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管理制度.docx
《领导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领导管理制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领导管理制度
领导管理制度
第一节学校管理系统与程序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
“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有条件的学校要设立由校长主持的,人数不多的,有威信的校务委员会,作为审议机构,要建立健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学校中的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党的建设和加强政治思想工作上来;要团结广大师生,大力支持校长履行权职,保证和监督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和国家教育计划的实现;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广大教师,激励他们为祖国的富强奋勇进取,建功立业,保护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
根据这个原则,我校设立校务委员会、党支部、教代会、工会、德育处、教导处、电教处、科研处、总务处、团支部、少先队大队部、年级组、教研组。
校务委员会是一级管理机构,由校长主持,校务委员会的常设机构是校务办公室,校务办公室设主任,协助校长处理日常工作;党支部是政治监督机构,由党支部书记主持,教代会是咨询机构和民主监督机构,由教代会主席(工会主席兼)主持。
教代会代表和主席由教职工选举产生。
工会、团支部、德育处、教导处、电教处、科研处、总务处是二级管理机构。
工会是群众性组织,是一个社会监督机构,由工会主席主持。
“五处”分别是教育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的执行机构,各处设主任,由主任主持各处工作。
少先队大队部、年级组和教研组是三级管理机构,分别由团支部书记、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教研组长主持。
管理系统和程序如图所示。
第二节校长负责制
校长负责制,是责、权、利“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校长是学校行政负责人,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掌管校务。
一、校长职责(详见第八章《校长岗位考评指标与标准》)
二、校长权限
(一)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有统一指挥权。
(二)对副校长和中层行政干部的任免、晋级有呈报权。
(三)对作出重大贡献的教职工有奖励权,对违纪失职的教职工有给予警告、记过、停职处分权和免职呈报权。
(四)对国家和地方拨给的教育经费和勤工俭学、社会赞助等各种收入有按财经制度规定自行安排使用权。
(五)对学校的校舍、场地、设备圾管理、使用权。
(六)在定员定编范围内,有按照本校特点自行确定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权。
(七)主持校务委员会,有权召开校务会议讨论学校的重大问题。
三、对校长的监督:
实行校长负责制是为了统一指挥,提高工作效率,明确学校的工作由校长作主,出了问题也要由校长承担责任。
但校长负责制并不是“家长制”,不能形成事无巨细咸为统摄的局面。
校长必须弄清一个概念,提高两个识识,体现三个观点,建立并执行四个制度,注意五个必须。
一个概念:
校长负责制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其内涵既指校长的全面负责和全权指挥,同时还包括六个方面的监督,即政策法规监督,上级教育行政组织监督、家庭社会监督、学校党支部监督、学校行政班子监督、教职工民主监督,它是这几者的有机结合体;提高两个认识:
首先要认识到教职工自身就具有民主管理的权力,这是《宪法》赋予的;再是认识到校长管理的两重性,即校长自身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体现三个观点:
一是注重依靠非权力因素建立威性的观点,二是教师为主体的观点,三是民主制度化的观点;建立并执行四个制度:
评议干部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座谈会制度、举报制度;注意五个“必须”:
必须有民主精神尊重他人;必须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必须处理好党政关系,决策过程必须民主化,必须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四、对校长的奖惩
上级主管部门通过督导检查和教育评估,视办学效果由教育行政部门实施奖惩。
第三节校务管理制度
一、校务工作条例:
(一)工作内容:
校务工作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务工作、科研工作、电教工作、总务工作以及勤工俭学工作,各项工作都集中于同一个目标“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四化”培养合格人才。
