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6506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x

《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ocx

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2018年河务局十一五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目录

1背景__5

1.1背景与意义_5

1.1.1战略规划的背景_5

1.1.2战略规划的意义_6

1.2战略规划制定的内容与技术路线_7

1.2.1战略规划制定的内容_7

1.2.2战略规划制定的技术路线_7

1.3“十一五”战略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与原则_8

1.3.1“十一五”战略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_8

1.3.2“十一五”战略规划制定的原则_8

1.4规划编制的依据_9

2发展与改革面临的形势__10

2.1自然环境分析_10

2.2外部经济环境分析_10

2.3外部行业环境分析_12

2.3.1全国水管单位基本情况_12

2.3.2全国其它流域河道管理情况_12

2.3.3水管单位改革的主要政策_14

2.3.4水管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_17

2.4组织现状分析_17

2.4.1组织概况_17

2.4.2工程建设现状_18

2.4.3工程管理现状_18

2.4.4人力资源现状_18

2.4.5水利经济现状_20

2.4.6财务现状_21

2.5存在的主要问题_23

2.6综合分析_25

3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__25

3.1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思想_25

3.2发展与改革应遵循的原则_26

3.3发展的总体思路_26

4战略与目标__27

4.1SWOT分析_27

4.2总体战略_28

4.3战略目标分解_28

5发展期的主要任务__29

5.1防汛工作_29

5.1.1防汛工作目标_29

5.1.2防汛工作重点_29

5.2工程管理与养护_31

5.2.1工程建设目标_31

5.2.2工作重点_32

5.3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_33

5.3.1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目标_33

5.3.2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工作重点_33

5.4水利经济建设_34

5.4.1水利经济建设目标_34

5.4.2水利经济建设工作重点_34

5.5信息化建设_36

5.5.1信息化的定义_36

5.5.2实施水利信息化的重要性_36

5.5.3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_37

5.5.4河务局信息化建设目标_37

5.5.5河务局信息化建设重点工作_38

5.6技术管理工作_39

5.6.1省局技术管理工作要求_39

5.6.2河务局技术管理工作重点_39

5.7人力资源开发_40

5.7.1目前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_40

5.7.2“十一五”人才规划_41

5.7.3“十一五”期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_41

5.8组织文化建设_43

5.8.1组织文化的作用_44

5.8.2渭南河务局组织文化的意义_44

5.8.3渭南河务局应倡导的组织文化_44

5.8.4开展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_45

5.9管理体制改革_46

5.9.1水管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_46

5.9.2河务局“十一五”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_46

5.9.3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_47

6战略的评价与控制__48

6.1战略评价_50

6.2战略控制_51

7结束语__53

河务局“十一五”

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1背景

1.1背景与意义

1.1.1战略规划的背景

18年,国务院以国函〔2005〕99号文正式批复了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项目总投资229亿元,其中规划对我省投资155亿元。

其主要内容:

一是水资源配置与保护建设项目,主要包括灌区节水改造、污水回用、外流域调水、雨水利用与城乡供水水源和水资源保护等工程;二是防洪工程项目,主要包括降低潼关高程、北洛河改道直接入黄等。

减少渭河下游河道淤积措施和渭河下游干流堤防、南山支流堤防、XX库区移民安全建设、排水除涝、东庄水库等项目;三是水土保持项目,主要包括骨干坝与淤地坝建设,水土保持林、基本农田、人工种草、生态修复和预防监督监测网络建设。

通过重点治理,用18年左右时间初步建成渭河流域防洪减淤体系,确保重点河段和地区的防洪安全,缓解水资源短缺状况,改善渭河干流及支流水质,遏制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渭南河务局管理的渭河河段,无论从工程长度还是工程重要性来说,都是渭河各河务局之首,也是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重点地区。

渭河流域治理工程的全面实施,将彻底改变渭河工程现状,带动渭南河务局单位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也为养护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

同时,国家对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对河道管理单位今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国办发强化责任,一方面抓了自身责任制的落实,重点部署了局领导分工包段责任制和技术人员包险工险段责任制,将防汛工作任务落实到人。

