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财务主表比率分析及评价方法.docx
《三大财务主表比率分析及评价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大财务主表比率分析及评价方法.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大财务主表比率分析及评价方法
三大财务主表比率分析及评价方法
三大财务主表是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表》,它们是一个企业必须具备的三个主要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钱从哪里来”和“资金投入在哪种资产上面”;《损益表》也常称作《利润表》,反映的是“各类成本的结构”和“利润的品质”;《现金流表》反映的是“营运、理财、投资三种活动导致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状况”。
一、偿债能力分析
企业的偿债能力反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性,同时也体现了企业是否善于利用负债来为企业获得更大收益。
(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认为流动比率为2∶1比较适宜。
过低则表示企业难以如期偿还债务,过高则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占用较多,一方面可能会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获利能力,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应收账款占用过多,或在产品和产成品呆滞积压的结果。
但是流动比率指标中并没有考虑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流动负债的到期结构这二个问题,并不是每一种流动资产都具有相同的变现能力,也不是所有的流动负债都会同时到期。
如果企业最近到期的流动负债很多,但是可以变现的流动资产却很少,尽管流动比率表面上反映的情况相当好,事实上企业却面临着现金短缺、现金周转不灵、偿债能力不足等问题。
所以,在分析企业流动比率指标的同时,必须考察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现能力、流动负债的到期结构这二个问题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待摊费用
一般认为速动比率为1比较适宜,表明企业每一元钱的流动负债即有一元钱的速动资产来保证。
但应注意速动资产中还包括应收账款,其变现能力需要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分析。
如果速动比率过低,则表明企业偿债能力较差,比率过高则可能表明企业因拥有过多的货币资金而丧失了一些投资和获利的机会。
3、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现金等价物是指有价证券。
现金比率是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最直接的指标,说明每100元流动负债有多少现金做保证。
如果现金比率过高可能表明企业因保留大量的货币资金而丧失了一些投资机会。
4、流动现金短期偿债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
流动现金短期偿债比率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流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当期流动负债的偿还。
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流动现金偿付能力越强。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分析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一般认为资产负债率的水平在40%~60%比较适宜,但是这需要根据各行业特点分别看待。
当企业全部资本所得利润率高于借款利息率时,财务杠杆作用越大,股东回报率越高。
但是对于债权人来说,这个比率越低债权越安全。
2、财务杠杆倍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财务杠杆倍数通过计算总资产是股东投入的几倍,说明了企业营运的本钱是从哪儿来的?
企业营运投资中有百分之几的钱是借来的?
有百分之几的钱是股东自己的。
3、财务杠杆效果=股东投资回报率÷总资产报酬率
财务杠杆效果指标说明了企业运用财务杠杆工具究竟给股东带来的是利益还是损失。
当财务杠杆效果数额大于1时,说明企业运用财务杠杆工具给股东带来了利益,而且数额越高说明股东通过利用财务杠杆工具得到的利益越大;当财务杠杆效果数额小于1时,说明企业运用财务杠杆工具给股东带来了损失,而且数额越低说明股东利用财务杠杆工具造成的损失越大。
4、负债权益比=负债总额÷股东权益
负债权益比也叫产权比率,反映了负债与股东权益的关系。
负债权益比高说明是高财务杠杆、高股东回报率的财务结构,反之,则是低财务杠杆,低股东回报率的财务结构。
高财务杠杆并不完全等同于高风险,财务杠杆的风险大小应取决于企业全部资本利润率是否超过借入款项的利率以及现金流转的速度。
按照一般经验判断,比率为1时是理想型,2为健全型,5时说明资金周转不灵,10以上就危险了,达到30以上企业就要面临倒闭清算了。
但是这种经验判断抛开了企业全部资本利润率与借入款项利率的关系问题,所以结论有可能是偏颇的。
如果一个企业的全部资本利润率低于借入款项利率,那么即便负债权益比为1也是不理想的。
如果一个企业的全部资本利润率远远高于借入款项利率,并且现金流入的速度足以满足现金流出的需要,那么负债权益比即使达到30也是安全的。
5、流动现金偿付债务能力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
该比率反映了企业最大的付息能力,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同时,该指标的倒数恰好反映了企业在当前经营状况下偿还全部债务所需的时间。
6、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息税前利润=净利润总额+利息费用
这个公式中分母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因为资本化利息虽然不在利润表中扣除,但仍然是要偿还的。
已获利息倍数指标反映企业经营收益是所需支付债务利息的多少倍。
只要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足的能力偿付利息。
7、现金偿付利息保障倍数=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利息费用
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计算的,只是账面利润不能用来支付利息,所以用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更能表明企业的现金偿还能力。
8、资本成本率=资金占用成本(如利息)÷筹措资金总额×(1-手续费率)
资本成本率是分析筹集资金所付的代价占企业筹资总额的百分之多少。
(三)通过资产构成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
1、计算《资产负债表》中“主要项目的资产÷总资产”的比率。
2、分析以上资产所占比例是否合理?
