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新课标重点专题复习例举.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23353274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新课标重点专题复习例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届高考历史新课标重点专题复习例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届高考历史新课标重点专题复习例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届高考历史新课标重点专题复习例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届高考历史新课标重点专题复习例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新课标重点专题复习例举.docx

《届高考历史新课标重点专题复习例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新课标重点专题复习例举.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新课标重点专题复习例举.docx

届高考历史新课标重点专题复习例举

2019届高三复习历史新课标重点专题复习例举

一、新课标必修模块学习专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选修Ⅰ、选修Ⅱ三类课程构成。

采用通史与专题史相结合的方式。

必修课采取通史方式,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发展大势;选修课采取专题史方式,旨在让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

这样的结构既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也使高中历史课程与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有所区别。

历史必修课程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设一个模块即《中外历史纲要》。

课程内容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均在历史时序的框架下,由若干个学习专题构成。

通过中外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和现象,展现人类社会从古至今、从分散到整体、从落后到先进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以及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必修课程是共同基础课,4学分,全体高中学生必须修习,安排在高中一年级。

必修课程:

中外历史纲要

【内容标准】本课程共有25个专题,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

1.1早期中华文明

1.2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变动与“华夏”观念的形成

1.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4三国至唐前期的民族交融与文化创新

1.5唐后期至两宋的政治、社会变革

1.6辽、西夏、金、元的统治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7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社会变动

1.8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1.9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1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1.12人民解放战争

1.1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向社会主义过渡

1.14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15改革开放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6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1.17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

1.18大航海时代

1.19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20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

1.2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22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23改变国际秩序的两次世界大战

1.2420世纪下半期世界的新变化

1.25当代世界的发展特点和主要趋势

二、三个专题的复习视角

选题缘由:

金观涛《兴盛与危机:

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社会虽具有停滞性和周期性特征,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明显存在社会转型的趋向,周秦之际,走出原始,步入文明社会,唐宋之际,从贵族社会进入官僚社会,明清之际,出现了迈向近代社会的历史契机和启蒙时代的光芒。

更值得注意的是,唐宋社会变革、明清社会转型因未能成功完成流转,其结果是最终又固化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停滞性和周期性特征。

厘清唐宋社会变革、明清社会转型,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深化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将会缓慢的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唐后期至两宋的政治、社会变革

【内容标准】新:

通过唐后期和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理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举措;了解唐后期至两宋时期的重要改革,以及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名家论史】:

【已考角度】:

【复习视角】(解读第1、3角度,其余见附件链接)

1.北宋强化中央集权、政治中心南移和南人化趋势

2.重要改革:

两税法、庆历新政、王安石变法

3.经济新变化:

租佃契约制度、商业发展的新高峰、经济中心南移

4.社会生活新变化

5.文化新变化

(二)明清社会转型

【内容标准】新:

通过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通过认识明清时期的世界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了解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重要变化及所面临的危机。

【名家论史】:

【已考角度】:

【复习视角】(解读第2视角,其余见附件链接)

1.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2.中国社会重要变化:

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社会风气层面

3.明清时期中国面临的危机

(三)大航海时代

【内容标准】新: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大航海时代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名家论史】:

【已考角度】:

【宏观概览】:

模块链接

课标

考纲

教材

旧:

(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新:

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大航海时代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新航路的开辟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人教版:

必须二第二单元第5课:

开辟新航路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岳麓版:

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

开辟新航路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人民版:

专题五: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血与火的征服与掠夺

大事年表

1487迪亚士开始探寻新航路到达非洲最南端

1492哥伦布开辟从欧洲前往美洲的新航路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1581年荷兰赢得独立为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奠定基础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讨伐英国遭到惨败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17世纪初英国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英荷战争爆发

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15——19世纪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损失和灾难

阶段特征

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了开辟新航路的探险活动,探险活动的成就成为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最有力的推动;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各地结束了相对隔绝的状态,各个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在新航路开辟和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纷纷走上了对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之路,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

