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66662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屏蔽泵检修规程.docx

屏蔽泵检修规程

 

屏蔽泵维护检修规程

 

2015年5月

 

 

1总则

本规程适用于SGM系列HN型屏蔽泵的维护与检修。

1.1工艺流程概述.

因本装置屏蔽泵数量较多,无法对流程一一介绍,现对泵本体内循环路线简单介绍如下:

物料由泵进口叶轮做功循环前轴承

转子与定子间隙循环后轴承空心轴泵进口

1.2设备结构简介

主要有泵壳、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叶轮、基座、热交换器、轴承监视器、接线盒组件、轴承等部件组成。

1.3设备技术特性

位号

型号

流量m3/h

扬程m

电机功率kw

转速r/min

P0124

HN24E-C3HGC

40

80

18.5

3000

P0125

HN24E-C3HGC

40

80

18.5

3000

P0133

HN22D-B2HGC

13

47

5.5

3000

P0155

HN24D-C1HGC

56

45

11

3000

P0161

HN22D-B1HGC

7.5

50

3.7

3000

P0171

HN21B-A3HGC

5

20

2.2

3000

P0172

HN22C-B1HGC

8.5

35

3.7

3000

P0503

HN25D-C2HGD

52

55

15

3000

2设备完好标准

2.1运行正常、效果良好

1)压力、流量平稳,生产能力达到设计规定的90%以上

2)冷却系统通畅,轴承温度符合设计规定

3)运转平稳,无杂音及异常振动,符合标准规定

2.2内部机体无损坏、质量符合要求

转子径向、轴向跳动量和各部安装配合,磨损极限,均应符合规程规定

2.3主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好用

1)控制及联锁系统灵敏可靠

2)主体及附件完整,外观整洁

3)进出口阀门,冷却管线安装合理,横平竖直,不堵不漏。

4)副机道完好标准

2.4技术资料齐全准确、应具有:

1)设备档案、符合总公司设备管理制度

2)定期状态监测记录

3)设备结构图及易损配件图

3设备维护

3.1日常检查项目

1)压力表指示是否稳定正常。

2)电流值是否过载,是否异常。

3)是否有异音和异常振动,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4)检查轴承监测器指针是否处于红色指示带范围内。

若在红色指示带范围内,要立即停止泵运转,进行拆卸检查,确认轴承有无磨损。

5)泵各部分温度有无异常发热。

特别注意循环液进、出口温度变化。

6)冷却水流量和温度是否正常。

7)有无液体泄漏的地方。

3.2定期检查

每年要定期检查一次,不可以因连续运转顺利而长时间不进行检查。

1)轴承的磨损情况。

2)轴套、推理板等的磨损情况。

3)各部件安装螺栓有无松动。

4)夹套是否堵塞。

5)腐蚀,以及其它的磨损(屏蔽套、固定节流环等)

6)泵内部的通道堵塞(特别是轴和叶轮螺栓的通道)

7)电动机绝缘电阻、线圈电阻值。

8)接线盒(接线端)内部检查。

3.3常见故障处理

现象

主要原因

措施

1

轴承早期磨损

(轴承寿命短)

1.1工作液中有异物(配管生锈,颗粒等)

a.在泵吸入配管处设置粗滤器(60~80目)

1.2

润滑不良

(1)泵、电动机室内排气不充分

a.实施排气作业

(2)主叶轮的气蚀

a.检查NPSHA(测定吸入压力、温度)b.安装诱导轮c.叶轮以及诱导轮年久劣化时,要调换成新的部件

(3)辅助叶轮的气蚀

a.要防止主叶轮的气蚀b.检查反向冲洗液的压力

1

(轴

寿

短)

