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5690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5.docx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5.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5.docx

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5

滕王阁序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

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四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

后因一篇游戏文章《檄英王鸡》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又因擅杀官奴获罪,遇赦除名,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675)秋,王勃南下省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作品

  诗集有《王子安集》,代表作品有《滕王阁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咏风》等,散文《滕王阁序》最为著名。

评价

  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他的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大。

 

(二)人物轶事

王勃应举

王勃十四岁不到就去应试。

应试之日,到禁卫森严的考场,放眼四观,见全是年长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唯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

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

王勃非常聪敏,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

“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聆教。

”这几句话,听者颇觉字字顺耳。

主考官此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

“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

”王勃仗胆反讥:

“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

”主考官笑,再戏谑道:

“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王勃趣答:

“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主考官窃喜,拊掌道:

“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一)背景链接

滕王阁,是唐永徽四年(653)高祖儿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建造的,以封号为名。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秋,王勃赴交趾看望父亲,途经洪州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

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学。

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

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这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

阎都督很是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差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

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便说:

“不过是老生常谈。

”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

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都督不得不叹服道:

“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唐才子传》则记道:

“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二)常识整理

Ⅰ.文学常识

骈文

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骈体文,至南北朝时期达到全盛。

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

六朝骈文的句式多以四、六字句为主,但常常夹有杂言。

唐代开始,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出现了通篇四、六字句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通篇文章句法结构对称,词语对偶。

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声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一般来说,骈文多重视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Ⅱ.文化常识

1.棨戟遥临。

棨戟:

用赤黑色的缯做套子或油漆的木戟,是古代高官出行时用作导引的仪仗。

2.钟鸣鼎食之家。

钟鸣鼎食:

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3.望长安于日下。

日下:

京城的代称。

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

《世说新语·夙惠》: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

’答曰:

‘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

‘日近。

’元帝失色曰:

‘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答曰: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

4.酌贪泉而觉爽。

贪泉:

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

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吏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5.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

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

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

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了解王勃的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言、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的艺术魅力。

   

一、研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襟三江而带五湖

襟: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 而:

连词,表并列

带:

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带

(2)控蛮荆而引瓯越

控:

动词,控制 引:

动词,接引,连接

(3)徐孺下陈蕃之榻

下: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下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雾:

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 星:

名词作状语,像星一样

俊采:

形容词作名词,有才华的人

(5)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

副词,全,都 美:

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台隍枕夷夏之交

交:

动词作名词,接壤的地方

(7)都督阎公之雅望

之: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雅望:

美好的声望

(8)宇文新州之懿范

懿范:

美好的风范

(9)胜友如云

胜:

才能出众

(10)千里逢迎

逢迎:

古今异义词,古义,迎接。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贬义)。

(1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腾: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腾空 起: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起

学士:

古今异义词,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文中指座中文人。

今义,学位中最低的一级,大学本科毕业时授予。

(12)躬逢胜饯

躬:

亲自 胜:

盛大的 饯:

宴会

2.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判断句,无标志词)

译文:

南昌是汉朝豫章郡的治所,现在又是洪州都督府的据地。

(2)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省略句,“分”“接”后省略介词“于”)

译文:

星空的分野在翼、轸二宿之间,与衡山、庐山接壤。

(3)物华天宝。

(判断句,无标志词)

译文:

(这里)地上物产的精华,乃是天的宝物。

(4)宾主尽东南之美。

(判断句,“尽”表示判断)

译文:

客人和主人都是东南一带俊杰之才。

(5)都督阎公之雅望。

(定语后置句,定语“雅望”本应放在所修饰的名词“都督阎公”的前面)

译文:

有美好声望的洪州府的阎都督。

(6)宇文新州之懿范。

(定语后置句,定语“懿范”本应放在所修饰的名词“宇文新州”的前面)

译文:

有美好的风范的宇文新州刺史。

(7)十旬休假,胜友如云。

(省略句,“如云”后省略动词“聚集”)

译文:

正赶上十旬休假的日子,又有许多才华出众的人聚集。

(8)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判断句,无标志词)

译文:

辞采如蛟龙腾空、凤凰起飞,那是文坛宗师孟学士。

(9)童子何知。

(宾语前置句,宾语“何”放在动词“知”的前面)

译文:

我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

环节二:

分析文理

3.下列各句属于直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一项是(  )

①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②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③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④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 ⑤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⑥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A.②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D.①③⑤

解析:

选D ①③⑤属于直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②形容洪州繁盛和人才众多;④⑥写参会人物。

4.下列对第一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由古及今,写名称的沿革,兼顾历史与现实,道出历史的久远。

B.“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写界域的广大,可见辖境的辽阔。

C.“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两处用典,赞美了滕王阁所在地的物华人杰。

其中,“龙光”“徐孺”还是词语的减缩。

D.“十旬”四句精当而夸张地写出参加盛宴之高朋满座的情景。

解析:

选B B项,“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具体写地理位置,写出了地势之雄。

二、研读课文第2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

句中语气词,无实义 序:

时序 属:

属于

(2)烟光凝而暮山紫

紫:

形容词作动词,呈现紫色

(3)俨骖

于上路

俨:

通假字,同“严”,整治 于:

介词,在

上路:

古今异义词,古义,地势高的路,这里指大路通衢。

今义,走上路程,动身。

(4)访风景于崇阿

崇阿:

高峻的山陵

(5)临帝子之长洲

临:

动词,来到

(6)层台耸翠,上出重霄

翠:

形容词作名词,苍翠 上:

名词作状语,向上

(7)飞阁翔丹,下临无地

丹:

红色的油漆 下:

名词作状语,向下

(8)鹤汀凫渚

汀:

水边平地 渚:

水中小洲

(9)穷岛屿之萦回

穷:

形容词作动词,穷尽,极尽 萦回:

曲折回环

(10)披绣闼,俯雕甍

披:

动词,开 闼:

小门 甍:

屋脊

(11)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盈: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充满 视:

动词作名词,视野 纡:

屈曲,回旋 骇: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吃惊

(12)闾阎扑地

闾阎:

里巷的门 扑:

(13)舸舰迷津

津:

渡口

(14)青雀黄龙之轴

轴:

通假字,同“舳”,船尾架舵的地方,这里代指船。

(15)云销雨霁

销:

通假字,同“消”,消失 霁:

雨过天晴

6.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上路”本应放在动词“俨骖

”的前面;状语“于崇阿”本应放在动词“访风景”的前面)

译文:

在高高的路上驾着马车行驶在崇山峻岭中访求风景。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省略句,动词“扑”“迷”后均省略介词“于”)

译文:

城市繁华,闾巷遍地,有不少官宦人家;大船塞满渡口,有许多装饰着青雀黄龙的大船。

(3)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省略句,动词“唱”“惊”后均省略介词“于”。

被动句,无标志词,惊,被惊扰。

译文:

渔夫驾着渔船傍晚唱着渔歌儿归来,歌声响遍了鄱阳湖畔;排列飞行的大雁被寒气惊扰,雁阵的叫声消失于衡阳一带的水边。

环节二:

分析文理

7.对第二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中,作者带着读者趋名楼,登高阁,览观楼台的壮丽、山川的旷远、市井的繁华、舟楫的众多,点缀以渔歌、雁声,描绘出一幅色彩鲜明、情景交融的图画。

B.“时维”四句写出宴会时的时令季节,点染出景物特点,尽展秋水秋山,简洁而传神。

C.“山原”两句写人烟之盛呈富庶祥和之气,“闾阎”两句写山川之美,有尺幅千里之势。

D.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解析:

选C C项,“山原”两句写山川之美,有尺幅千里之势,“闾阎”两句写人烟之盛呈富庶祥和之气。

8.下列对有关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突出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解析:

选D D项,该句写景为虚实结合。

三、研读课文第3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襟:

胸怀 遄:

急速地

(2)爽籁发而清风生

爽:

参差不齐 发:

发出,响起 清风:

名词作状语,像清风一样

(3)纤歌凝而白云遏

纤:

柔美的 凝:

悠扬 遏:

阻止

(4)气凌彭泽之樽

凌:

超过

(5)四美具,二难并

美:

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事物 具:

具有 难:

形容词作名词,难得的宾主 并:

兼并,兼有

(6)穷睇眄于中天

穷:

极 睇眄:

目光流动 于:

介词,向

(7)天高地迥

迥:

(8)识盈虚之有数

数:

运数

(9)目吴会于云间

目:

名词作动词,看到

(10)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越:

逾越 失路:

走投无路,比喻不得志

(11)萍水相逢

萍水:

名词作状语,像浮萍在水上一样

(12)命途多舛

舛:

不顺

(13)屈贾谊于长沙

屈: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屈辱

(14)窜梁鸿于海曲

窜: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窜

(15)所赖君子见机

见机:

古今异义词,古义,看到细微的预兆。

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16)达人知命

达人:

有见识、通达事理的人 命:

规律

(17)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赊:

远 扶摇:

名词作状语,乘着旋风。

(18)阮籍猖狂

猖狂:

古今异义词,古义,狂放,不守礼法。

今义,狂妄而放肆。

10.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纤歌凝而白云遏。

(被动句,无标志词。

遏,被……遏止。

译文:

歌声悠扬,响遏行云。

(2)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状语后置句,状语“于中天”本应放在“穷睇眄”的前面;状语“于暇日”本应放在“极娱游”的前面)

译文:

向半空中极目远望,在闲暇的日子里尽情欢乐。

(3)怀帝阍而不见。

(被动句,无标志词。

见,被召见。

译文:

怀念长安和朝廷却不被召见。

环节二:

分析文理

11.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明作者积极思想的一组是(  )

①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④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⑤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⑥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A.①③⑤B.②④⑥

C.①②④D.②⑤⑥

解析:

选D ①③④均表达了作者失意流落、有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12.下列对第三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部分写由欢乐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

B.“穷睇眄于中天”引出“天高地迥”二句;“极娱游于暇日”,引出“兴尽悲来”二句,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未就的伤感以及自己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即以间接抒情的方式吐露内心深层的孤独感。

C.“时运不齐,命运多舛。

……达人知命”等几句,引用四个典故,借以自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

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

D.“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表明诗人自己身处逆境,仍坚守自己的节操,自我砥砺,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

解析:

选B B项,应是“以直接抒情的方式吐露内心深层的孤独感”。

13.下列对文中的典故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凌彭泽之樽”,此句用陶渊明的典故。

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有酒盈樽”之句。

B.“邺水朱华”,此句用曹植的典故。

曹植《公诗》: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C.“酌贪泉而觉爽”,此句用吴隐之的典故。

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官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D.“怀帝阍而不见”,此句用屈原的典故。

屈原《离骚》: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解析:

选D D项不是用典。

帝阍,是指天宫的守门人。

虽然屈原的《离骚》中用到这两个字,但是此处和屈原没有关联。

四、研读课文第4、5段,完成下面的问题。

环节一:

突破词句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一介书生

介:

微末的

(2)他日趋庭,叨陪鲤对

趋:

小步快走

(3)接孟氏之芳邻

接:

结交

(4)盛筵难再

再:

第二次

(5)恭疏短引

疏:

条陈,引申为写作 引:

序文

1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判断句,无标志词)

译文:

我,地位低下,是一个书生。

(2)非谢家之宝树。

(判断句,“非”表示判断)

译文:

我虽不是谢玄那样出色的人才。

环节二:

分析文理

16.该部分多处用典,表意精练含蓄,根据文章意思,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相遇,奏流水以何惭?

