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案 第三单元 1518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5835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教案 第三单元 1518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教案 第三单元 1518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教案 第三单元 1518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教案 第三单元 1518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教案 第三单元 1518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教案 第三单元 1518课.docx

《历史教案 第三单元 1518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教案 第三单元 1518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教案 第三单元 1518课.docx

历史教案第三单元1518课

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教材分析】

秦汉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大一统是秦汉文明的突出特点。

汉武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中国的半个世纪中,扩大了版图,发展和巩固了大一统事业。

“秦皇汉武”成了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

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

汉武帝时期,通过思想文化方面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通过政治方面的“推恩令”和设置司隶校尉、刺史及建立中朝等措施,中央集权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教学目标】

1、知道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以及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

3、通过小组合作与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1、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2、从正反两面评价汉武帝。

【教学难点】

1、对秦始皇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比较。

2、对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进行评价。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

【教学准备】

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收集与这一历史时期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1、导入新课

用投影仪打出汉武帝的人物图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师:

(指人物图像说)图中的这个人物就是汉武帝。

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死于公元前87年,在位54年。

他的一生见证了西汉王朝的鼎盛,可又有谁知道,就是这位功勋卓著的大汉天子,内心里总有着无穷无尽的烦恼!

今天这节课,老师会带着同学们走进汉武帝的内心世界,知晓他的烦恼,感受他的忧愁,并期待大家能为他老人家排忧解难,用我们的智慧开创出别具一格的大一统格局!

2、展示目标

(1)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措施及影响?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并观察历史地图,思考下列问题:

(1)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提出者、含义、措施、影响?

(3)汉初分封的对象、目的、危害?

(4)推恩令的提出者、内容、作用?

(5)强化监察制度的目的、措施、结果?

三、展示、点拨

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朗读、更正、补充、质疑、评价、总结等。

重点:

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探究活动一:

课本第76页

想一想:

“推恩令”巧妙在哪里?

点拨:

“推恩令”巧妙在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弱了诸侯王势力,使之无力与中央对抗,而且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还对皇帝感恩戴德。

自我完善: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练习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皇帝是()

A.汉高祖B.汉文帝C.秦始皇D.汉武帝

2、汉武帝时期新设立的在中央负责监察的官职是()

A.丞相B.御史大夫C.司隶校尉D.刺史

3、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自我完善:

六、作业布置与批改反馈

1、作业布置:

2、批改与反馈:

七、板书设计

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自我完善:

【教学反思】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包括三个问题:

中原王朝同匈奴的和战关系、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三者之间因果相连系,体现了中原王朝、匈奴族和西域各族之间的民族关系。

丝绸之路是中国沟通欧亚两大洲的陆路通道,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教学目标】

1、知道从战国到西汉,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关系。

2、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过程及意义。

3、能够画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并正确认识其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张骞通西域的意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收集与这一历史时期有关的资料。

2、教学挂图“丝绸之路”路线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1、导入新课

同学们,汉武帝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大一统”政策,稳定了西汉的内政,凭借“文景之治”时期打下的雄厚物质基础,他的雄才大略开始得以尽情的施展。

汉武帝时期,西汉的势力开始向中国的西部拓展,对外交往变的活跃起来了。

那么,你们知道谁是中原和西域交通的开拓者吗?

是谁勇敢的揭开了笼罩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神秘面纱呢?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又是怎样的一番瑰丽的景象呢?

怀着一系列的疑问,今天,让我们走进西域,踏上丝绸之路,去感受岁月的沧桑,了解在那发生的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和故事。

2、展示目标

(1)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过程及意义?

(2)丝绸之路开通的背景、路线及作用?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并观察历史地图,思考下列问题:

(1)秦汉王朝与匈奴的和战的表现?

(2)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时间、过程及意义?

(3)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及作用?

(4)丝绸之路开通的背景、路线及作用?

三、展示、点拨

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朗读、更正、补充、质疑、评价、总结等。

重点:

丝绸之路

探究活动一:

课本第83页

试一试:

你能根据下面地图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吗?

点拨:

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西行,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越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直到欧洲的大秦,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

北道是从玉门关西行,沿天山南麓西行,越葱岭,至大宛,再往西北方向到康居、奄蔡。

自我完善:

四、课堂小结

 

五、达标练习

1、“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这反映了张骞通西域()

A:

加强了同欧洲国家的联系B:

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C:

使新疆归属中央政权D:

促进了西域与内地的经济交流。

2、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直接目的是?

A:

发展同西域的友好关系B:

了解西域的地理和物产状况

C: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D:

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外联系

3、丝绸之路经过的路线?

自我完善:

六、作业布置与批改反馈

1、作业布置:

2、批改反馈:

 

七、板书设计

第16课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

一、中原王朝与匈奴的和、战

1、汉初与匈奴的和亲政策

2、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

3、昭君出塞

二、张骞出使西域

1、西域的地理位置

2、出使西域的原因

3、两次出使西域的过程

4、西汉对西域的统治

三、丝绸之路的开辟

1、丝绸之路是如何形成的?

