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下册教案第六课3.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452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下册教案第六课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下册教案第六课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下册教案第六课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下册教案第六课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一政治下册教案第六课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下册教案第六课3.docx

《高一政治下册教案第六课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下册教案第六课3.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政治下册教案第六课3.docx

高一政治下册教案第六课3

高一政治下册教案:

第六课

第一节我国的银行

第三框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四川省中江县仓山中学唐成虎(原创)

一、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银行的三大业务,理解和掌握支票、汇票和信用卡等常用的信用工具,认识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能力方面: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教学,增强学生依法从事金融活动的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

银行在国民经济中的巨大作用。

三、教学难点

银行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以及支票、汇票等概念。

四、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为主,同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造学生活动的条件,激发兴趣。

五、教具准备

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现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与银行的联系越来越密切,需要到银行办的事也越来越多,领工资、领养老金,交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话费,办购房贷款、购车贷款,为单位、个人存款,办理汇票、支票,买卖外汇……总之,银行已经触及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个角落。

因此,要适应现代社会的经济生活,就需要了解一些有关银行业务的基本知识。

银行到底有哪些业务?

基本的业务是什么?

通过办理这些业务,银行在国民经济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新课教学]

三、银行的业务和作用(板书)

(一)银行的基本业务一一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

1.吸收存款

吸收存款是商业银行的第一个基本业务。

这个问题比较好理解,主要讲清存款的来源。

这部分可以请同学事先到银行进行调查,上课时进行汇报。

(1)地位:

是银行第一大基本业务,它是银行业务活动的基础。

银行只有吸收存款,才能发放贷款,从而获得利润。

(2)来源:

一个是企业、事业等单位的存款;一个是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

补充:

我国依法实行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任何事业单位和任何所有制的企业都必须在银行设立账户,将本单位闲置待用的资金存入银行,这是银行吸收存款的一个重要来源。

银行还在我国城乡广设储蓄网点,吸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快速增长。

2002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18.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8.1%,全年累计增加2.9万亿元,比上年多增加7983亿元。

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7.1万亿元,比上年未增长18.9%,全年累计增加2.8万亿元,比上年多增加7631亿元。

其中企业存款余额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6.3%。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8.7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7.8%,全年累计增加1.3万亿元,比上年多增加3775亿元,在新增的储蓄存款中,定期储蓄存款占5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从1978年的210.6亿元增加到现在的10万亿元,增长400多倍。

10万亿元,这笔数起来令人眼晕的巨款,已接近我国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它可以买下我国全部经营的国有资产,它能够维持全国人民近两年的消费,它已占金融机构全部存款的一半以上。

我国居民的储蓄增长速度明显超过同期经济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近20多年来持续达到35%以上的储蓄率,远高于美、英、日等主要发达国家。

中国人民银行2003年一季度储蓄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储蓄意愿强势不改,储蓄存款仍为居民金融资产首选。

专家预测,中国高储蓄率还将持续15年左右。

"查一查":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最新统计是多少?

银行资金的重要来源是社会存款。

到2005年6月,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最新统计为132339.14亿元。

2.发放贷款

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第二个基本业务。

这个基本业务也不难理解,讲解时要突出讲贷款是银行利润的来源;贷款支援工农业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扶持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在讲贷款的种类和用途时,可让学生先做社会调查,然后课上汇报,进一步理解这一问题。

(1)资金来源:

①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的定期存款(即存款余额)是银行发放贷款的主要来源;②资金不足时,可以向中央银行借入存款准备金。

(2)作用:

①对银行自身的作用:

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②对社会的作用:

贷款用在什么方面,就可以支持这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

所以通过银行贷款可以支持工农业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扶持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3)分类:

①按使用期限的长短,可分为短期(一年以内)、中期(一年至五年以下)和长期(五年以上)。

②按贷款用途,可分为工商业贷款,农业贷款和消费贷款。

另外还有消费也能贷款,这是我国近几年才兴起来的消费观念。

上学可贷款,甚至购买住房和家电也可以贷款,消费贷款有利于提高生活水平,消费贷款一般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偿还。

消费信贷的出现意味着贷款的范围越来越大。

越来越大、越多的贷款就可能会使同学们有这样一种担心:

如果存款少的话,贷款从哪儿来?

