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67146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5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docx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docx

人文地理学课本课后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P3和P18

3.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P1

6.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P15

我国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个总任务的前提下,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必要要求因地制宜具有中国特色,这也要求开展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首先要根据中的国情特点,适应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趋势和改革,开放的需要,要就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具有明显地域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重大问题,要把解决有关人文地理学的现实问题作为我们的主攻方向,这样既可以满足客观的需要,又具备其实现的可能,同时由于历史发展和客观形势需求的不同,我国人文地理学内部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些发展最好的,如经济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和历史人文地理学,今后要求一方面根据形式开展。

开拓新的课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以往实践基础上进行理论性总结,还有一些发展差的如政治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和乡村地理学,需要我们组织力量,加强研究,填补空白。

最后要本着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和使人文地理学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一方向,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要基于我国特定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民族特征和文化素质,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在人多地少,资源相对不足的特定条件下,协调好人地关系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这无疑将有助于对国硕情的清楚认识,也有益于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益于对国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7.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P20

第二章

1.关于人地关系有哪几种理论?

从理论名称、代表人物、理论要点和简要评价四方面列表比较主要的人地关系理论?

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并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P35,36,40

3.文化扩散有那几种类型?

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P26

4.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P29

第三章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选题及着手拟定研究方案?

P47

2.简述不同的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P50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收集资料的方法和途径?

P55

4.检索并阅读人文地理学研究进展方面的文献,并作一个综合评述?

1.人文地理学研究领域和方向

(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

吴传钧先生明确指出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指出人地关系的重点领域是: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全球化、地区自然资源系统、中国重点区域及农业等方面。

因此,人文地理学首先要研究: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向;人地关系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强度分析、潜力估算、后效评价和风险分析;人地两大系统间相互作用和物质、能量传递与转换机理、功能、结构和整体调控的途径与对策;地域人口承载力分析;一定地域人地关系动态仿真模拟,预测地域系统的演变趋势;人地关系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地域类型分析;不同层次、不同尺度的各种类型地区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优化模型。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生态化、社会化、人文化倾向明显,相应的分支学科日益活跃。

人地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主题,协调人地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前提。

人地关系中人与地不是对称、互为映射的关系,而是互为依存的;人地关系是非线性关系;人地关系存在协同机制。

人地关系的复杂性使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趋向综合化,单因子的描述甚至定量分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区域整体动态的、综合的、多因素耦合的机制研究越来越被重视,生态观点受到重视。

同时,以人为主体进行研究成为人地关系的主流,强调社会、文化等非物质因素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突出特点。

于是,社会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民族地理和宗教地理等新兴分支学科日益活跃。

(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应用趋向明显且注重区域可持续

发展和区域发展综合研究人文地理学的应用相当广泛,地区资源的开发评价、地区综合发展分析、区际协调发展、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资源开发、小城镇的发展、农村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等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又进一步出现许多新兴学科,如城市地理学、生态经济学、旅游资源学等。

地理学者进行的应用性课题也开始体现国家带全局性和重大的地区性科学问题和应用问题。

在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研究,长江和黄河的流域治理,中国的国土开发、区域发展问题、城市化问题、振兴东北地区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相当多的成果。

(4)人文地理学理论创新有所建树,但与国外差距较大我国人文地理学的原创性理论较少。

自钱学森提出地理系统是一个多层次的巨系统以来,生态脆弱地带和人地关系高度复合地带,如海岸带、农牧过渡地带、冰缘地带等受到关注,人文地理研究在这方面也将大有作为。

在人文地理的理论研究方面.除吴传钧先生提出和完善了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外,陆大道先生提出并进一步发挥的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上的“点——轴”系统理论,被国内外广泛应用,并继续促进了人文地理学者对区域空间结构的深入研究;毛汉英提出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也吸引了不少学者对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系统的能动控制进行探索。

总之,我国人文地理学急需加强理论创新。

(5)今后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

①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机理与调控。

研究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诸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探索区域系统结构、整体行为与功能,系统的稳定性与系统结构的更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调控;区域发展的协调研究等。