(合理性需要结合企业历史水平及同行业水平来确定。
)
3、计算以上资产的构成科目分别占此项资产的比率:
每个科目的资产数额÷此项资产数额。
4、分析各科目资产的构成状况,并分析其占用合理性。
5、分析各科目资产的质量状况。
如存货质量分析和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要充分考虑这些资产的变现能力;固定资产构成分析则需要充分考虑各项固定资产的内在价值及所占比例,从而反映固定资产质量。
资产构成状况表:
(具体项目内容需根据不同企业实际资产构成设计)
项目
期末金额(元)
构成比率
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
应收账款
其它应收款
预付账款
存货
流动资产合计
长期投资合计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减: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减: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100%
一般而言,企业流动资产所占比例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好,流转速度越快。
但是我们还必须重视应收账款和存货在流动资产中占有的比例,以及应收账款账龄及存货的质量状况,从而进一步确认这部分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
同时,如果固定资产所占比例过小,则需要认真分析是否有可能使企业丧失了一部分产能。
存货质量分析表:
项目
期末金额(元)
其中三年以上部分
计提跌价准备
净值(元)
金额(元)
百分比
金额(元)
百分比
原材料
盈利能力分析
通过盈利能力分析,发现企业各项业务对企业利润或企业价值的贡献大小,便于管理者采取措施改进业务结构或业务模式。
(一)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1、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
销售毛利(或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销售毛利率表明在主营业务收入之中含有百分之多少的销售毛利。
这个指标需要与企业的目标毛利率、同行业平均水平毛利率加以比较,以正确判断企业盈利能力,提高盈利水平。
2、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
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或主营业务利润)-期间费用
营业利润率表明在产品销售收入中,扣除成本费用后的利润占有多少百分比。
3、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支出
4、净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净利润率表明在企业总销售收入中,净利润占有多少百分比。
净利润之中不仅包含有主营业务净利润,还包含有营业外收支净额及投资收益,是企业盈利的总和。
但是由于营业外收支净额及投资收益具有不稳定因素,所以销售净利率指标的变动性可能比较大。
5、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资产平均总额
资产平均总额是年初资产总额与年末资产总额的平均数。
总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益越好,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越强,经营管理水平越高。
6、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
销售利润率=利润总额÷销售收入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上述公式表明:
要提高总资产报酬率,不仅要设法提高利润总额、提高销售利润率,还要尽可能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只有从这三方面入手,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7、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
平均净资产是企业年初净资产与年末净资产的平均数。
这个指标是反映企业自有资金盈利能力的指标,也称作“股东投资回报率”或“权益报酬率”,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指标。
净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杜邦分析体系是将净资产报酬率按照这个公式展开分析的。
8、经营现金流量净利率=净利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这个比率显示企业净利润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百分比。
但是由于企业净利润不完全是由经营活动产生,所以它仅仅反映了一种比例关系。
9、现金流量净利率=净利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这个指标说明企业每实现1元的现金净流量所获得净利润的百分比。
现金流量净利率越高,说明企业经营的效果越好。
10、现金获利率=净利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平均占用额
这个指标说明每一元现金及等价物可以获得百分之多少的净利润。
(二)盈亏平衡点
盈亏平衡点=单位固定成本÷(产品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这个公式说明了现代理财方法的一个秘诀:
尽量使固定费用变动化,将有利于降低产品盈亏平衡点。
(三)通过利润结构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1、计算《利润表》中每个项目的金额÷主营业务收入的比率。
2、分析各个项目所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是否合理?
