。

∙成因:

首先河流的侧蚀加强,拓宽河床,冲积物加积,在河谷中形成宽广的河漫滩;其次河流下蚀形成阶地。

∙分布:

堆积阶地在河谷的中下游最为常见。

∙根据堆积阶地形成过程中河流下切深度与河流冲积物的厚度的关系,又可分为上叠阶地和内叠阶地两种。

3、基座阶地

∙是由堆积阶地向侵蚀阶地过渡的成因类型。

∙特点:

由两层不同的物质组成,上层为河流冲积物,下层为基岩。

∙形成:

它是由于后期河流下切深度超过了原冲积层的厚度,切至基岩内部而成

4、埋藏阶地

阶地面被后期的堆积物所掩埋。

八、雪线及影响雪线分布的高度因素(341)

概念:

在气候相对稳定的若干年内,每年最热月积雪区的下限总是出现在大体相同的海拔高度,这个高度代表了多年积雪区与季节积雪区的边界线,称雪线。

影响因素:

(1)温度:

多年积雪的形成首先要求近地面空气层的温度长期保持在0℃以下,气温随高度和纬度升高而逐渐降低。

温度越高,雪线越高,温度越低,雪线越低。

(2)降水量:

若降雪量的增加(减少)超过融雪量随温度升高(或下降)而增长(减少)的值,雪线具体位置可能出现在近地面空气温度偏高(偏低)的地方,也就是高度稍偏低(偏高)的地方。

一般固态降水越多,雪线越低;固态降水越少,雪线越高。

(3)地形:

地形地貌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势、坡向等。

迎风坡雪线比背风坡低,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低于北坡;向阳坡雪线比背阴坡高,天山南坡比北坡高。

九、冰川的类型及发育山岳冰川、大陆冰川

主要类型:

∙按冰川发育气候条件和冰川温度状况:

∙洋性冰川(暖冰川):

位于海洋性气候地区,积累和消融均较多

雪线在年降水2000~3000mm地区附近,冰川的温度较高,可接近0°C,消融的方式主要是融化

冰川运动速度快,一般为100m/a,最快达500m/a,冰川尾端常伸入到森林带,冰川作用强。

2、大陆性冰川(冷冰川):

大陆性气候,积累和消融都较少

雪线在年降水1000mm以下的区域,冰川的温度较低,经常保持在-5~-10℃,消融的方式主要是蒸发和升华

冰川运动速度缓慢,约为30~50m/a,冰川尾端不会越过森林上限冰川作用较弱

B.按冰川形态、规模和所处的地形条件:

1、山岳冰川亦称山地冰川。

这是发育在高山上的冰川,主要分布于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区。

这种冰川雪线高,冰川积累区面积不大,冰川形态受地形限制严格。

按形态和成因不同,可分为冰斗冰川、悬冰川、山谷冰川、山麓冰川、平顶冰川等类型。

2、大陆冰川在两极地区发育的冰川。

(冰盾icedome、冰盖icesheet)

A面积广,厚度大,不受下伏地形影响。

B中部突起,呈盾状,向四周运动,中央为积累区。

C格陵兰冰盖和南极冰盖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冰盖。

发育顺序:

 

1冰斗冰川—山谷冰川--山岳冰川阶段;

 

2.山麓冰川阶段;

 

3.大陆冰川阶段

十、现代干旱气候分布地区及成因

分布地区:

(1)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诸如北非的撒哈拉沙漠、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大沙漠、塔尔沙漠、墨西哥和美国西南部的沙漠带、西南非洲的卡拉哈利沙漠、澳大利亚西部和中部沙漠等;

(2)纬度10°—30°附近的热带大陆西岸地带,如北美加利福尼亚沿岸、南美秘鲁沿岸、北非沿岸、南非沿岸地带;

(3)地处内陆,如中亚、中国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地,美国内华达、犹他州和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等;

水文:

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560km3,年降水量为510km3;全球大陆平均年蒸发量为90km3,降水量为140km3,全球年入海径流量/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全球水量平衡

成因:

(1)持续宽广的下沉气流。

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纬度上,终年受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控制,又当信风带的背风海岸,是热带大陆气团的源地,离赤道低压槽和极锋都很远。