②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

针对当前及未来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重点研究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体系、区域创新理论、地区合作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战略理论。

跟踪和评价中国区域政策和各地发展政策的科学基础和实施效果,预测中国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变化的基本趋势,提出推进区域布局合理化的政策和措施建议,为国家重大经济布局问题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区域发展综合研究也方兴未艾,其中城镇体系规划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区域研究、企业发展的区域战略研究将成为其重点。

③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

研究高效可持续的宏观农业发展战略;区域农业资源的保护与优化配置;农业生产区域化、专业化、产业化;农业发展的制度和管理创新;以农业产业化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与加快农民致富的途径;城郊农业产业化;一定区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各类用地需求的综合研究,农村土地整理;信息农业,数字农业模拟系统等。

④城市地理研究。

研究我国城市化战略,我国区域城市化过程的空间组织与优化机制,不同类型区域城市化发展机制、空间集聚与扩散过程,乡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途径,区域城镇体系,城市边缘区,城市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城市社会地理,城市枢纽经济,信息化城市,城市连绵区,等等。

⑤人El地理学、旅游规划和旅游地理学、政治地理研究。

主要研究人El与经济空间集聚——扩散过程,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及空间优化,人El阶层分异、农村人El和人El老龄化问题;旅游资源开发、评价、规划与保护,旅游产业的空间协调与优化,旅游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机制;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化趋势以及中国面临的外交环境、新的世界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等。

5.论述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P55

第四章

1.人口分布?

人口密度?

人口迁移?

P84,P89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并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原因?

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绘制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P86,P85,P91

世界人口分布特征:

1、总特点——分布极不平衡

水陆之间、南北半球、大洲之间、沿海内地、高原平原

2、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岸指向和低平地指向。

3、世界上出现了几个人口特别密集的大陆区域P86图:

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3。

中国人口分布特征:

1、以胡焕庸线(自黑龙江的瑷珲,即今黑河市到云南腾冲)为界,东南地区人口稠密,西北地区人口稀少。

2、人口的集中程度由沿海向内地渐趋稀疏。

距海岸200km、500km、1000km范围内的人口分别占总人口的35.9%、60.2%、90.6%

3、人口具有明显的低地指向性特点。

绝大多数人口集中分布在较为低平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黄淮海平原、四川盆地等都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和矿产资源等)

关键因素:

水热条件与资源条件

2、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和交通运输条件)

3、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开发历史、侵略与战乱、民族压迫、政治制度、国家政策)

3.世界上四个人类大陆是哪四个?

P86

4.人口迁移的形式及影响因素?

国内人口迁移的两种形式是什么?

结合自己的周围环境,简述农村人向城市迁移的原因?

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P90,91,P82,83

(人口自然变动)是指人口出生和死亡所引起的人口数量的增减和人口年龄、性别构成变化的过程。

人口自然变动是人口作为一个生物群体必然的变动,它受生理因素所制约,同时受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及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人口的自然变动对社会的经济发展能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在任何社会生产方式下,出生和死亡都以生物学规律为其自然基础,但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经济条件、文化教育水平、卫生保健条件等所制约。

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观,以及战争、自然灾害、统治阶级推行的人口政策等也都影响人口的出生、死亡和相应的自然变动,因此,从本质上讲,人口自然变动是由社会经济因素决定的。

5.二战前后世界人口迁移特征及动机有何不同?

P89

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与人口迁移的不同。

(结合城市化内容答)根据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过程大致呈一条拉平的“s”形曲线。

当人口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达到70%左右时,进入相对稳定阶段。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过程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集中趋向的城市化阶段。

该阶段城市化的主要特征是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特别是市中心城区形成高度集聚。

②郊区城市化阶段。

这个时期城市化的特征是,在工商业继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集中的同时,郊区人口增长超过了中心市区。

③逆城市化阶段。

在郊区城市化继续发展的同进,中心市区显现衰落景象,出现人口净减少。

④再城市化阶段。

中心市区经济复兴,人口出现重新回升。

7.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绘制世界及中国主要民族的分布图。

P100,108

地理景观是指四周为天然界线所围绕的、性质上与其他区域有区别的地球表面的区域。

每一区域是各种物体和现象的完整的、相互制约的总体,并与景观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景观具有内部的差异性和一致性。

8.人口转变的含义是什么?