(4)混进气体(气液2相液体等)

a.检查泵吸入条件,防止气体混入

(5)环流量低下

 

a.清洗环流配管内部

b.清洗内部滤网

c.辅助叶轮的性能劣化(腐蚀及酸蚀)时,要换成新的部件

(6)液体物理性质不对(低粘度、低比热等)

a.变更轴承及轴套的材质

b.变更泵结构

1.3面压过大

(1)径向载荷过大

a.检查运转流量是否在恰当范围内(是否在最小流量以下及过大流量中运转)

b.修正、检查回转部件的动平衡

(2)轴向推力过大

a.将反向冲洗压力调整到规格书记载的值。

b.将反向流量、压力调整到规格书记载的值。

c.叶轮及泵壳等年久劣化时,调换新的部件。

d.利用定期检查等的机会,返回厂家,进行轴向推力的调整。

1.4液体

的性

(1)轴承及轴套上粘着异物

a.改善液体形状(温度条件等)。

b.变更泵结构。

(2)轴承、轴套、推力板等发生腐蚀。

a.变更使用材料.

 

2

2.1液体

负荷

的增

(1)液体的性质的变化(比重大、粘度高)

a.检查液体物性。

b.调整电动机大小

(2)泵流量的增加

a.检查过程运转条件。

b.拆开泵,检查内部部件

(3)泵内部的流体阻力增加

a.拆开泵,检查泵壳及叶轮。

(表面粗糙时,用砂纸及机械加工进行精加工。

损伤大时,更换新的部件)

 

2.2机

2.2.1电

(1)轴承接触面的异常(磨损、异物粘着、腐蚀)

a.调换轴承、轴套、推力板等。

b.消除轴承磨损原因。

(2)轴承支持部松弛

a.对螺栓类进行紧固

(3)转子和定子的接触

a.检查转子与定子表面。

b.消除轴承磨损的原因。

2.2.2泵

(1)叶轮与泵壳的接触

a.检查轴的弯曲。

(弯曲时,进行矫正或更换新的部件)

(2)咬入异物

a.取下泵壳,检查泵内有无异物。

 

2.3电

2.3.1

(1)绝缘电阻低下(潮湿)。

(2)线圈电阻不平衡。

(3)缺相(短路)

a.测定绝缘电阻、线圈电阻。

b.通过向定子内注入N2气等方法,进行干燥。

c.不能使绝缘电阻、线圈电阻复原时,要调换定子。

(4)定子屏蔽套表面粘附金属。

a.拆开检查电动机部件,有粘附物时,清除之。

2.3.2

(1)转子屏蔽套表面粘附金属。

(2)转子导条断裂

a.换成新的转子。

(3)接线端子螺栓结合部松动

a.确认接线盒内接线部的紧固状态,有松动时加以紧固。

2.4

电线

(1)电压波动

(2)频率的变动

(3)相位间电压的误差

a.检查电线

2.5仪器

(1)电流表不良

a.检查电流表(更换电流表)

3

 

3

3.1壳体与叶轮诱导轮处的堵转

(1)咬入异物(比较大的)

a.拆开泵,除去异物。

b.设置吸入短粗滤网。

(2)轴承的磨损

a.调换轴承(轴套)。

b.消除轴承磨损的原因。

c.定期检查轴承监视器。

(3)轴的弯曲(10/100mm以上)

a.矫正弯曲(或者换成新的部件)。

(4)回转部件(叶轮、诱导轮)和静止部件(泵壳)的同轴度不良

a.测定同轴度,有异常时调换部件。

3.2定子和转子屏蔽套的堵转

(1)咬入异物(屏蔽套上粘着异物)

a.设置吸入短粗滤网。

b.检查液体性状。

(2)定子屏蔽套膨胀、变形(因高温)

a.检查工作液温度。

b.检查夹套的冷却水量。

(3)转子屏蔽套有膨胀(腐蚀、焊接部的针孔)

a.进行焊接部的液体渗透探伤检查。

b.有腐蚀的场合,要调换屏蔽套材质。

3.3轴承和轴套的堵转

(1)轴承异常磨损(烧坏)

a.找出轴承磨损的原因。

(2)咬入异物

(3)异物的析出、固着。

a.设置吸入粗滤器

b.检查液体性状。

(4)轴承间隙有问题(热膨胀引起)