最大下沉气流的平均纬度在南北半球的33度附近,降水量极少,像北非的阿斯旺经常是连续多年无雨,偶有降水多属爆发性阵雨。

(2)缺乏气压扰动。

气压的气旋性扰动,它具有产生降水的必要条件—湿空气的不断复合上升。

著名的地中海气候夏季干旱主要就是由于缺乏这种气压扰动(降水系统)所造成的,尽管空气中的水分并不缺少。

热带大陆西岸、冷洋流经过的海滨地带,位于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区,又受冷洋流影响,空气层结稳定,多雾而少雨,多低层云,常出现逆温,少降水天气系统。

但在厄尔尼诺现象出现年份,由于赤道暖水流来,空气层结不稳定,有上升气流因此多雨。

例如南美秘鲁的卡亚俄常年降水量近30.5mm,但在厄尔尼诺现象中却出现大雨,造成洪涝灾害。

(3)缺乏潮湿气流。

空气潮湿不一定下雨,但反过来,如果没有潮湿空气,则一定不会下雨。

由此可见,潮湿气流可以到达某地区虽不是该地区降水的充分条件,但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有些内陆距离水的源地十分遥远、或包含水汽的气流长途跋涉、途径干旱地带,或潮湿气流被巨大的山脉所阻挡等等,均是干旱气候的直接原因。

(4)局地下沉气流。

这种局地下沉气流一般是由山脉或其它特殊地形所诱发的。

通常叫做雨影沙漠的干燥气候带存在于山脉的背风侧,地球上的好几个主要沙漠属于这一类型。

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以西、智利北部几乎总是存在着连续不断的下沉气流,它形成了著名的南美洲阿特卡马沙漠。

气候生态部分:

气候概指由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性质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多年(≥30年)大气平均状态或统计状态特征的概括,是某地区多年常见的和特有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大气逆辐射:

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

大气这种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称为大气逆辐射。

(89)

厄尔尼诺:

在正常年份,南美洲沿岸盛行偏东信风,东太平洋受冷洋流控制,海温较低,降水较少,但是每年圣诞节前后正当无鱼类捕获时,该海区常出现海水增暖的反向洋流,给当地居民带来渔业的意外丰收;在非正常年份,在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域中海温异常升高形成反向洋流—暖洋流,并向赤道中、东太平洋延伸,同时常常导致热带地区海温升高,源源不断地向上空输送热量和水汽成云致雨,同时引起其上空大气温度升高,进而在赤道太平洋海域局部大气环流出现变异和广泛的气象异常。

(99)

生物群落:

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彼此有密切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组合成的生物群体。

(239)

气候系统:

(由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组成)指形成地球上气候、气候分布及气候变化的物理系统。

(104)

限制因素:

当一个或几个生态因子的量或质低于或高于生物所能忍受的临界限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会受到影响或死亡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通过能量和物质的交换与其生存环境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共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即为生态系统。

(267)

大气圈各层的分布高度及特征: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低纬度和高纬度植树造林对全球温度变化的影响:

在低纬度,植树降低全球温度是毫无疑问的;在高纬度,对全球温度的影响同时存在增温和降温两个方面的作用。

在地表垂直方向上大气形成逆温的原因机制及其过程:

辐射逆温/平流逆温/地形逆温/锋面逆温

西南季风的特征及成因:

(95)

印度半岛、东南亚以及我国云南等低纬度地区,每年4-10月盛行西南气流,通常称为西南季风。

它由行星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季节性摆动而有规律的迁移变化,导致低纬度上两个行星风带相交接的地带风向随季节而改变。

冬季当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附近、赤道低压带移至南半球时,北半球低纬度受大陆高压影响,盛行东北信风带来干燥少雨的天气,为旱季。

夏季当太阳直射移至北回归线附近时,赤道低气压带移至赤道与10°N之间的区域,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并受地转偏向力作用转变为西南气流,带来暖湿气流形成雨季,且降水具有定时的爆发性,所以西南季风区的最高温出现在雨季前的4月中、下旬。

而青藏高原等地形屏障和南半球澳大利亚高压加强北上,形成南亚地区夏季气压梯度大于冬季,而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生态因子对生物作用的四个基本特点(257):

∙综合性即各种生态因子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对生物的作用;

∙主导因子作用即对生物起作用的所有生态因子并不是等价的,常有一两个因子起主导作用,该因子的改变回使其他生态因子明显的改变或使生物生长发育明显的变化。

∙不可替代性与互补性即对生物的作用各有其重要性,因此总体上它们均不可替代,不过有时可以通过其他因子的加强的以局部补偿;

∙阶段性即生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往往对生态因子有不同的需求,也即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段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