人口转变模式的含义是什么?

当前我国人口的转变表现为何种模式,并简述我国人口转变模式和国外人口转变模式的异同?

P79,80

9.简述适度人口的概念及其应用价值?

P83

10.适度人口的确定方法是什么?

我国适度人口规模应为多少?

如何达到该规模?

适度人口指保证区域(或国家)发展处于最佳状态的人口量。

适度人口的出发点:

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载荷能力及其动态平衡相适应,人口数量的增长还必须与质量的提高相适应。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

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的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以及智力、技术等,在保证与其社会文化准则相符的物质生活水平下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有关我国人口承载力的研究

研究学者

研究年代

主要依据

适度人口量

孙本文

20世纪50年代

人口增长

自然资源

8亿

宋健等

1979年

人均年占有粮食750kg平均亩产提高一倍

7亿

宋健等

1979年

人均年有粮食1000kg

6亿

11.为什么世界人口在农业革命、工业革命的阶段是大幅度增长?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用科学技术武装起来的人类不断壮大着改造自然的能力,人们能获得充足的食物和完善的医疗服务,死亡率降低

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农业社会人口呈现:

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一)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工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显著下降。

主要原因:

农业改革、工业化、改善运输、社会改革、室内和工作区及湿度的控制、公共卫生、改善个人卫生、19世纪约瑟夫理斯特发明无菌操作法和抗菌法、免疫学等因素。

(二)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工业化早期人口出生率上升,从19世纪后半期,出生率逐渐下降。

主要原因

(1)缘于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

(2)婴儿死亡率的下降

(3)经济因素(4)城市化改变了人类的观念。

12.在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中,人口发展特征有哪些?

农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出生率和死亡率高,且呈不断波动状态;

2)人口总量大幅度增长,密度加大;

3)人口进一步向低平的宜农区集中。

工业革命后人口增长特征的变化(P78图)

1)人口出生率高于死亡率;

2)死亡率较前大大降低(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公共卫生与防疫),出生率降低速度慢于死亡率;

3)人口数量增长幅度加大,其中发展中国家更大于发达国。

13.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因。

其一,在1950-1973年,死亡率的下降幅度要大于出生率的下降幅度,死亡率从18‰下降到7‰,而出生率则从32‰下降到28‰。

这是死亡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又是人口转变的开始阶段。

由于当时死亡率的下降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大有关系,所以我们在这里称之为“制度型转变”。

其二,在1973—1980年,则恰恰相反,出生率的下降幅度要显著大于死亡率的下降幅度,出生率从28‰下降到18‰,死亡率则从7‰下降到6‰。

这一阶段是人口转变的加速阶段,是出生率下降主导型的人口转变阶段。

由于其时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与我国大力推行的“晚、稀。

少”生育政策大有关系,所以我们在这里称之为“政策型转变”。

其三,1980年以后是人口转变的趋缓阶段,也是趋向完成阶段。

其时粗死亡率的变动相对稳定,差不多在6.5‰的水平上波动,粗出生率则比较缓慢地这些波动中有所下降,粗出生率从18‰降到16‰。

其间,改革开放为人口控制创造了日趋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社会的生育控制也在不断地完成自身的变革。

越是到后期,越是清晰地展现出综合型“发展”的伟力。

所以我们在这里称之为“发展型转变”。

14.什么是民俗?

形成过程?

有哪些特征?