(二)工作分工:
1、学校思路政治教育工作,包括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两个方面的内容,它在校长和校党支部的领导下,主要由德育处、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共同负责完成。
2、教务工作主要由教导处负责。
教务工作包括常规教学工作、教材教法研究工作和学生学习与学籍的管理工作,和负责教师的业务考核工作。
3、科研工作主要由科研处负责。
科研工作包括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后勤等各方面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工作;传递教育改革新信息。
4、电教工作主要由电教处负责。
它包括电教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组织教师开展电教活动,传递电教信息。
5、总务工作主要由总务处负责。
总务工作包括财务工作、购管工作、修建工作、勤工俭学和安全保卫工作。
(三)工作要求:
1、各职能部门和党政领导,都必须分解目标,明确职责范围。
各项具体工作必须分解落实到人,做到事事有人客,人人有事干,既不要渎职,也不要越俎代疱。
2、学校各级领导成员都必须做到:
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秉公办事;既要雷厉风行,又不乏民主作风。
②有实干精神,凡在岗人员都应担任一定的教学任务,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参加教学研究活动。
③有改革创新的精神,要带头进行教改实验,积极支持教学改革。
④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职权范围的事或上级授权委托办理的事,要千方百计去完成,不要每事问,时时问。
⑤团结协作,步调一致。
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教师的思想、工作和生活。
3、学校各种会议的召开,应有明确的目的,要提高会议的时效,不开“信天游”或“马拉松”式的会议。
4、会议要精简,以免影响教学工作和其它工作,可以合并的会议就联合召开。
5、群众团体和各职能部门开展的活动,要通过校务会议、联席会议或校长统筹调度,不能几个活动“撞车”,也不能在一周内开展过多的活动,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会议决定要办的事情,必须有专人负责,并规定完成时间,到期不完成的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
二、校务例会制度
(一)校务例会制度
1、校务例会由校长主持。
参加人员:
校级干部、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
2、每周一次。
3、主要内容是传达上级有关精神,研究学校一周大事。
4、办公室主任作好会议记录。
(二)校行政例会制度
1、行政会议由校长主持,副校长、教导处主任、德育处主任、科研处主任、电教处主任、总务主任、校办厂厂长参加,根据需要还可请党支部书记和其它有关人员参加。
2、行政会议每月召开一次。
3、以上两会的主要内容是传达、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指示和决议;研究和讨论如何贯彻校务会议精神以及解决日常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如教学管理、安全保卫、体育卫生、计划生育等);各职能部门汇报工作情况;研究、布置下周(或下月)工作。
4、开会时要作好记录,会后要根据会议决定,编印工作安排。
(三)教学工作例会制度
1、教学工作会议是讨论、研究和布置教学工作的经常性会议。
2、教学工作会议一般由教导主任(有时由校长或主管校长)主持,教导处工作人员、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参加,根据需要可邀请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和德育处的主任参加。
3、教学工作会议的内容是:
学习研究各科教学大纲、教学理论和国内外教学动态;讨论教学工作计划和总结;研究开展第二课堂的活动;讨论期中、期末考试命题、监考、阅卷评分的要求;布置教学工作,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交流教研组工作经验;讨论学生的毕业与或其它有关问题。
4、教学工作会议,一般情况下,每周召开一次(有时可与行政会议合开)。
5、开会时要作好会议记录。
6、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在教导处职能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教导处提交给校务会议讨论。
(四)德育工作例会制度
1、德育工作会议是讨论研究如何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会议。
2、德育工作会议一般由德育主任主持(有时可由校长或党支部书记主持),德育处工作人员、团总支书记、少先队总辅导员参加,根据需要可邀请班主任参加。
3、会议的内容是:
学习党的方针、政策、上级的指示精神;讨论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计划和总结;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讨论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方法与措施;讨论偶发事件的处理意见,检查计划落实情况;讨论评优秀学生干部和学生先进集体的初步意见;交流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经验。
4、德育工作会议,一般每周召开一次(有时可与行政会议合开)。
5、开会要作好记录,并将会议内容进行整理,由德育主任向校长或行政会议报告。
(五)科研工作例会制度
1、科研工作会议是讨论、研究和布置科研工作的经常性会议。
2、科研工作会议一般由科研处主任(有时由校长或主管校长)主持,科研处工作人员、各级科题负责人参加/根据需要可邀请其他有关人参加。
3、科研工作会议的内容是:
学习研究与实验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国内外在该方面研究的动态;讨论科研工作计划和总结;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如何使其顺利进展,如何将课题引向深入;检查前段时间课题方案实施情况,交流课题组工作经验,布置后一段时间科研工作。
4、科研工作会议,一般情况下每月一次(有时可与行政会议合开)。
5、开会时要作好会议记录。
6、科研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在科研处职能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由科研处主任提交行政会议讨论。
(六)电教处工作例会制度
1、电教工作会议是讨论研究如何搞好电化教育的经常性会议。
2、电教工作会议一般由电教处主任(有时也由校长或主管校长)主持,电教处工作人员和根据需要须邀请参加的其他相关人员参加。
3、会议内容是:
学习上级有关部门对教化教育的指示精神;讨论电教工作计划和总结;研究如何发挥电教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使之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分析电化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拟定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了解前段时间电化教学计划执行情况,交流电化教学经验,布置后段时间电化教学工作。
4、电教工作会议一般间周一次(有时可与行政会议合开)。
5、会上作好记录,并将会议内容进行整理,向校行会议会汇报;同时将职能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提请校行政会议讨论。
(七)总务工作例会制度
1、总务工作会议是讨论有关学校总务后勤工作的经常性会议。
2、总务工作会议一般由总务主任(有时可帐本交长主持或主管校长),总务行政人员、财会人员、后勤人员参加,根据需要,有时可邀请德育处主任、安全保卫人员、保健人员、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参加。
3、会议的内容是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精神;讨论后勤工作如何为教学第一线服务;传达、贯彻校务会议和行政会议的决定;讨论学校设备的购置计划和经费的使用与分配的初步方案;讨论校产的何管与维修、校园美化与建设工作;讨论研究教师的福利、学生的生活管理工作;讨论研究学校的安全保卫和环境卫生工作;检查计划落实情况,布置下周具体工作任务。
4、总务处职能范围的事情,经会议研究决定之后,要具体分工到人,并限期完成,非总务处职权范围内所能决定的事,由总务主任提高行政会议讨论或向校长报告。
5、开会要作好会议记录和考勤记载。
(八)勤工俭学例会制度
1、勤工俭学会议是专门研究学校勤工俭学工作的经常性会议。
2、勤工俭学会议一般由校办工厂长主持(有时由校长或主管校长主持),勤工俭学管理人员参加,有时可邀请工会主席、年级组长、班主任参加。
3、会议内容主要是贯彻、落实校务会议的决定或方案,讨论研究勤工俭学的方法、步骤和措施,总结勤工俭学工作的经验教训,布置勤工俭学的具体工作。
4、勤工俭学会议一般每周召开一次(有时可与总务会议或校行政会议合开)。
5、开会要作好记录,并由主持人向校长汇报。
第四节组织人事管理制度
一、行政机构的组织管理:
(一)校务委员会的组织管理
1、校务委员会一般由五——七人组成。
校务委员会的主持人是校长,校长由上级主管部门聘任或民主选举产生。
2、副校长由校长提名,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聘任。
3、校务办公室主任由校长聘任,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4、正、副校长每年接受一次考证。
通过自我总结、群众评议、上级考核,最后作出考评结论。
不称职或玩忽职守者,由上级主管部门作出处理意见,必要时按组织程序产生新校长或新的副校长。
5、校务办公室主任不称职或玩忽职守,由校长宣布解聘。
(二)“五处”“一队”的组织管理
1、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处、电教处、总务处主任、大队辅导员由校级各分管领导对口提名,经校长批准后聘任,报学校备案。
2、教导处、德育处、科研处、电教处、总务处副主任由各处主任分别提名,经分管的校级领导批准后聘任,报学校备案。