a.改变轴承、轴套的材质、尺寸

3.4

(1)电动机烧坏

a.调换定子。

(2)转子导条断裂

a.调换转子。

(3)电动机的起动转矩不足

a.检查电动机的启动特性和负荷特性。

(4)电源电压低下

a.检查电源。

4

(1)电动机过载

a.检查运转流量。

b.检查液体比重、粘度。

(2)电动机过热

a.检查夹套冷却水量。

b.检查液体温度。

c.清洗环流配管内部。

d.清洗夹套内部。

e.检查电气线路由无故障。

(3)热继电器设定值不正确

a.切换热继电器。

b.调换定子。

(4)热继电器本身有问题

5振动大(增加)

 

5

(增加)

(1)轴承的磨损

a.消除轴承磨损的原因。

(2)泵壳接触到叶轮(诱导轮)

a.检查部件尺寸。

b.纠正轴的弯曲。

(3)基座安装螺栓松动

a.紧固螺栓。

(4)发生气蚀

a.检查NPSHA.

(5)运转流量不对(过大、过小)

a.检查运转部件。

(6)运转方向不对(逆运转)

a.改变接线,使其正运转。

(7)与配管系统发生共振

a.紧固配管支架。

(8)运转系统(叶轮、转子)动平衡失调。

a.检查动平衡,改变失调情况。

 

6

(有

音)

(1)排气不充分

a.完全实施排气作业。

(2)旋转方向不对(逆运转)

a.改变接线,使其正旋转。

(3)运转流量不对(过大、过小)

a.检查运转条件。

(4)气蚀声

a.检查NPSHA。

(5)混入异物(固体的)

a.设置吸入端粗滤器。

(6)泵壳内的水杂声

a.若是流体声音,不需采取措施。

b.检查运转流量(流量过大)。

(7)环流管内的流体声

a.若是流体声音,不需采取措施。

(8)泵壳接触到叶轮(诱导轮)

a.轴承磨损时,要调换轴承(轴套)。

b.轴弯曲时,要进行弯曲校正。

c.泵壳及叶轮的接触部分要做精加工。

(接触伤深时,要换成新的部件)

(9)内部螺栓等松动

a.拆开泵,检查螺栓等的松动。

7

排不出所设定的流量(排出压)

(1)电动机逆运转

a.检查旋转方向,改正接线。

(2)发生气蚀(NPSHA不足,吸入空气)

a.检查NPSHA(测定吸入压力、清扫粗滤器、检查配管损坏等)

b.紧固吸入配管连接部位(法兰、配管部件)

(3)液体性质不一致

a.使液体比重、粘度等的数值与规格值一致。

(4)测量有误

a.检查测量仪器(流量计、压力表)

