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双创工作总结.docx
《海口双创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口双创工作总结.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口双创工作总结
海口双创工作总结
海口双创工作总结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口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勇于担当,于20XX年7月31日全面启动“双创”工作,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践行“三严三实”、规范城市治理管理、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载体,作为近二、三年事关海口全局、影响重大、带动发展的历史性工程。
全市上下弘扬“四种精神”,培育“三种特质”,以有志必成自励,效愚公移山之举,致力于打造和谐、宜居、有温度的城市。
一、主要做法
紧紧抓住组织机构这个核心,确保高位推动、高效运转。
市委经过前期大量调查研究、严格论证和反复权衡,决定启动“双创”工作,并确立了“高位推动、上下合力、强化各级主体责任”的工作思路。
成立了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孙新阳书记亲自挂帅,实行市四套班子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4组长制,7位市委常委任副组长。
领导小组下设市“双创”工作指挥部,指挥长由1位市委副书记担任。
指挥部内设8个工作组,以“强抽人、抽强人”的组织措施,抽调精兵强将充实指挥部力量,集中办公,统一行动,组织开展“双创”工作;同时领导小组下设两个巡视组,根据领导小组关于“双创”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开展巡视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巡视情况、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一年来,“双创”工作高位推进,高效运转,共召开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5次、市“双创”工作指挥部指挥长会议49次,及时总结、研究、部署“双创”工作,共解决480项问题,有效解决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市“双创”工作巡视一组、二组共开展巡视164次,提出整改建议和意见237条,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一批问题,并提出六大专项建议供市指挥部参考决策,对“双创”工作起到极大促进作用。
20XX年4月11日,在去年召开全市“双创”工作动员会的基础上,召开了20XX年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大会,对“双创”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强调;4月29日,全省创建文明城市暨文明大行动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把“双创”工作推上新的高度、新的高潮;我市在切实扛起“领跑全省实体经济的龙头担当,辐射周边、带动全省的服务担当,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示范担当”等“三个担当”之外,又扛起了“全省创建文明城市的引领担当”。
紧紧抓住以上率下这个关键,确保省市联动、全民参与。
市四套班子成员坚持每周深入挂点单位调研、明察暗访,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孙新阳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年来深入158个街道、社区,巡查暗访调研105次,帮助协调解决骑楼老街建设等130个问题。
在市领导的带动下,各区、市直机关各单位掀起“双创”工作热潮,根据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组织力量,深入开展“双创”工作。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通过带队走访、汇报、请示等方式,取得了省委省政府,以及省直机关单位对我市“双创”工作的大力支持。
省委书记罗保铭强调,海口要以“双创”带动改善城市风貌、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素质,高水平打造首善之城和现代化滨海城市,让“双创”成为提升省会城市新形象、树立文明新标杆的最好抓手。
省长刘赐贵要求海口,以“双创”为动力,全面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力争20XX年实现“双创”目标。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指出,要通过“双创”凝聚经济社会发展强大正能量,增强城市创造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省领导的指示高瞻远瞩,在深刻把握海南省情和海口市情基础上,为“双创”指明了方向,增强了信心。
省四套班子领导和“法检”两长还主动参加我市“双创”义务劳动。
省委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省市共建推进海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的通知》,加大省市共建协调推进力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省直机关工委积极组织协调省直机关单位参与“双创”活动,为“双创”工作深入推进注入了强大动力。
驻市军警部队把支持“双创”作为拥政爱民的实际举措,主动参与,对重点区域进行清理,共出动现役官兵、民兵3万余人次,形成军民共建的强大合力。
驻市企事业单位自觉行动,自觉遵守文明规范,积极参与“双创”志愿服务行动。
目前,驻市省级机关、军警部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各界共有250多个单位和团体加入到“双创”服务行列,利用休息时间参与整治环境,上街开展文明劝导,让“红袖章”飘满椰城大街小巷。
市民群众也积极参与,沿街经营性单位和个人争相签订“门前三包”责任状,签约率达到100%。
一年来,参加“双创”工作的干部群众达20XX万人次,在全市形成了以上率下,人人参与“双创”的新常态。
紧紧抓住综合整治这个重点,确保环境改善、品位提升。
