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71655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巢湖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巢湖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巢湖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巢湖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巢湖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巢湖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docx

《巢湖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巢湖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巢湖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docx

巢湖市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题

巢湖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是150分钟。

总分150分。

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66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紫微山王乔洞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洞里的石刻佛像是利用自然壁面雕刻的。

从王乔洞周围的地理环境看,当时雕刻佛像,不仅考虑了天然峭壁与幽静优美的自然景色特点,还注意到依山面水与自然溶和一体。

王乔洞相传是西周灵王太子晋炼丹得道的地方,《列仙传》记:

“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也,好吹笙,作凤凰鸣。

”《巢县志》记:

“王乔洞在紫微山中。

”其实王乔洞一开始叫紫微洞,现存洞内的宋代绍圣二年题记有“居巢紫微洞天”可以为证。

由于王子乔的名气很大,后人于是把紫微洞改名为王乔洞了。

王乔洞中的石刻佛像为浮雕。

由于石灰岩钟乳发育较快,所以一些佛像的表面已蒙上了一层钟乳石。

洞室的底部比较平坦,洞的两侧壁上雕刻佛象,多集中在洞口附近。

成排雕刻,佛像都比较小。

现存佛像和动物石刻约520尊,仅有一个观音形姿完整,其余佛像都被凿去头部,但佛像身体其余部位保存完整,依然可见生动的造形:

有的双手合拢盘膝而坐,有的身体端正双手下垂,也有的一手抚摸踡曲的膝部。

这批佛像的创造年代在文献和碑刻中没有明确记载,只能根据佛像的造型与残存碑刻和地方志书来加以探索。

《江南通志》:

“紫微观在金庭山下,遗址犹存,宋末迁入城。

”隋以前没有紫微观,王乔洞佛像的出现与紫微观的建造有很大关系,隋唐时期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全国纷纷建寺、雕刻佛像,在紫微观出现之前,王乔洞中是不会突然出现佛像的。

现存佛像也呈现出隋以后的雕刻风格,观音像丰满圆润;武士像身穿铠甲,形象威严;观音像下的莲花座和云气纹都是隋唐盛行的风格。

所以王乔洞佛像出现时间应在隋代以后。

王乔洞现存佛像为什么会出现“凿佛头”现象呢?

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毁佛事件,周武帝和唐武宗时期都曾灭过佛,毁去寺院,僧众还俗,而象王乔洞的佛像被凿去头部的现象却是不多见的。

宋太祖为了获得南方士族的支持,采取了保护佛教的措施。

在统治阶级大力提倡的时候,王乔洞是不可能被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所破坏的。

因此佛头被凿只能是宋以后发生的事情,联系到紫微观宋末从此迁走的事实,可以确认王乔洞佛像的出现与紫微观的出现有密切关系,佛像的被破坏与紫微观的迁移也有相当大的关系。

明崇祯时进士叶世彦曾描写过王乔洞的荒凉败落:

“断壁莓苔冷,冲寒又此登,泉枯深见石,刹古寂无僧。

”说明自从紫微观迁走以后,曾经盛行一时的王乔洞石刻逐渐为人忽视而开始破损。

综上,佛头被凿的时间应定在宋末到明初,明朝刚刚建立之时,是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毁佛事件的,明太祖朱元璋自己就是和尚出身。

至于“巢县志”关于刘伯温“凿佛头”的传说,可能就是因为凿佛头的时间距离明初不久,便把反佛附会到刘伯温的身上,致使这一事件增添了传奇色彩。

(节选自《巢湖风物志·王乔洞石窟探索》)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王乔洞“石刻佛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乔洞石刻佛像是利用自然壁面雕刻,雕刻时考虑了天然峭壁、景色幽静优美、依山面水等方面因素。

B.王乔洞一些石刻佛像表面蒙上了一层钟乳石,是石灰岩钟乳发育较快的原因。

这些石刻佛像为浮雕。

C.王乔洞佛像雕刻在洞口附近两侧壁上,洞内所有佛像都被凿去头部,但佛像身体的其它部位保存完整。

D.王乔洞石刻佛像的造形姿态多样,以手的姿态为例,有双手合拢的、双手下垂的、一手抚摸踡曲的膝部的。

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紫微洞,是紫微山的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相传是西周灵王太子晋炼丹得道的地点。

