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学全书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
《环境学全书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学全书复习资料完整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学全书复习资料完整版
《环境学》全书复习资料
一、水环境
1.环境: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名词解释)主体:
人类。
客体:
周边事物。
2.水污染:
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P24(名词解释)
4.水体的富营养化P26(影响):
当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时,大量繁殖的浮游生物往往时水面呈现红色、棕色、蓝色等颜色,这种现象发生在海域称为“赤潮”,发生在江河湖泊称为“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一般都发生在池塘、湖泊、水库河口、河湾和内海等水流缓慢、营养物等容易聚积的封闭或半封闭水域,对流速较大的水体如何流一般影响不大。
5.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P44
化学需氧量是水体中能被氧化的物质进行化学氧化时消耗氧的量,是衡量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COD越大,水体受污染越严重)
生化需氧量表征水中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量。
(BOD越大,水体受污染越严重)
6污水人工处理的分级P51(简答、填空)
按污水处理深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预处理、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即深度处理)(填空)
预处理:
主要包括格栅、沉砂池,用于去除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沙粒及其他较大的物质;一级处理:
采用物理处理法,从污水中去除呈悬浮态的固体污染物。
二级处理:
采用生物处理法,大幅度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态的有机污染物。
三级处理:
采用物理化学法,进一步去除残留在污水中的污染物,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物质。
二、大气环境
1.大气的分层P60-62(填空)
大气分为五层: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
2.大气污染的污染源和主要的污染物P64(简答)
大气污染源可以分两类:
天然源及人为源。
天然源是指自然界自行向大气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污染源,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等;人为源是指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如工业企业的排放源、交通运输污染源等。
大气污染物是指自然过程或人类活动排入大气,并对人和环境产生的有害影响的物质。
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按存在状态可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即颗粒物,表示为总悬浮颗粒物(TSP)、飘尘和降尘。
)和气体状态污染物(即气态污染物,包括可以和水混合而形成酸雨的酸性气体、温室气体和对人体有毒的气体)。
4.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P75-79(填)
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有三个渠道:
呼吸道吸入、随食物和饮用水摄入、体表接触侵入。
5.大气污染控制策略P89-97(简答)
大气污染的控制要从源头到末端综合防治。
一是清洁能源战略,包括常规能源的清洁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生物智能、地热能、核能、氢能等)、节能技术。
二是绿色交通,包括合理的交通规划、发展清洁汽车。
三是末端治理,包括烟尘治理技术、二氧化硫治理技术、氮氧化物治理技术、氟化物治理技术。
四是通过环境自净进一步降低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
三、土壤环境
1.土壤组成,有机质组成,分类P101-102(填空)
土壤是由固相物质、粒间物质及生物体组成;(或是由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溶液、土壤空气、土壤生物组成)
有机质的概念:
主要积累于土壤的表面和上部土壤,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质组成:
包括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
有机质可类:
土壤活有机体、土壤腐殖质。
土壤生物可分为:
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
2.土壤污染的概念(名词解释)和特点P114(简答)
土壤污染就是人为因素有意或无意地将对人类本身和其他生命体有害的物质施加到土壤中,使其某种成分含量超过土壤自净能力或者明显高于土壤环境基准或土壤环境标准,并引起土壤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特点:
隐蔽性或潜伏性,土壤污染通过农产品及摄食的人或者动物的健康状况反映出来;(典型例子”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日本的“痛痛病”—由镉引起的“。
)不可逆性和持久性,土壤中的某些有机物污染物极难降解(具有高稳定性、底水溶性和抗微生物降解的特性)一旦遭受污染,很难根除;危害的严重性,污染物不仅影响粮食生产,还通过食物链危害动物和人体的健康。
3.土壤的自净作用P122(简答)
土壤自净作用是指在自然的因素作用下,通过土壤自身的作用,使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数量、浓度或形态发生变化,活性、毒性降低的个过程。