另一方面督促地方防指落实行政首长防汛负责制及穿堤建筑物和险工防汛责任制,真正做到人员、思想、组织、措施四到位。

(3)修订防洪预案,培训抢险骨干。

“十一五”期间,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深刻记取“03.8”教训,依据省局《防洪预案》、《防抢技术规程》等制度,组织力量,精心编制防洪预案和防洪工程抢险方案,对防洪预案和防洪工程抢险方案进行了重新修订,建立防洪预案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防洪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便于防汛调度和上级机关的查询。

并要根据各区域、单位的实际分级细化预案,加强宣传,使得预案家喻户晓。

采取多种形式,对本局防汛技术骨干、运行观测科和维修养护公司项目部全体人员进行了防汛抢险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和演练,以提高水管单位与维修养护单位人员的防汛抢险技术水平,增强实战能力,当好地方防指参谋。

(4)整合资源,建立防汛信息数字平台,。

以“数字防汛”为突破口,全面整合各种防汛自动化系统软件和数据信息资源,加大投入力度,建立防汛信息数字平台,应用防汛指挥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努力实现重点河段防汛防凌现场图像远程传输、防汛视频会商、自动水位遥测站建设与信息集成和汛期预警发布系统等,有效地提高了所辖河段的防汛现代化水平。

(5)宣传水法规,强化依法防汛意识。

随着水法规体系的逐步完善,依法防汛是今后防汛工作的方向。

“十一五”期间,在认真总结过去水法规宣传工作的基础上,转变工作思路,加大投入,扩大宣传范围,在汛前的“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期间,针对防汛和管理工作的现状,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沿河群众遵守水法规,共同爱护水工程。

同时,本着“以测促学、测试与学习结合”的原则,在全局范围内举办水法规知识答题竞赛活动,强化干部职工依法管理、依法防汛的意识。

组织防汛抢险技术座谈,互相学习,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为做好防汛抢险工作献计献策。

(6)下大力查处侵占、破坏水工程的不法行为。

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违章建筑、垦堤种植、占堤打场晒粮、违章堆放秸杆垃圾等不法行为时有发生。

“十一五”期间,为配合水管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要当好“流域生态代言人”,加大水政执法力度,一方面做好群众工作,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一方面对拒不配合的钉子户施以重拳,打掉其幻想和侥幸心理,维护水法规的严肃性。

(7)及时做好水雨毁的灾情上报和修复工作。

针对流域降雨特性和河道堤防工程现状,把汛期水雨毁的灾情调查、统计工作做为防汛基础工作来抓。

组织技术人员密切注意水雨情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水雨毁等灾害问题。

成立了雨后小分队,不失时机地在雨后上堤查处违章行驶车辆,填垫水沟浪窝。

(8)主动与地方防指联系,履行参谋职能。

防汛抢险工作离不开地方政府的领导和支持。

按照法定职责,定期组织有关人员专程渭南市防指汇报防洪预案的编制工作,召开了联席会议,邀请防指有关成员到责任区熟悉情况,履行职责。

主动征求对我局防汛准备工作的意见,为做好所辖河段的防汛工作。

(9)及时检查、落实防汛储备物资。

“十一五”期间,河务局要对防汛储备物资定期及时进行落实,核清防汛物资储备数量,对不足物资及时进行补充,对料物和防汛器材进行翻晒、清理,对防汛设备进行保养,确保防汛抢险的需要。

(10)制定、健全、实施堤防管理法规。

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堤防管理法规,并不断与地方政府和执法部门协调,修改完善,争取支持与认同,并不断强化实施。

5.2工程管理与养护

5.2.1工程建设目标

按照建立一个机制(以堤护地、以地养堤、良性循环),做到两个结合(建设与管理结合、管理与开发结合)取得三方受益(防洪受益、经济收益、环境收益),落实四项责任(质量责任、防汛责任、管护责任资源增值责任),实现“五化”标准(堤防断面标准化、堤顶路面黑色化、护堤地林网化、管理标准规范化)。

工程管理以防汛保安为中心,以工程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为重点,依托国家二级河管单位的优势,全面提高工程管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工程日常管理维护,创新工程管理机制。

