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法.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23362288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操作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操作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操作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操作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操作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操作法.docx

《操作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操作法.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操作法.docx

操作法

中和岗位操作法

1岗位基本任务

1.1本岗位基本生产任务

磷酸工序来的磷酸和外购纯碱进行中和反应,制成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摩尔比约为2:

1的中和液,供炉头岗位使用,并负责输送过程中的中和液的净化。

2安全生产要求

2.1岗位安全生产特点

(1)磷酸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液体,对皮肤有干燥、腐蚀性能,能刺激皮肤引起发炎、破坏机体组织。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好护目镜、耐酸碱手套等防护用品;

(2)纯碱属碱性物质,溅在皮肤上,尤其是溅到黏膜,可产生软痂,并能渗入深层组织。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手套等防护用品;

(3)磷酸与纯碱的中和反应剧烈,必须遵循先碱后酸的程序配制中和液,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热量,故中和液属高温液体,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佩戴好帆布手套等防护用品;

(4)在配制与输送中和液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槽内液位的显示,禁止溢槽事故的发生。

2.2安全生产规定及注意事项

(1)配制中和液时必须先添加烧碱再添加磷酸,不能酸、碱同时添加,反应剧烈时会影响安全和成本。

(2)随时注意搅拌器的运行情况和电流情况。

(3)随时保证过滤器的完好,确保中和液干净。

(4)磷酸、纯碱具有腐蚀性,杜绝跑、冒、滴、漏当班时,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如工作服、手套等),精心操作,避免被磷酸烧伤,中和液烫伤。

(5)加纯碱时谨防溢槽事故发生。

(6)设备、管线、阀门等无油污、无积尘、周边无杂物;设备的润滑油量保持

在规定范围内;对有故障、隐患的设备应及时整改、主动上报。

(7)管线、阀门、接头不允许跑、冒、滴、漏,杜绝安全隐患。

(8)所有现场安全消防用具与器材等摆放有序、完好。

3工艺指标

3.1本岗位工艺控制指标、操作控制指标

序号

项目

工艺指标

备注

1

硝铵(尿素)用量

3~6kg/吨五钠

2

中和度

纯碱:

2.80~2.90

3

中和液婆美度

54~56Be’

3.2原、辅料材料及其他材料的性质、控制指标、配制方法和分析方法

3.2.1原、辅料材料的性质及控制指标

3.2.1.1各种材料的性质

(1)磷酸

磷酸纯品为无色液体或斜方晶系晶体,是一种腐蚀性极强的液体,无臭、无毒、味很酸、无爆炸危险。

相对分子量98,相对密度1.834g/cm.(18℃),无水正磷酸的熔点为42.35℃。

沸点213℃时(失去1/2H2O),则生成焦磷酸(H4P2O7),300℃时生成偏磷酸(HPO3)。

磷酸易溶于水和乙醇,其酸性较硫酸、盐酸H4P2O7、硝酸等强酸为弱,但较醋酸、硼酸等弱酸为强,对皮肤有干燥、腐蚀性能,能刺激皮肤引起发炎、破坏机体组织;磷酸的烟雾对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能造成全身中毒现象;浓磷酸在瓷器中加热时有侵蚀作用,有吸湿性。

(2)尿素

尿素显白色或浅黄色的结晶体,无味,无臭,相对分子量60.005,易溶于水和液氨,能溶于醇,稍溶于乙醚和脂,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水溶液呈中性,吸湿性较强。

温度高于130度时,水溶液会直接分解为氨和二氧化碳。

(3)硝酸铵

硝酸铵为无色斜方晶系结晶或白色细小颗粒结晶。

相对分子量80.04,相对密度1.725g/cm.(25℃),熔点169.6℃。

210℃时分解放出一氧化氮和水蒸汽,如加热过猛会引起爆炸。

溶于水、甲醇、乙醇、丙酮和液氮,不溶于醚。

吸湿性强,易结块。

在常温下对撞击、摩擦并无反应,但有引爆剂或密闭保存时,因蓄积的分解物(二氧化氮和水蒸汽)影响会引起爆炸。

具有氧化性,与有机物、可燃物、亚硝酸钠、硫磺、酸等接触能引起爆炸或燃烧。

各种工有机杂质均能显著增加其爆炸性。

(4)碳酸钠

碳酸钠又名纯碱、苏打,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沫或细沙。

相对分子量106,相对密度2.532g/cm.(20/4℃),熔点851℃,易溶于水,在35.4℃下其溶解度最大,每100g水中可溶解49.7g碳酸钠,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酮。