历年来,由于我市在基础设施、城市功能、生活生产环境、城市品位等方面存在历史欠账太多,与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与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测评指标还有很多不足。
面对问题和困难,坚持问题导向,将“双创”近千个大小指标进行任务分解精准对应到27个责任单位、万个居民小区、商家店铺和建筑工地等“门前三包”责任主体单位,并立下军令状。
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小街小巷、文化体育科普设施、农贸市场、环卫设施、城市水体、园林景观绿化和交通、消防、环保等十大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积极探索PPP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对全市31个水系环境进行治理;实行环卫PPP一体化全覆盖,全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67%以上;建起餐厨垃圾及粪渣无害化处理厂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新建公厕131座;城市绿化面积达4672公顷,覆盖率%;全面升级改造46家农贸市场,已建成31家标准化菜市场,新增市场面积3万平方米,相当于新增10家农贸市场的功能服务;率先在全省开展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比国家要求提前1个月完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安装、调试,比国家要求提前6个月对外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主动将原有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扩大到平方公里,建成区烟尘控制覆盖率100%;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海秀快速路于7月20日提前实现功能性通车,9月30日前将全面实现通车;完成893条小街小巷改造,总面积62万㎡,顺利通过第三方效果评估,群众满意度达%;车(人)行道修复万㎡,192条道路和12个小游园完成园林绿化美化;市政道路排水井盖维修、市政道路专项维修项目评估分别得分分、分;截止目前,256个“双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工28个,开工114个,开工率%,其中小街小巷改造开工1576条。
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共查扣、处罚违法“三车”、电动自行车万辆次,“随手拍”共收到有效线索万多条,经过审核并采纳万多条,奖励话费金额近85万元;开展违法建筑专项整治,防控违法建筑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万平方米;规范城市秩序,取缔各类占道疏导点和马路市场181个,清理整治违法亭类85个,查处违规行为和事项万宗、罚金万元;完成棚户区改造万户,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任务;20XX年上半年,我市打违、棚改工作均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全年任务;全市病媒生物防制“三防”设施安装率和合格率分别达%、%。
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水域整治、道路交通、市政市容、农村环境卫生、农贸市场和大型商场环境等重点问题,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紧紧抓住舆论引领这个导向,确保突出内涵、营造氛围。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通过高强度、高密度的声势,发挥各级传统媒体及新兴媒体的作用,加大“双创”工作重要意义、采取措施、取得成效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
海口广播电视台开设“双创”频道和“双创”频率,全天候播报“双创”工作,海口日报开辟“双创”新闻专版,及时报道“双创”工作。
目前,全市各类LED屏、社区宣传栏、微信、微博、微景等多种媒介均投入“双创”宣传中,公益广告基本覆盖全市各个主次干道、各大商业广场和城区建筑工地,总面积累计已达12万多平方米。
中央、省、市各类媒体共刊发报道我市“双创”工作报道达万篇次,《海口日报》刊发“双创”稿件2900多篇,图片共1600多张,相关版面500多个,海口广播电视台电视《海口新时空》播发1700多篇稿件,《直播12345》跟踪报道了办件200多个,三个电视频道和三个电视频率公益广告宣传共播出30多万条次;《海南日报》刊发报道500多篇,其中11月9日头版头条以“天涯专论”的方式刊发《标注百年椰城的文明新坐标—论海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活动》的长篇评论文章。
《海南新闻联播》播发230余篇,《南海网》发布报道620余篇,中国文明网海南版共刊发报道150余条。
一年来,《人民日报》刊发了《海口:
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海口“双创”刷新一座城》、《温暖,在相互关爱中传递》和《“创文创卫”海口活力之源》等10余篇文章,特别是刊发了市委书记孙新阳的3篇署名文章《以愚公移山之志打造幸福美丽海口》、《党报是党员干部的良师益友》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行稳致远》。
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对海口广播电视台电视问政节目《亮见》进行报道。
正确的舆论导向,浓厚的宣传氛围,全面唤醒了广大市民群众,强化了“双创”意识,坚定了“双创”的信心与决心,激发了“双创”活力,有效推进了“双创”工作。
紧紧抓住强势问责这个压力,确保强化责任、改进作风。
围绕“双创”任务目标,制定出台了《海口市“双创”工作考评与奖惩暂行办法》、《海口市“双创”工作问责暂行办法》、《海口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督查考评实施方案》、《海口市“双创”工作领导干部能上能下专项考核办法》等10余项制度,形成一整套强化责任、监督考核、奖惩分明的“督考合一”体系,全市所有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均列为督考对象。
规矩先行,问责随后,不论官大官小不管权重权轻,督查无禁区,考评无停止,真正做到把追究问责贯穿于“双创”工作全过程。
市“双创”工作指挥部在媒体开设考评发布平台和“双创”红黑榜,每月公布考评排名结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共开展专项督查96期,下发督办通知1137件49415宗次问题,对督查发现的严重问题,联合媒体予以曝光。