3、各处正、副主任和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每年接受一次考评。
通过自我总结,群众评议,校领导考核,最后作出考评结论。
如果不称职或玩忽职守,按相应程序,由原提名者宣布解聘,并报学校备案。
(三)年级组、备课组、班主任、课题组的人事管理制度
1、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由教导主任提名,报校主管领导批准后聘任;班主任由德育处主任提名,报校主管领导批准后聘任;子课课题组长由科研处主任提名,报校主管领导批准后聘任;总课题负责人由校长担任。
实行一人一室制,由各主管部门聘任各室负责人,并按制度考核。
2、年级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子课题组长的工作每年考核一次,由各主管处负责。
对不称职或玩忽职守者,由主管处主任提名,报校贫乏领导批准后解聘。
二、咨询、监督机构的组织管理
1、教代会的代表要具有代表性,要兼顾各个部门和各类人员。
代表的数额由工会决定。
2、教代会的代表由工会主席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民主选举产生。
一般任期一年,可连选连任。
3、工会主席由工会会员大会民主选举产生,选举会议由上任工会主席主持。
4、教代会代表如果不能代表群众,或给学校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群众有权要求罢免其代表资格,并重新补选代表。
教代会代表是否需要更换,最后由工会作出裁决。
5、重大问题必须通过教代会。
三、教职员工的人事管理
1、学校领导也要给全体教职工建立简明的人事档案:
基本情况登记表、工资表、考勤记载表、业务档案。
2、全体教职员工都应根据学校工作的需要,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
3、教职员工的调入,先要由校务委员会讨论同意,并由校长签署接收意见,经上级人事部门批准,调入人员要持上级主管部门的调令到校办理报到手续,填写《教职员工基本情况登记表》,并听候学校领导分配工作。
4、教职员工自己要求调出的,应先由本人写出调离申请,由校长签署同意的意见,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办理调离手续。
属学校领导或上级领导决定调出的,不需本人申请,接到调令后,即可办理调离手续。
在离开学校之前应站好最后一班岗,不得随意不上班或消级怠工。
违者应给予必要的经济制裁。
5、教职员工的离休、退休要按上级的有关规定办理。
学校领导要关心离、退休人员的生活。
6、学校领导对各级各类人员实行聘任制,并对其岗位工作质量标准进行考核。
对优秀者要给予奖励,对失职者要给予处罚,对不称职给予解聘。
第五节档案管理制度
一、分类建档制度
(一)人事档案
1、教职工花名册和教职工情况登记表。
2、教职工调入的调令。
3、干部任免通知书。
4、人事变动记载表。
5、每个学期教职工人事安排和考勤记载表。
6、教职工奖惩记载表和工作事故记载表。
7、教职工工资表、工资变动情况和奖金分配表。
(二)文献资料档案
1、上级下发的文件、通知、重要报告讲稿或铅印件(按时间按部门分类归档)。
2、从报刊上剪辑下来的关于教育教学方面的重要资料。
3、学校形成和产生的各类文件(包括计划、报告、总结)。
4、学校的重要会议记录。
5、学校参加校外活动的材料。
6、上级对学校的奖惩批文。
7、学校届领导机构的设置和领导成员的记载。
8、上级领导、来宾来校参观指导的照片。
9、上级机关和学术团体在学校举行会议的图片资料。
10、学校基本情况(规模、校舍、占地面积、教学设施)登记表和图片资料。
11、校务日志和学校大事记(一学期整理一次)。
12、学校与外单位签订的“共建”协议及重要来往函件。
(三)工会档案
1、会员名单及其基本情况统计表。
2、账务资料。
3、教职工代表大会资料。
4、教职工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及获奖情况记载,对外参赛获奖证书。
5、在教职工中开展劳保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文化技术教育的有关资料。
6、关心、改善教职工生活,重视女工工作的材料。
7、教职工评先及工会受表彰的资料。
8、计划总结。
9、其他相关资料。
(四)德育工作档案
1、德育部门工作计划、总结。
2、德育科研课题实施方案、总结、论文及实施过程中与课题实验相关的资料。
3、“四会”资料:
校会(含国旗下讲话)、晨会、班会、队会。
4、节日庆典资料。
5、班务日志。
6、班(队)干人事资料。
7、监督岗或值日、值周日志。
8、星级达标资料。
9、红领巾广播糕点讲话稿。
10、“共建”资料。
11、校内外开展各级创造性活动资料。
12、部门和学生受到上级表彰的证书、奖状、奖牌、奖旗或文件、图片。
13、内部开展表彰活动的资料(含先进班主任典型事迹材料)。
14、学校和上级有关德育的文件。
15、其他规定要存档的资料。
(五)教务档案
1、学校教育、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和总结。
2、校历表、周安排表、时间表、课程总表。
3、期末考场情况记载表(保存一年)。
4、期末考试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表。
5、学生参加各种竞赛的成绩名次表。
6、优秀年级组、备课组的事迹材料与图片。
7、教育、教学、教研等大型活动情况记载。
8、教务日志、教研活动记录和对年级、班级评估考核资料。
9、第二课堂活动记录。
10、升学成绩和毕业生去向追踪调查表。
11、重要试卷和教学资料。