土壤的自净按其机理的不同,可分为物理自净作用、物理化学自净作用、化学自净作于和生物自净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吸附、解吸;二是沉淀、溶解,即通过控制土壤溶液中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基本过程;三是生物自净作用,即通过土壤生物对污染物进行吸收、降解、分解和转化,使物质与能量发生迁移转化的过程。
4.土壤污染的防治P124-126(简答)
一、是对土壤污染源的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切断污染源,建立控制废气、粉尘、废水、污泥、垃圾等固体废物的排放标准。
制定相应的法规和监督体制,发展清洁工艺,严格执行农药管理。
二、是对污染土壤的修复,包括对土壤农药污染的治理,主要是通过生物修复、化学添加剂和农艺措施进行修复;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主要通过使用改良剂、客土法和水洗法进行治理。
四、固体废物
1.固体废物:
P129(名词解释)
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的分类P130(填空、简答)
固体废弃物可按其化学活性(又分为化学活性废物(易燃易爆废物和化学剂等)和化学惰性废物(废石、尾矿等))、化学性质(分为有机废物(农业固体废物、食物残渣、剩余污泥、废纸、废塑料)和无机废物(高炉渣、钢渣))、形态(分为固体废物(粉状、粒状、块状)、半固体废物(剩余污染)和液态废物)、污染特性(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以及放射性固体废物)、来源(分为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及农业固体废物)等进行分类。
3.固体废物的危害P134-136(简答)
1、侵占土地,固体废物不像废气、废水那样迁移和扩散,必须占用大量的土地;2、污染土壤,很多有毒有害的废物会破坏土壤的腐蚀分解能力,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动植物生长发育,危害环境,一些有毒有害成分还会经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3、污染水体,大量固体废物排放到江河湖海会造成淤积,从而阻塞河道、侵蚀农田、危害水利工程。
生活垃圾的任意堆放也造成许多城市地下水污染,危害生物和人体健康。
4、污染大气,废物的细粒会加重大气的颗粒物污染;大量粉尘的直接排放会污染大气;固体废弃物发酵分解后产生的有毒气体也会造成大气污染。
5、影响环卫,城市中大量固体废物的堆放不仅妨碍市容而且有害城市卫生。
6、固体废物的简单堆放,极易造成爆炸、自燃、塌方、泥石流等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4.我国固体废物管理“三化”原则P138(填空)
“三化”是指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五、物理环境
1.噪声的来源及危害P157-160(简答)
噪声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噪声(是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是由各种交通工具在行使过程中发出的,具有流动性,影响范围广,受害人数多)、工业生产噪声(是由各种机械和动力装置散发出来的,这类噪声的声级高,连续时间长,是造成职业性耳聋的主要原因)、社会生活噪声(是由商业活动及家用电器的是使用等产生的)、建筑施工(是由工地上的一些机械设备产生的,对居民生活有很大干扰)。
噪声的危害:
对人体的生理产生影响(会导致耳聋、导致心脏病的发展和恶化、导致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和神经衰弱、导致眼损伤、导致儿童血压偏高,智力发展略缓);对人体心理产生影响(使人烦躁、疲劳,容易造成工伤事故);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影响(使孕妇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偏高、是新生儿体重偏轻);对生产活动产生影响(使人心情烦躁反应迟钝,工作效率下降);对动物产生影响(包括听觉器官、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和损伤);对物质结构产生影响(可使墙震裂、门窗破坏)。
3.光污染的概念及分类P175(名词解释与填空)
光污染是指光辐射过量而对生活、生产环境,以及人体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光污染一般分为三类:
白亮污染、人工白昼污染、彩光污染
4.热污染P177(名词解释)
热污染是指日益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排放出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六、生物环境
1.生物入侵的概念,途径及危害P194-197(名词解释、简答)
生物入侵又称为生物污染或生态入侵,指当外来物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不仅能存活、繁殖,而且形成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破坏和经济负面后果的事件。
入侵途径主要有:
(1)人为有意引入,包括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引入物种,其目的是为了生物防治引入物种、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引入物种、为了丰富人们的生活引入物种以及在战争中运用细菌或病毒等作为武器;
(2)无意识引入,即通过国际人员往来、商品贸易渠道、交通工具、海洋垃圾等引入的;自然入侵,即自然界中的植物靠自身扩散传播慢慢侵入到其他生态系统、或是通过自然媒介和动物媒介传播的。
对环境的危害:
(1)入侵物种形成大面积的优势种群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
(2)压迫、排斥本地物种,造成物种的单一化,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3)与本地物种争夺食物或直接取食本地物种。
(4)破坏景观的完整性和自燃性(5)影响遗传多样性(6)危害农林业和经济的发展(7)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2.生物多样性P199-204(填空)
主要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备择价值和存在价值