8期大型电视问政节目《亮见》过后,共解决36个问题,问责部门31个、干部199人。
市、区纪检和组织部门,对受到群众投诉、“顶风”违纪违规、工作不严不实的单位和个人分别约谈、问责或诫免;考评排名靠后的市直部门、区、镇等85家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在市“双创”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和考评反馈会上作公开检讨。
市、区共问责干部580人次。
同时,对104家考评排名靠前的单位予以奖励,发放奖金1480万元;市、区两级党委通过交任务、压担子在“双创”一线培养和使用干部,共重用、提拔了84名干部,其中处级17名、科级67名。
市委用铁腕转作风的决心,“转”出了广大党员干部想干事的主动性、争干事的积极性、干成事的创造性,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紧紧抓住惠民为民这个宗旨,确保惠及民生、共享成果。
我市把“双创”工作作为利民项目、便民举措、惠民载体,精心构筑惠民工程。
“双创”工作期间,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关注民生,投向民生支出的资金占财政支出的75%。
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新建、改扩建10余所学校,新增教育学位万多个;推行先看病后付费诊疗模式和“限费医疗”改革,实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组建“菜篮子”集团公司,新建大型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多措并举保供稳价;全面整合公交资源,优化公交线网,加快公交场站建设,完成6家民营公司的收购,切实提高公交分担率;对水电气系统进行升级,推进特色餐饮街建设和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方便市民的日常生活,对市容环境进行整治,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加强商业服务、规范公交秩序、改善公共卫生、改造农贸市场等,让“双创”工作惠及民生。
目前,金牛北路老稻美食街、美兰潮立方步行街区等9条特色餐饮街相继开业;海口万人平价海鲜广场落户龙华区,110亩项目用地租赁完成签约,前期的水电、燃气、土地平整等工作基本完成。
全市计划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63处,初具规模试营业29处;“海口城市管家”系统平台实现向全市公众开放,提供便民服务数据45类114972条,业态点位补充134处。
同时,因地制宜引导分流困难居民就业,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安排就业等方式,对因“双创”出现就业困难、家庭困难的小摊小贩、残疾人等给予人性化关怀,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生产困难,不忘根本、不忘初心,兑现“双创”为民惠民的庄严承诺。
港务小区摊贩许国盛、坡巷村路口虾饼阿婆、海秀镇残疾商贩李和平、在兴丹路占道经营的尤思宏夫妇等一大批不同层面的市民群众在“双创”中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和解决。
龙华区绿园路民俗风情一条街在结合万绿园游客来自全国各地的特点,共设置摊位32个,解决了300多名流动摊贩的就业。
原大同路27家裁缝铺从布艺街搬到万国大都会开张营业,从原来面积仅有6平方米的铁皮房迁入有空调的大商场,收入明显增加,裁缝师们异口同声的称道“双创给老百姓带来大实惠”。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流动商贩1200多人得到妥善安置及实现转岗、就业,“双创”工作构建起惠民工程。
紧紧抓住长效机制这个保障,确保持续推进、形成常态。
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双创”工作方向。
及时出台《海口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海口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海口市“多规合一”改革实施方案》、《海口市“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办法》等,使“双创”工作有目标、有措施、有要求;通过市人大出台《海口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海口市关于深入开展全民公益活动的决定》。
一系列“双创”工作法规和规章制度,推动“双创”工作走向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从推动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和市区镇行政管理体制入手,经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决定,实施了《海口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方案》、《海口市进一步深化市、区、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把人员编制、财力等管理权项等向下倾斜,充分发挥区、镇的作用,有效开展综合执法和“双创”工作,共下放编制935名,市、区一线执法队伍分别增加500名协警和1200名城管协管员,实行“公安+城管”、交通、工商、食药监等多部门融合的联合执法;推行“执法+媒体”,实现新闻舆论监督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有机结合,整合资源实现执法效率最大化;海秀街道率先实施“城管下沉社区”网格化管理体制,以中山街道为试点探索推进“六定”责任模式为核心的长效城市管理机制。
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了基层行政能力,全面启动以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条”、各区负责“块”的“条块结合”工作机制,有效地疏通“双创”工作的执行渠道,消除“中梗阻”和“各管各”的现象,对协调体制内部矛盾、融和党政关系,促进上下联动、横向结合、全力推进、持续进行、高速运转,推动“双创”进入可持续、高速度的运转轨道。
同时,建立和完善政府与社会共创机制。
成立海口志愿服务联合会,开通“公益海口”网络服务平台,拟出台《海口市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制度。
目前,已有注册志愿者25万人,志愿服务总时长已超625万个小时,达到《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