其溶液因水解而呈碱性,有一定腐蚀性,能与酸进行中和反应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

与石灰水苛化反应而成氢氧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

碳酸钠味涩,在潮湿空气中易吸收水分而结块。

吸入该粉尘可引起呼吸道刺激和结膜炎,溶液接触皮肤和溅入眼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灼烧,其程度较苛性钠轻。

长时间接触本品溶液可能出现湿疹、皮肤松软、皮炎(浓度为2%时)等。

2%溶液对眼睛无伤害,但浓溶液可引起烧伤、坏死,以至角膜浑浊。

空气中碳酸钠粉尘容许浓度为2mg/m3。

3.2.1.2质量控制指标

磷酸:

H3PO4(%)≥75%

纯碱:

Na2CO3(%)≥98.8烧失量(%)≤1.00

水不溶物(%)≤0.10

硝铵:

NH4NO3(%)≥99.5总氮(%)≥34.6

尿素:

含量(%)≥99.5总氮≥(%)34.6

蒸汽:

压力(表压):

总管0.15~0.3Mpa中和液保温管0.15~0.3Mpa

3.2.2分析方法

3.2.2.1中和液质量指标

中和度2.80~3.03婆美度54~56Be’

3.2.2.2中和液中和度的测定

(1)测定原理

NaH2PO4+NaOH==Na2HPO4+H2O

Na2HPO4+HCl==NaH2PO4+NaCl

(当Na2HPO4:

NaH2PO4=2:

1时,PH=6.8)

(2)试剂溶液

A、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

B、0.3000mol/LHCl标准溶液

C、0.1%百里香酚酞指示剂

D、0.1%甲基橙指示剂

(3)分析步骤

吸取中和液10滴于250ml三角瓶中,加蒸馏水25ml,加入百里香酚酞指示剂3滴,用0.1000mol/L(C1)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呈微蓝色,记下消耗NaOH的体积V1,再加入2滴甲基橙指示剂用0.3000mol/L(C2)HCl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记下消耗的HCl的体积V2。

(4)中和度(H)的计算

H=C2V2÷C1V1

测定摩尔比(C2÷C1)时,在250ml三角瓶中放入0.3000mol/LHCl标准溶液10ml,加入2~3滴酚酞指示剂,然后用0.1000mol/L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呈粉红色为终点,记下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V0(ml),则V0÷10的值即为摩尔比。

3.3.中和液婆美度的测定

取约150ml中和液与取样筒中,在温度为80-90℃时,用洁净的0-70的波美比重计插入取样筒,待波美比重计稳定后,读取波美度即可。

3.4三废排放指标

3.4.1中和所有冷却水排入中和地坑,补充挂膜水池的挂膜水。

3.4.2溢在中和搅拌槽外的中和液、成品五钠全部回收倒入中和搅拌槽,配制成合格的中和液。

4工艺流程

4.1本岗位工艺流程简述

磷酸工序来的磷酸与纯碱进行粗中和反应,反应的粗中和液使用酸和碱精调。

精调合格的中和液内加入催化剂硝酸铵或尿素后经中和液过滤器由中和液泵送到中和液贮槽,供炉头岗位使用。

5设备概述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性能参数

数量(台)

材质

1

中和搅拌器

φ2500×2500 

I=1:

17.5

5

316L

2

中和液泵

CZ65-200

Q=100m3/hH=50m

2

316L

3

1#中和液泵

HT80-50-200

Q=50M3/HH=50m

1

316L

4

2#中和液泵

 

Q=50M3/HH=32m

1

316L

5

地坑槽

Ф3500×5000

V=35m3

1

316L

6

地坑泵

Q=50M3/HH=32m

1

316L

7

料浆贮槽

 

φ2700×3100

1

碳钢

8

中和槽

 