以“管养分离”体制改革为核心,增强意识,强化措施,积极稳妥,全面推进,在确保所管辖的防洪工程发挥最大防洪效益的前提下,不断降低工程运行成本。

以行政许可法为依托,坚持依法管理,加强工程巡查力度,提高工程完好率。

18年末,全面完成堤防标准化建设,实现堤顶黑色路面建设,满足河道管理和防汛抢险的要求。

完成堤防加高培厚标准化建设工程55.81公里;完成废弃穿堤建筑物拆除复堤9处;完成堤防淤背工程55.81公里;完成堤防帷幕灌浆55.81公里。

建设河道工程11处,136座坝垛,1段护岸。

建设40公里的沥青防汛道路,满足防汛需要。

完善5处管理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建设双王、田家、河滩李、杨家、苍渡五处管理院落,管理院落要每年集中建好一个,管好一个,用好一个,发挥其作用。

根据《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规定,完成辖区5689亩国有水利工程土地确权工作和黄委下达的水利工程维修养护计划,创建国家二级河管单位。

加强生态景观和环境保护建设,以建设生态型渭河为终极目标;建设八里店、梁赵、上涨渡、河滩李四处花园式“窗口”形象工程。

18年完成各种标牌统计工作,完成规划工作和建设任务。

积极推动“数字工管”系统的应用工作,实现堤防全线质量安全信息实时监控,实时掌握工程运行状态,评估工程安全状况;自动生成工程维护方案,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为工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5.2.2工作重点

“十一五”期间,根据河务局工程管理与养护的建设目标,河务局工程管理与养护工作重点安排如下:

(1)重视辖区内工程项目的规划及争取审批上马。

按照标准化堤防建设要求和工程险工地段安全加固要求,重视中长期项目实施的规划,积极争取作为主管部门的江河局及黄委会乃至国家的重视和批准,每年都有新工程组织实施,从而以此推动全局技术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及经济状况的大幅提高。

(2)紧紧围绕防洪保安这一中心工作。

对防汛技术预案进一步细化完善,落实内部防汛责任,扎实作好汛前(后)拉网式检查,认真做好险工、险点、险段的排查消号工作,按照规划逐步消号,努力实现“堤防不决口”这一核心目标。

促进工程管理维修养护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狠抓日常维修养护工作,强力推进管护责任制的落实,不断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确保防洪工程的完整与坚固。

(3)以管养分离为契机,全面推进体制改革。

旧的管理体制是束缚发展的瓶颈,只有突破瓶颈,才能开创新天地。

“十一五”期间,河务局应该进一步理顺内部运行机制,规范内部管理,不断降低工程运行成本,提高工程面貌,使工程管理日常化、规范化、科学化。

以管养分离为突破口,进一步规范养护公司的管理机制;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

(4)以“数字工管”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库区工管信息化水平。

积极推动“数字工管”系统的应用工作,实现堤防全线质量安全信息实时监控,评估工程安全状况;自动生成工程维护方案,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为工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一方面,及时进行了科室责任分工,抽调对该局工程情况比较熟悉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数字工管”录入系统使用知识,熟练掌握操作流程,做好“数字工管”系统录入的基础准备工作;二是明确专人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对录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质疑,及时解决。

录入内容主要包括堤防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水闸、穿堤建筑物、生物工程、附属设施等基本情况;三是对已录入信息进行再检查,确保工程基础数据采集、录入的标准化和数据的采集质量。

(5)不断强化日常养护工作。

按照“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管理思路,今年将着重加强工程管理养护日常化、经常化。

和养护公司签定工程维修养护合同,对养护合同,对养护公司实行合同化管理,按进度结算。

开展工程维修养护,严格按照《养护公司管理办法》、《养护公司考核办法》实行月度考核,并依据月度考核情况进行养护费用月度支付,奖优罚劣,月度兑现。

在养护公司形成争帮赶超良性竞争局面。

(6)做好养护内业管理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们不仅要重视工程外业工作,同时要加强内业资料管理工作,解决因为忽视内也资料管理造成的资料填写不规范,各种资料缺口较大,归档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考核时往往临时突击补资料。