B.进士叶世彦描写王乔洞的诗,说明明朝崇祯时王乔洞已经十分荒凉,但未说到石刻怎么样。

C.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毁佛事件,曾毁去寺院,而象王乔洞的佛像被凿去头部的现象不多见。

D.可以确认王乔洞佛像的出现与紫微观的出现有必然关系,佛像被破坏就是紫微观迁移造成的。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乔洞始名紫微洞,因为王子乔“好吹笙,作凤凰鸣”,所以后人把紫微洞改名为王乔洞了。

B.王乔洞佛像出现的时间作者仅是从观音像丰满圆润,像下的莲花座和云气纹,武士像形象威严等等雕刻风格方面推断出来的。

C.《巢县志》中刘伯温“凿佛头”的传说,可能就是因为刘伯温实际凿佛头的时间距离明初不久。

D.明朝刚刚建立时,不可能发生大规模毁佛事件,王乔洞凿佛像头时间应在宋末到明初的一段时间。

二、诗文阅读(32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荆轲遂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

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言曰:

“丹之私计,愚以为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

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

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荆轲曰:

“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

”太子前顿首,固请毋让,然后许诺。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

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怒,叱太子曰: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

又前而为歌曰: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

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

拔剑,剑长,操其室。

时恐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非有诏不得上。

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

秦王目眩良久。

(节选自《战国策·燕策三》)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

膝:

用膝盖

B.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迟:

缓慢

C.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发:

打开

D.左右既前,斩荆轲。

左右:

皇帝旁边的侍卫人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沛公大惊,曰:

“为之奈何?

B.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因人之力而敝之。

C.事所以不成者。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秦王惊,自引而起。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荆轲拜见太子说了田光的事,太子行礼拜荆轲,说需要天下勇猛的豪杰出使秦国,足见太子当时心情十分迫切。

B.太子疑荆轲“有改悔”,竟然说先派秦武阳动身,这激怒了荆轲,荆轲呵斥太子,这正是荆轲刚烈性格的表现之一。

C.送别时,萧萧易水、变徵歌声、垂泪涕泣,形成一种凄凉悲怆的氛围,而“慷慨羽声”后,变为悲壮、高昂,生离死别变为同仇敌忾。

D.秦王被荆轲追逐跑到柱子边,大臣都惊呆了,因为秦法规定,侍立殿上的臣子不能带兵器,下面士兵因为手执兵器有诏令也绝对不准上殿。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则大善矣。

(5分)

 

(2)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列诗句,回答问题。

(8分)

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陶渊明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8.节选诗句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田园乡村生活的?

(4分)

 

9.诗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反映出陶渊明诗歌有什么样的风格特征?

(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0.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

(5分)

(1)恰同学少年,;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徐志摩《再别康桥》)

(3)涉江采芙蓉,。

采之欲遗谁?

所思在远道。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

(4)此地有崇山峻岭,,又有清流激湍。

(王羲之《兰亭集序》)

(5)旌旗蔽空,,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苏轼《赤壁赋》)

(6)既见复关,。

(《诗经·氓》)