φ2000×2000

5

316L

9

液下泵槽

V303AB

V=1m3

1

碳钢

5.2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内容及要求

5.2.1中和液泵

(1)经常清理润滑系统的油污积垢,保持各润滑部位的清洁。

(2)保持中和液泵轴承和各润滑部位润滑良好,发现温度升高,及时查明原因加以解决。

6生产操作

6.1开车前准备工作

(1)用蒸汽对中和液贮槽的放料管进行冲洗,同时用蒸汽对中和搅拌槽到中和液贮槽的管道进行冲洗,确保管道畅通。

(2)检查中和搅拌槽上的磷酸阀门、液碱阀门、蒸汽阀门、挂膜水阀门是否关闭状态、是否灵活、有无泄漏。

如不灵活则加入润滑油、泄漏则加入填料,如加入填料后仍泄漏,则更换阀门。

(4)检查中和液泵、搅拌电机是否有油,地坑料浆泵和中和液泵的冷却水是否打开。

用手盘动中和液泵的转动部位(如轴承)三至四转,检查转动部位是否灵活,有无异响,并对中和液泵和搅拌电机进行点动试机。

6.2开车操作流程及步骤。

6.2.1正常操作要点

(1)保证每一槽中和液的中和度、婆美度都在规定指标范围内;

(2)中和时注意加入酸碱量的调整,避免反应剧烈伤人。

(3)每小时在高压泵进口处取样分析一次中和度,确保所用的中和液在指标范围内。

(4)每小时必须在聚合炉尾部取样进行水不溶物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上级领导逐级反映,以便调整工艺指标。

6.3正常停车操作流程及步骤

(1)接停车通知后,在保证中和液精调完成的情况下,检查并确保酸、碱现场阀门处于关闭状态。

(2)停搅拌器。

(3)将搅拌槽内中和液完全输送到暂贮槽后停中和液泵。

(4)用返冲蒸汽对所有管道进行冲洗,保证管道畅通。

6.4紧急停车操作流程(忽然断电)及步骤

(1)立即关闭中和搅拌槽磷酸阀门和蒸汽阀门,停止加酸和加碱。

(2)如中和搅拌槽内反应达到中期(反应比较剧烈),操作人员应立即离开现场,(3)在现场树立警戒标志,在故障解除后启动搅拌后才能恢复正常生产。

7异常情况及处理

7.1异常情况分析处理表

序号

不正常现象

产生原因

处理方法

1

1.中和度偏高

2.中和度偏低

1.加酸不够,纯碱碱过量

2.加碱不够,磷酸过量

1.补加适量磷酸

2.补加适量纯碱

2

中和液泵运转正常但流量低

泵出口被污物堵塞叶轮被脏物堵,通道截面缩小电机反转

拆下叶轮清理通知电工检修电机

3

运转设备

突然断电

电压波动大,突然跳闸电力系统坏,停电设备运转超负荷,烧坏保险丝

重新启动设备电源按突然停电处理叫电工处理,按好保险丝,并找出超负荷原因

4

中和液泵

剧烈震动

泵轴承变形轴套磨损

拆下泵轴更换更换轴承

5

中和液泵有异声

泵壳风叶有异物卡塞轴承损坏

清除异物更换轴承

6

溢槽

搅拌槽本身液位很高,而操作不当,加碱加酸速度快,中和反应过剧裂

立即停止加酸和加碱,必要时立即打开清水阀门

7

婆美度偏低

磷酸浓度低开启直通蒸汽清水阀内漏,加挂沫水量过多

通知磷酸工序或调度调整其浓度关闭直能蒸汽更换阀门

8巡回检查与交接班内容

8.1巡回检查内容

8.1.1路线:

中和操作室--→1#号搅拌槽--→2#号搅拌槽--→3#号搅拌槽--→4#号搅拌槽--→5#号搅拌槽--→中和地坑-→中和过滤网-→液下泵槽-→液下泵-→料浆贮槽--→中和操作室

8.1.2巡检内容:

(1)中和搅拌电机:

手摸电机是否有温度过高现象,利用改刀听电机轴承和机体内有无异响,嗅其是否有异味,看电流是否有超高现象。

(2)中和现场是否有足够的尿素、销铵备用。

(3)查看中和液贮槽和中和液搅拌槽液位。

(4)随时注意中和液贮槽液位情况,避免打出槽外,随时保持物料管道的畅通。

8.2交接班内容

(1)在交接班前进行最后一次巡检,对整个生产系统或流水线在当班的生产情况再作一次全面的了解,交班人员在交班30分钟前再把当班记录再次检查一遍,确保记录的及时性、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