找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的突破点。
3、计算以上利润的构成科目分别占此项利润的比率:
每个科目的利润数额÷此项利润数额。
4、分析主要科目利润的构成状况,并分析其与企业相对应的投入资产的报酬率是否合理。
例如《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分析表》、《主营业务成本构成分析表》、《三项费用构成分析表》、《主要产品(或项目)收入与成本对照分析表》。
《利润表》构成分析表:
项目
金额(元)
构成比率
一、主营业务收入
100%
减:
主营业务成本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
其它业务利润
减: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
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减:
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
所得税
五、净利润
(四)纵向比较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通过《利润表》中各项目变化趋势分析企业盈利能力:
《利润表》比较分析表:
项目
本年金额(元)
上年金额(元)
前年金额(元)
一、主营业务收入
减:
主营业务成本
二、主营业务利润
加:
其它业务利润
减:
营业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三、营业利润
加:
投资收益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减:
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
减:
所得税
五、净利润
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通过分析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情况、规模变化、结构变化,发现并改进企业经营过程中对各项资产的利用效率,从而为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资产营运能力比率分析
1、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资产周转额÷资产平均占用额
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资产平均占用额÷资产周转额
资产周转率可以用周转次数表示,也可以用周转天数表示。
周转的次数越多,或者周转的天数越少,说明企业营运能力越强。
2、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金是指企业经营中可供流转使用的资本。
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是营运资本的变现能力,其中主要是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和应付账款的管理。
营运资金数额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现金增加,这种增加可能是由于企业经营业务的迅速扩展,使得存货规模和应收账款(票据)相应地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引起的。
假如这种情况在事先未被充分预计的话,现金周转就可能发生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因缺乏足够的现金无法支付各种到期的账单及其他应付款的情况。
同样的道理,营运资金数额的减少也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面临现金缺乏的风险。
因此,当我们评价营运资金管理现状的时候,需要仔细分析造成各种现象的原因。
3、现金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现金余额
现金周转率越高,说明企业营运能力越强。
4、应收账款周转率(次数)=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
赊销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现销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
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应收账款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计算期天数×应收账款平均占用额÷赊销收入净额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越多,或者周转天数越少,说明企业营运能力越强。
5、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销售成本)÷存货平均占用额
存货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存货周转次数
存货周转率可进一步分解为:
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周转率。
原材料周转率(次数)=原材料耗用额÷原材料平均占用额
原材料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原材料周转次数
在产品周转率(次数)=完工产品成本÷生产成本平均占用额
在产品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在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产成品平均占用额
产成品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产成品周转次数
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流动资产平均占用额
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流动资产周转次数
7、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固定资产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固定资产周转次数
8,总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平均净值
总资产周转期(天数)=计算期天数÷总资产周转次数
以上全部是反映各类资产使用效率的指标,这些指标的高低反映了企业资产的经营效率。
(二)通过资产结构分析企业资产营运能力
此项分析与前文“偿债能力分析”中“通过资产构成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内容大致相同。
(三)纵向比较分析企业资产营运能力
资产周转率指标比较表:
指标
本年数
上年数
前年数
现金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天数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总资产周转天数
如果客观条件允许,可以将以上各项指标与同行业水平相比较,以便寻找差距,提高资产营运效率。
现金流转能力分析
一、现金管理分析:
现金是一项极为特殊的企业资产,一方面它的流动性最强,代表着企业直接的支付能力和应变能力;另一方面它的赢利性又是最弱的,闲置不用的现金不仅不能带来收益,由于机会成本的存在,还会意味着造成损失。
现金的这种流动性——收益性的逆向矛盾规律是进行现金管理的重要理论依据。
企业一切理财行为均会影响企业的现金流转,所以对企业现金流动的预算和控制就成为了理财工作的重心。
企业现金流转管理包括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二个方面,现金流入控制的中心是设法造成较强的流动性;现金流出的控制中心是侧重于收益性的提高。
1、现金管理财务分析
(A)分析现金余额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并与前二年比较,分析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B)分析现金流量表中各项活动的现金流量所占比例,并与前二年比较,分析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C)分析现金周转情况,计算存货周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从而计算现金周转期,并与前二年比较,分析上升或下降的原因。
2、现金管理职能分析
(A)企业是否编制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编制的程序是怎样的?
准确程度如何?
(B)企业对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遵守情况如何?
(C)企业是否制定了现金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
(D)企业对现金支出如何进行授权控制?
责权是否匹配?
(E)企业在加速现金周转方面制定了哪些措施?
效果如何?
(F)企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减少资金沉淀和占用?
效果如何?
(G)企业在现金管理中的难点及问题在哪里?
二、现金流转危机:
对于发展中的企业而言,以下几种情况将会导致现金流危机,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1、在业务飞速增长的时期,虽然销售量和利润大幅增长,但投资需求的增长与现金流量的增长速度不匹配,易于出现资金链断裂,酿成财务危机。
2、因收款周期过长、库存过大等原因造成周转速度较慢,企业往往此时出现高额负债,加大了财务费用和财务风险。
3、业务增长的非均衡现象,减弱了企业对付款和回款周期的控制能力,导致了不同时期现金的流入与流出没有规律,很难形成良性循环,增大了企业营运风险。
企业为了避免发生现金流转危机,需要使用衡量投资收益率和减少现金流转周期的考核指标,促使各部门经理努力实现现金流动性、盈利性、增长性三者之间的相对平衡。
三、现金流转周期:
计算现金流转周期可以反映下列问题:
一是现金流转周期是否过长?