七、全球化
1.未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目标、措施P240-241(简答)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坚持合作应对。
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事关各方利益,需要各国联手应对。
2坚持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凑个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
3坚持公约主导地位。
《气候公约》及其《精度议定书》奠定了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各做的法律基础,是最具权威性、普遍性、全国性的国际公约。
4坚持科技创新。
科技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目标与措施:
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是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天然保护等实现森林的覆盖率。
2、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主要通过基本建成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体系,提高农田抗旱标准,力争实现全面恢复和营造红树林区,抵御海洋灾害能力明显提高。
3、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主要通过能源开发、节能和清洁能源技术方面的提高。
2.中国政府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基本立场P241-242(简答)
第一,减缓温室气体排放,我国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节约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等措施,努力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第二,适应气候变化,我国应充分考虑如何适应气候变化问题及提高国家抵御灾害性气候事件的能力。
第三,技术合成与技术转让,应加强国际技术合作与转让,使全球共享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惠益。
第四,切实履行《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义务,发达国家应切实履行其率先采取减排温室气体行动,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的承诺,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将认真履行规定中的义务。
第五,气候变化区域合作,充分调动各方面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性,推动务实的国际合作,我国将本着该精神参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区域合作。
八、环境多样性原理
1.环境多样性P247(填空)
环境多样性原理包括自然环境多样性、人类需求多样性和创造多样性,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
2.理解自然环境多样性,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多样性248-275(填空)
一、物质多样性
(一)生命物质多样性1,蛋白质2,核酸3,多糖4,脂质
(二)非生命物质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1,遗传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3,生态系统多样性
三、环境过程多样性
(一)物理过程多样性1,力学过程2,热力学过程3,光学过程4,声学过程5,电磁学过程
(二)化学过程多样性1,水化学过程2,大气化学过程3,土壤化学过程(三)生物过程多样性1,生物物质运输与代谢2,生物生殖3,生物进化4,生物死亡与物种灭绝(四)生态过程多样性1,生物生产过程2,物质循环过程3,能量流动过程4,信息流动过程5,动态平衡过程(五)地学过程多样性1,地球事物形成过程2,事物循环平衡过程3,地理演变过程4,地理波动性变化过程
四、环境形态多样性
(一)物质形态多样性
(二)自然景观形态多样性1,种类多样性2,形式多样性(三)地貌形态多样性1,地貌成因作用多样性2,地貌成因类型多样性。
九、人与环境和谐原理
1、人与环境和谐原理概述(填空)P277-
人与环境和谐程度大致包括:
适应生存、环境安全、环境健康、环境舒适、和环境欣赏五个方面的内容。
2、环境健康:
(名词解释)P278
指在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环境系统功能正常,环境质量良好,人类身心健康,生命质量有保障。
十、规律规则原理
1、规律的概念及客观性P309-310(概念或简答)
规律,亦称法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
规律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概念,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深藏于现象背后并决定或支配现象的方面。
1、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管人们承认与否,规律总是以其铁的必然性起着作用。
2、规律是客观的,指的是它的存在和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规律是客观的,还指既不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客观的,集中表现为它的不可抗拒性。
(规律是客观的,不等于说人们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人们能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
即应用客观规律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为人类谋福利。
人们要想在实践中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
