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333951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4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53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的全过程和方法.

3.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培养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规律.

3.注意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的兴趣.

4.通过照相机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照相机的使用,使学生会用照相机拍自然风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课程重点(内容)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考点——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教具——光具座(全套)

★过程

对6种情形进行探究

 

 

 

★小结:

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以下内容;

1.照相机的原理

u>2f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投影仪的原理

f<u<2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放大镜的原理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2题

★板书设计

★反思:

 

§5.3

(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习题课

★课程重点(内容)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有关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习题

★考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教具——

★过程

复习总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质

动态

应用

u→∞

V=f

一点

测焦距

u﹥2f

2f﹥V﹥f

倒立、缩小、实像

u减小,V增大,像变大

照相机

u=2f

V=2f

倒立、等大、实像

测焦距

f﹤u﹤2f

V﹥2f

倒立、放大、实像

u减小,V增大,像变大

投影仪

u﹤f

V﹥u

正立、放大、虚像

U增大,V增大,像变大

放大镜

u=f

不成像

获得平行光

例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在光具座上由左相右依次放置蜡烛、

凸透镜和光屏,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间,应调整凸透镜和

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大致在同一高度。

例2、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分别放在图中A、B、C、D、E处,并调整光屏的位置,则:

1.把蜡烛放在A点,屏上像最小;

2.把蜡烛放在D点,屏上像最大;

3.把蜡烛放在E点,屏上不出现像。

例3、照集体像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应如何调节照相机(C)

A.相机向人移近,减小暗箱长度;

B.相机向人移近,增大暗箱长度;

C.相机离人远些,减小暗箱长度;

D.相机向人远些,增大暗箱长度;

例4、如图有一个写有“F”子样的胶片放在投影仪上,

要使屏幕上刚好形成一个清晰的像,应将投影仪远离

(填“远离”或“靠近”)屏幕,并把透镜向下F

(填“上”或“下”)移动。

胶片

注意:

uv像

uv像

例5、如图是称之为“七仙女”的神奇酒杯,空杯时什么也看不见,斟上酒,

杯底立即显出栩栩如生的仙女图。

下列关于仙女图形成原因的探讨正确的是(D)

A.可能是酒具有化学显影作用;

B.可能是在酒面发生镜面反射,在酒中出现了放大的像;

C.可能是在杯底凸透镜焦点处成放大的像;

D.可能是斟酒后,杯底凸透镜的焦距变大,

使图片在一倍焦距内,从而成放大的虚像。

例6、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景物,若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与无水两种情况,有水时(C)

A.暗箱应略短些,所成的像或会略小些;

B.暗箱应略短些,所成的像或会略大些;

C.暗箱应略长些,所成的像或会略大些;

D.暗箱应略长些,所成的像或会略小些;

注意:

uv像;反之uv像;暗箱长度即为像距。

例7、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60cm时,移动光屏,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此时屏到凸透镜距离为40cm,试估算透镜焦距的范围?

再将烛焰移到离凸透镜40cm处,移动光屏,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则像的性质是什么?

解:

①∵u=60cm﹥2f∴f﹤30cm

又f﹤v﹤2f20cm﹤f﹤30cm

V=40cm20cm﹤f﹤40cm

②∵20cm﹤f﹤30cm

∴40cm﹤2f﹤60cm

f﹤40cm﹤2f

此时的物距

由于f﹤u﹤2f这种情况属于投影仪,

所以像的性质为:

倒立、放大、实像。

★小结:

★反思: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某同学调节天平平衡时,未发现游码在标尺上2g处,始终无法调平天平,于是,她在左盘内放了1g沙子,终于通过平衡螺母把天平调平衡了,开始称量物体时,她在右盘放入20g砝码2个,5g砝码1个,并将游码移到4g处,天平刚好再次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是(  )

A.49gB.48gC.45gD.47g

2.由两种密度之比为ρA:

ρB=3:

2的材料制成的小球A和B.其质量之比mA:

mB=4:

3,其外观体积比为VA:

VB=3:

2:

则下列有关小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A.A.B两小球可能都是空心

B.A,B两小球中,A球肯定是空心

C.A.B两小球中,B球肯定是空心的

D.A.B两小球中不可能都是实心的

3.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虚像就是影子,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

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

C.实像是光经过折射后形成的,虚像是光经过反射后形成的

D.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则不能

4.在没有其他任何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紫色

C.上衣呈绿色,裙子不变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5.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

B.太阳光传播到我们眼睛不需要时间

C.光只在真空中才沿直线传播

D.光在玻璃和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7.如图是去年我区冬天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D.可以用体温计来测我区该天的气温

8.关于下列图象,解释正确的是(  )

①说明了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②说明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③说明了非晶体融化的温度变化特点④说明了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关于听觉的能力,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A.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一定是相同的

B.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

C.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一定是相同,与人的年龄无关

D.人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完全相同,与人的年龄有关

10.元旦晚会上,小琳演奏了古筝名曲《渔舟唱晚》,下列有关古筝演奏说法错误的是

A.拨动琴弦,琴弦因振动而发出声音

B.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琴弦停止振动,琴弦停止发声

D.古筝声通过空气传入观众耳中

二、填空题

11.一只玻璃瓶的质量为0.2kg,装满水时总质量为 1.2kg,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1.0kg,这只玻璃瓶的容积是______m3 ,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kg/m3 。

12.为加强交通管理和社会治安,临沂市安装了“海燕系统”,该系统具有跟踪、抓拍及人脸识别功能。

如图所示,系统摄像机的镜头是_____透镜,拍摄时车辆和行人离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

13.人们常会将金鱼放入球形鱼缸中喂养。

如图所示的两张照片,是分别从水面上方和鱼缸侧面拍摄的,前者是光的________(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后者是光的________形成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从侧面看,球形鱼缸相当于________镜,使我们看到更大的像。

14.如图是给某物体加热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此物体是_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图可知此物体的熔点是____℃。

(3)在2—5min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________状态,_______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15.2017年5月5日,凝聚着国人梦想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C919首飞时,由于发动机的振动而产生的轰鸣声是通过_____传人人耳的。

C919返回首飞现场时,现场见证者心情愈发激动,随着声音的_____(选填“响度”或“颏率”)越来越大,飞机开始着陆,最终首飞取得圆满成功。

十年心血,终于破茧成蝶,现场C919研发专家们流下了激动和幸福的泪水,对于他们来说,C919发动机的轰鸣声属于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专家们都戴有耳塞或耳罩,这是_____(填控制噪声的方法)。

16.如图所示,甲为用刻度尺测量一物块的长度,该物块的长度为______cm;乙中体温计所示温度是______℃。

三、计算题

17.实验室需要密度为1.1×103kg/m3的盐水。

现配制了500mL的盐水,称得它的质量为0.6kg。

①通过计算说明配制的盐水是否合乎要求?

②如果不合要求,应加盐还是加水?

加多少?

18.甲、乙两人从矩形跑道的A点同时开始沿相反方向绕行,在O点相遇,如图。

已知甲的速度是5米/秒,乙的速度是3米/秒,跑道上OC段长度是50米。

如果他们从A点同时开始都沿A﹣B﹣C﹣D同向绕。

(1)至少经多少时间后甲才能追上乙?

(2)甲追上乙的位置在哪里?

四、实验题

19.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

(1)他先把天平放在_____台面上,再将游码调到“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

(2)调好天平后,他进行了正确的操作,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的质量为_____g。

(3)若小明误将矿石放在了右盘,调平衡后,左盘砝码及游码位置仍如图乙所示,则矿石质量应为_____g。

(4)天平是较精密的测量工具,砝码锈蚀或缺损就不能再使用了,如果砝码生锈(质量增大)测得的质量_____,若砝码缺损测得的质量_____。

(选填“变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20.某小组使用如图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

(2)点燃蜡烛后,为了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节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上;

(3)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20cm刻度线处,凸透镜位置不变,需要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需将透镜向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