(2)交班人在交班前应认真检查各工艺控制点,设备运行情况,现场卫生状况及运行记录情况,及时整改不符合交接班标准的地方。

检查完毕后,如实填写交接班记录。

(3)交班人在交班时应如实、详细地向接班人介绍生产情况、本班生产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处理办法和处理结果。

(4)接班班组在接班前应按要求召开班前调度会,班前调度会夜班23:

40分;白班7:

40分;中班15:

40分召开,接班调度在15分钟内完成班前调度会的组织召开工作,主要内容包括清点人数,传达分厂通知或会议精神,安排当天的工作,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的重点。

(5)在班前调度会开完之后各岗位人员要即刻对生产现场进行巡检,到现场或操作室检查各工艺控制点、检查设备运转情况现场卫生,查对原始记录。

接班人在检查核对后,若发现问题,直接报告调度,由调度协调处理或报车间处理。

(6)接班人在确认符合接班条件时,方可在交接班记录上签字。

在确认不符合接班条件,应及时向交班人指出,交班人应立即进行整改,整改符合交班条件时方可交班,交班人才能离开现场。

(7)交班人完成交班后,应召开班后会,主要内容是一天工作的点评及针对性的表扬或批评。

炉头岗位操作法

1岗位基本任务

1.1本岗位基本生产任务

将合格的中和液输送到聚合炉内干燥、脱水聚合生成合格五钠。

2安全生产要求

2.1岗位安全生产特点

(1)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吸入一定量会造成中毒。

必须确认管道及阀门无泄漏才能开车;若发生泄漏,必须立即疏散人群,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佩带好防护面罩;

(2)中和液是高温液体,操作过程中必须佩带帆布手套等防护用品。

2.2安全生产规定及注意事项

(1)为防止中和液、蒸汽、炉内五钠的烫伤,必须按规定穿戴劳保用品(如工作服、防护手套等),

(2)设备、管线、阀门等无油污、无积尘、周边无杂物;设备的润滑油量保持在规定范围内;对有故障、隐患的设备应及时整改、主动上报。

(3)管线、阀门、接头不允许跑、冒、滴、漏,杜绝安全隐患。

(4)所有现场安全消防用具与器材等摆放有序、完好。

3工艺指标

3.1本岗位工艺控制指标、操作控制指标

序号

项目

工艺指标

备注

1

大隆泵电机电流

50~70A

3

炉头尾气总管压力

500~1500Pa

4

聚合炉转速

≦200转/min

5

聚合炉炉尾温度

290~400℃

6

聚合炉电机电流

20~40A

7

助燃空气压力

2000~3000Pa

8

引风负压

800~2500Pa

3.2原、辅料材料及其他材料的性质、控制指标

3.2.1辅料性质

(1)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臭、无刺激性的气体,不溶于水,易溶于氨水,与空气混合的爆炸范围为12.5~74%。

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其吸入与排出取决于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及血液中已吸收一氧化碳的程度。

CO随空气吸入同血红蛋白其亲和力是氧气同血红蛋白亲和力的240倍,故使身体缺氧,造成中毒。

其中毒症状有头部沉重、头痛、头晕、耳鸣、眼睛闪光和模糊、身体软弱无力、呕吐等,急性中毒时能很快失去知觉、抽筋、窒息及喘息,故空气中CO浓度低于允许浓度,即小于30mg/m3。

3.3中间品或成品的质量指标

3.3.1三聚磷酸钠质量指标

Na5P3O10(%)≥94.00P2O5(%)≥57.00

I型(%)5.00-55.00水不溶物(%)≤0.1

正钠+焦钠+偏钠(%)≤6.00白度(%)≥90.00

3.4三废排放指标

(1)高压泵溅到地面的中和液收集后返入中和搅拌槽配制成合格的中和液再聚合成五钠。

(2)聚合炉撒落到地面的五钠粉收集后返入中和搅拌槽配制成合格的中和液再聚合成五钠。

4工艺流程

4.1本岗位工艺流程简述

尾气工序来的尾气进入尾气水封,经过炉头总管钟罩阀到炉头烧嘴与来自空气鼓风机的助燃空气混合燃烧,中和液从中和液贮槽经过滤器除去杂质后,经高压泵加压输送经喷嘴雾化喷入聚合炉和由尾气燃烧提供的热源进行高温干燥聚合。