b.检查旁通配管的流量。

3.4停车处理及保护

1)断电、降温、降压

2)排料、置换

4检修、检验周期和检验内容

4.1检验、检修周期

小修

大修

3~6月

12月

4.2检验内容

4.2.1小修

1)各部位漏点检查消除

2)冷却水系统保证通畅等

3)轴承监测器完好

4)过滤网是否堵塞

5)循环管线针阀密封及调节是否良好

4.2.2大修

1)包括小修项目

2)清洗叶轮和泵壳及泵座

3)各种内件检查

4)全面电气检查

5)各种配合尺寸及振动尺寸检查

5检修内容、方法及质量标准

5.1检修内容

5.1.1小修

1)紧固各连接联锁,消除漏点

2)清洗冷却水系统,保证通畅

3)清洗过滤网

4)检查循环系统是否通畅

5)轴承监测器良好

5.1.2大修

1)包括小修项目

2)清洗叶轮、泵壳及泵座

3)检查叶轮、辅助叶轮磨损和腐蚀情况,测量口环间隙

4)检查轴承、轴套和推力盘磨损情况

5)检查定子、转子、壳体和轴的磨损情况,必要时对定子、转子做无损检测

6)全面检测电气接点和泵的绝缘情况,检查定子与转子的电气性能

7)测量转子的径向跳动值,必要时对转子部件做动平衡校验

8)清洗、检查冷却器及夹套,涂防锈漆和更换密封圈

9)检查其它各另部件的磨损和腐蚀情况

5.2检修前准备工作

1)根据设备运行技术状况和监测记录,分析故障原因和部位,制定详尽的检修方案,编好施工进度网络图表,备齐有关的图纸资料及检修记录

2)落实检修组织,人员分工到位,技术人员向参检人员检修技术交底,明确技术要求。

3)对计划更换的务件,材料要进行检查和清点。

4)检修所用的工量卡具齐备

5)按规定进行断电、倒空、置换等工艺处理完毕,具备检修条件,办理安全检修证后方可施工。

5.3检修方法、程序

5.3.1拆卸方法

拆卸前,要将泵内的液体全部排放干净,把泵内部清洗干净,注意烫伤、损伤眼睛等的危险。

1)取下辅助配管

拆除冷却水的连接管,此时要盖住管口,不要让杂物混入配管内。

2)取下的导线标记上U、V、W、S1、S2等标记。

做好标记后,取下电动机配线。

3)拆卸泵进出口配管。

4)拆卸泵和基座

取下支座(S17)和基座(B05)连接螺栓。

5)如果拆除了泵壳上的螺栓(111),就可以把泵从后部抽出,而泵壳(C20)则原封不动地留在进出口配管上。

6)拆卸叶轮

把轴前端的叶轮螺栓(B20)的垫圈(W01A)压平,取下叶轮螺栓。

抽出叶轮时,不要弄弯。

垫圈组件(W01A)使用过一次后,不能再使用,需要更新。

7)轴承监视器的拆卸

松开螺母(N02),使轴承监视器倾斜后,向后拉出。

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还不能取下,可取下后轴承座(H14)的安装螺栓,然后与后轴承座一起倾斜提取,这样,便能从端螺母(N07)中取出轴承监视器的探头。

8)衬盘、连接器的拆卸

卸下螺栓(221),取下衬盘(D05)。

卸下螺栓(412),取下连接板(A21)。

这时垫片(312)也一起取下。

9)前轴承座的拆卸

拆下装在转子组件(R16)上的隔离环而抽出辅助叶轮(J16),最后把前轴承座(H13)卸下。

10)转子组件(R16)的取出

拆卸至此,就可将转子组件(R16)从电动机后部取出。

特别注意:

取下轴套(S30)时,要放松轴后部的端螺母(N07)。

该端螺母是左旋螺母,所以顺时针方向转动是放松。

11)热交换器的拆卸

长期运转后,热交换器(E04)的内部清洗或调换时按以下顺序进行:

泵要按拆卸顺序进行拆卸。

热交换器固定在定子组件(S36)的外围,中间有密封圈(331)。

所以要取下盖板(P11),取下密封圈后,才能从定子上取出。

此时,密封圈咬合在夹套主体上,所以要仔细取下不要有损伤。

密封圈变形相当厉害时,要调换。

在拆卸、清洗热交换器后,要尽快安装在定子组件(S36)上,要注意安装位置与拆卸前一样。

5.3.2组装方法

组装方法正好与拆卸顺序相反,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1)调换轴承(B012)时,在装进轴承座之前要将衬片(S26)放入轴承外周的切开部。

之后将轴承插入轴承座内,并将止动螺丝(231)旋入至衬片,旋到轴承稍微能左右移动即可。

止动螺丝(231)过紧旋入,是轴承早期磨损的原因之一。

2)调换推力板(W05)时,不要忘记键(K012)的安装。

3)安装轴后部的端螺母(N07)前,要插入舌型垫圈(W072),并紧固末端螺母,之后,为了不使段螺母松开,要把垫圈的舌头翻下。

另外,组装舌型垫圈时不能偏心。

舌型垫圈拆开一次就要调换一次。

4)前轴承座(H13)安装时,装配位置要使前轴承座的销与定子组件处销孔对齐。

5)安装键(K013)副叶轮(J16)及套(S22)时,副叶轮有叶片的那侧对向定子组件。

6)后轴承座(H14)、连接板(P22)以及环(R03)或轴承座(H13)的安装时不要忘记将密封圈(313)及(312)装上,螺栓也要拧紧。

连接器安装时要将刻有“UP”标记处朝上,要注意连接板上安装泵壳(C20)用的螺栓孔的分布状况。

后轴承座安装时不必对中心,因为它是用此口来保持同心,用法兰平面来保持垂直度。

7)轴承监视器的安装:

一面使轴承监视器倾斜,一面将探头的前端插入端螺母(N07)的偏心孔内,再慢慢用螺母(N02)紧固便可。

8)安装叶轮(J12)时,要确认键有无间隙。

叶轮安装结束后,在安装泵壳前,用手转动叶轮,检查是否能灵活转动。

用手转不动时,要再次拆开,检查前轴承座(H13)、后轴承座(H14)的安装是否正确、轴(S03)是否弯曲。

叶轮螺栓的紧固转矩见附表。

电动机机座号

螺栓尺寸

紧固转矩Kgf·m

A1,A2,A3

M8

2.8

B1,B2,B3

M10

5.2

C1,C2,C3,C4

M12

7.0

D1,D2,F1,F2,F3,F4,H1,H2

M16

9.6

J1,J2,J3,J4

M20

14.0

9)泵壳安装螺栓(111)不能单面紧固,必须在螺栓对称位置作相同的紧固。

10)热交换器(E04)安装时,要根据外形尺寸图的指示,进行安装。

5.4检修质量标准及检修质量过程控制

5.4.1各部分螺栓上紧力矩

螺栓规格

上紧转矩Kgf.m

SCM435

(35#钢)

SAS316(0Cr17Ni12Mo2)

M6

1.5

1.2

M8

3.5

2.8

M10

7.0

5.2

M12

10.0

7.0

M16

15.0

9.6

M20

30.0

14.0

5.4.2轴承

1)轴承磨损极限

电动机机座号

φD-φd(mm)

总长度最小值L(mm)

前侧

后侧

A1,A2,A3

0.4

39.5

39.7

B1,B2,B3

0.4

59.5

59.7

C1,C2,C3,C4

0.4

79.5

79.7

D1,D2,F1,F2,F3,F4,H1,H2

0.5

105

105.2

J1,J2,J3,J4

0.6

129

129.7

5.4.3叶轮口环与蜗壳配合间隙:

直径间隙超过1.0mm修理或更换新件。

5.4.4叶轮口环径向跳动小于等0.05mm,轴套径向跳动小于等于0.04mm

5.4.5泵体振动不应大于0.30mm

6.试车与验收

6.1试车前准备工作

1)确认各项检修工作完毕,检修记录齐全,质量符合第5条规定,有试车方案。

2)仪表、联锁装置齐全,准确灵敏可靠。

3)打开出口阀,开吸入阀,打开排气阀排气

4)关排出口阀,开吸入阀,打开排气阀排气

5)点动泵确认转向

6)各项工艺准备完毕,具备试车条件。

6.2试车

1)检查泵的流量、扬程,应达到额定的90%以上

2)检查电流,不超过设定值

3)不应有异音、异常振动

4)轴承监测器处于安全区

5)出、入口压力稳定、正常

6)负荷试车,其时间不少于4小时.

6.3验收

检修质量符合规定标准,检修资料齐全准确,经试车合格后按规定办理验收手续,交付生产使用

7.安全注意事项

7.1维护安全注意事项

1)电机不可用水冲洗,转动件不可用手直接擦拭

2)发现异音、异常振动及时处理

3)轴承监测器进入红区,应立即停泵检修

7.2检修安全注意事项

1)垫片、O环不可重复使用,簧口垫片用完一次后要更换位置

2)各螺栓拧紧时不可超过规定力矩

3)叶轮螺栓不可用实心螺栓替代

7.3试车安全注意事项

1)各循环、冷却水系统一定通畅

2)阀门设定一定要仔细检查

3)试车前排气一定要充分,不可产生气蚀

4)如有异常声音、振动、泄漏,异味应立即停车检查消除后重新试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