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42 锂电池练习.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4516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6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42 锂电池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42 锂电池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42 锂电池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42 锂电池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42 锂电池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42 锂电池练习.docx

《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42 锂电池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42 锂电池练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 难点剖析 专题42 锂电池练习.docx

高考化学难点剖析专题42锂电池练习

专题42锂电池

1.(2018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一模考试)锂-碘电池应用于心脏起搏器,使用寿命超过10年,负极是锂,正极是聚2-乙烯吡(P2VP)和I2复合物,工作原理2Li+P2VP·nI2=2LiI+P2VP·(n-1)I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电池是电解质为非水体系的二次电池

B.工作时Li+向正极移动

C.正极反应式为P2VP·nI2+2Li++2e-=2LiI+P2VP·(n-1)I2

D.该电池具有全时间工作、体积小、质量小、寿命长等优点

【答案】A

2.(2018届江西省等三省十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

16Li+xS8=8Li2Sx(2≤x≤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负极可发生反应:

2Li2S6+2Li++2e-=3Li2S4

B.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的Li2S2量越多

C.电解质中加入硫酸能增强导电性

D.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g

【答案】D

【解析】A、由装置图可知,电池工作时Li+向a极移动,则a极为正极,b极为负极,结合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x(2≤x≤8),负极Li的反应式为Li-e-=Li+,A错误;B、由总反应可知正极依次发生S8→Li2S8→Li2S6→Li2S4→Li2S2的还原反应,当充电时,将进行逆向转化,所以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量越少,B错误;C、加入硫酸,将与负极材料Li作用,从而减弱电路的导电性,C错误;D、该电池的负极反应Li-e-=Li+,所以当电路中流过0.02mol电子,负极消耗Li的物质的量为0.02mol,其质量为0.14g,所以D正确。

3.(2018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1月高考适应性调研考试)近年来AIST报告正在研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C.空气的作用是把铜表面氧化为Cu2O

D.锂电极减轻1.4g时,至少需通入空气约5.6L(标准状况下)

【答案】B

4.(2018届新疆乌鲁木齐地区高三第一次诊断测试)一种锂铜可充电电池,工作原理如图。

在该电池中,非水系电解液和水系电解液被锂离子固体电解质陶瓷片(LISICON)隔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陶瓷片允许Li+通过,不允许水分子通过

B.放电时,N为电池的正极

C.充电时,阴极反应为:

Li++e-=Li

D.充电时,接线柱A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

【答案】D

5.(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高考复习质量监测)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式为16Li+xS8=8Li2Sx(2≤x≤8)。

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上镀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a是正极,外电路中流过0.02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g

B.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

C.当钾硫电池电极提供1mol电子时,则理论上铁电极增重32g

D.放电时,Li+向正极移动,在此电池中加人硫酸可增加导电性

【答案】D

【解析】根据锂离子的移动方向可知,a是正极,b极为负极,锂失电子变为锂离子,负极材料减重为0.02×7=0.14g,A正确;石墨烯具有导电作用,它的使用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B正确;铁上镀铜,铜做阳极,失电子,溶液中的铜离子得电子在阴极(铁极)析出,Cu2++2e-=Cu,当转移1mol电子时,则理论上铁电极析出铜0.5×64=32g,C正确;硫酸能够与金属锂电极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D错误。

6.(2018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5月)调研测试)某科研小组公司开发了Li-SO2Cl2军用电池,其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已知电池总反应为:

2Li+SO2Cl2=2LiCl+SO2↑。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负极材料是Li,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时电子流向:

锂电极→导线→负载→碳棒

C.电池工作时,外电路流过0.2mol电子,标准状况下生成4.48L气体

D.电池工作过程中,石墨电极反应式为SO2Cl2+2e-=2Cl-+SO2↑

【答案】C

7.(2018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锂碘电池的正极材料是聚2-乙烯吡啶(简写为P2VP)和I2的复合物,电解质是熔融薄膜状的碘化锂,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2VP•nI2+2e-+2Li+=P2VP•(n-1)I2+2LiI。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时,锂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P2VP和I2的复合物是绝缘体,不能导电