”作者希望能遇到知音,得到援助提拔。

B.“有怀投笔,爱宗悫之长风。

”作者用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暗示自己想要从军。

其中,“投笔”是词语的减缩。

C.“非谢家之宝树,接孟氏之芳邻。

”“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因此也找不到像孟母寻找到的那样的好邻居。

D.“他日趋庭,叨陪鲤对”典出《论语·季氏》,王勃在这里是说自己过些时候要到父亲那里聆听教诲。

解析:

选C C项,“谢家之宝树”“孟氏之芳邻”两个典故说明自己并没有谢玄那样的才华,却能在今天的宴会上结识各位名士。

                                         一、积累妙用素材·让文笔更鲜活

(一)这样积累素材

话题专辑——

1.从教材中积累

在那场空前绝后的盛宴上,王勃用唯美的笔调述说着他的所见所思,述说着他的欢乐与苦闷、失落与追求。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他豪放超逸情致之外的些许无奈,体会到那萦绕在他心头的失意与低沉。

但更看到他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化失意为旷达的豪迈,看到他失意不失志的坚强。

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乐观开朗的情怀和洁身自好的品质,奏出了与命运抗争、不甘沦落、积极进取的命运交响曲。

2.从历史中积累

宋代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他两岁便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就改嫁到长山一位姓朱的人家。

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别了慈母,到南都学舍不分昼夜地苦读。

五年中,竟然没有解开衣服好好地睡过觉。

有时困倦已极,便用冷水冲洗一下头脸。

他连稀粥都不够吃,所以常常忍饥挨饿熬到下午才吃饭。

就这样,他勤奋学习,废寝忘食,《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之旨精通了,从而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志向,不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而且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3.从现实中积累

马云的座右铭是“永不放弃”,这缘于他的三次高考。

第一次高考,马云的数学只得了1分,高考失败。

这之后他当过秘书、搬运工,后来踩三轮车帮人家送书。

这时他捡到一本路遥的小说《人生》,主人公曲折的生活道路让马云深刻领悟到人生的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于是,他决心参加第二次高考。

第二次高考,数学考了19分,离录取线差140分。

当时,电视剧《排球女将》风靡全国,主人公永不言败的精神对马云震撼很大。

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依然开始了第三次高考的复习准备。

白天上班,晚上去夜校补习。

到了周日,特地赶早一小时到浙大图书馆读书。

第三次高考,马云的数学考了79分,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

4.从名言中积累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

(2)古之立大志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

(3)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

——曾国藩

(4)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门入室的旅途。

——巴斯德

(5)一个人如果胸无大志,即使再有壮丽的举动也称不上是伟人。

——拉罗什富科

(二)这样运用素材

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可谓“时运不齐,命途多舛”,然而直面挫折,他却能达人知命,笑看人生。

试想,如果没有王勃开朗阔达的胸襟,哪能有他“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千古绝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

消沉了吗?

没有。

“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痛苦的泥淖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

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选择。

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想。

[领悟] 围绕着“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放大痛苦,而应直面人生,缩小痛苦,直至成功的那一天”的论点,作者用例证,用引证,正反对比,充分利用教材,选取王勃达人知命、笑看人生和李白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不坠青云之志等事例从正面说理,告诉世人,面对挫折时不应放大痛苦。

 

 ①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②游人脆脆的思绪如牵强的秋风,薄薄地依偎在滕王阁穿越时空的坚强里。

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

斜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

帝王君子犹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

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丝弦管乐也只是附和。

我坐在阁的阶梯上独自听江的声音,江波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③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

每一寸楼板、每一抹丹朱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

想为流泪的滕王阁续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

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自徘徊复徘徊。

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④有人说:

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风景。

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却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人生的脾性。

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意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放歌。

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在演着。

他深望着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飘洒,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

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其巅峰之作。

滕王阁只不过是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借罢了。

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

谁会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

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地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⑤“物是人非事事休”,游人仍在阁上徘徊流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杆。

浅云灰灰地衬着阁,如一双饱蓄泪水的眼睛。

⑥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江浪层层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

这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行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

蜀地去长安已遥而又遥矣。

无人识君,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

《蜀中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