筹建海口市公益基金会,设立“双创”专项奖励基金和志愿服务基金,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立健全志愿者星级认定、回馈奖励制度。
强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专门研究《海口市市场诚信体系建设20XX—20XX年工作规划》、《海口市个人信用信息征集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诚信有关工作。
制定《海口市诚信“红黑名单”发布制度》,严格实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开通“诚信海口”网络服务平台,组织开展“诚信企业”、“诚信街区”、“诚信门店”等各类诚信创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诚信光荣的氛围。
结合全域旅游的全面推进,在旅游行业大力倡导“优质服务、诚信为本”的新风尚,推出一批“最美导游”、“最美游客”,加大反面曝光的频率和密度,从重从快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强装强卸、阻挠施工和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行为,增强人民群众和广大投资者的安全感,“诚信海口”和“公益海口”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
一系列长效机制的建立完善,为“双创”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确保了“双创”工作顺利推进。
二、取得的成效
通过高位推动、高效运转,广泛宣传、舆论引领,突出重点、全面整治,强势问责、强化责任,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年的时间,我市“双创”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阶段性成效,实现了市容市貌、群众观念、干部作风、市民素质、经济建设、社会治安“六个明显变化”。
中央文明办组织的20XX年度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我市在参评的9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二;海南省文明办组织的文明大行动测评,海口全省排名第一;20XX年顺利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省级考评。
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地级市防震减灾工作综合考核先进单位,连续六年在全省生态省建设考核中获评优秀等级,连续七年在全省依法行政工作考核中获得第一,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近期,《第一财经周刊》发布了“新一线”城市排行榜,海口被评估为二线城市。
特别是全国“两会期间”,刘云山同志也给予创建工作充分肯定;我市“双创”工作经验和做法在全省文明城市创建暨文明大行动工作推进会上交流推广;得到了省、市两级老干部代表团以及全省各市县参观团的高度赞誉。
一是市容市貌明显变化。
一年来,市级领导身先士卒,以上率下,通过建立“双创”工作联系点、组织开展整治活动、明察暗访、监督检查,带领全市人民开展了持之以恒的环境整治大行动;通过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下沉权力,采取“公安+城管+N”多部门融合的城市管理模式,加强城市治理工作;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市民参与“双创”工作,在广大市民中做到“双创”工作“我知晓、我参与、我奉献”,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双创”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开展卫生死角专项整治活动,对“三无”小区、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卫生死角进行大排查,大整治,卫生死角得到清理;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攻坚克难,逐步形成“双创”工作常态化。
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举措的环境整治,使市容市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双创广场、居仁坊、龙舌路、博桂志愿服务社区、海秀街道储运小区等示范点的辐射下,城市道路干净了,背街小巷整洁了,流动商贩收摊了,商铺经营规范了,车辆停放有序了,城市景观绿化、亮化、美化了。
广大市民和游客看到这种变化赞不绝口,海口的“双创”刷新了一座城。
近日,据测评表明,群众对小街小巷改造满意度达到%。
二是干部作风明显变化。
“双创”工作涉及到历史遗留的问题多,工作任务重,压力大。
有的干部原来形成的懒惰思想,怕苦怕累,不敢攻坚克难,不愿意加班加点,或者是工作上采取应付手段,流于形式,作风不实。
有不少干部因为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受到了责任追究,截止目前,受到责任追究的干部580人次,其中有降职、免职、诫勉谈话、通报批评、警告处分等。
市委的强势问责,引起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反响,广大党员干部引以为戒,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以铁的纪律、铁的作风投入“双创”工作,弘扬“四种精神”,培植“三种特质”。
有的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完成工作任务;有的加班加点,不辞劳苦,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有的日查夜巡,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调动市民参与“双创”工作的积极性;有的坚持包点工作制度,派驻机关干部,引领包点单位开展“双创”工作。
全市2万多名党员干部身先士卒,每天下班后或双休日都会到街巷夜市开展城管巡查、清扫保洁、为民解难,涌现出“活一天,就要好好把一天工作做好”的普通街道干部薛根军、执勤25年让交通文明成靓丽风景的全国最美交警蔡建家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三是群众观念明显变化。
“双创”工作伊始,有不少群众持有怀疑心态,海口城市管理欠账那么多,历史遗留问题那么多,工作难度那么大,能开展“双创”工作吗?