5设备概述

5.1本岗位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主要性能参数

数量(台/套)

材质

1

高压泵

3DLN7/13B

排量7M3/H塞径φ60mm

1

Q235-A

2

高压泵

3DLN6/15A

排量6M3/H塞径φ55mm

2

Q235-A

3

聚合炉

(Ф3400~Ф3000)×15500

1

Q235-A

4

防爆水封

Ф:

520h:

730

1

Q235-A

5

聚合鼓风机

4-72NO4.5A

Q=12882M3/HP=1412Pa

1

Q235-A

5.2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内容及要求

5.2.1高压泵的维护与保养

(1)大隆泵的润滑油采用L-CKC150工业闭式齿轮油。

(2)新泵运转一个月以后换油一次,以后六个月换油一次,同时清洗油池。

(3)发现密封泄漏严重应及时检修或更换已损坏的密封部件。

(4)随时检查各运转部件,电机的外观测温度(用手摸或测定),发现温度超过70度应及时通知维修处理。

5.2.2聚合炉的维护与保养

(1)安装调试完后进行空转(跑合)试验,试验确认合格合,才可加料,加热风试运行。

(2)操作时应根据物料情况适当调节进气量、转筒转速、引风量,使聚合炉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耗能少,产量大。

(3)检查聚合炉运行情况,注意减速机,托轮座温升,去除齿轮表面、滚轮表面的杂质。

托轮及齿轮润滑采用锂基润滑,润滑效果较好,应根据润滑油清洁情况进行更换和添加润滑油。

(4)聚合炉炉头、炉尾采取迷宫式和纵垂式密封,减少不可控冷空气进气量。

6生产操作

6.1开车前准备工作

(1)用蒸汽检查本岗位的尾气管道是否畅通无阻,以放空管有蒸汽出来为准,尾气管道排水阀、尾气水封排水阀门,U型水封排水阀门、空气鼓风机阀门及钟罩阀是否灵活好用。

(2)打开尾气管道排水阀、尾气水封的排水阀门,U型水封排水阀门,排净尾气管道、尾气水封、U型水封的积水。

(3)拆检喷枪,选择相配合的喷芯、花盘、旋转芯装好喷枪备用。

(4)给聚合炉齿轮加好润滑油(以油淹没托轮下部边沿为准),给聚合炉托轮加入适量的冷却水(以水淹没托轮下部边沿为准)。

(5)准备好工具(如:

游标卡尺、扳手等)和防护用品(如工作服、手套等)。

(6)请仪表工检查各温度计、压力表显示是否准确。

(7)按聚合炉开车按钮,启动聚合炉,观察聚合炉是否反转。

(8)点动空气鼓风机,如能正常转动,则按空气鼓风机开车按钮,启动空气鼓风机,观察鼓风机电流是否在指标范围内。

(9)接到班长通知后,立即与后系统岗位取得联系,打开尾气风机进口阀门调整引风量在1600-2000pa(开车时引风量)之间和鼓风机进口阀门调整鼓风压力在工艺指标范围内。

(10)对尾气管道进行15-20分钟置换,打开尾气总管钟罩阀对煤气烧嘴残留气体进行10-15分钟的置换,置换后关死烧嘴阀门。

(11)与尾气岗位取得联系,确认尾气正常后用点火棒在聚合炉外进行试点,确保点火棒火焰燃烧正常无熄火或带火星现象,火焰呈橙红色,观察燃烧情况、尾气压力的变化为正常

(12)将点火棒置于煤气烧嘴前,迅速开启点火煤气阀门,点燃尾气,严格按照“火等气”的操作原则进行。

点火不成功时,立即关死煤气烧嘴阀门,必须重新对管道进行置换后,方可再次点火。

(13)点火时先对角点两把火,烘炉30分钟。

当聚合炉尾温度达到320~330℃

并继续烘炉15-20分钟时(严禁在烘炉时炉尾温度超过350℃)。

(14)烘炉完成后,点燃全部煤气烧嘴阀门,打开鼓风机阀门以及烧嘴阀门调整鼓风量以及尾气量,以尾气烧嘴不脱火为准(脱火即烧嘴前一部份无火焰),并密切注意煤气压力在指标范围内。