2、规律的概念及分类P310-311
规律:
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
分类:
按是否成文划分(显性规则、隐性规则)、按是否具有强制性划分(硬规则、软规则)、按规范的人类行为划分(社会规则、经济规则、技术规则、环境规则)
3、规则与规律的区别与联系P311-312(简答)
区别:
第一,规律具有客观“自在性”,是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是客观的;而规则具有“人为性”,可被修改、补充会废除,是主观的。
第二,规律是客观的自发的发生作用,规律是被人发现出来的,有些只是未被发现;规则是依靠人们的自觉遵守来发挥作用的,是被人制定出来的,未被制定前是不存在的。
第三,从语言学和逻辑学角度看,规律是关于存在的普遍性的陈述和判断;规则是对行动者在所致的环境条件下应该如何行动的规范或指令。
第四,科学理论是一个规律系统;工程、技术、社会和经济活动都是规则系统。
第五,只有规律才会有是遵守它还是违反它的问题。
联系:
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
一个正确的、合法的规则总是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
4、环境质量标准(名词解释)P316
为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好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基于环境基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能力制定的控制环境中各类污染物浓度水平的限值。
十一、五律协同原理
1、五律协同P379
定义:
制约人类发展的规律有五类:
自然规律、社会规律、经济规律、技术规律和环境规律,人类在实现重大目标的过程中,往往同时受到五种规律的联合作用,当五种规律作用方向都与之一致时,他们都成为实现目标的动力,这种状态称为五律协同。
无律协原理建立了五种解析(是系统分析方法)和五旅协同(是系统综合方法)两个方法论。
2、举例说明五律协调原理P380(简答)
例如:
酸雨的形成和危害受五类规律的共同作用,通过五律解析可以发现,酸雨物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污染源主要受社会规律(人口数量与分布、生活能用水平与方式等)经济规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等)和技术规律(生产技术、能源利用技术、污染控制技术)的影响,酸雨物质在大气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服从自然规律,酸沉降造成植被死亡、毒害鱼类、腐蚀建筑物、危害人体健康等环境问题则服从环境规律。
因此,人们抢方百计地寻求控制酸雨物质排放技术、经济和发展措施,如开发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开发化石能源脱硫硝技术、制定节能减排规划等。
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与危害受五类规律共同作用,氟利昂等臭氧消耗物质的排放受技术规律、社会规律及经济规律的影响,排放后一小部分逐渐迁移至平流层,在紫外线作用下释放出氯自由基,继而大量消耗臭氧的过程服从自然规律,臭氧大量消耗、形成臭氧层空洞后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带来多方面危害的过程服从环境规律。
十二、环境科学
1、环境科学:
(名解)
环境科学的准确定义应当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核心任务在于揭示环境规律。
2、环境科学研究的内容P385-P386简答
科学研究的内容大致可分为:
1、揭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不断影响自然环境的质量。
例如,人类对植物的开发会引起土壤、气候、地貌、水体的一系列变化。
)2、考虑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
(环境变化是由化学、物理、生物、社会、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3、研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和对策。
(引起环境问题的因素很多,需要应用多种环境保护与建设技术,集成社会、经济和技术措施,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方案。
)4、加强对自然系统的研究。
(开发新的鞠策工具,考察地球承载力个生命支持能力,研究土地、海洋、大气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分析生物多样性、遗传物质的丧失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预防自然灾害)
3、环境科学“1+4+1”学科体系P387(填空)
前一个‘1’指环境学、‘4’包括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经济科学和环境社会科学,后一个‘1’指环境应用科学。
4、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基本任务,环境基本规律P389(填空、简答)
研究对象: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基本任务:
揭示环境规律。
基本规律:
可以概括为环境多样性原理(在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它是基础规律)、人与环境和谐原理(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核心规律)、规律规则原理(是管理学的基本学科问题)以及五律协同原理(是确定解决环境问题最佳策略的综合决策方法)。
十三、经济-环境调控
1、人口-环境调控的时机P417(填空)
1、人口剧变即将到来(经过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人口高峰即将来临,这在我国人口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高峰过后,人口总量将急剧下降、人口结构将迅速恶化。
)2、国民生育意愿尚未将至极低生育水平以下(适当的人口政策调整应该还可以将现有的低生育水平提高到更替水平附近)
2、人口-环境调控的原则P418-419(填空)
人口不能过多;
、人口不能过少;
、人口不可剧变。