完全没必要担心,尽管此存彼取,川流不息,但是银行总会掌握相对稳定的存款余额,这主要来自期限比较长,旦比较稳定的定期存款,也即这部分资金来自"民间"。

还有一部分资金来自"国家",由于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商业银行资金不足时,可以向中央银行借入存款准备金。

(4)贷款的基本程序:

如下图:

 

发放贷款是商业银行的第二项基本业务。

银行吸收存款,此存彼取,川流不息。

但由于银行有一定数量的定期存款,这部分存款期限比较长,所以银行总会有相对稳定的存款余额,这是来自"民间"的资金。

另一方面,银行还有一部分来自"国家"的资金,由于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执行着"最后贷款人"的职能,如果商业银行资金不足,为应付储户提取,它还可以向中央银行借入存款准备金。

这样,银行就为国家筹集了建设基金,银行可以利用这部分资金发放贷款,支援国家建设。

据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2002年我国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余额增加、周转加快。

截至2002年12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4万亿元,比上年未增长15.4%,全年贷款累计增加1.9万亿元,比上年多增加7277亿元。

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3.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5.8%。

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额比上年减少951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4.5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002年12月末,境内金融机构人民币账面盈利385亿元,比上年增加245亿元。

据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报告提供的信息,2003年第一季度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本外币贷款增加8513亿元,同比多增5022亿元。

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额比近三年同期平均水平多5064亿元;国有强资商业银行贷款同时多增3562亿元,政策性银行贷款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同比多增246亿元,农村信用社贷款同比多增390亿元。

3.转胀结算

办理结算是商业银行的第三个基本业务。

这部分要讲清三个问题,一个要讲清什么是结算,结算的形式;第二要讲清为什么要办理结算;最后讲清人们经常使用的结算的信用工具有哪些。

(1)结算的含义:

把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核算清楚。

(2)结算的两种形式:

现金结算一一使用现金来完成货币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一一收付双方通过各自的银行账户用转账的办法完成货币收付行为即非现金结算。

《国务院关于实行现金管理的决定》规定,凡一切企业、事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集体经济单位所有现金,除核定的现金库存限额外,其余必须存入当地银行或信用社,不得自行保留。

上述单位的经济往来都必须通过银行或信用社进行非现金结算。

在讲为什么要进行转帐结算时,可让学生先思考"想一想"的问题:

"大量使用现金结算有哪些麻烦?

"面对这个问题学生应知道,一个是容易丢失,,一个是结算不方便。

如一个企业买了另一个企业500万元的机器,用现金付款,清点费时费事,携带也不安全。

转帐结算的方式则方便得多,也不容易出差错。

(3)银行开展转账结算业务的原因:

办理转账结算有许多优势,可以避免大量使用现金带来的麻烦。

(4)政策:

我国规定,各企业、事业单位的资金超过规定使用的现金限额都要通过银行转账。

另外,从2003年9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已开始实施。

根据该办法,个人储蓄账户以后将仅限于办理现金存取业务,不得办理转账结算。

而付水、电、话、燃气费,还房贷、车贷,进行证券投资,透支消费等个人投资、转账业务将由专门的结算账户来完成。

特别提示

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两大业务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

现金结算和转怅结算各有其优点和不同的适用情况,转帐结算适用于大宗物品和异地买卖,有利于节约成本。

资料卡

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

2004年年初以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速度呈持续回落态势。

2004年6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同比降低3个百分点,增长幅度同比已经连续4个月回落。

8月份,人民币新增存款1157亿元,同比少增1651亿元,储蓄存款增幅连续下降。

8月末,本外币并表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14万亿元,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11.4万亿元。

目前,人民币储蓄存款增长幅度已经回落到2002年4月份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4815元,同比增长11.9%,增幅同比高2.8个百分点。

受国家一系列支持农业政策和农副产品最低收购价格提高的影响,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农村居民上半年人均现金收入1345元,同比增长16.1%,增幅同比高12.9个百分点,上涨幅度是近几年来最高的。

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与储蓄存款增幅下降形成反差,但从总体看,当前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是适度的,适合当前经济增长水平。

(二)转账结算中的信用工具

在经济往来的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是一一转帐支票、汇票、信用卡

1.支票的含义和分类:

(1)含义:

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一种票据。

在我国,凡在银行开立支票存款账户的,银行给予空白支票簿,存户凭此在其存款内签发支票。

银行按照票面上签注的金额付款给指定人或持票人。

(2)分类:

支票分为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类。

(让学生阅读P46~47的小字部分和两张支票的照片)

支票主要有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

转账支票是办理同城转账结算的,它是由付款单位签发的一种有价支付凭证,具有一定的格式,载明一定金额、一定日期,收款单位凭此支票到银行把这笔款转入自己的账户。

现金支票可以向银行或信用社提取现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