(15)启高压泵喷料,仔细观察中和液的雾化情况,70°≦雾化角≦90°,防止聚合炉粘壁。

6.2停车操作流程及步骤

6.2.1正常停车步骤

(1)接到调度通知,停高压泵后,保持聚合炉尾温在320℃左右十分钟,使聚合炉内的物料全部聚合完全。

关死烧嘴阀门,逐个将烧嘴的火熄灭(注意检查是否熄火完全),放下总管钟罩阀,保持总管正压,并每小时作好记录。

(2)拆卸喷枪,检查喷头和喷芯是否变形,并妥善保管。

(3)待聚合炉炉尾温度降至100℃以下时,将聚合炉内物料转空后按下聚合炉停车按钮,将聚合炉停下。

(4)按空气鼓风机电源电钮,停空气鼓风机。

(5)打开清水阀,往U型水封内加入清水直到溢流管有清水流出为止。

(6)作好停车记录。

6.2.2正常操作要点

(1)随时与中和岗位联系,以保证中和液的正常供给。

(2)根据供蒸汽情况,与调度联系,以保证本工序蒸汽的供给,防止中和液冻结。

(3)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

(4)随时注意高压泵运行情况。

(5)随时注意中和液的雾化情况,严格执行本岗位的工艺控制指标,防止粘壁。

(6)密切注意尾气压力的波动情况,防止回火。

(4)关闭冷却水。

(5)关闭中和液贮槽到高压泵的放料阀门。

7异常情况及处理

7.1异常情况分析处理表

序号

事故现象

事故原因

排除方法

1

高压泵电流波动大(常称脉冲)

1.泵头密封圈泄漏

2.供料不足

3.喷杆漏料

1.换密封圈

2.清理过滤器,提高中和液贮槽液

3.更换喷枪

2

填料箱(或冷却水)发烫异常

填料坏

更换填料

3

高压泵打不起压

进液阀坏(或有异物)

检修或取出异物

4

聚合炉粘壁

1.炉尾温度低

2.中和液中和度偏低(粘壁发硬)

3.中和液婆美度低

4.喷芯或花盘变形

5.高压泵喷料不正常有脉冲

1.提高温度

2.通知中和工序调整中和度

3.提高婆美度

4.拆卸喷杆更换

5.停下高压泵检修

5

尾气压力波动大

1.水封或管道积水

2.加压机故障

3.压力表故障

1.排放水封、尾气缓冲罐及煤气管道上的积水

2.通知尾气工序处理

3.通知仪表工检查

6

尾气烧嘴火焰

暗红不亮

1.尾气量过大

2.鼓风量过小

3.尾气质量差

1.调整尾气用量

2.调整鼓风量

3.通知尾气工序

7

部分烧嘴熄火

1.管道阻塞

2.尾气压力低

1.停车清洗管道

2.通知尾气工序

8

炉尾正压

1.引风机叶片阻塞

2.尾气管道阻塞

3.引风机皮带老化或打滑

4.引风量太小

5.旋风进口堵塞

1.停车清理引风机

2.停车清理尾气管道

3.停车更换皮带

4.调整引风量

5.清理旋风进口堵塞

9

I型含量低

1.中和度低

2.负压小

3.温度低

4.花盘底座孔堵

5.雾化角小

6.聚合炉转速小

7.婆美度低

1.提高中和度

2.提高负压

3.提高温度

4.更换花盘底座

5.更换花盘

6.提高转速

7.提高婆美度

10

焦钠高

1.中和度高

2.温度低

3.中和液中SO42-高

1.适当降低中和度

2.提高温度

3.减少挂膜水使用

11

水不溶物高

1.中和度低

2.原料中含杂质

1.提高中和度

2.更换原料

12

焦钠水不溶物双高

1.料浆中SO42-高

1.停止使用挂膜水

13

粒度不合格

1.粉碎机故障

2.筛网破

1.检查粉碎机

2.更换筛网

14

密度不合格

1.筛网目数不够

2.粉碎力度不够

1.更换筛网

2.开串级粉碎机

15

I型含量高

1.中和度高

2.聚合炉转速高

3.婆美度高

4.负压高

5.雾化角小

1.降低中和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