能实现“双创”的目标要求吗?
对“双创”工作认识不够,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处在一种站着看的状态。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看到市委的决心那么大,背水一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看到各级领导这么重视,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埋头苦干;看到广大干部群众干劲那么足,积极参与,攻坚克难;看到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城市面貌就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不得不心服口服,不得不消除怀疑心态,不得不拍手称赞。
“双创”工作赢得了群众,改变了群众的看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那些原持有怀疑态度的群众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有不少群众说,“双创”工作确实给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们都要积极参与“双创”,为“双创”工作做奉献。
比如,海口大英路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旧货铺,是张咏养家糊口的全部家当。
海口启动“双创”模式之初,被要求入店经营的张咏甚至有了转行的想法,然而随着“双创”的深入开展,生意却有了转机,以前开不进车的道路进了小车,一次性购买大批旧货的人更多了。
“以前觉得‘双创’是在为难我们,现在才发现,‘双创’其实是在造福我们。
”张咏坚守着小小的二手店,期待生活更大的转变。
四是市民素质明显变化。
海口“双创”刷新一座城。
街道干净了,城市变美了,市民文明程度也提高了。
“红领巾小交警”、“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了一个家庭,影响了整个社会;“候鸟”老人摔倒,热心市民送医不留名;海口协警帮助拾荒老人过马路;普通市民薛小兰六年如一日免费为环卫工人送茶水;回族青年马牙古拜创业负债20万仍拾金不昧,苦等失主3小时,将捡到的6万多元现金归还失主;“好医生”吴永赞投身麻风病防治49年,退休后再“上岗”开皮肤病诊所,用余热服务乡邻,荣登“中国文明网”《好人365》栏目封面人物;还有万宁市一个领导干部举例说,他家小孩在海口读小学,“双创”开展后,春节期间放完鞭炮就自觉清扫鞭炮纸屑,感动全家老小和邻居。
志愿者龙桂娟,在失去一只胳膊、体弱多病并且生活拮据的困境下,多年来却从未停止奉献爱心的脚步,遇到有困难的人主动帮助,遇到有需要捐助的人慷慨解囊。
海口日报“暖心服务小站”报道她的情况后,许多热心市民、爱心企业和义工朋友纷纷伸出援手送去关怀,新健康美兆体检医院更是主动为其提供免费全身体检。
“双创”,犹如一场“幸福风暴”,将文明融入城市发展的血液中,具化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
一年来,评选出道德模范129名,海口好人345名,美德少年101名。
五是经济建设明显变化。
在“双创”工作的带动下,经济实现了稳增长,创造了项目周五签约、周六拿证一天完成所有审批,1个月完成骑楼老街业态调整,40天完成“三园合一”工程建设,47天完成首届三角梅花展布展,60天完成龙华双创广场建设,3个月美兰机场扩建征地8190亩,26个月建成省肿瘤医院等一批“海口速度”;一举揽获了20XX年海南省百日大会战唯一的综合特等奖、重点项目绩效考评上台阶奖等7项大奖。
20XX年,全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房地产销售、金融业增加值增长“四个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排名第一,总量和增速均排名全省第一;地区生产总值、全口径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比重分别为%、%和%,分别提升个、个和个百分点;在全省“投资项目百日大会战”中我市囊括九项大奖中的七项,一些沉淀多年未开工的中央投资项目全部开工,中央投资项目当年投资完成率达100%。
20XX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占全省的%;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总量和增速在全省夺得“两个第一”,对全省贡献率超七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26元,增长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38元,增长%。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进出口总额以15%的增速增长,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中,“海口速度”跑出三个全国第一。
20XX年中国第四次省会城市公共治理指数报告显示,在30个省会城市参与调查中,海口市排名第9,首次进入前10名。
六是社会治安明显变化。
将社会综治工作放在“双创”大局中谋划和推动,做到治安与“双创”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所取得的明显成效。
自20XX年海口警情呈逐年上升趋势以来,今年上半年开始出现拐点:
市公安局受理的各类警情与往年同期相比下降%,其中赌博、入室盗窃、打架斗殴、“两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