C.该电池工作时,碘离子移向正极

D.该电池发生的总反应为2Li+P2VP•nI2=P2VP•(n-1)I2+2LiI

【答案】D

【解析】A、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2Li-2e-=2Li+,锂电极发生氧化反应,A错误;B、正极材料是聚2-乙烯吡啶(简写为P2VP)和I2的复合物,电极不可能是绝缘体,B错误;C、原电池中碘离子移向负极Li,C错误;D、锂碘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2VP•nI2+2Li++2e-=P2VP•(n-1)I2+2LiI,负极反应式为2Li-2e-=2Li+,总反应为2Li+P2VP•nI2═P2VP•(n-1)I2+2LiI,D正确。

8.(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锂海水电池常用在海上浮标等助航设备中,其示意图如图所示。

电池反应为2Li+2H2O===2LiOH+H2↑。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属锂作负极

B.电子从锂电极经导线流向镍电极

C.海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D.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D

9.(2018届河南省安阳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近几年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型可控电池一一锂水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极a的材料是LiB.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气体N是氢气

C.消耗锂的质量为14g时,产生22.4L气体ND.该装置是一次电池

【答案】C

【解析】新型可控电池一一锂水电池和图知电极a的材料是Li,A正确;B.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是水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生成H2气体,B正确;C.消耗锂的质量为14g时,产生22.4L气体N,没说状态无法确定气体的体积,C错;D.该装置是一次电池,D正确。

10.(2018届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世界某著名学术刊物近期介绍了一种新型中温全瓷铁一空气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O2- 由b极移向a极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x+2xe-=Fe+xO2-

C.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xH2O(g)+Fe=FeOx+xH2

D.若有22.4L(标准状况)空气参与反应,则电路中有4mol 电子转移

【答案】C

11.(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电动汽车已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一些电动汽车动力使用的是钴酸锂(LiCoO2)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A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石墨的复合材料(石墨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

隔膜只允许特定的离子通过,电池反应式为

LixC6+Li1−xCoO2C6+LiCo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隔膜只允许Li+通过,放电时Li+从左边移向右边

B.充电时,B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C.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xe−xLi++C6

D.废旧钴酸锂电池进行“放电处理”让Li+进入石墨中而有利于回收

【答案】D

12.(2018届四川省资阳市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锂—铜空气燃料电池(如图)容量高、成本低,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

2Li+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整个反应过程中,氧化剂为O2

B.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O+H2O+2e-=2Cu+2OH-

C.放电时,当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的电量时,有0.1mol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有标准状况下1.12L氧气参与反应

D.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

【答案】C

13.(2018届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锂空气充电电池有望成为电动汽车的实用储能设备。

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Li+向负极移动

B.Li2SO4溶液可作该电池电解质溶液

C.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O含量越多

D.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

2Li++O2+2e-=Li2O2

【答案】D

【解析】原电池中,阳离子应该向正极移动,A错误。

单质锂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锂和氢气,所以电解质溶液不能使用任何水溶液,B错误。

电池充电的时候应该将放电的反应倒过来,所以将正极反应逆向进行,正极上的Li应该逐渐减少,所以电池充电时间越长,Li2O含量越多应该越少,C错误。

题目给出正极反应为:

xLi++O2+xe-=LixO2,所以当x=2的时候反应为:

2Li++O2+2e-=Li2O2,D正确。

14.(2019届辽宁省六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锂-空气电池原理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正极可以吸附空气中氧气作为氧化剂

B.正极反应为2Li++O2+2e-Li2O2

C.电解质能传递锂离子和电子,不可以用水溶液

D.负极反应Li-e-=Li+

【答案】C

15.(2018届河北省衡水实验中学内蒙古高考集训中心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由于具有较高的比能量而成为未来电动汽车的希望。

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时,锂电极发生了还原反应

B.放电时,Li+向锂电极迁移

C.电池中的电解液可以是有机电解液或稀盐酸等

D.充电时,电池正极的反应式为Li2O2-2e-=2Li++O2

【答案】D

【解析】该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负极是金属锂失电子,发生了氧化反应,A错误;放电时,为原电池,Li+向正极(即多孔电极Li2O2)迁移,B错误;金属锂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电池中电解液可以是有机电解液,但不可以用稀盐酸,C错误;充电时,为电解池,电池正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Li2O2失电子生成氧气,极反应为Li2O2-2e-=2Li++O2↑,D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