不断加强内业管理,建立健全内业资料管理归档制度办法的制定,组织所有内业人员进行统一学习,严格按照制度执行。

5.3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

5.3.1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目标

“十一五”期间,以贯彻《省政府关于加强水行政执法的通知》为主线,按照“执法队伍专业化、执法管理标准化、执法行为合法化、执法文化标准化、考核培训制度化、执法统计规范化、执法装备系列化、监督检查经常化”的要求以及“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原则开展水政监察规范化建设,建立良好的水行政管理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水。

由重“受理审查”向“受理审查”与“监督验收”并重转变;积极探索流域与区域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以及水政与河务管理相结合的机制;强化日常水政监察;坚持执法巡查制,落实案件查处责任制,建立水事案件预防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抓好采砂规模管理试点工作,推进规模化管理进程。

5.3.2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工作重点

“十一五”期间,根据建设目标,河务局在水行政执法能力建设方面的工作重点是:

(1)加强执法队伍业务素质培训。

把水政队伍业务学习与公务员队伍素质建设相结合,组织开展执法人员政治理论、法律知识、治黄业务等知识学习和培训,积极参加流域和地方各级组织的执法培训,鼓励自学和高等法律学历教育。

采取“走出去、学回来”的方式,加强与黄河系统内部或流域外兄弟单位的联系,认真学习其执法经验,不断提高全员业务素质和整体执法能力。

(2)争取将水政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以解决开展水政执法活动经费活动。

(3)认真贯彻执行《水法》、《水土保持法》、《河道管理条例》、《防洪法》等法律和本省颁布的有关地方性法规,规范各项水事活动,提高管理水平,力争在“十一五”末,达到水政管理法制化、规范化。

(4)面向群众,注重实效,开展形式多样的广泛深入地宣传工作。

3月22日利用“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对沿河乡镇进行《水法》、《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宣传。

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纠正违章、违规事项。

(5)建立水政巡查制度,不定期开展巡查活动。

严厉打击在工程上的乱堆、乱放、乱晒、乱倒垃圾等现象。

(6)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

在执法实践中注重锻炼队伍实战能力,特别是大胆启用年轻的执法人员,使执法氛围朝气蓬勃、精神抖擞,从而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办案水平,切实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河。

(7)加强务实作风建设。

针对治黄工作点多面广,水政执法队伍树立以服务、预防、文明、主动的执法意识,积极为基层部门或从事水活动的人和单位提供热情的法律咨询、协调服务等业务。

并要求水行政执法人员贴近实际,每月在一线班组住队必须五天以上。

(8)严格落实执法工作制度。

包括执法工作程序、执法文书制作、案卷材料管理、执法统计和大案要案报告制度等,强化责任意识,杜绝敷衍了事,弄虚作假、补造材料。

(9)按照《陕西省河道采砂管理办法》、《库区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和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加强河道采砂和河道建设项目的上报、审批和现场日常管理,不断探索新的管理办法和措施,重点加强河道采砂的现场管理,使河道采砂达到规范化运作,使河道管理范围内每个建设项目手续完整,管理规范,无违章施工事件发生。

(10)积极改善执法队伍的硬件设施。

在单位资金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为执法队伍配备了调查取证的专用工具和装备,机关车辆管理部门为水政执法开绿灯,随时听候调遣,以确保执法巡查、监督检查工作的有序开展。

5.4水利经济建设

5.4.1水利经济建设目标

省局下拨的管理经费极其有限,工程维护资金人头经费缺口和工管缺口极大。

“十一五”期间,在经费极为短缺的情况下,渭南局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机遇,保正常运转和实现堤防管理高标准,发扬创新精神,展示水利特色,千方百计抓水利经济,以弥补管理经费和养护经费的不足,为渭河的治理开发工作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

“十一五”期间,发展水利经济应按照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立足库区水土资源,改变工程经济占主导的现状,寻求新的经济增涨点,以创收增效为目的。

发展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为主业,兼营与之相近的城市基础设施维修养护、河道采砂、园艺绿化、堤防工程专业施工、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的复合型企业。

发展主旨是专业化、特色化,主业做强、做精,发展目标是成为渭河流域、全省乃至黄河流域一流维修养护专业队伍,最后完全脱离母体,自立自强,走向社会,走向市场,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5.4.2水利经济建设工作重点

“十一五”期间,根据河务局水利经济的建设目标,河务局水利经济建设工作重点安排如下:

(1)力争18年全面完成护堤地划拨任务,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护堤地。

充分利用护堤地的水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逐步由福利型经营向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转变,经营理念也由原来的靠保护生存转为走向市场创效益。

如:

可以结合护堤地开发,多措并举,调整企业结构,完善运行机制,构建形成了以大棚蔬菜、冬枣园、花卉园、樱桃园、银杏园、育苗基地等为主体的淤区经营模式。

(2)以管养分离为契机,进行人员资产重新组合,发展绿水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18年力争取得维修养护工程三级资质。

18年取得维修养护工程二级资质及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民建施工三级资质。

“十一五”末,把公司发展成为注册资金达到1000万元以上,实现纯利润300万元以上,公司正式职工达到80人以上,其中技术人员不少于50%,发展成为“以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为主业,兼营与之相近的城市基础设施维修养护、河道采砂、园艺绿化、堤防工程专业施工、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的集团股份制企业,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承接工程。

(3)适时成立养护工程设计咨询公司和监理公司、河道采砂公司和绿色企业建成运营,河务局经济形成以绿水公司为龙头,以绿色企业和沙石资源开发利用为两翼,以规范收费为补充的格局基本形成。

人均收入超过2.5万元。

(4)创建花园式窗口工程和渭河文化长廊,搞好水利风景区建设。

发展水利旅游是拓展水利多种经营、深化水管单位改革的有效途径。

水库、河道公园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水是水利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得天独厚的资源,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好水、土地等自然资源,在水下、水上、空中开发旅游项目,使之成为旅游工程,带动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

“十一五”期间,河务局以“大堤绿起来、渭河美起来、职工富起来”为目标,大力发展林业,使集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经济效益为一体的防浪林、防护林、行道林,成为了渭河大堤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辖段险工地段,开展风景区开发,在不影响河堤工程安全和建设的前提下,建设部分人文景观。

旅游开发难在资金筹措,关键是靠市场运作,吸纳社会资金。

一是做好广告宣传工作,参与各种招商引资会,促销资源,引进投资;二是坚持多种引资形式和多种所有制来开发旅游;三是制定出实事求是、起点较高、具有超前意识和特色的水库旅游总体规划。

(5)开发朝阳路庭院经济。

18年朝阳路院落全面建成,18年门面房向外租售,开始资金回笼创收。

5.5信息化建设

5.5.1信息化的定义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

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

)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

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举措,更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建立节约型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党的“十六大”把大力推进信息化作为我国在新世纪前二十年经济发展和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向全党提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号召。

十六届三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的总体要求,这些均为水利信息化工作指出了方向。

水利信息化是国家以信息化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思路在水利行业的具体体现,是带动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

由于水资源在新时期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殊作用,以“金水工程”命名的水利信息化工程被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列为国家重要信息化业务系统在“十五”期间优先实施。

水利部按照中央关于加快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要求,提出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发展思路,并将“全面加强水利系统电子政务建设,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初步实现水利信息化”作为18年水利发展的十大目标之一。

5.5.2实施水利信息化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水利管理规划更多更高要求的提出,我们要在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通过水利的信息化尽快实现水利现代化。

首先,水利信息化是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需要;其次,是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统一管理的需要;第三,是管理部门实现职能转变和提高决策水平的需要;第四,是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最后,水利信息化是提高防治洪涝干旱灾害、建立水质、水土保持检测管理的需要。

通过水利信息化的建设,能够达到提高社会所需水资源的保证率的目标;能够为社会提供高可信度的防灾减灾服务和为保护水环境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支持;并且起到支持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作用。

5.5.3水利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水利部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水利信息化列为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重要内容,提出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要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水利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效率,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有利于政府服务社会,便于社会公众了解和监督水利工作。

多年来,水利部在重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同时,不断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逐步确定了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的指导思想。

“十五”期间,特别是《全国水利信息化规划(“金水工程”规划)》印发全国后,水利信息化建设取得一系列的重要成就,主要表现为:

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水利业务应用不断深入、新技术应用覆盖面逐渐扩大、行业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资源实时监控试点、全国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信息系统、水利行政资源管理系统、大型灌区信息化等重点建设项目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

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水利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