【中观构建】:

激活背景知识

开辟新航路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微观解读】:

思考问题视角(解读第2、4个视角,视角1、3见附件链接)

视角一: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东方的诱惑

视角二: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走向会合的世界

视角三:

郑和下西洋

视角四:

大航海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对话

【反馈训练】:

精选高考真题和各地模拟题,活化知识(知识的理解、迁移、运用),提升能力(学科思维能力,解题答题能力)。

三、典型试题展示(解读第1、3题,其余见附件链接)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唐朝宰相十分之九为北人,北宋宰相72人中,南方已占到31人。

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

结果东南百人取一而西北十人取一,录取水准高下判然。

南宋立国南方,南人顺理成章地在政府中压倒多数,已与东晋南朝“侨人”掌权之格局大异。

——摘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能够反映唐宋时期的多种趋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及表现,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变化趋势及表现、原因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明代农业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在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和城镇发展导致的非农业人口增长趋势的促动下,粮食生产也逐步被纳入市场网络之中,并出现了粮食生产中心的移动。

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使得明代中后期的乡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一些面向使用价值的小生产者转化为追求交换价值的小商品生产者,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农业结构被与商品生产密切相关的经济作物以及加工这些经济作物的手工业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结构所替代。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15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到17世纪上半期仍在进行。

圈地把大批农民从土地上赶走,这些丧失了生产资料的农民,成了被迫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为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市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圈地运动的过程又是英国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出现的过程。

农业市场也随之迅速扩大。

这就促使英国的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并为以后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变化,并加以简要评价。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92年,英国派出马戛尔尼使团,借为乾隆帝祝寿之名,出使清廷。

然而,马戛尔尼在觐见乾隆帝礼仪的问题上与清方产生分歧,拒绝按中国传统行跪拜礼。

清廷称“向闻西洋人用布扎腿”,对其“跪拜不便”表示理解,但仍然劝说“叩见时暂时松解,行礼后再行扎缚,亦属其便”,最终达成折衷意见,改行免冠屈一膝之礼。

乾隆帝对英国使团的“妄自骄矜”、“无福承受恩典”十分不悦,当觐见完毕英方提出改善贸易条件、增开通商口岸的诸项要求时,概予严词拒绝。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凡有“藩属”朝贡事务,或遇有外交往来和交涉事宜,均交由礼部和理藩院兼管。

如有重大交涉事件发生,则由皇帝简派钦差大臣负责办理。

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的开辟使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清政府遂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设置五口通商大臣,由两广总督兼领,负责外交事务。

咸丰九年(1859年),改由两江总督兼领,负责办理与各国通商事宜。

五口通商大臣仍是钦差大臣的身份。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外国公使驻京,西方诸国相继在北京建立了使馆,并强烈要求各国政府和外交使节直接与内阁和军机处交往,而不再通过礼部及沿海督抚进行间接交往。

咸丰十年,清政府宣布在北京正式建立专掌外交事务的专门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英在礼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原因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廷外交发生的变化,并加以简要评价。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传统政治文化向近代政治文化转化。

然而对于中国古代社会自身是否滋生新的近代社会因素,能否向近代社会转型,中外学者向来有不同看法,双方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明代中后期至清代中叶,即15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它把世界上最丑恶的形貌一丝不变地保存了三四千年”。

20世纪初叶,马克斯•韦伯等西方学者提出的精神文化决定论给这种观点涂上了理论色彩……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变的,如果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根本无力产生近代性的变化……自停滞论出观之日起,中外学者即不断与之商榷和争鸣,并在争辩中使中国历史变迁论得到发展,从20世纪30年代,吕振羽的“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说”到近些年出现的“市场经济萌芽”“近代化萌芽”“早期工业化”等新概念的提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中国社会经济内部出现了人类近代文明因素。

评述材料中关于中国古代社会转型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某一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

《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朝廷“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

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

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

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

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中后期海禁政策调整的原因及其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