P108,109

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特征(仅做参考)

民俗文化是民众的生活文化,它与民众所处的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紧密相关。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生产为主业的社会,因而围绕着农耕生活累积形成的中国民俗具有一种大农业的特点。

中国还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民俗具有独特的民族气质。

中国民俗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表现:

多元性与复合性中国民俗因为民族文化的关系呈现出多元复合的性格特征。

中国自立国之始,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形成今天56个民族共处的状态。

在中华各民族的不断融合中,民族习俗被接纳到中华文化体系之中,但程度不一地保存着各自的民俗特性,从而丰富了中国的民俗文化。

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不仅体现在各民族不同习俗上,还表现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民俗共存上。

既有繁华的都市民俗,也有古朴的乡村民俗,还有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保持着原始的民俗生活形态。

在中国统一的地域空间内共存着不同性质的民俗文化,体现了中国民俗的多元特性。

我们在探讨中国民俗多元性特点时,不能忘记中国民俗的另一特性即复合性。

多元性与复合性紧密相关。

中华文化向以包容四方的气象著称于世,其中民俗涵化之功甚伟。

自古及今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俗层面的接纳,民俗化人于细微处,却影响深远。

汉俗中复合了不少少数民族习俗,可以说从来就没有纯粹意义的汉俗,只有民俗复合时间的早晚而已。

同样,现存的各少数民族也程度不一地受到汉俗影响。

阶层性与地方性首先看阶层性,这是就社会民俗的纵向分布而言。

中国传统社会中,处于社会中下层的广大民众,是民俗文化的主要创造者和承载者,因此民俗文化主要体现了他们的认识与思想要求,具有较强的民间性特点。

不仅中下层社会相较于上层社会有着层位的差别,就是中下层社会内部亦有着民俗差异。

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物质财富的直接创造者,因此形成了淳朴、节俭、勤劳的民俗本色。

而属于中层社会的商人与城市平民,他们的民俗观念与民俗行为有着自己的层位特色,在行业的竞争与酬对中,他们逐渐养成铺张、浮靡、好新慕异的风尚。

居于社会支配地位的达官贵人,他们拥有明显区别于社会中下层的生活方式,因此有着不同的生活习俗。

当然,在传统社会中,各阶层之间仍然有着部分具有共同意义的习俗。

其次是地方性,这是就民俗的区位性特点而言。

除了中华民族文化大传统之外,各个地方依自己的特殊生境形成了服务地方的文化小传统。

乡民的生活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性,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有一种说法是“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这是较概略的区分。

总之,民俗文化的发生、发展、演变是在一定地域空间下进行的,它受地理环境、人们谋生方式与历史传统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民俗文化显现出浓烈的地方特色。

神秘性与实用性神秘与实用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性,这是就民俗事象本身性质来说的,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民众的实用目的,大多依靠神秘的民俗行为来促成,神秘性事象无论怎样复杂,目的也只有一个,即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要。

首先看中国民俗的神秘性。

民间传承着大量古老风习,“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依然浓烈,民俗事象大多蒙上了神秘色彩。

佛、道二教的传播与流行,尤其是道教对民俗生活的介入,使中国传统民俗的神秘色彩更为浓厚。

其次,实用性。

实用性是中国民俗最本质的特点,民俗服务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人们依赖民俗开展生产,繁衍后代,寻求精神愉快。

民众创造了民俗,民俗服务了民众。

民俗信仰的直接功利性是它区别于一般宗教信仰的根本特征之一。

当然,中国民俗的实用性,不仅仅表现在信仰心理方面,更重要的是许多民俗活动在民众实际生活中发挥着效用。

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文化因其传承的特殊性,在日常生活中人相袭,代相传,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

但民俗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它在传承与传播过程中并非一成不变。

相反,它随着时空的变化不断地发生变异,形成了与稳定性相联系的变异性特征。

稳定性,是中国民俗性格突出表现之一。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农业社会,虽然发生了几十次大规模的王朝更迭的战争,但农业社会的基础并未动摇,几千年一以贯之的农业宗法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由此围绕着农耕社会所形成的大农业民俗得到相对稳定的传承。

这种稳定性主要有以下体现:

家族观念的稳定性,节俗传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生仪礼习俗的稳定性。

但是,中国民俗性格的稳定性只是相对而言,我们在讨论民俗的稳定特性时更应强调其变异的特性。

变异性是中国民俗的显明特征之一。

民俗在传承中变异,在变异中传承。

民俗的变异性从总的方面看,与历史性、地方性相关联,同类民俗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会有各自的特点。