(7)山不厌高,。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蒙自杂记

朱自清

①我在蒙自住过五个月,我的家也在那里住过两个月。

我现在常常想起这个地方,特别是在人事繁忙的时候。

②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

看惯了大城的人,见了蒙自的城圈儿会觉得象玩具似的。

但是住下来,就渐渐觉得有意思。

城里只有一条大街,不消几趟就走熟了。

书店,文具店,点心店,电筒店,差不多闭了眼可以找到门儿。

城外的名胜去处,南湖,湖里的崧岛,军山,三山公园,一下午便可走遍,怪省力的。

不论城里城外,在路上走,有时候会看不见一个人。

整个儿天地仿佛是自己的;自我扩展到无穷远,无穷大。

这教我想起了台州和白马湖,在那两处住的时候也有这种静味。

③大街上有一家卖糖粥的,带着卖煎粑粑。

桌子凳子乃至碗匙等都很干净,又便宜,我们联大注师生照顾的特别多。

掌柜是个四川人,姓雷,白发苍苍的。

他脸上常挂着微笑,却并不是巴结顾客的样儿。

他爱点古玩什么的,每张桌子上,竹器磁器占着一半儿。

他家里还藏着些“精品”,高兴的时候,会特地去拿来请顾客赏玩一番。

老头儿有个老伴儿,带一个伙计,就这么活着,倒也自得其乐。

我们管这个铺子“雷稀饭”,管那掌柜的也叫这名儿;他的人缘儿是很好的。

④城里最可注意的是人家的门对儿。

这里许多门对儿都切合着人家的姓。

别地方固然也有这么办的,但没有这里的多。

散步的时候边看边猜,倒很有意思。

但是最多的是抗战的门对儿。

⑤蒙自的宣传工作,联大的学生办了一所民众夜校。

报名的非常踊跃,但因为教师和座位的关系,只收了二百人。

夜校办了两三个月,学生颇认真,成绩相当可观。

蒙自的民众相当的乐意接受宣传。

联大的学生曾经来过一次灭蝇运动。

四五月间蒙自苍蝇真多。

有一位朋友在街上笑了一下,一张口便飞进一个去。

灭蝇运动之后,街上许多食物铺子,备了冷布罩子,虽然简陋,不能不说是进步。

铺子的人常和我们说,“这是你们来了之后才有的呀。

”可见他们是很虚心的。

⑥蒙自有个火把节,四乡是在阴历六月二十四晚上,城里是二十五晚上。

那晚上城里人家都在门口烧着芦杆或树枝,一处处一堆堆熊熊的火光,围着些男男女女大人小孩;孩子们手里更提着烂布浸油的火球儿晃来晃去的,跳着叫着,冷静的城顿然热闹起来。

这火是光,是热,是力量,是青年。

四乡地方空阔,都用一棵棵小树烧;想象着一片茫茫的大黑暗里涌起一团团的热火,光景够雄伟的。

四乡那些夷人,该更享受这个节,他们该更热烈的跳着叫着罢。

这也许是个祓除节,但暗示着生活力的伟大,是个有意义的风俗;在这抗战时期,需要鼓舞精神的时期,它的意义更是深厚。

⑦南湖在冬春两季水很少,有一半简直干得不剩一点二滴儿。

但到了夏季,涨得溶溶滟滟的,真是返老还童一般。

湖堤上种了成行的由加利树;高而直的干子,不差什么也有“参天”之势,细而长的叶子,象惯于拂水的垂杨,我一站到堤上禁不住想到北平的什刹海。

再加上崧岛那一带田田的荷叶,亭亭的荷花,更象什刹海了。

崧岛是个好地方,但我看还不如三山公园曲折幽静。

这里只有三个小土堆儿,几个朴素小亭儿。

可是回旋起伏,树木掩映,这儿那儿更点缀着一些石桌石墩之类;看上去也罢,走起来也罢,都让人有点余味可以咀嚼似的。

⑧联大租借了海关和东方汇理银行旧址,是蒙自最好的地方。

海关里高大的由加利树,和一片软软的绿草是主要的调子,进了门不但心胸一宽,而且周身觉得润润的。

树头上好些白鹭,和北平太庙里的“灰鹤”是一类,北方叫做“老等”那洁白的羽毛,那伶俐的姿态,耐人看,一清早看尤好。

在一个角落里有一条灌木林的甬道,夜里月光从叶缝里筛下来,该是顶有趣的。

银行里花多,遍地的颜色,随时都有,不寂寞。

最艳丽的要数叶子花。

花是浊浓的紫,脉络分明活象叶,一丛丛的,一片片的,真是“浓得化不开”。

花开的时候真久。

我们四月里去,它就开了,八月里走,它还没谢呢。

(节选自《朱自清散文全编》)

[注]联大:

1938年教育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称西南联合大学。

11.作者对“蒙自”进行了“杂记”,试归纳第②、③、⑤、⑦四个段落的大意。

(6分)

 

12.回答下列问题。

(7分)

(1)“夜里月光从叶缝里筛下来,该是顶有趣的”一句中“筛”字,有何表达效果?

(3分)

(2)“但是住下来,就渐渐觉得有意思”、“散步的时候边看边猜,倒很有意思”两个句子中“有意思”含义是否相同?

为什么?