十四、经济-环境调控P442-445(填空)
1、中国经济发展总体趋势是增长,经济增长总体特征是趋缓。
2、五个效应P443-445(填空)
结构效应、规模效应、追赶效应、跨越效应、弯道效应
十五、资源环境调控
1、对能源、土地、水资源的五律解析P457
对能源五律解析的思路如下:
1、自然解析从能源的资源量、自然属性展开,2、经济解析从能源的当前市场价格、真实价格和将来价格变动趋势展开,3、社会解析从能源安全和就业容量展开4、环境解析从能源开发使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下展开。
5。
技术解析从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可行性、成熟性、传承性展开,
根据土地主要功能,提出四个“零级”土地类别:
农业用地(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和能源用地,简称“四地”。
自然因素是“四地”平衡的基础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主导作用;而技术、经济、社会等人为因素则对“四地”平衡的时空变化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环境因素是土地资源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四地”平衡的基础性条件。
对水资源五律解析:
自然解析包括降水量分布、干湿带分布、气候资源区划,以及可取水量;技术上有突破,水工建筑物有大坝、泵站、水闸、水库、隧洞、暗涵、引水渠等,其中大坝、水库、隧道和引水渠是主要集中形式。
2、大西线调水五律解析(简答)
自然解析。
系统分析了调出地区、输送沿线和受水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工程地质条件。
研究表明,大西线调水水源有保证,输水线顺应地势,受水区确实缺水。
技术解析。
系统分析大西线调水所需的大坝、水库、隧洞和引水渠技术。
资料表明,高坝、大库容水库、深埋长隧洞和大断面引水渠是大西线调水关键技术。
对三峡水库、水布垭、锦屏一级、小湾、溪洛渡等大型水电工程、大伙房水库输水隧洞、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等已建和在建的同类工程的案例分析表明,大西线调水具有工程技术可能性。
经济解析。
包括成本、效益和投资分析。
大西线调水成本包括工程造价、移民成本、生态补偿成本和其他保护成本,合计约12000亿元,约占2015~2035年资本形成总额的o.2%。
工程收益包括微观经济收益和宏观经济收益,其中微观经济收益包括:
年均供水效益1400~1600亿元,年均电费收入约1000~2500亿元。
社会解析。
作者研究认为,大西线调水及其配套工程是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性基础工程,可提供1~2亿个就业机会,促进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协调发展。
环境解析。
作者研究认为,大西线调水开发西北、华北土地资源,将其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基地,不仅可以实现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而且可以实现绿色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大西线调水将成为我国水安全战略性基础工程、生态安全战略性基础工程、能源安全战略性基础工程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性基础工程。
十六、生态-环境调控
水环境调控的基本思路P504(填空,什么时候用那一个知道就好)
1对于环境容量大于排放量的地区实施“控源排放、达标排放”的策略。
(“控源减排”是其中的关键措施,包括源头控制和污水集中控制。
要求利用法律、管理、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手段,对社会生产和生活进行合理安排,防止污染发生;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村面源和城市径流等进行综合控制,在源头削减污染负荷,减少污染排放。
2、对于环境容量小于排放量的地区实施“控源减排、达标归槽”。
(对于这类地区,污水及时达到了污染排放标准,若直接排放入自然水体,仍会导致水质恶化,无法达成水环境质量目标。
而“控源减排、达标归槽”其具体做法是尾水归槽,调离敏感区域,最大限度截断入湖入河的污染负荷,择地采用生态工程技术予以集中处理,达到环境后择地排放。
)
十七、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P532(名解或简答)
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前面考名词)(其中“持续”意即“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对资源与环境而言,则应该理解为使自然资源能够永久的为人类所需利用。
“发展”则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表现在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既要有量的增加,还应有质的提高。
)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基本思想与基本原则P534-536(简答)
内涵:
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三个方面:
一是以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二是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三是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
基本思想:
1、不否定经济增长,尤其是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但需要重新审视如何推动和实现经济增长。
2、要求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同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3、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同社会进步相适应。
4、承认并要求在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中体现出自然资源的价格。
5、