2、丝绸之路的地理位置

3、丝绸之路的意义和作用

自我完善:

【教学反思】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教材分析】

本课涉及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在当时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在造纸术、医学和数学等科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本课的教学内容有三个:

一是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造纸术是我国能够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是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对我国和世界医学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三是《九章算术》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以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2、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

3、知道秦汉时期我国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4、通过对秦汉时期科学技术成果的学习,认识到秦汉文化的繁荣昌盛是建立在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从中感受我国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优良品德,激发民族自豪感,加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教学难点】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

【教学准备】

1、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收集与这一历史时期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1、导入新课

我们中国被称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那么古代中国以一个发达国家闻名于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秦汉)前几课,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对外民族交往,哪位同学能总结秦汉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大一统)秦汉时期政治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昌盛,为科技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所以这个时期的科技文化在一些领域中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那么,在科技领域中究竟取得了哪些突出的成就?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当我们学完这一课,你一定会被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所震撼,你也一定会因为你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

2、展示目标

(1)知道中国古代造纸技术的发明与改进,以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2)知道秦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和“神医”华佗在医学领域做出的杰出成就。

(3)知道秦汉时期我国在数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自我完善: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并观察历史地图,思考下列问题:

(1)找出书写材料的演变过程?

(2)发明纸的时间?

(3)蔡侯纸发明的时间、发明人,蔡侯纸的优点,传播的影响?

(4)张仲景的尊称,生活时间,著作,贡献?

(5)华佗的尊称,生活的时间,贡献?

(6)《九章算术》成书的时间,内容,意义?

自我完善:

三、展示、点拨

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朗读、更正、补充、质疑、评价、总结等。

重点:

蔡侯纸的传播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探究活动一:

课本第87页

想一想:

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对人类文化发展有什么贡献?

点拨:

①造纸术发明以前,世界各国的书写材料,有的坚硬,有的笨重,有的价格昂贵,都不是理想的书写材料,不利于文化的传播.

②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特别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和产量,使纸日益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

③造纸术的对外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自我完善:

四、达标练习

1、“医圣”指的是(  )

  A、张仲景   B、蔡伦 C、华佗    D、张骞

2、下列科技成果中,对人类文化的进步贡献最大的是()

A:

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B:

《伤寒杂病论》

C:

《九章算术》D:

“麻沸散”的发明

3、中国的四大发明是?

自我完善: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与批改反馈

1、作业布置:

 

2、批改反馈:

 

七、板书设计

 

第17课先进的科学技术

 

自我完善:

【教学反思】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教材分析】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首次出现大一统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科技文化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许多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

本课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最为典型的文化成就:

佛教和道教文化、史学巨著《史记》、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以后中国和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道佛教和道教产生的时间、传入路线及基本教义,知道佛教、道教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2、识记司马迁生平及其编撰的《史记》的内容特点,知道什么叫纪传体。

3、通过小组讨论学习秦陵兵马俑的有关情况,感受当年秦始皇威征六国、一统天下的威武,树立开拓进取的精神。

认识到秦陵兵马俑是中华祖先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激发起民族自豪感。

并养成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品质。

【教学重点】

佛道教的教义及其对中华文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教学难点】

司马迁及其编撰的《史记》,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教学法

【教学准备】

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收集与这一历史时期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1、导入新课

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大一统的时期,经济的繁荣带来了科学文化的昌盛,前面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许多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今天我们学习秦汉时期在宗教、史学、雕塑等方面的文化成就。

2、展示目标

(1)佛道教兴起的时间、基本的教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司马迁及《史记》的概况?

(3)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地点,组成及其艺术成就?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并观察历史地图,思考下列问题:

(1)佛教的起源、传入时间、教义,得以传播的原因,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道教的思想来源、兴起时间、教义、影响?

(3)《史记》的编写体例,叙史的范围?

(4)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地点,组成及其艺术成就?

三、展示、点拨

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朗读、更正、补充、质疑、评价、总结等。

重点:

佛道教的教义及其对中华文化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探究活动一:

课本第95页

说一说:

秦始皇陵兵马俑反映了怎样一种精神风貌?

点拨:

秦始皇陵兵马俑再现了当年秦国军队统一六国的宏大场面和威武雄姿,生动的展现了秦朝的煊赫军姿,反映了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自我完善:

四、达标练习

1、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的是()

A.道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佛教

2、可以从史记中查阅到的史实有()

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③商鞅变法④华佗制成“麻沸散”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3、佛教和道教的教义分别是什么?

自我完善: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布置与批改反馈

1、作业布置

2、批改反馈

七、板书设计

第18课昌盛的文化

一、宗教

1、佛教——西汉末年传入中原

2、道教——东汉年间土生土长

二、史学——司马迁与《史记》

三、雕塑——秦陵兵马俑

自我完善: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