12、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六)教师业务档案
1、总档
教师业务考核成绩分档:
(1)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考试成绩一览表(内有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成绩、备注等栏目)。
(2)教师职称一览表(内有姓名、年龄、政治面貌、职称等级、职称评定时间、备注等栏目)。
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分档:
(1)学科竞赛、体育竞赛成果一览表(内有学科竞赛时间、举办单位或部门、获奖者的姓名、名次及成绩、辅导教师姓名、备注等栏目)。
(2)教学总结或学术论文成果一览表(内有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在何种报刊发表或何种会议上交流,是否获奖等栏目;学生的作品还必须填上辅导老师的姓名)。
(3)教法改革成果一览表(内有上教法改革课的时间、教师姓名、何种规格、主讲内容、简要评价、是否获奖等栏目并随有教案)。
(4)教材改革成绩一览表(内有自编教材或编审教材的书目、页码、编写时间、编写人姓名、何处发行、发行数量等栏目。
)
(5)教师参加各种学术团体情况一览表(内有教师姓名、加入时间、担任何种职务等栏目)。
2、教师个人业务档案:
(1)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职称、职务、工龄、教龄、工资级别、工作量、出勤率、缺勤情况和奖惩记载。
(2)教书育人效果
①培养优生,转化中差生,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典型事迹;
②热爱学生、关心学生、严格要求、教书育人的典型事迹;
③所任学科的学生期末统考成绩:
优秀率、及格率、低分率、差生转化率、直升率等;
(3)教学和教研成果
①主讲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的时间、内容、规格(省、市、区)、次数、听课人数及简要评价;
②教学改革的成果;
③在区以上范围交流推广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及其效果;
④在市以上刊物(包括大学学报)发表的教育教学论文、著作、译著、以及在市以上范围交流推广的教材、教参,教育、教学研究、实验技术成果等。
(4)组织指导课外活动的成绩。
组织指导课外活动的内容、次数、参加人数、取得的成绩(即各个项目或学科在市、区以上竞赛取得的名次、奖励等)。
(5)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和指导培养教师的成绩。
①自学或进修获得的第二学历;
②引起国内外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绩;
③指导培养教师,即互帮互学、互教互学取得的成绩及效果。
(七)学生学籍档案(详见学生管理制度)。
1、传统教育教学资料
①电教工作计划和总结
②电教课登记表
③电化教研活动记载
④教案
⑤论文(或论著)
⑥获奖证书(原件或复印件)及成果一览表
2、声像资料
①录音、录像带及光盘
②投影片(含自制)
③自制cA2。
④其他必要资料。
(九)教育科研档案
1、科研规划、阶段性计划。
2、各级课题实验与研究的方案,申报表、审批文。
3、实验对象花名册。
4、实验对象家庭情况调查表。
5、实验对象自身起点相关情况测验资料。
6、每阶段检查记录。
7、实验对象作业和试卷样本。
8、学生开展各种活动情况记载。
9、实验对象自身终点相关情况测验资料。
10、情况分析、阶段小结、专题总结、实验报告、论文(或年会论文集)或专著、获奖类资料、或发表的。
11、《教科信息》、《教科快讯》和相关报刊。
12、科研制度及组织机构的文件。
13、部门、课题组及个人受表彰资料。
14、其他与实验有关的资料。
(十)总务档案
1、财务档案
(1)决算资料(永久性)
(2)会计凭证(15年)
(3)预算资料(15年)
(4)会计月、季报表(15)年
(5)会计帐薄(15年)
(6)现金出纳帐、银行存款帐(25年)
(7)总帐、分类帐、明细帐(15年)
(8)教职工工资名册(永久性)
(9)会计档案保管、销毁清册,移交清册(25年)
2、财产档案
(1)财产分类帐
(2)各部门财产分户帐
(3)体育、电教、实验等器材和办公用品进货单、报废单。
(4)物品借、领、用登记册。
(5)公有房屋产权证及系列房改资料。
(6)固定资产登记册。
(7)校园的土地证、宗地图、地形图。
(8)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图。
3、基建档案
(1)前期工程的系列批文、钻探资料、工程设计图纸、图纸汇审及其他有关资料
(2)工程招、投标资料和合同书。
(3)施工记录、监测资料。
(4)工程验收资料。
(5)一般维修的预决算单。
4、校办企业档案
(1)工厂(公司)、第三产业与学校签订的合同书。
(2)财务、财产档案参照总务部门的执行(公有房屋产权资料属总务部门管理)。
二、管理规则
1、档案室属校务委员会办公室领导。
2、档案管理员负责搜集整理各种档案资料,分类建档并写好档案目录。
3、管理员每年要整理一份学校大事记,存入档案。
4、档案室要为领导的决策和教师的科研提供必要的资料。
5、借阅、调阅档案资料须经主管领导同意。
借调人事档案和文献资料档案须经校长同意,借调教务档案、教师业务档案须经办公室主任同意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