(4分)

 

13.第⑥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14.试结合下列句子赏析朱自清散文是如何营构语言之美的。

(6分)

(1)“有一位朋友在街上笑了一下,一张口便飞进一个去。

(2)“四乡地方空阔,都用一棵棵小树烧;想象着一片茫茫的大黑暗里涌起一团团的热火,光景够雄伟的。

(3)“但到了夏季,涨得溶溶滟滟的,真是返老还童一般。

 

第Ⅱ卷表达题(8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5.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遒(qiú)劲袅娜(nuó)廿(gān)四桥长歌当(dàng)哭

B.颓圮(pǐ)猗(qī)郁潭柘(zhè)寺义愤填膺(yīng)

C.涸(hé)辙相勖(xù)梵婀(ē)玲殒(yǔn)身不恤

D.赎(shú)罪肄(sì)业包身契(qì)叱咤(chà)风云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无数革命先辈,在抗日战争的峥嵘岁月里,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B.暑假里,我亲临黄山、太平湖游览,所见奇山异水,或令我惊心动魄,或让我游目骋怀,劝君不妨一游。

C.此时,闪进一个中年汉子,身材不高,但目光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个短小精悍的人。

D.腐败分子犯罪手段花样繁多,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法网恢恢,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法律的惩罚。

17.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3分)

A.在钱学森这些老一代科学家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浓厚的学术根基和高尚的思想品格。

B.没能履行为张学良写一部传记小说的诺言,一直成为潜山籍作家张恨水深埋在心底的遗憾。

C.近日,商南县人民法院审判庭对震惊全国的陕西丹凤县高中生徐梗荣猝死公安局案进行了公开宣判和审理。

D.为了防止全球变暖带来的潜在灾难的原因,欧洲竟然无端指责中国和美国破坏了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

18.阅读下列一篇短新闻,拟写一条标题(不超过16个字)(4分)

 本报宁波12月22日电  (记者孙秀艳)我国农村环境“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善,“以奖促治”政策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投入农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达15亿元,带动地方投资25亿元,支持2160多个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示范,直接受益农民达1300多万人。

这是记者从今天召开的全国农村环境保护暨生态建设示范工作现场会上获悉的。

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表示,“以奖促治”是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好政策,已成为一项深得人心、深受欢迎的惠民工程;农村环境污染不仅直接危害农民健康,也影响城乡居民赖以生存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水缸子”,实施“以奖促治”以来,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19.根据下列要求为漫画写一段文字。

(80字以内)(5分)

概括说明画面主要内容。

揭示漫画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

20.仿写下列句子。

(两句任选一句,可适量增加或减少字数)(6分)

(1)要求以某种文化为对象,如酒文化、服饰文化、民族文化等等。

节日文化异彩纷呈,端午百姓龙舟竞渡,中秋阖家团圆赏月,清明亲人扫墓祭祖。

仿句:

(2)是雄鹰,就要翱翔于蓝天;是小草,就要妆扮于大地;是卫士,就要驻守在边疆;是教师,就要耕耘在讲台。

仿句:

五、写作(60分)

21、请以“给我的温暖”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

(1)先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处,将题目补充完整写到作文纸上,然后作文。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800字。

巢湖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9分)

1.C.2.D.3.D.

二、(32分)

(一)(19分)

4.B.5.C.6.D.

7.

(1)果真能强迫、威逼秦王(订立盟约),让秦国把所侵占的各国土地完全返还给各诸侯国,好比曹沫胁迫齐桓公(一样),那么就太好了。

(重点词“诚”、“劫”、“悉”、“反”、“善”)

(2)正当危急的时候,来不及召唤阶下的侍卫,所以荆轲追逐秦王时,(大家)仓猝间惊惶失措,没有武器用来击杀荆轲,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重点词“方”、“以故”、“卒”、“惶急”、“无以”、“搏”)

(二)(8分)

8.参考示例一:

从两个方面描写,前四句写作者的住宅田地;后四句写作者所在的村庄景象。

参考示例二:

从四个方面描写,土地面积、房屋间数,房前屋后树木环境,村子和炊烟景象,狗鸡的状态。

(意思对即可)

9.表现了诗人回归田园后的闲适(自在、轻松)、平和、喜悦的心情。

反映出陶渊明诗歌平实、质朴、清新、自然的风格。

(三)(5分)

10.

(1)风华正茂

(2)沉淀着彩虹似的梦(3)兰泽多芳草(4)茂林修竹(5)酾酒临江(6)载笑载言(7)海不厌深

三、(25分)

11.第②段:

写作者认为蒙自城小、人少的好处。

第③段:

介绍大街上一家糖粥店。

第⑤段:

记叙了蒙自城民众接受教育、搞好卫生的情况。

第⑦段:

描写南湖景致。

(每答对一段段意给2分,答对三段段意即可得满分)

12.