民俗的变异性还表现在横向的地域分布中。

我们在论述民俗地方性特征时已涉及到民俗的地方变异问题。

同一种民俗事象,在各地会出现不同形态,有的是因为发生的基础不同,有的是在传播过程中的变形。

民俗的变异性,一般说来有3种情况:

一种是民俗表现形式的变化;一种是民俗性质的变异;再一种是旧俗的消亡。

民俗的变异性特征为移风易俗提供了学理的依据,人们可以依据民俗变异的规律,“化民易俗”,删繁就简,推陈出新,为建设民族的新文化服务。

第五章

1.农业发展经历了那三个阶段?

试比较三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P127

2.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P151提示:

人类进行农业活动尽管只有几千年的时间,但是改变世界上大片陆地上生物,种植有意识培育的各种作物,放牧经驯化的动物。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农业景观。

从这种景观上,我们了解到人类在发展农业上的影响,人与自然环境间的种种关系,以及所形成的并与工业社会不同的民间文化。

另外,这种特殊景观正在经历着巨大变化,一些地区内的新旧对比是十分鲜明的。

总之,这是人类所创造的,面积最大的一种文化景观,值得予以更多的注意。

农田类型反映农民由于农业利用而划分耕地的地块形态,方方正正的田块就是“井田”。

它是我国商代土地制度的基础。

这种井田中有纵横的沟洫。

当时土地属于氏族公社公有,每个成员平均分得一定数量土地。

每个人分得的田就是一个方块,也叫做“一田”,田与田之间设有田界,形如“井”字,所以又叫井田。

可见,我国实行方块形划分地界的历史是很久远的,虽然,其遗迹已不复辨认,但对现在我国农田划界的影响仍然是存在的。

长方形地块也是比较普遍的。

在中欧,西欧的丘陵与沼泽地区,巴西和阿根廷的一些地方,加拿大的魁北克省和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南部,以及得克萨斯州与新墨西哥州的一些地方,那里的土地是以长条作为单位,沿着道路、河流或运河并与其相垂直排列。

这些长条形地块排列非常整齐,并向两边延伸出去,达到一定距离就有与道路或河流相平行的道路出现。

这种划分土地的方式有利于取得水陆交通上的方便。

所以每块长条土地的耕种者的农户都位于路旁或河边。

由于法国流行这种形式的地块,所以迁移到新大陆的法国农民,把这种土地测量制度带到他们的定居地。

这种形式的耕地的存在,往往也是法裔农民经营的标志。

除方块形和长条形地块以外,还有些农场的形状是不规则的。

这种农场往往是利用自然特点作为其边界的标志,其中包括树林、河流、山丘、漂砾等自然物。

这种类型在美国的东部地区比较流行。

这里土地的开发是随着移民的增加而逐步形成的,事前并没有像阿巴拉契亚山西部那样作出土地的划界,所以没有规律。

农田的形状除了与土地测量制度有关以外,还与农业的不同类型有关。

热带的迁移农业在大片森林中开辟出一块块形状不一的土地,形如茫茫大海中的小岛。

在水稻地区,特别是丘陵地形,要将土地开辟成水平梯田,就形成一条条宽度不一,弯曲形的条带。

在商业谷物业农场,商业乳业农场及大牧场则土地大都是完整的地块。

3.影响农业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P152对你所在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提示:

做过的作业。

4.简述农业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主要内容。

P117

提示:

农业地理学是研究农业生产地域分异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经济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农业科学的一个研究领域。

农业生产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按照人们的意愿或社会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定向调节和干预,进行栽培植物和饲养动物的生物再生产过程。

农业与各种地域性条件,特别是自然条件有着特别紧密的联系。

各种自然条件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和社会经济条件如人口密度、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分布、交通运输、市场条件等,在地域上千差万别,强烈影响着农业生产,使得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诸如农业自然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