是否应缩短周期以减少营运资金投入?
二是现金流转周期是否过短或不稳定?
是否意味着需要增加营运资金的投入?
现金流转周期考核指标的重点是库存、应收款、应付款三个方面。
现金流转周转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
应收账款周转期(天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销售收入×365(周转期天数)
应付账款周转期(天数)=应付账款平均余额÷年销售收入×365(周转期天数)
存货周转期(天数)=原材料周转期+生产周期+产成品周转期
原材料周转期(天数)=原材料库存平均余额÷年销售成本×365(周转期天数)
生产周期(天数)=在产品平均余额÷年销售成本×365(周转期天数)
产成品周转期(天数)=产成品平均余额÷年销售成本×365(周转期天数)
营运资金积压期间(天数)=应收账款天数+存货天数-应付账款天数
营运资金需求量=年营业总额÷365天×营运资金积压期间
四、《现金流量表》的结构
由于会计体系中使用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给企业核算利润创造了灵活的条件,使得会计利润易于被调节,具有可操纵性,经常存在着虚幻的一面。
其中会计确认、计量中的摊销、预提、递延、分配是利润操纵的基本工具。
而《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收付制为基础编制的,因此弥补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编制而出现的不足。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质量、财务灵活性、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的信息进行验证或修正。
《现金流量表》的主体结构可以概括为三句话:
一分为三,一分为六,一分为九。
一分为三:
说明主表由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部分组成。
一分为六:
在一分为三的基础上,每一块又都包含着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二部分。
一分为九:
在主表一分为六的基础上,还要分别加上附表中的三大块内容——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入-经营现金流出
=净利润+非现金费用(如折旧)-非现金收入
五、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1、现金流入结构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结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总额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结构=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总额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结构=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入总额
企业的现金来源主要有三个渠道: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入、筹资活动现金流入。
一个健康的企业不可能长期依靠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维持和发展,良好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才能使企业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所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量应占据现金流入总额绝大部分比例;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的比例要求适中;另外,通过计算筹资活动现金流入量比例可以揭示财务杠杆在现金流量中发挥的作用。
2、现金流出结构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结构=经营活动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出总额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结构=投资活动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出总额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结构=筹资活动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出总额
在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各个时期现金流出的变化幅度通常不会太大,如果出现较大变动,则需要进一步寻找原因。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一般是购建固定资产或对外投资引起的,此时结构比例合理与否要视经营者决策正确与否而定。
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主要是为了偿还到期债务和支付现金股利。
债务偿还意味着企业财物风险随之降低,但如果短时期内筹资活动现金流出所占比例太大,也可能引起资金周转困难。
主业成本现金支付率=经营活动现金流出÷主营业务成本
主业成本现金支付率反映了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特别是体现了以物流控制为主要内容的成本核算与管理水平。
如果该指标小于1,说明成本现金支付率较低,或者生产经营成本绝对额较小。
说明企业不仅能够巧用财务杠杆,进行成本核算,而且成本控制有效,成本管理水平较高。
3、流入流出比例分析
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例=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例=投资活动现金流入÷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例=筹资活动现金流入÷筹资活动现金流出
流入流出比例可以理解为投入与产出的比例。
4、现金净流量结构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结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额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结构=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额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结构=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现金净流量总额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所占比重越大,表明主营业务在企业中越占有重要地位。
如果一个企业还能够同时拥有较高的利润率和现金流量水平,那么就基本可以表明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财务状况良好,具有长期发展潜力。
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分析中,我们还需要将结构状况与企业发展所处的阶段联系起来分析。
因为各种结构性比率在企业初创期、高速发展扩张期、成熟期、衰退期等不同发展阶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六、现金流量指标比率分析
1、盈利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利润总额
这个比率表明企业利润总额中,有百分之多少是由现金流量作为保障的。
利用这个指标分析企业盈利状况,可以发现人为操纵利润的迹象。
2、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净利润中有多少实现了现金收入。
如果该指标大于1,则表示企业净利润有充足的现金作保障;如果该指标小于1,或者低于某一正常水平,甚至出现负数,则说明账面利润并没有产生实实在在的现金流量,或者企业利润并非来自主营业务。
如果一个企业的主营业务利润没有保证,那么这个企业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将受到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