(1)把月光透过树叶缝隙细密、匀称地洒落到地面,形成许多斑点形象地表现出来,将斑点的来历写活了,“筛”是人为的动作,这变静态为动态,增强了景物的动感。

(2)不相同。

虽然表面意思都是指“意味”、“趣味”、“情趣”,但含义不同。

前一个“有意思”指城小、人少,安宁自在,有趣味。

后一个“有意思”指散步时猜测出贴门对儿人家的姓,有情趣。

13.内容上,是作者看到蒙自民众的力量,受到鼓舞,点明了散文的主旨。

结构上,是继第④、⑤段后的进一层推进,是全文的重要部分。

选材上,选择当地特有的风俗进行描写,有典型性,令作者难忘。

手法上,作者描写喜爱热闹,与第②、⑦段写喜爱幽静形成对比,表现出个人的审美追求:

“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荷塘月色》)。

(答对一条即可得2分)

表达了作者对蒙自的深深怀念之情;通过看到如火的人民力量,也表达出对抗战胜利充满必胜的信念。

(每个方面2分,共4分)

14.示例:

(1)用平白如话、自然流畅的口语(口语化)。

如第1句。

(2)注重遣词用字的生动形象,准确贴切。

如“想象着一片茫茫的大黑暗里涌起一团团的热火”中的“大”“涌”等。

(3)叠字叠词增强节奏感、音乐性,使语言生动形象,加深情感的融入程度。

如“溶溶滟滟”、“一团团”、“茫茫”等。

(4)妙用数词“一”,朗朗上口,朴素自然又趣味横生,化普通为神奇。

如“一位”、“一下”、“一张口”、“一个”、“一棵棵”、“一片”、“一团团”、“一般”。

(5)采用比喻修辞,使语言优美。

如“真是返老还童一般”。

(6)反复修辞使语言朴素自然却意蕴丰富。

如句中词语“一”的反复运用。

(答出三条即可,每条2分。

若学生写出来的是概括性的语言特色,并举例,可酌情给分,意思对也可以,如:

总体说来,语言朴素典雅,准确生动,贮满诗意,音韵和谐)

四、(24分)

15.C.16.D.17.B.

18.“以奖促治”逐步推动农村环保(或“改善农村环境”)(答到关键词“以奖促治”、“推动”、“农村”“环保”即可得分)

19.画中一人想学雷锋,说“我来帮你提行李”(1分),另一带着许多行李包的人心里有阴影(云):

“好心人?

坏人?

”(1分)画题为《雷锋难当》(1分)。

反映社会上可能有坏人行骗导致助人为乐者常被受助者怀疑的现象。

(2分)

20.示例:

(1)酒文化别有风味,曹操杜康解忧,李白斗酒赋诗,苏轼把酒问月。

(2)是绝顶,就要直冲向云霄;是清溪,就要流淌向湖泊;是志愿者,就要支教于穷乡;是民警,就要服务于基层。

五、写作(60分)

21.(60分)参见高考评分标准。

附课外文言文参考译文:

于是荆轲拜见太子,告诉(太子)田光已经死了,并传达了田光(临死前)所说的话。

太子拜了两次,然后用膝盖行走,流着眼泪说:

“我个人考虑,认为果真得到天下勇猛的豪杰到秦国出使,用重大的利益来引诱(秦王);秦王贪婪,那情形一定能得到我想要的了。

果真能强迫,威逼秦王(订立盟约),让秦国把所侵占的各国土地完全返还给各诸侯国,好比曹沫胁迫齐桓公(一样),那么就太好了。

如果不答应,趁机刺杀他。

”荆轲说:

“这是国家大事,我资质驽钝,才能低下,恐怕不足以担当使命。

”太子上前行顿首礼,坚决恳请不要推辞,这样以后荆轲答应了。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命题人及单位:

侯为平无为襄安中学

何小幼庐江第二中学

 

巢湖市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答题卷

题号

第Ι卷

第Ⅱ卷

总分

1-6

7-10

11-14

15-17

18-20

21

得分

第Ι卷答案(66分)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得分

评卷人

7.(10分)

(1)

(2)

8.(4分)答:

9.(4分)答:

10.(5分)

(1)

(2)

(3)(4)

(5)(6)

(7)

得分

评卷人

11、(6分)

12.(7分)

(1)

(2)

13.(6分)

14.(6分)

第Ⅱ卷答案(84分)

得分

评卷人

四.(24分)

题号

15

16

17

得分

18.(4分)

19.(5分)

20.(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