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5529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57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逆运算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度过了愉快的寒假,陪家人团聚一起过春节,你们开心不开心?

在假期你们有没有出游经历,都去哪里玩了?

谁来说一说。

在寒假,老师也出去玩了,我乘坐561路公交车从家乐一店开往中信广场,途经中医院,现在老师把自己的出行路线用线段图画在黑板上。

现在我知道从家乐一店到中医院是1850米,中医院到中信广场是2450米,那么我从家乐一店到中信广场有多少米?

预设:

1850+2450=4300(米)

(1)

这样的问题我们能解决,你们知道这个算式各个数据分别是什么吗?

你为什么要用加法做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用春节出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二、探究新知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算式中,1850和2450是加数,4300是它们的和。

引导同学们说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就是加法。

现在老师变换一下题目你还能解决吗?

已知从家乐一店到中信广场是4300米,家乐一店到中医院是1850米,求中医院到中信广场是多少米?

已知中医院到中信广场是2450米,求家乐一店到中医院多少米?

4300-1850=2450(米)

(2)

4300-2450=1850(米)(3)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这三个式子标上号,我们一起观察一下,有什么不同呢?

预设:

第一道题是加法,二三题是减法

我们从它们的已知和问题入手你又发现了什么?

我们先看一下一式,引导他们说出来已知两个加数求和用加法,看看二式,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剪短的话说出来它的已知和问题吗?

和一式有什么不同?

预设: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和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

说的真好,已知两个加数的和,跟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我们把这样的运算就叫做减法。

观察一下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它们的已知和问题有什么不同?

预设:

问题和已知是相反的

我们把这样的相反的运算叫做逆运算,所以减法就是加法的逆运算。

我们知道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在减法算式中它的各部分名称也发生了变化,两个加数的和就是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就是减数,未知的加数就是差。

知道了加减法各部分名称,你知道它们各部分名称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同学们总结真不错,你们掌握了没有?

一起来接受一下老师的挑战吧。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计算对比来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存在着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题的得数

3043-2468=3043-575=

拓展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并利用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340+190=254+297=712-455=

【通过对比观察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对比观察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作业设计:

练习一第一题

教学随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能力目标:

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验算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

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乘除法的意义)。

【设计意图:

用春节出游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引出下文做了铺垫】

二、理解乘除法的意义

1、乘法的意义

出示例1

(1)

用加法算:

3+3+3+3=12

用乘法算:

3×4=12

师:

为什么用乘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

(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

小结: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除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

出示例2

(2)(3)

(1)问:

与第

(1)题相比,第

(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

求什么?

怎样算?

列式计算:

12÷3=412÷4=3

(2)问:

怎样的运算是除法?

(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说明除法各部分名称

(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引导学生观察:

第②、③与①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

明确:

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教学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①组算式总结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师概括: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②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想一想: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根据36×14=504,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504÷14=504÷36=

拓展练习:

判断

0除以任何数都是0()

0乘任何数都是0()

四、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作业设计:

练习二第一题

教学随笔: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0的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教学难点:

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

100+0=0+568=0×78=0÷23=

128-128=0÷76=235+0=

99-0=49-49=0+319=0×29=

【设计意图:

用口算来引入主题,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算能力,也为后面介绍0不能够做除数打下了基础】

二、探究新知

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

2、一个数与0相加;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

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

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

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

0不能作除数。

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

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小结:

归纳所有0的运算

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

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

【设计意图:

通过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好的理解0不能做除数】

四、巩固练习

1.计算

(1)36+0=

(2)0+68=(3)0×68=(4)54-0=

(5)0÷28=(6)128-0=(7)0÷36=(8)25+0=

(9)99-0=(10)49-49=(11)0+39=(12)0×9=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

板书设计:

0的运算

0不可以做除数

作业设计:

练习二第七题

教学随笔: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2、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3、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

举例

4、今天我们学习“四则运算”,到底什么是四则运算呢?

5、概括: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这节课我们我们继续来研究一下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知识。

【设计意图:

通过概括,让学生理解四则运算,并且能够为下面学习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打下基础】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4:

96÷12+4×2

1、说说运算顺序。

2、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6×2

=12

3、如果在96÷(12+4)×2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

(说明: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96÷[(12+4)×2]

=96÷[16×2]

=96÷32

=3

4、阅读“你知道吗?

5、总结:

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乘除再加减

(2)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的,再算中括号的。

【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理解括号的作用,理解有括号的运算顺序,理解括号可以改变运算顺序】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2、选择题:

(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

A、47+33÷36-16B、(47+33)÷(36-16)C、(36-16)÷(47+33)

(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

正确列式是()

A、(750-25)×(20+13)B、(20+13)×(750-25)C、750-25×20+13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板书设计:

带括号的四则运算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先乘除再加减

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的,再算中括号的。

作业设计:

练习三第3题

教学随笔: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

租船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发展应用意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过程:

四、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习过的数学广角都是什么问题?

生:

沏茶、烙饼、赛马问题

师:

这些问题都告诉我们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